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76)
2023(5165)
2022(4408)
2021(4467)
2020(3637)
2019(8584)
2018(8375)
2017(14931)
2016(7903)
2015(9421)
2014(9208)
2013(9369)
2012(9080)
2011(8478)
2010(8266)
2009(7750)
2008(7833)
2007(6597)
2006(6007)
2005(5579)
作者
(22590)
(19029)
(18986)
(18322)
(12195)
(9260)
(8729)
(7536)
(7445)
(6795)
(6675)
(6396)
(6291)
(6089)
(6077)
(5803)
(5645)
(5589)
(5437)
(5153)
(4906)
(4569)
(4527)
(4342)
(4333)
(4289)
(4198)
(3950)
(3904)
(3824)
学科
(38653)
经济(38506)
管理(17805)
方法(17596)
(16406)
中国(15506)
数学(14310)
数学方法(14247)
(12880)
企业(12880)
(10120)
(9937)
贸易(9932)
(9803)
(7877)
(7832)
业经(7818)
(7578)
(7246)
关系(6344)
(6127)
(6035)
银行(6019)
农业(5993)
(5899)
金融(5898)
(5896)
环境(5580)
理论(5551)
(5464)
机构
大学(119482)
学院(114308)
(59062)
经济(58297)
研究(51735)
中国(41171)
管理(40360)
理学(34170)
理学院(33665)
管理学(33260)
管理学院(33024)
科学(28472)
(27466)
(26759)
(25562)
研究所(24319)
中心(21986)
财经(20208)
经济学(19946)
(18797)
(18679)
北京(18528)
(18290)
经济学院(17870)
科学院(16396)
(16303)
师范(16220)
(15469)
财经大学(15260)
社会(14776)
基金
项目(74871)
科学(60314)
基金(58306)
研究(54793)
(52023)
国家(51665)
科学基金(43024)
社会(39513)
社会科(36317)
社会科学(36306)
基金项目(29856)
自然(25958)
自然科(25386)
自然科学(25381)
自然科学基金(24979)
教育(24461)
资助(24286)
(23479)
(22338)
编号(19744)
中国(19475)
(19224)
重点(17724)
国家社会(17717)
成果(16980)
教育部(16617)
(16238)
人文(14883)
(14764)
大学(14583)
期刊
(65136)
经济(65136)
研究(42008)
中国(27973)
(19133)
科学(19043)
学报(18987)
(17017)
管理(15734)
大学(14534)
学学(13320)
教育(12389)
农业(11980)
经济研究(11916)
(11805)
金融(11805)
财经(11268)
(10728)
世界(10263)
国际(10039)
(9902)
问题(8658)
技术(7984)
(7708)
业经(6933)
资源(6755)
技术经济(5844)
图书(5820)
统计(5265)
(5114)
共检索到192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编者按:能否正确认识和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是影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浙江省哲学学会于2019年7月7日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举办"新中国70年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发展研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来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矛盾统一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人类社会的各种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又必然表现为其他的社会矛盾并通过其他社会矛盾运动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可以表现为人和自然的矛盾、人和人的矛盾、人和自身的矛盾,在宗教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和国家,甚至可能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马拥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还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1956年底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第一次转化。此后中国面对的主要问题都是短缺问题,直到党的十八大以后,产能过剩和资本过剩的问题凸显出来,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中国是通过社会主义道路解决短缺问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第二次转化,它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将要实现伟大复兴、科学社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同舫  
能否正确认识和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是影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要矛盾几经更迭,相关议题屡被讨论,学术界先后出现了四次规模较大的理论争鸣。思想的剧烈碰撞、理论的万漉千淘激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培勇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无疑是党的十九大立足于全局而作出的重大判断。对于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的丰富内涵,当然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加以理解,但经济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和角度。因而,站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立场上,围绕我国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卫兴华  赵海虹  
任何社会都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并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新中国建立以来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有其复杂性与特殊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表现。我国进入新时代是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根据的解读有待商榷。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化是渐进的,有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这种转化有其特殊性,具有连接性和发展性,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关系。而以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往往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根本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孙豪  毛丰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本方法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依据是:矛盾分析法和质量互变规律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次要矛盾不断发生量变和质变,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度时,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次要矛盾发生转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实践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使原来的社会主要矛盾得到有效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占据支配地位。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需要缓解不平等问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优化社会制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邵国营  高海霞  
根据国情变化,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延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革。文章认为,应深刻审视变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并认识其理论意蕴,即发展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由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高发展质量和满足人民需要。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熊焱生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分析了作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个重大判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提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认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将带来全局性、根本性和世界性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文奇  平萍  
长期以来,中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缓解城市贫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该制度瞄准对象及保障内容的局限性导致其减贫效果受到严重阻碍。利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SSS)实施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别利用Alkire-Foster多维测量方法以及FGT指数分析方法,估算出城镇低保政策的覆盖范围,并针对其减贫效果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对多维贫困群体而言,多维贫困指数在10%的贫困阈值下,中国城镇低保政策能降低20%的多维贫困发生率,但随着多维贫困深度越深,减贫效果越弱;在收入扶贫方面,城镇低保制度显著改善了绝对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从全国来看,一阶贫困率指数下降了28.12%,贫困距平方指数下降了44.5%,但现行低保制度加剧了部分省份的相对贫困发生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史丹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保持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和工作方针,领导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时期,二是主要矛盾判断反复时期,三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矛盾时期,四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时期。基于对这四个阶段主要矛盾的判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同时期的经济工作路线方针: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公有制经济基础;1978年之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尽管中间出现误判和曲折,但建设工业化国家的梦想没有变,集中力量建设国家重大工业项目;1978年以后,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加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经济规模跃升全球第二,贸易规模全球第一,实现了建党百年之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党的十九大以后,党领导中国人民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更加全面更可持续的发展,以新发展格局开创新时代的发展空间,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工业化的更高形态。总结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的成功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俊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我国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重大政治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概括党的八大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其进一步归纳提炼表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由登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凸显了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性。高校教师对于美好未来的发展诉求多元且明确,更加注重教学科研全面进步,更加关注学术生态持续改善,更加期盼评价机制健全完善,更加寻求高校教师身份认同。高校必须积极回应教师的发展新诉求,从教学科研融合、学术生态治理、教师评价改革、主体意识觉醒等方面探索教师发展的提升路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霞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述是在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作出的又一重要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明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进路,厘清"两个弄清"的关系,对于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布局的展开具有核心的引领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