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
2023(514)
2022(399)
2021(376)
2020(337)
2019(771)
2018(762)
2017(1475)
2016(715)
2015(755)
2014(732)
2013(772)
2012(673)
2011(714)
2010(717)
2009(774)
2008(682)
2007(571)
2006(529)
2005(534)
作者
(1868)
(1652)
(1651)
(1574)
(1070)
(823)
(706)
(681)
(620)
(587)
(578)
(550)
(513)
(507)
(503)
(478)
(474)
(464)
(458)
(450)
(420)
(412)
(411)
(408)
(403)
(373)
(331)
(326)
(324)
(322)
学科
(6147)
经济(6145)
(2511)
经济学(2214)
地方(1775)
地方经济(1262)
管理(1215)
方法(1030)
(907)
中国(838)
(815)
数学(776)
数学方法(771)
业经(722)
理论(714)
(632)
企业(632)
现代(624)
环境(619)
农业(617)
(606)
总论(564)
资源(560)
(556)
主义(511)
思想(473)
(466)
政治(449)
(420)
(420)
机构
大学(11406)
学院(10989)
(6064)
经济(5953)
研究(4168)
管理(3517)
中国(3122)
理学(2993)
理学院(2946)
管理学(2903)
管理学院(2879)
经济学(2583)
(2376)
科学(2358)
(2166)
经济学院(2124)
(1976)
财经(1836)
中心(1831)
研究所(1809)
(1646)
(1617)
师范(1610)
(1578)
北京(1530)
(1430)
科学院(1366)
社会(1351)
师范大学(1339)
(1316)
基金
项目(6311)
研究(4905)
科学(4884)
基金(4579)
(3953)
国家(3868)
社会(3332)
科学基金(3165)
社会科(3082)
社会科学(3079)
(2419)
基金项目(2418)
教育(1992)
(1960)
编号(1941)
自然(1793)
自然科(1737)
自然科学(1737)
资助(1722)
成果(1709)
自然科学基金(1708)
(1579)
(1541)
经济(1522)
发展(1361)
国家社会(1349)
(1339)
重点(1330)
(1327)
社科(1292)
期刊
(7996)
经济(7996)
研究(3569)
中国(1754)
(1662)
经济学(1423)
学报(1365)
经济研究(1302)
科学(1232)
管理(1133)
财经(1117)
大学(1082)
(1079)
(1071)
(1005)
学学(981)
问题(925)
动态(875)
业经(824)
教育(783)
技术(763)
农业(731)
改革(596)
(596)
资源(592)
经济问题(574)
(563)
金融(563)
技术经济(543)
世界(537)
共检索到16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桥  
[本刊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副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晓亮先生,于2012年11月7日因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在京逝世,享年84岁。晓亮先生1928年7月1日生于山西省榆社县向阳村一个书香之家。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8月毕业于八路军太行行政干部学校。长期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与编辑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经济编辑室主任,1982年创办《经济学周报》,任主编,1983~1994年任《中国经济科学年鉴》主编,1988年发起成立了中国民营(私营)经济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国科学院原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顾问、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原顾问骆耕漠同志,2008年9月1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岁。骆耕漠同志1908年10月18日生于浙江於潜。1923年夏考入浙江省立商业专门学校。1927年2月加入北伐军,6月参加北伐军总政中央军政教导团,8月加入共青团,任杭州市一区区委书记,11月被捕。1934年春出狱,赴上海从事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投入反帝反封建和抗日救亡的革命斗争。期间,参加了中国经济情报社、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新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张敏才  
1988年2月8日21时20分,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人口学家,中国人口学会会长许涤新同志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我们感到深切的悲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宋懋昌  
于光远等著名经济学家为南京二建改制献计于光远、周叔莲等10位著名经济学家,日前借中国市场经济论坛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之际专程来到南京二建(大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听取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玉林的汇报后,在肯定改制成功的基础上,就公司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站...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成强  任瑞敏  
在2015年11月23日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工作要求,我国经济理论界围绕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回望过去,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启以来,一代代经济学家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养料,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敬伯先生是二十世纪我国著名的财政学家、财政史学家、财经教育家,是中央财经大学老领导,一生致力于我国财税事业的发展。在国民政府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崔敬伯先生都曾在政府财税部门担任重要职务,对我国的财税实践和财税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崔敬伯先生诞辰125周年之际,回顾崔敬伯先生的生平、贡献和思想,既是对一位曾经做出突出贡献的财政学家应有的纪念,也是我们学习崔敬伯先生丰富的财税思想和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的良好契机。
关键词: 崔敬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英杰  
顾明远先生基于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并建立了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且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探讨、研究复杂的教育问题。他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对学生的挚爱。顾先生学贯中西,通晓古今,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基,而又融入国际文化之视野,引领并构建了教育研究的文化范式。他是终身学习者的典范,教育思想也因此具有了发展性、开放性、创新性、批判性和现代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与时代同行与新中国内部审计事业同行与全国近30万内部审计人员同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于8月1日在京隆重召开纪念《中国内部审计》创刊20周年座谈会。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审计署原审计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名誉会长李金华出席座谈会并致辞。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中国内部审计》总编鲍国明作主题发言。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杂志副总编沈立强主持座谈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桥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叶航  
经济学被称为"经世济民"之学,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这似乎没有什么异议。所以一般民众眼里的经济学家,要么就国之经济大计,如中美贸易纠纷或财政税制改革等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要么对企业经营之道,或股市盈亏技巧等传秘授籍、谆谆诱导。仿佛离开这些作为,就算不上一个经济学家。殊不知,除了这些常见的存在感外,经济学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彩虹  
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学家陈彩虹1993年年底开始,《经济学消息报》曾组织过一次关于中国经济学是否景气的讨论,虽说参加讨论者并不众多,却是体现了一些经济学家和关心中国经济学的人们对此问题的相当注意程度。如果说,当时有一些学人认为中国经济学并非不景气,只是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文春  
本文是对全球部分经济学家有关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所做的网络调查的综述。通过对国外著名财政学者和公共经济学家的调查,我们认为,尽管在学术界对两个学科的认识有所不同,但“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融合了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是兼容并蓄的。因此,当代“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并没有质的区别,随着经济学发展的进程加速,学科之间交融、分化的现象也越来越剧烈,但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只是学科发展的演变过程,而没有涉及到理论上质的区别。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骥如  
沈志远是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引入中国的学者之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沈志远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当时当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将理论创新、理论宣传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许多原创性贡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他著述丰富,观点鲜明,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著作和论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闻媛  
由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对科学和理性的执着追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文化因素丧失了其作为现代经济科学研究课题的合理地位。20世纪中期以来,后工业社会的经济转型所带来的经济与文化的相互融合不可避免地给经济学带来了冲击和挑战。经济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可归纳为三个不同的努力方向:研究主题的拓展、研究方法的改进和研究理念的回归。这些努力相互交织、相互启发,或明显、或隐晦地以不同的方式将文化因素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反映了在广阔的社会历史演进的背景中经济思想的自我历练和成长,呈现出经济学为更精准地理解和把握现实所作出的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