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0)
- 2023(8583)
- 2022(7333)
- 2021(6604)
- 2020(5376)
- 2019(12230)
- 2018(12030)
- 2017(22289)
- 2016(12392)
- 2015(13906)
- 2014(13988)
- 2013(13948)
- 2012(13684)
- 2011(12812)
- 2010(13314)
- 2009(12313)
- 2008(12349)
- 2007(11135)
- 2006(10310)
- 2005(9615)
- 学科
- 济(58194)
- 经济(58137)
- 管理(33005)
- 业(30783)
- 企(23627)
- 企业(23627)
- 地方(19100)
- 中国(18748)
- 方法(17866)
- 学(17686)
- 农(16128)
- 数学(14498)
- 数学方法(14327)
- 环境(14212)
- 业经(13311)
- 农业(11117)
- 地方经济(11041)
- 发(10886)
- 制(10774)
- 财(10612)
- 融(10302)
- 金融(10299)
- 教育(10035)
- 银(9869)
- 银行(9831)
- 行(9618)
- 贸(9412)
- 贸易(9401)
- 理论(9315)
- 和(9236)
- 机构
- 大学(190713)
- 学院(188623)
- 研究(76071)
- 济(73547)
- 经济(71715)
- 管理(64059)
- 中国(54173)
- 理学(53726)
- 理学院(52893)
- 管理学(51702)
- 管理学院(51370)
- 科学(48863)
- 京(43036)
- 所(40629)
- 农(38348)
- 研究所(36990)
- 财(33496)
- 中心(32263)
- 江(31552)
- 业大(30060)
- 农业(29901)
- 范(29658)
- 师范(29290)
- 北京(27884)
- 院(27581)
- 财经(25865)
- 州(25221)
- 省(25085)
- 师范大学(23696)
- 经(23241)
- 基金
- 项目(120730)
- 科学(93260)
- 研究(86523)
- 基金(84321)
- 家(75365)
- 国家(74685)
- 科学基金(61604)
- 社会(53352)
- 社会科(50325)
- 社会科学(50309)
- 省(49329)
- 基金项目(44107)
- 划(41576)
- 教育(40022)
- 自然(39783)
- 自然科(38758)
- 自然科学(38739)
- 自然科学基金(38026)
- 资助(34532)
- 编号(34478)
- 发(32279)
- 成果(29674)
- 重点(28654)
- 课题(26313)
- 部(25634)
- 发展(25405)
- 展(24956)
- 创(24886)
- 创新(23304)
- 计划(23090)
共检索到304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秋锦 张飞萍 钟景辉 刘巧云 张艳旋
研究结果表明,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 Rimando) 营两性或孤雌生殖,孤雌生殖产雄卵;雌螨日产卵1 ~2 粒,一生平均产卵9-8 粒;林间自然性比为2-35∶1 ;该螨以雌成螨和卵滞育,11 月中旬入蛰,3 月上旬出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各螨态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变短,从卵到成螨产卵有效积温为280-76 日度,发育起始温度为13-32 ℃。该螨还可取食苦绿竹( Dendrocalam usbasihirsuta) 、长毛米筛竹( Bambusa pachinensis) 、半耳箬竹( Zndrocalmuslongiaurtus) ,并完成其生活史,在麻竹( De...
关键词:
竹缺爪螨 有效积温 灰色关联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绪艮 周成刚 刘玉美 由春香 于波
竹裂爪螨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孙绪艮,周成刚,刘玉美,由春香,于波(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关键词竹裂爪螨,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发生代数竹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bambusaeReck是危害竹叶的重要害螨。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
关键词:
竹裂爪螨,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发生代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成刚 张卫光 乔鲁芹 孙绪艮 王志勇
研究东方真叶螨的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22·5~27·5℃范围内,雌成螨寿命8~10d,雄成螨寿命4~6d。雌成螨有明显的“护卵”习性。分别用最小二乘方法、直线回归法、最小变异系数法和直接最优法计算了该螨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并预测了年发生代数。4种方法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该螨1年有2次发生高峰:第1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次在9月中旬至下旬,以第1次高峰螨口数量最大,危害最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艳玲 胡军华 王帆 陈若霓 陈仕江 卿玉玲 秦绍蓉
室内测定了粉棒束孢(Paecilomyces farinosus)菌株nq1–1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毒力,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nq1–1菌株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LC_(50)和LT_(50)分别为1.59×107/mL和7.9 d;菌株最适生长和产孢培养基分别为萨氏培养基和PDA培养基;蔗糖和有机氮源(赖氨酸)有利于该菌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均为20℃,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2528℃;菌丝生长、产孢以及孢子萌发的最适pH均为6.0;nq1–1菌株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德辉 葛长荣 李强
酪蝇、腐食酪螨、赤颈椰虫甲、白腹皮蠹、丝光绿蝇5种害虫是目前宣威火腿仓库中的主要害虫,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记述和分析,并提出宣威火腿仓库害虫的防治方法,为火腿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火腿 害虫 生物学 发生规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建兴 杨忠岐 任晓红 梁小明
对红脂大小蠹越冬部位及虫态,胁迫条件下的寄主、生活习性进行模拟试验,对各地红脂大小蠹的年生活史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红脂大小蠹各主要发生地,该害虫主要在油松伐桩、衰弱树和新死亡树的根部以大龄和老熟幼虫或少量成虫越冬。在山西、河北和河南、陕西的北部部分发生区,油松伐木树皮下也是红脂大小蠹的重要越冬场所之一,红脂大小蠹成虫还可以转主为害。林地火灾、割松脂作业过度和偷砍乱伐等人为不良因素干扰的林地,红脂大小蠹发生程度较重。做好林地的防火、防盗伐,合理的抚育是控制红脂大小蠹发生非常重要的措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蓓 何雨 吴蓉 沈亚芳 王洋 赵光武
杂草稻Oryza sativa f. spontanea是一种伴生性的稻田恶性杂草,和栽培稻Oryza sativa同属禾本科Poaceae稻属Oryza,具有生长势强、易脱粒、休眠性强、耐逆等特性;其起源主要是由栽培稻品种去驯化而成。杂草稻的发生严重影响栽培稻产量,降低稻米品质,影响稻种纯度,且难以防除。中国杂草稻发生分布不均,在广东、辽宁、宁夏、江苏、江西、黑龙江、安徽、山东、浙江等地均有发生,且发生程度不同。其发生原因主要有农机跨区作业、栽培技术改变、选择性除草剂缺乏等。目前常采用人工拔除,调整栽培方式(套播、直播转变为移栽、机插),实施水旱轮作,施用丙草胺类除草剂等方式防除,但尚未有非常有效的防控措施。此外,由于杂草稻的变异类型丰富,其遗传背景又与栽培稻相似,因此可作为栽培稻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参6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旭 刘虹伶 雷应华 李超 刘月悦
本试验对柑桔粉虱进行了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柑桔粉虱在四川一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主要以大龄若虫和蛹在秋稍叶背越冬,其成虫和幼虫全年在四川有4个消长高峰期,其中4月中、下旬发生数量最多和危害最重,是控制柑桔粉虱的关键时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天森 王浩杰 徐企尧 华正媛 林长春
竹蝉在浙江省为 6a1代 ,若虫于地下吸食竹子鞭、根的汁液 ,以卵在竹上枯枝中和各龄若虫在土下越冬。成虫发生在 6月底、7月初到 9月上中旬 ,刺吸竹、树枝汁液为补充营养 ,有扑灯、鸣叫习性 ;7~ 8月在竹上已死 2~ 3年的枯竹枝上产卵 ,每产卵孔中有卵 12~ 2 1粒 ,卵于下年 7月上旬孵化。若虫 5龄 ,生活于土下 5~ 4 0 cm深的竹鞭两侧 ,每穴 1虫 ,虫穴与地面有垂直的通气孔 ;若虫性好斗 ,两虫相遇 ,常争斗致伤或致死。天敌较多 ,重要的有竹蝉卵旋小蜂 ,3 8.3 %~ 4 1.4 %的产卵孔中发现有旋小蜂的幼蜂 ,1头幼蜂可食竹蝉卵 2~ 4粒。竹蝉履甲取食若虫 ...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超宗 张建明 胡明强
雷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本文总结报道了雷竹形态特征、出土生长、秆形生长、枝叶生长、花的生长发育、结实和种实的特性,并根据雷竹生物学特性,相应提出雷竹的培育管理措施。
关键词:
雷竹 生物学特性 笋用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飞萍 蔡秋锦 卢凤美 钟景辉
光照时数对竹缺爪螨存活、发育及繁殖均有影响。全黑条件下竹缺爪螨不能完成所有发育世代 ;5h以上光照完成整个世代的机率随光照时数延长而增大 ;8h和≥ 1 2h光照处理幼螨发育至成螨产卵历期相近 ,分别为 1 4 41d和 1 5 47d ,5h光照处理历期延长为 2 5 2 6d ;5h ,8h和≥ 1 2h等 3种光照处理下平均每雌总产卵量分别为 3 50粒、 9 2 3粒和 9 50粒。竹缺爪螨最适存活温区为 2 0~ 30℃ ,但 2℃下存活率更高 ,- 1 0℃以下不能存活 ,40℃仍有较高存活率 ,可见该螨对高低温适应力强。表 3参 7
关键词:
竹缺爪螨 黄金间碧竹 光照时数 温度适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珌 黄金水 吴寿德 方柏州 柳其文
Lasiognatha cellifera was one of the main defoliators for the Aegiceras corniculatum which was main tree of mangrove, and identified as new record of species in China L. cellifera had 7 generations per year in Zhangzhou area, Fujian Province and overwintered as pupa in the rolled leaf. Adult moth em...
关键词: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杰 周勇 范玉顶 刘文枝 江南 曾令兵
为了查明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 hv-2)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以及病毒在细胞内的超微形态发生过程,利用新建立的对Cy hv-2敏感的异育银鲫脑组织细胞系(Gi CB),对Cy hv-2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比较了不同来源鱼类细胞系对Cy hv-2感染的敏感性,并对体外培养细胞中Cy hv-2病毒粒子及其超微形态发生过程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显示,Cy hv-2对热、酸、碱、有机溶剂和冻融敏感;常用鱼类细胞系epC、rTG-2、Koi-Fin、CiK、CCK、pF-Fin对Cy hv-2的感染不敏感,特异性巢式pCr检测盲传至第7代Cy hv-...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桂莲 胡国良 俞彩珠 吴继来 徐炳潮
高节竹梢枯病是浙江临安市首次发现的新病害 ,国内外至今未见报道。经多年反复的分离培养 ,从病竹组织中只分离到一种真菌 ,是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phaeospermum(Corda)M .B .Ellis .。通过对当年新竹在室内外和有伤无伤的多次重复接种和再分离 ,充分证明暗孢节菱孢有较强的致病力 ,能引起与自然发病相一致的症状。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1 5~ 30℃ ,最适温度为 2 5℃ ;适宜的pH值为 5~ 1 0 ,最适的pH值为 6~ 8;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2 0~ 30℃ ,最适温度为 2 8℃ ;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的pH值为 6,分生孢子在竹汁水中萌发...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余德才 邹力骏 吴美芳 汪国华 翁素红 沈健旗
竹广肩小蜂和竹瘿长尾小蜂是竹瘿小蜂的优势种。研究表明竹广肩小蜂每年 1代 ,以蛹在虫瘿内越冬 ;成虫在 3月下旬至 4月下旬出瘿 ;幼虫 5龄 ,发生期在 4月上旬至 9月中旬。竹长尾小蜂每年 1代 ,以幼虫在虫瘿内越冬 ;成虫于 4月中旬至 5月上旬羽化出瘿 ,产卵于已被竹广肩小蜂产卵的芽中 ;幼虫孵化后占据竹广肩小蜂的虫瘿 ,幼龄时可食竹广肩小蜂幼虫尸体 ;幼虫 5龄 ,发生期有 5月上旬至次年 3月下旬 ,9月后渐入老熟越冬。对这 2种小蜂的卵形态和各虫态生活习性也作了观察研究。表 1参 3
关键词:
竹广肩小蜂 竹长尾小蜂 生物学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