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3)
- 2023(10306)
- 2022(9190)
- 2021(8783)
- 2020(7373)
- 2019(17295)
- 2018(17345)
- 2017(33813)
- 2016(18591)
- 2015(20653)
- 2014(20614)
- 2013(20349)
- 2012(18759)
- 2011(16856)
- 2010(16768)
- 2009(15119)
- 2008(14747)
- 2007(12616)
- 2006(11022)
- 2005(9463)
- 学科
- 济(71821)
- 经济(71739)
- 管理(51192)
- 业(48803)
- 企(41178)
- 企业(41178)
- 方法(35007)
- 数学(30145)
- 数学方法(29752)
- 农(18617)
- 学(18234)
- 中国(17590)
- 财(17441)
- 业经(15845)
- 地方(14736)
- 理论(12852)
- 制(12551)
- 农业(12416)
- 贸(12239)
- 贸易(12234)
- 和(12127)
- 易(11837)
- 务(11368)
- 财务(11302)
- 财务管理(11282)
- 环境(11174)
- 技术(11001)
- 企业财务(10738)
- 教育(9969)
- 划(9939)
- 机构
- 大学(265111)
- 学院(261327)
- 管理(105154)
- 济(98445)
- 经济(96256)
- 理学(92276)
- 理学院(91202)
- 管理学(89443)
- 管理学院(88992)
- 研究(87485)
- 中国(61955)
- 科学(57880)
- 京(56864)
- 所(44442)
- 财(43645)
- 农(43596)
- 业大(41725)
- 研究所(41228)
- 中心(38340)
- 江(36660)
- 财经(36073)
- 范(35968)
- 北京(35687)
- 师范(35577)
- 农业(34389)
- 经(32835)
- 院(31914)
- 州(30034)
- 师范大学(29031)
- 经济学(28826)
- 基金
- 项目(186687)
- 科学(146083)
- 基金(135268)
- 研究(134174)
- 家(118880)
- 国家(117915)
- 科学基金(100585)
- 社会(82368)
- 社会科(77948)
- 社会科学(77925)
- 省(72858)
- 基金项目(72848)
- 自然(67538)
- 自然科(65946)
- 自然科学(65927)
- 自然科学基金(64752)
- 划(62081)
- 教育(61547)
- 资助(55893)
- 编号(54412)
- 成果(44361)
- 重点(41965)
- 部(40858)
- 发(39326)
- 创(38580)
- 课题(37467)
- 科研(36050)
- 创新(35995)
- 教育部(34653)
- 大学(34495)
- 期刊
- 济(104069)
- 经济(104069)
- 研究(74440)
- 学报(45777)
- 中国(43653)
- 科学(41780)
- 农(38870)
- 管理(37283)
- 大学(34007)
- 学学(32027)
- 财(30907)
- 教育(29207)
- 农业(27518)
- 技术(21688)
- 融(18122)
- 金融(18122)
- 业经(16966)
- 财经(16824)
- 经济研究(16233)
- 图书(14980)
- 经(14190)
- 问题(13770)
- 业(13662)
- 科技(13535)
- 理论(13343)
- 版(12893)
- 实践(12428)
- 践(12428)
- 技术经济(12419)
- 业大(12070)
共检索到363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建新 杨中开 朱莉伟 史丽敏 闫立杰
该文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ay)、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方法对厚壁毛竹、唐竹、茶秆竹、黄金间碧玉竹、慈竹等竹材的化学组成、纤维形态、结晶结构、机械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材苯醇抽提物含量较木材高得多,木素含量19.1%~25.3%,戊聚糖含量14.9%~22.6%,纤维素含量除厚壁毛竹外均高于50%;慈竹纤维平均长度最长(1.861mm);竹材纤维的长宽比均大于木材,唐竹纤维的长宽比(142)最大。IR、X-ray分析表明,竹纤维结晶体属于纤维素I,茶秆竹纤维的结晶度最大;DSC热分析图谱可作为鉴别各种纤维材料的方法之一。此外,研究了蒸汽爆破处理前后慈竹成分的变化...
关键词:
竹材 纤维结构 纤维性能 蒸汽爆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闵明华 黄洪亮 刘永利 张勋 石建高 王鲁民
为纺制高性能渔用聚乙烯纤维,实验以齐鲁石化生产的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进行螺杆挤出机熔融纺丝—多级热拉伸纺丝实验。结果显示,一级拉伸倍数为8.17倍时,聚乙烯纤维的断裂强度和结节强度分别为5.71和4.56 c N/dtex;当采用二级拉伸工艺,一级拉伸倍数8.17倍,总拉伸倍数为9.52倍时,所制备的渔用聚乙烯纤维的断裂强度和结节强度分别为7.91和5.24 c N/dtex,比现行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聚乙烯单丝优等品指标高出41.3%和34.4%。研究表明,二级拉伸工艺可使聚乙烯大分子链在纤维中的排列更加规整,提高大分子链的取向度,制备的渔用聚乙烯纤维的综合渔用性能更好。随着总拉伸倍数的提高,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洁 王戈 程海涛 史强 任文涵
采用离子溶液反应法将碳酸钙沉积到竹纤维上,研究在不同浓度氯化钙溶液下的碳酸钙原位沉积情况及其对单根竹纤维表面形貌、粗糙度及润湿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钙溶液浓度的增大,碳酸钙吸附量呈上升趋势,从0.97%增至12.3%;碳酸钙由分散性较好的不规则四面体单晶逐渐团聚生长为球形或椭球形,单晶为60nm左右;附着的碳酸钙颗粒改变了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和浸润性能;不同水平间改性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和静态接触角存在显著差异,氯化钙溶液浓度为0.3mol/L时,单根竹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值达到最大、静态接触角最小。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竹纤维 表面粗糙度 润湿性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文会 顾小平 马灵飞 吴晓丽 岳晋军
通过对浙江南部大木竹的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测定,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和当地分布较广的绿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木竹竹材属于长纤维原料,纤维长2.24mm,比青皮竹(2.29mm)略小,而比绿竹(1.87mm)为大;纤维长宽比达166,较青皮竹和绿竹的相应值147和131均大,其中与绿竹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壁腔比为3.5;纤维组织比量达48.68%,比青皮竹(50.19%)略小,而比绿竹(45.78%)为大。大木竹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各指标在竹秆的纵向和径向均有一定变异,主要表现为,纤维壁腔比和纤维组织比量随秆的高度增加而增大;在径向部位,纤维长度和长宽比均为竹壁中部较大,而壁腔比则为竹壁外侧较大...
关键词:
大木竹 纤维形态 组织比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红艳 宋苏 李青青 袁永丽
为扩大竹纤维素的利用范围,以竹材加工废弃物为原料,研制竹纤维素增强复合膜绿色食品包装材料。采用硫酸水解和超声波辅助法制备竹纤维素,将其作为增强材料分别与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制备成2种复合膜。通过扫描电镜(SEM)及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发现竹纤维素形状为棒状,直径约为500 nm,长度为500~600μm,而且其红外谱图显示具有纤维素的特征官能团结构。对壳聚糖-竹纤维复合膜和羧甲基纤维素-竹纤维复合膜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膜的表面粗糙程度随竹纤维素含量增加而增大,并且复合膜的透湿性能和透光性能也会降低。2种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为:随着竹纤维素的加入量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增加,复合膜拉伸模量提高,而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降低,说明竹纤维素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增强材料使用。竹纤维素的加入对壳聚糖-竹纤维复合膜物理性能的改善更明显,壳聚糖-竹纤维复合膜有望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应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詹婷 任津源 彭尧 曹金珍
【目的】阐明不同竹纤维粒径和原料配比对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为石竹塑复合材料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碳酸钙、竹纤维和聚丙烯为原料,在控制竹纤维粒径(40目、80目和120目)与原料配比的基础上,制备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考察其物理力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熔融指数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进行表征。最后,综合考虑生产成本与相关性能要求,为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提出建议。【结果】随着碳酸钙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逐渐下降,而密度则呈上升趋势。竹纤维粒径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当竹纤维粒径为80目,碳酸钙和竹纤维添加量分别为5%和4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最优,分别为36.09 MPa、62.6 MPa和4.30 GPa。碳酸钙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不大。此外,随着碳酸钙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与熔体流动性均有所改善。当碳酸钙添加质量占比为20%时,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6.50 g/10 min,比未添加组提高了8.98%,加工性能得到改善。【结论】选用80目竹纤维的复合材料具有较优的物理力学性能,在添加碳酸钙后,复合材料的原料成本可降低1.63%~6.54%,且其相关指标仍远高于行业标准要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戈 陈红 余雁 程海涛 田根林 谌晓梦
竹纤维作为竹材最主要的承载单元,其物理力学性能对竹材以及竹纤维的利用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竹纤维外观形态、单根纤维接触角、单根纤维力学性能、竹束纤维的物理力学性能、动态破坏过程、热稳定性等方面,介绍了目前从细胞水平上表征竹纤维性能的各种先进技术和方法。通过归纳和总结,为竹材在细胞水平上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竹纤维 细胞水平 表征技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美云
采用凝固浴滴加氨水法对聚丙烯腈纤维进行凝固浴pH值调节,考察了聚丙烯腈纤维的表面形态和拉伸强度。结果表明,在其他凝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凝固浴氨水浓度的增加,凝固浴pH值也随之而增加,聚丙烯腈纤维的截面形态由腰形变成圆形,拉伸强度、密度和结晶取向度也随之而变化,凝固浴pH值大于9.3时聚丙烯腈纤维截面呈圆形,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6.5cm·N/dtex,密度达到最大值1.219g/cm3,结晶取向度也有所提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昕 刘莲凤 刘倩 黄金发 付晓婷 许加超
为研究鲜活和不同加热温度下刺参体壁组织构造及其胶原纤维结构的变化,采用VanGieson染色法观察组织构造、采用细胞分裂扫描电镜法(cell-maceration/SEM)观察胶原纤维结构,同时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定刺参肌肉蛋白质的热收缩温度。结果发现,在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刺参体壁组织构造及其胶原纤维结构均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刺参肌肉组织中纤维逐渐聚集交联,形成多孔网状结构;蛋白质发生热变性、胶原纤维结构收缩,导致纤维排列紧密,纤维间孔隙度呈减小趋势。与刺参整体组织构造的变化相比,胶原纤维结构的变化尤其明显。鲜活刺参体壁肌肉蛋白质的热收缩温度为68.92℃,加热过程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蔚 李文彬 姚文斌
该文阐述了目前天然长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作者提出的热-机械耦合开纤方法.该方法基于断裂力学理论,使竹材在热-机械载荷协同作用下,利用竹子纤维和基体之间裂纹的扩展实现竹子纤维的分离.本文着重从宏观力学的角度分析了竹子开纤过程中,初始裂纹的生成及其扩展的行为以及相应的载荷条件,提出了用该方法实现竹子纤维分离的条件和主要影响参数.
关键词:
天然竹纤维 分离 热-机械耦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褚淑祎 肖继波 张立钦 周珊
以竹纤维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一种新型竹纤维生物膜载体。载体比表面积达5393m2·m-3,亲水性能良好,30min后基本浸湿完全。研究了竹纤维生物膜载体在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挂膜性能,结果表明:载体挂膜速率快,7天后载体表面即出现大量黏性黄褐色生物膜,第12天基本完成挂膜,膜厚达3~5mm。生物相观察表明:以固着型纤毛虫为主的后生动物数量较稳定,生物膜趋于成熟。载体生物膜耐水力剪切冲击能力和恢复能力强,对CODCr和NH+4-N的去除率在80%以上。
关键词:
竹纤维 生物膜载体 挂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阮祥春 黄媛媛 赵德学 曾明华
【目的】研究并明确毛竹纤维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将毛竹纤维粉碎成粉末后,分别用水、乙醇、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按照1∶5和1∶10料液比(m∶V)分别提取1,2,4h,采用琼脂扩散法观察比较不同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采用最佳提取方法得到的毛竹纤维提取物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低有效质量浓度(MBC)。【结果】毛竹纤维水提取物对3种细菌几乎无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其他2种细菌无明显抑制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由此确定竹纤维提取物的最佳提取方法为:用乙酸乙酯作...
关键词:
竹纤维 提取方法 抗菌活性 琼脂扩散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妙春 谢拥群 张德智
利用DV-Ⅲ ULTRA转子式流变仪对竹纤维悬浮发泡浆料的流变性质进行研究,分析影响纤维固液悬浮体、纤维三相发泡悬浮体流变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试验测量范围内,纤维固液悬浮体和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形成的纤维三相发泡悬浮体均属于非牛顿流体中的塑性流体,其表观黏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强,具剪切稀化现象。随着浆料浓度增高、纤维长径比增大、温度降低,纤维固液悬浮体的塑性黏度升高、屈服力上升。随着浆料浓度增高、泡沫气液比提高、温度降低,纤维三相发泡悬浮体的塑性黏度升高、屈服力上升。在生产过程中为确保溶液流动的顺畅,应使溶液保持≥40s-1的剪切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红 田根林 费本华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研究超声处理及不同干燥方式对毛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预处理的毛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都呈随机无序的交织状排列;与冻干初生壁微纤丝相比,气干的毛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相互搭接得更紧密,纤丝之间的距离更小;超声处理增加了纤维粗糙度,并使得初生壁微纤丝暴露得更明显,超声处理提供了一个增加纤维表面润湿性和使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更易被观察到的方法。因此,在利用AFM研究竹纤维微纤丝时,需要根据所要观察的目标特征来选择样品制备及预处理方式。
关键词:
毛竹纤维 预处理 微纤丝 原子力显微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全亮 肖生苓 唐杰
以一种新型重载纤维模塑托盘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模拟分析与结构优化。通过ProE软件对重载纤维模塑托盘进行建模,在ANSYS软件中对其整体与局部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并优化托盘结构。结果表明:正六边形面孔的面板最大应力最小,面孔的优化尺寸为面孔深度22 mm、壁厚6 mm、拔模角度2°、倒角半径6 mm。支腿的优化尺寸为拔模角度2°、厚度25 mm和倒角半径15 mm。优化的重载纤维模塑托盘在6 t均布静载荷作用下,所受到最大应力为41.86 MPa,小于重载纤维模塑材料极限应力。正六边形面孔板具有更好的承载性能;影响面孔与支腿结构单元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拔模角度和厚度;优化后的重载纤维模塑托盘结构强度能够达到重载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