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03)
- 2023(4481)
- 2022(3789)
- 2021(3398)
- 2020(2999)
- 2019(6895)
- 2018(6855)
- 2017(12254)
- 2016(6916)
- 2015(7797)
- 2014(7893)
- 2013(7820)
- 2012(7214)
- 2011(6369)
- 2010(6615)
- 2009(6151)
- 2008(5868)
- 2007(5482)
- 2006(4728)
- 2005(4293)
- 学科
- 济(31603)
- 经济(31590)
- 业(22997)
- 管理(22781)
- 企(20033)
- 企业(20033)
- 方法(18525)
- 数学(16864)
- 数学方法(16528)
- 技术(12036)
- 农(6819)
- 技术管理(6537)
- 中国(6522)
- 学(6317)
- 业经(5947)
- 贸(5454)
- 贸易(5446)
- 理论(5340)
- 易(5335)
- 财(5037)
- 地方(4760)
- 农业(4752)
- 环境(4658)
- 划(4345)
- 和(4101)
- 制(3774)
- 策(3666)
- 银(3290)
- 产业(3271)
- 银行(3261)
- 机构
- 学院(103551)
- 大学(102764)
- 济(40736)
- 管理(40703)
- 经济(39899)
- 研究(36366)
- 理学(35409)
- 理学院(35048)
- 管理学(33996)
- 管理学院(33826)
- 中国(25874)
- 科学(25385)
- 农(22625)
- 京(22324)
- 业大(19904)
- 所(19758)
- 研究所(18310)
- 农业(18020)
- 中心(16598)
- 江(16180)
- 财(15436)
- 技术(14107)
- 北京(14029)
- 省(13217)
- 院(13107)
- 财经(12556)
- 州(12467)
- 范(12070)
- 经济学(11992)
- 师范(11887)
- 基金
- 项目(75039)
- 科学(58213)
- 基金(53540)
- 家(49590)
- 研究(49533)
- 国家(49278)
- 科学基金(41015)
- 省(30887)
- 社会(30441)
- 社会科(29059)
- 社会科学(29052)
- 自然(28612)
- 自然科(28029)
- 自然科学(28020)
- 基金项目(27724)
- 自然科学基金(27481)
- 划(26350)
- 教育(23329)
- 资助(23191)
- 编号(18614)
- 重点(17874)
- 创(16468)
- 计划(16309)
- 发(16161)
- 部(15996)
- 创新(15496)
- 科技(15238)
- 科研(14667)
- 课题(13742)
- 成果(13698)
共检索到150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余晓 彭燕 徐秋芳
水分是制约山区无灌溉条件商品林地植物生长的重要因子,保水剂的合理应用是解决植物水分供应的有效途径之一。大量的木材加工剩余物可再生为高效保水剂。以竹纤维接枝丙烯酸钾(2号)和竹纤维接枝丙烯酰胺(4号)2种毛竹锯屑再生型保水剂为研究对象,将商品保水剂聚丙烯酸钾(S)作为参照,通过模拟实验,对比他们在不同纯度的水中(去离子水、蒸馏水和自来水),在不同的肥料溶液中(4种肥料,各5种质量分数配比)的吸水倍率;相同用量[m(保水剂)∶m(土壤)=1∶200]的不同保水剂、同一保水剂(4号)不同用量[m(保水剂)∶m(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文兵 邓明君 向国成
采用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和"2014年棉花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中的棉花施肥数据等,运用排放系数法和情景分析法,研究2004—2012年我国14个主要棉区棉花种植化肥施用的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减排潜力,结果表明:1每亩棉花种植化肥施用的实际碳排放量整体上升,2008—2011年湖南一直最高,新疆不断攀升;2棉花种植实际施肥的碳效率,江苏、湖南和陕西波动幅度较大,河北不断上升,主要棉区的平均碳效率经历了上升、下降和上升的过程,由2004年的每千克棉花排放2.79kg CO2e下降到2012年的2.46kg CO2e;3棉花种植实际化肥施用碳排放总量,山东、河南、江苏和河北下降最多,新疆不断上升,这种演变主要源于棉花种植往西北棉区转移;4湖北、安徽、湖南、新疆和江苏5个地区的棉花种植施肥总碳减排潜力较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超 李晓霞 蔡崇法 丁树文 邓超
针对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红壤的土壤结构差、保水性能低和南方季节性干旱等特点,进行保水剂施用效果研究,探讨施用不同浓度保水剂(聚丙烯酸钾)对土壤持水特性、土壤结构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提高土壤持水能力,抑制蒸发,改良土壤结构,有效促进玉米生长。南方红壤施用0.2%的保水剂可以显著改善土壤有效水分的保持与供应,促进1~0.5mm的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关键词:
干旱 保水剂 红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苟春林 王新爱 李永胜 杜建军 曲东
【目的】研究保水剂在吸水的同时,对不同氮肥的吸持作用以及不同氮肥对保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保水剂和不同氮肥配合施用下的节水保肥效果。【方法】采用茶袋法测定保水剂在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溶液中的吸水倍率,差减法计算保水剂对氮素养分的吸持量;盆栽条件下以玉米为供试作物,研究保水剂与这些氮肥配合施用的节水保肥效果。【结果】保水剂在不同氮肥溶液中的吸水倍率随肥料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不同氮肥对保水剂吸水倍率的影响按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的顺序递增;保水剂在大量吸水的同时,也对溶于水中的尿素分子或者NH4+有吸持作用,吸持量均随肥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除尿素外,保水剂对氮素的吸持率随肥料浓度的增...
关键词:
保水剂 氮肥 相互影响 玉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宗达 田蕙 甘昉 袁建龙 刘灿 王璐
【目的】分析广西南宁市县域的化肥碳足迹和碳减排潜力,为广西乃至全国制定差别化农业低碳政策和可行路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借鉴化肥碳足迹计算模型测算2005—2019年广西南宁市县域(武鸣区、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和横州市)的化肥碳足迹和碳负荷,利用碳减排潜力模型分析科学施肥条件下广西南宁市县域的化肥碳减排潜力。【结果】广西南宁市县域的化肥碳足迹在2005—2019年间呈单峰变化,在2017年达峰值(74.54×10~(4 )t CO_(2)eq),但2019年降至61.70×10~(4 )t CO_(2)eq,下降17.23%,氮肥使用是化肥碳足迹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在6个县(区、市)中,武鸣区的化肥碳足迹最高,但土壤碳固存最大的区域也是武鸣区。2019年广西南宁市县域的化肥碳足迹普遍较低,平均为10.28×10~(4 )t CO_(2)eq,但武鸣区、隆安县和宾阳县的化肥碳足迹较高,分别为31.48×10~(4)、9.26×10~(4)和9.82×10~(4 )t CO_(2)eq。在土壤碳固存方面,武鸣区、横州市和宾阳县的土壤碳固存较大,分别为-8.43×10~(4)、-8.01×10~(4 )和-7.08×10~(4) t CO_(2)eq;广西南宁市县域的平均化肥碳足迹强度(1.72 t CO_(2)eq/hm~(2))高于我国碳足迹负荷上限(1.22 t CO_(2)eq/hm~(2)),其中,武鸣区和隆安县的化肥碳足迹强度较高,分别为3.64和2.83 t CO_(2)eq/hm~(2),而马山县、上林县和横州市的化肥碳足迹强度(分别为0.64、1.09和0.73 t CO_(2)eq/hm~(2))处于中低水平。广西南宁市县域尺度的化肥施用碳足迹和碳足迹强度在空间上分布趋于一致,化肥碳足迹增加是由于碳足迹强度增加所致;从总体上看,广西南宁市县域的化肥碳减排潜力总计25.95×10~(4 )t CO_(2)eq,其中,最高的是武鸣区,化肥减排潜力为20.21×10~(4 )t CO_(2)eq,其次为隆安县和宾阳县,化肥碳减排潜力分别为4.49×10~(4)和1.25×10~(4 )t CO_(2)eq,而马山县、上林县和横州市粮食种植的实际施肥水平基本达到农业农村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给出的建议,无化肥碳减排潜力。【结论】广西南宁市县域的化肥碳足迹在2017年达到峰值,化肥施用碳足迹强度的增加是碳足迹增加的重要诱因;总体上广西南宁市县域的碳减排潜力较大。
关键词:
县域 化肥碳足迹 碳减排潜力 广西南宁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邓明君 邓俊杰 刘佳宇
研究区域农作物化肥施用的碳排放趋势演进规律与减排潜力对于合理制定农业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和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区域大配方与施肥建议"中各地区的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化肥投入类型及其数量等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并分析2005-2013年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碳排放时空演变与碳减排潜力。结果表明:1江苏、安徽、宁夏、甘肃和山西的玉米,湖北、陕西和宁夏的小麦,辽宁、山东、江苏、浙江、陕西和湖南的水稻,其化肥施用的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下降明显;2黑龙江、吉林和新疆的玉米,云南和河南的小麦,吉林、广西和云南的水稻,其化肥施用的单位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倩 巴图 刘景辉 孙振威 高闻俊 赵志强
【目的】研究不同保水剂施用方式对内蒙古西部半干旱偏旱地区土壤酶活性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筛选出合适的保水剂及施用方式。【方法】以聚丙烯酰胺(PAM)和聚丙烯酸钾(PAA-K)为材料,设不施保水剂(CK)、穴施PAM、沟施PAM、穴施PAA-K、沟施PAA-K 5个处理,分析不同保水剂及其施用方式下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和产量的变化。【结果】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随马铃薯生育时期的推进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均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达峰值。与CK相比,施用保水剂处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刚 于健 高聚林 闫永利 张俊生
针对内蒙古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和保水剂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对干旱条件下保水剂浓度对作物出苗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下,浓度对萝卜、玉米和糜子的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显著提高作物出苗率并改善幼苗生长状况,但其效果因施用方式不同,差异较大。对萝卜而言,5 cm施用深度下,沟施时对应浓度在0.10%~0.50%范围内,出苗率比对照提高25.3~44.0个百分点,混施在浓度小于1.00%时,皆能提高出苗率,但提高幅度明显低于沟施;10 cm施用深度下,混施时浓度在0.10%~0.50%范围内,出苗率比对照高30个百分点左右,而沟施则不明...
关键词:
保水剂 作物 出苗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兰甜 常忠义 杜磊 高红亮
【目的】研究不同保水剂对冷冻猪肉的保水效果,减少经济损失。【方法】将每份50 g的新鲜猪肉用配制好的保水剂100 mL浸泡15 s,沥干至没有水分滴下后放在聚酯托盘中,用PE保鲜膜包装,置于-20℃冰箱内过夜,至肉冻实后取出,室温解冻1.5 h,电子天平称重法测定猪肉的失水率,失水率小者保水效果较好;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保水剂配方。【结果】不同质量浓度海藻糖、甘油和山梨醇分别与150 g/L氯化钠复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冷冻猪肉的失水现象,其中质量浓度为30 g/L海藻糖、30 g/L山梨醇和150 g/L甘油分别与150 g/L氯化钠复配的保水效果显著(P<0.05),可...
关键词:
保水剂 冷冻猪肉 保水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邹长明 秦道珠 陈福兴 刘更另
为探明湘南地区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与用量 ,对湘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泥田、紫泥田、冷浸田、冬闲田和绿肥田进行了水稻氮肥施用时期和施用量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1)水稻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因土壤、季节等因素而不同 .总的原则是 :当土温较低、秧苗幼小、根系不发达 ,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弱时 ,氮肥宜迟施 ,如早稻和冷浸田施氮的适宜时期为插秧后 5 0 d左右 .反之 ,当秧苗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强时 ,则应早施氮肥 ,如晚稻和红泥田、紫泥田施氮的适宜时期应为插秧后 10~ 15 d.2 )水稻最佳施氮量也因土壤条件和施氮方法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中等肥力的冬闲田 ,施氮量可达 2 10 kg/ hm2 ,而...
关键词:
水稻 施氮时期 施氮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世文 李品芳 芦谅 YANG John 宋日权 张俊生 于健
为探讨保水剂和黄腐酸在土壤水分保持以及作物耗水的影响效果,2011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温室进行了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两种土壤水分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和黄腐酸对玉米的生长、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了2个土壤含水量水平(田间持水量为40%50%的干旱条件和田间持水量为70%80%的正常水分条件)、2个保水剂含量水平(分别为0和0.9g/pot)和4个黄腐酸含量水平(分别为0,0.6,1.2和1.8g/pot)。试验用土来自内蒙玉米田间土壤,每个处理重复4次。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状况严重影响玉米的株高、叶面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焕成 罗质斌 陈义群 林文杰
保水剂是一种具有超高吸水保水能力的高分子化合物颗粒剂,它吸收自身质量的数百倍至上千倍的纯水。由于保水剂在雨季能够吸收水分,并将水分保持于土壤中,待到旱季来临,又能够将吸持的水分缓慢释放给植物利用,从而帮助植物渡过干旱期,提高造林成活率。通过野外试验和温室试验发现,保水剂使北美红杉Sequoiasempervirens和川滇桤木Alnusferdinandivar.coburgii的氮流失量减少23 8%~65 2%,钾流失量减少19 8%~86 2%。当养分施加量一定时,养分的流失量随保水剂施加量的增加而减少。田间试验表明,森林土壤中施加保水剂后,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养分(氮磷钾)的量,使土壤碱解...
关键词:
保水剂 土壤养分 保蓄 田间试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玲 肖润林 莫继荣
作者于1991年对水稻施用沼肥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沼肥用于浸种育秧,能提高发芽势;用于大田则能促进水稻营养生长并提高其产量。就增产效果而言,以亩施沼肥4000公斤的产量最高,沼化肥配比为3:1的产量次之;在沼肥施用方法上,可采取亩施4000公斤作基肥或80%作基肥、20%作追肥,或用化肥代替沼肥用量的1/4或1/3(指含纯N量),均能争取较高的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国文 罗治建 赵虎 陈防 鲁剑巍 林军平
为提高雷竹笋产量 ,采用平衡施肥技术研究了不同比例的氮磷钾配合肥对雷竹生长发育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合理施肥能改善土壤环境 ,促进竹鞭生长 ,提高出笋量、新竹胸径和新竹枝下高 ,其中以N、P2 O5、K2O施用量分别为 180、135、180kg/hm2 (N180 P13 5K180 )处理的肥效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平衡施肥 氮磷钾 雷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周应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取得了巨大增长,但农业化肥过度施用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理清造成农业化肥施用量增长的根源,有助于制定相应措施实现农业化肥"减量化"目标。文章利用指标分解法分析了中国农业化肥施用量的增长原因,并探究了农业化肥施用量的削减潜力。结果显示:(1)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增加是引起我国农业化肥施用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高达67.5%;而播种面积扩张、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贡献率依次为28.9%和0.7%;(2)我国农业化肥施用量存在巨大的削减潜力,降低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耕地轮作休耕均能降低农业化肥施用量。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以降低我国农业化肥施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