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5)
- 2023(6654)
- 2022(5554)
- 2021(5082)
- 2020(4302)
- 2019(9516)
- 2018(9441)
- 2017(17462)
- 2016(10045)
- 2015(11352)
- 2014(11173)
- 2013(11004)
- 2012(10364)
- 2011(9310)
- 2010(9550)
- 2009(8990)
- 2008(9257)
- 2007(8354)
- 2006(7468)
- 2005(6951)
- 学科
- 济(34119)
- 经济(34031)
- 管理(32661)
- 业(28222)
- 企(24621)
- 企业(24621)
- 财(13423)
- 方法(13050)
- 制(13000)
- 学(11016)
- 数学(10661)
- 数学方法(10481)
- 农(9383)
- 中国(9366)
- 体(8942)
- 业经(8880)
- 务(8224)
- 财务(8204)
- 财务管理(8183)
- 企业财务(7815)
- 体制(7589)
- 银(7526)
- 银行(7495)
- 税(7304)
- 行(7121)
- 融(6990)
- 金融(6987)
- 税收(6814)
- 环境(6778)
- 收(6761)
- 机构
- 大学(150021)
- 学院(147109)
- 济(56087)
- 研究(54861)
- 经济(54813)
- 管理(51173)
- 理学(43624)
- 理学院(43007)
- 管理学(42073)
- 管理学院(41805)
- 中国(41412)
- 科学(35721)
- 京(31968)
- 财(31283)
- 所(29293)
- 农(29215)
- 研究所(26614)
- 中心(24375)
- 江(24203)
- 业大(23720)
- 财经(23699)
- 农业(23027)
- 经(21408)
- 院(19995)
- 北京(19726)
- 范(19718)
- 师范(19433)
- 省(18492)
- 州(18077)
- 经济学(17747)
- 基金
- 项目(99360)
- 科学(78626)
- 基金(73971)
- 研究(68654)
- 家(66695)
- 国家(66210)
- 科学基金(55617)
- 社会(43499)
- 社会科(41112)
- 社会科学(41102)
- 基金项目(39055)
- 省(38171)
- 自然(37557)
- 自然科(36666)
- 自然科学(36654)
- 自然科学基金(36010)
- 划(33400)
- 教育(31788)
- 资助(29338)
- 编号(26032)
- 重点(23719)
- 成果(22888)
- 制(22851)
- 部(22308)
- 创(20754)
- 发(20682)
- 计划(19697)
- 创新(19684)
- 科研(19657)
- 课题(19222)
共检索到227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开金
以竹节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提金活性炭,研究温度、保温时间、水蒸气流量等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孔隙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水蒸气流量的增加,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N2吸附等温线的分析表明,竹节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微孔、中孔、大孔结构。在较佳的试验条件下,活性炭的强度、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微孔容积分别为97.5%,262mg·g-1,1072.7mg·g-1,1334.2m2.g-1,0.671mL.g-1和0.574mL.g-1。
关键词:
提金活性炭 竹节 水蒸气 孔隙结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燕丹 陈卫群 黄彪
以低浸渍比的KMnO4为活化剂高效活化红麻秆芯,制备了大比表面积和微孔结构发达的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剂与原料的浸渍比、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的碘和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成本和高性能红麻秆芯活性炭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浸渍比2%、活化温度800℃和活化时间120 min;该条件下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总孔容、平均孔径分别为985.36 m2.g-1、0.54 cm3.g-1和1.09 nm.通过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FT-IR、FE-SEM、EDX等手段对红麻秆芯活性炭的孔结构特征、表面官能团、显微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KMnO4活化法有望成为一种低成本、高效和环境友...
关键词:
红麻秆芯 KMnO4 活性炭 孔结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房丹丹 吕春茂 孟宪军 张炜佳 邓晓雨
为研究榛子壳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和活性炭表征,以农林果壳废弃物榛子壳作为原料,采用磷酸浸渍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对活性炭制备工艺中磷酸质量分数、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料液比等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磷酸质量分数为48.5%、活化温度为494℃、活化时间为117min、料液比为1∶2条件下,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1029mg·g-1。采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仪等方法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进行表征,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达到1364.00m2·g-1,平均孔径为3.17nm,总孔容为1.08cm3·g-1,表明榛子...
关键词:
榛子壳 活性炭 碘吸附值 表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海
以酚醛树脂为原料,采用热浸渍法在管状氧化铝载体上制备了气体分离用炭膜,考察热浸渍温度对炭膜表面形貌和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浸渍涂膜温度的提高,炭膜的厚度逐渐降低,H_2、N_2、CO_2、CH_4的渗透速率先增大后降低,CO_2/CH_4的分离因数变化较小;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炭膜由多孔结构的支撑体和其上覆盖的分离层组成。利用质量分数为36%的树脂涂膜液,在150℃下涂覆制备的炭膜表面均匀、致密,无明显缺陷,膜层厚度约1.5μm,等摩尔CO_2/CH_4混合气的渗透测试表明,室温下炭膜的CO_2渗透速率达到1.8×10~(-7)mol·Pa~(-1)·m~(-2)·s~(-1),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鹏 周素坤 王超 游婷婷 许凤
【目的】与普通活性炭比较,介孔活性炭具有疏水性好、孔体积大、导电性能好等优势,然而传统制备方法繁杂,原料成本较高。因此,探究新型介孔活性炭制备工艺尤为重要。【方法】以木糖渣为原料,采用NaOH预处理、低温硫酸辅助炭化与磷酸活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高介孔率活性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NaOH预处理时间、浸渍比以及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的亚甲基蓝(MB)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NaOH预处理脱除木质素促使原料形成孔隙通道,同时使木糖渣纤维发生润胀,有利于活化剂与原料接触,从而获得高介孔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关键词:
木糖渣 介孔 活性炭 吸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康 蒋剑春 李静 戴伟娣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林业恶性杂草,属亚灌木类,俗称"解放草"(王林等,2004),自从20世纪50年代从西南边境一带传入中国,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迅速泛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冠烽 黄彪 陈学榕 廖益强 唐丽荣 曾巧玲
以木炭和黏土为原料,采用物理法制备炭陶复合吸附材料,讨论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对其微观结构和孔径分布进行表征,提出原位活化的思路。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木炭的收缩在木炭和陶土之间形成发达的孔隙;黏土在烧结之后并没堵塞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块状炭陶的吸附性能比粉状的高;炭陶在制备过程中受原位活化作用。在较优的工艺条件下,炭陶复合吸附材料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分别为127.5和543.6 mg·g-1。
关键词:
炭陶复合材料 孔径分布 原位活化 活性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新元 胡迅 李湘洲 朱媛媛
利用不同部位的竹材如竹蔸、竹节和竹枝制备竹炭,以KOH为活化剂,在活化温度为700℃和不同质量浓度的KOH溶液下进行活化制备竹活性炭,测定吸附性能最好的竹活性炭在不同吸附时间和溶液质量浓度下对苯酚的吸附情况,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KOH溶液质量浓度为16.0g·L-1时,制备的竹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好,而竹蔸、竹节和竹枝活性炭中又以竹蔸活性炭吸附性能最好;吸附时间在40min时,竹蔸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趋于平衡,在30℃时竹蔸活性炭苯酚吸附量达到83.4mg·g-1时趋向饱和。竹枝炭、竹节炭与竹篼炭的孔隙度分别为0.656,0.698和0.740,竹枝活性炭、竹节活性炭与竹篼活性炭的孔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尧 刘志佳 陈瑶 何林韩 高建民
【目的】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竹箨探索一种高效除砷活性炭材料。【方法】以竹箨为原材料,以微波加热为热源,利用高温热解自活化技术在不同的活化温度和时间下制备竹箨活性炭,通过表征竹箨活性炭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石墨化程度、表面元素和官能团,揭示活化时间和温度等对其微观结构的影响,探讨竹箨活性炭的砷吸附性能,比较不同制备方法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砷吸附容量的差异。【结果】活化温度1 050℃、活化时间30 min时,竹箨活性炭孔隙结构排列整齐致密,比表面积达到1 251.7 m~2/g,孔容为0.697 cm~3/g,微孔比表面积比率和微孔孔容比率分别为60.9%和64.0%,平均孔径为0.448 nm,主要由微孔和少量介孔组成,孔径远大于砷酸根离子(AsO_4~(3-))和亚砷酸分子(H_3AsO_3)的空间构型尺寸,有利于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反映石墨化程度的R值为1.340,表面具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对As(Ⅲ)的最大吸附量为3.87 mg/g,对As(Ⅴ)的最大吸附量为3.17 mg/g。对比文献中不同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砷吸附容量,竹箨活性炭表现出一定优势。【结论】适当提高活化温度、延长活化时间有利于表面微孔的形成,从而提高砷吸附容量;但过高的活化温度和过长的活化时间会导致孔隙结构坍塌,减小比表面积和微孔比率,降低砷吸附容量。本研究为高效治理水体砷污染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单环保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除砷性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树娜 方振华 朱刚 霍燕燕 刘振 赵春宝
将以核桃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该实验涵盖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吸附性能测试等知识点;重点考察了活化剂种类、活化剂KOH与炭化料质量比及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能力的影响。该实验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的培养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核桃壳 活性炭 实验教学 吸附能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强 朱铭强 蒋花 苏印泉 杨昇 马超
以山茱萸果核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山茱萸果核活性炭,探讨了氯化锌活化剂溶液浓度、液料质量比、超声波浸渍时间、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锌活化法制备山茱萸果核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为50%、液料质量比为3.0∶1、超声波浸渍时间4h、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120min。所得山茱萸果核活性炭的得率为33.8%,碘吸附值为1180.8mg/g,达到了GB/T 13803.2—1999中一级品标准。
关键词:
山茱萸果核 活性炭 吸附剂 氯化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开金 林冠烽 孙康 陈涵 陈志强 官新宇
以磷酸浸渍杉木屑,并在低温下进行预处理,制备活性炭.探讨了预处理温度、活化温度、浸渍比、保温时间和磷酸浓度等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有利于磷酸在木质原料内部的渗透,促进磷酸的活化作用,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活化温度、保温时间和磷酸浓度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具有正向作用;随着浸渍比的增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N2吸附等温线分析表明,活化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积的提高.在较佳的实验条件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微孔容积分别为1628.7 m2.g-1和0.894、0.699 cm3.g-1.
关键词:
活性炭 磷酸 低温 预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湘洲
研究利用棉秆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探讨制备过程中诸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利用棉秆以磷酸为活化剂,可制得性能优良的活性炭产品;所得活性炭产品得率为34%,活性炭对亚甲基兰脱色力为292.7mg·g-1,碘吸附值898.2mg·g-1,所制备的活性炭对Cr(Ⅵ)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关键词:
棉秆 活性炭 磷酸 活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成纪予 叶兴乾
以杨梅Myrica rubra核为原料制备活性炭,采用水蒸汽活化法制备杨梅核活性炭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950℃,活化时间1.5h,水蒸气用量6mL.g-1。在该条件下,杨梅核活性炭的得率为34.2%,碘吸附值达1167.2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达132.0mg.g-1。活化温度对杨梅核活性炭的得率和吸附能力都有显著影响(P<0.05);活化时间只对得率有显著影响(P三氯甲烷>苯>氨气。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田华宇 刘焕 王国睿 郝海彦 王天赐 张文标
【目的】为充分利用刺竹Bambusa sinospinosa材,提高其利用率,进一步探究刺竹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使用领域,以达到提升其附加值的目的。【方法】以刺竹炭为原料,使用水蒸气活化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究温度、时间、水蒸气量对刺竹活性炭的得率及吸附性能的影响。使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刺竹活性炭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1)刺竹活性炭的最优活化工艺为:活化温度875℃、活化时间2.0 h、水蒸气量0.50 L·h~(-1)。在该工艺下制备的刺竹活性炭得率为29.07%,强度达97.68%,碘吸附值为1 235.03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76 mg·g~(-1),吸附性能较好。(2)红外吸收光谱表明:经活化之后峰值在3 130、3 010、1 670 cm~(-1)等处变弱,876、809、747 cm~(-1)处吸收峰消失,但主要峰依然存在;XRD分析表明:活性炭中含有石墨α轴结构;经比表面积测试和电镜观察,最优工艺活化后的刺竹活性炭孔隙发达,孔容、孔径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总孔容为0.489 cm~3·g~(-1),微孔容为0.388 cm~3·g~(-1),平均孔径为23.378 nm,BET比表面积为837.005m~2·g~(-1)。【结论】使用最优活化工艺所制备的刺竹活性炭具有较好的性能,可用于吸附、除污等不同场合。图5表1参2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