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17)
- 2023(6214)
- 2022(4462)
- 2021(3900)
- 2020(3173)
- 2019(6873)
- 2018(7037)
- 2017(12869)
- 2016(7581)
- 2015(8595)
- 2014(8671)
- 2013(8241)
- 2012(7453)
- 2011(6660)
- 2010(6683)
- 2009(6022)
- 2008(6260)
- 2007(5590)
- 2006(5188)
- 2005(4728)
- 学科
- 济(27843)
- 经济(27802)
- 业(17146)
- 管理(16962)
- 企(12911)
- 企业(12911)
- 学(10052)
- 中国(10026)
- 农(9895)
- 方法(8939)
- 业经(8027)
- 数学(7057)
- 数学方法(6915)
- 农业(6683)
- 财(6324)
- 地方(6217)
- 发(5657)
- 制(5584)
- 理论(4819)
- 银(4789)
- 银行(4758)
- 发展(4745)
- 展(4733)
- 产业(4630)
- 行(4540)
- 融(4474)
- 金融(4473)
- 体(4411)
- 和(4331)
- 环境(4223)
- 机构
- 大学(111717)
- 学院(110357)
- 研究(44818)
- 济(38528)
- 经济(37644)
- 管理(34758)
- 中国(32301)
- 科学(32279)
- 理学(29731)
- 理学院(29238)
- 管理学(28293)
- 管理学院(28118)
- 农(27517)
- 所(25092)
- 京(24944)
- 研究所(23368)
- 农业(21871)
- 业大(20667)
- 中心(19549)
- 财(18584)
- 江(18502)
- 范(16895)
- 师范(16619)
- 院(16285)
- 北京(15276)
- 省(14827)
- 财经(14690)
- 室(14331)
- 科学院(14098)
- 州(13982)
- 基金
- 项目(77733)
- 科学(60575)
- 基金(56565)
- 家(52763)
- 国家(52379)
- 研究(51237)
- 科学基金(42798)
- 社会(31367)
- 省(30505)
- 基金项目(29743)
- 自然(29646)
- 社会科(29551)
- 社会科学(29541)
- 自然科(28946)
- 自然科学(28935)
- 自然科学基金(28420)
- 划(26782)
- 教育(23177)
- 资助(21943)
- 编号(19669)
- 重点(19081)
- 发(17369)
- 成果(16861)
- 计划(16657)
- 部(16055)
- 科研(15624)
- 创(15506)
- 科技(15103)
- 创新(14686)
- 课题(14686)
共检索到166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益强 郭银清 卢泽湘 陈铭川 孙盈盈 赵莹婷 黄镇永 黄彪
以毛竹粉为原料,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98%浓硫酸为反应催化剂,在高压反应釜中液化制备竹粉生物质油。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液固质量比4个因素对竹粉液化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原料、液化残渣及竹粉生物质油的表面官能团;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竹粉生物质油的化学组成。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竹粉液化率的影响都存在一个优选值,分别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40min、催化剂用量2%、液固质量比12∶1。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影响竹粉液化率大小的顺序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进行了验证试验,竹粉的液化率可达86.44%...
关键词:
竹 无水乙醇 液化 生物质 产物表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敏 赵广杰 M H ALMA
为了探究木粉多元醇液化过程中缩聚反应阶段液化残余物的化学基团、结晶度以及微观形态的变化,进而探明缩聚反应机理,以聚乙二醇和丙三醇为液化剂、H2SO4为催化剂,对桦木木粉液化,并用FTIR、XRD和SEM对液化残余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0~180min液化时间内,缩聚反应约发生在70min以后。2)与木粉相比,分解反应和缩聚反应阶段的液化残余物在1500、1607和1248cm-1处基于木素的芳香环和甲氧基的吸收特征峰消失,在1739cm-1处基于糖类化合物基团的吸收特征峰明显变小。3)在分解反应阶段,液化残余物的结晶度有所增大;而在缩聚反应阶段,结晶度保持一段恒定值,后呈增大趋势。4)在...
关键词:
化学基团 结晶度 微观形态 液化残余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改云 朱显超 邹献武 向琴 何玉婵
针对传统木材苯酚液化技术中存在的反应时间长、产物黏度高和反应活性降低等问题,采用微波加热方式,将杨木木粉在酸化苯酚溶剂中进行快速解聚反应。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条件下杨木苯酚液化的适宜条件为:木粉含水率30%~40%,液化时间15 min,苯酚与木粉的比例(P/W)2.5,木粉粒径0.18~0.25 mm,在此条件下木材液化率达到87%。微波加热的木材苯酚液化速率比传统油浴加热提高至少6倍。木材被降解为醇类、酸类、醚类、醛类和酚类等低分子质量物质,液化产物黏度显著降低,仅为3 015 mPa·s,且与甲醛的反应活性较高,100 g液化产物反应消耗的甲醛达2.1 mol。微波加热与传统加热下的木材苯...
关键词:
微波加热 杨木 苯酚液化 产物表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红秀 解新安 郑朝阳 汤成正 战晓青
【目的】研究亚/超临界乙醇自由基对玉米秸秆纤维素液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间歇高压反应釜,在反应温度200~320℃、反应时间30min条件下,对比研究亚/超临界乙醇液化和热裂解下反应温度对玉米秸秆纤维素产物收率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分别对产物中重油和轻油的组成、原料和固体残渣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1)与热裂解相比,当反应温度为320℃时,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作用下,重油产物收率由5.0%上升至13.8%,固体残渣收率由29.7%下降至17.8%,乙醇自由基促进了玉米秸秆纤维素液化,同时抑制了残渣的生成。2)玉米秸秆纤维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常伟 林星 汪雪琴 蔡政汉 吕建华 黄彪
以杉木屑为原料,研究磷钼酸在亚/超临界甲醇条件下的催化液化性能,并探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杉木屑用量对杉木屑液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磷钼酸在亚/超临界甲醇条件下具有很好的催化液化性能.在150 m L甲醇、0.5 g催化剂、1 g杉木屑、240℃条件下反应30 min,液化率达到93.32%.采用SEm、FT-iR和gC-mS对液化残渣、轻油和重油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残渣主要是由木质素或木质素衍生物组成;而液化产物轻油主要是由酯类、酚类、醛类、酮类等组成,主要是由纤维素及半纤维素与甲醇反应得到;而液化产物重油中的酚类物质主要是由木质素液化反应得到.
关键词:
甲醇 亚/超临界 磷钼酸 杉木屑 液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项鹏宇 韩燕 云兴福
为解决农药在西芹生产中的残留与污染问题,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西芹根及根际区物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西芹根乙醇浸提液在所试浓度范围内对黄瓜枯萎病菌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其抑制率最高达42.31%,最低为12.22%;除了1%浓度的处理在作用时间为120,132 h时菌落直径与对照(CK)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浓度处理在不同作用时间对黄瓜枯萎病菌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西芹根际区物乙醇浸提液在较高浓度时(RS100%到RS60%)对黄瓜枯萎病菌表现出强的化感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也越好,最高抑制率达94.37%,比相应的非根际土壤浸提液的高出49.02百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军科 洪小娟 马锋旺
为了研究GO基因在植物中的功能,获得转基因植株,用限制性内切酶将乙醇酸氧化酶(GO)基因从克隆载体pBSSP5上切下,连接到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n117的CaMV 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成功构建了GO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inGO。在此基础上以嘎拉苹果叶片为受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GO基因导入苹果,获得了2个抗性芽,PCR检测初步表明GO基因已整合到嘎拉苹果基因组中。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艳君
燃料乙醇是指以玉米、甘蔗、小麦、甜菜等经济作物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制得乙醇,脱水后再添加变性剂,成为可用于发动机的燃料。早在20世纪30年代,燃料乙醇就被开发作为车用燃料。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促使巴西和美国率先推行燃料乙醇发展计划,加拿大、法国、西班牙和瑞典随之效仿,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和应用市场。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石油供应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传波 赵婷 董岭 陈大勇 李慧萍 高畅 李伟 郑毅男 刘文丛
【目的】测定山荆子鲜叶、茎皮和果中根皮苷及阴干的果实和叶中黄酮的含量,并比较阴干叶和果实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山荆子鲜叶、茎皮和果实中的根皮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目标产物的含量;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山荆子阴干叶和果实中的黄酮,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测定其叶和果实中的黄酮含量,并通过清除DPPH、ABTS自由基和还原力比较研究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山荆子鲜叶、茎皮和果实中的根皮苷含量分别为(12.00±3.60),(21.60±6.10)和(1.18±0.15)mg/g;阴干的叶和果实中黄酮含量分别为(4.78±0.62)和(0.68...
关键词:
山荆子 根皮苷 HPLC 黄酮 抗氧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爽 郑毅男 韩佳彤 丁传波 刘文丛
【目的】测定毛豆、发酵处理毛豆和大豆中的大豆苷元、黄豆黄素与染料木素3种异黄酮苷元以及多酚类化合物的总含量,并分析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回流法酸水解样品中的大豆异黄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和染料木素的含量;利用福林酚法测定3种样品中的多酚类物质总含量,并通过测定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还原力比较样品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毛豆、发酵处理毛豆和大豆的大豆苷元含量分别为255.96,286.04和358.08μg/g,黄豆黄素含量分别为57.96,65.51和59.73μg/g,染料木素含量分别为12.88,26.40和4.62μg/g。发酵...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叶继丹 韩友文 赵吉伟 卢彤岩 刘红柏 杨雨辉
用含不同剂量喹乙醇(0~3200mg·kg-1)的饲料饲喂鲤,分别对鲤在摄食3、6、9和12周时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等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 AOC)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SOD活性随饲料喹乙醇剂量的升高总体上呈升高的趋势,试验时间对各个处理组的SOD酶活性影响不大。饲料中喹乙醇对GSH px活性的影响较小,其剂量达1600mg·kg-1以上时GSH-px酶活性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诱导效应。饲料中喹乙醇剂量的改变大体上不对MDA含量产生影响,且随时间的延长,除3200mg·kg-1组外,其余各实验组的MD...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诗铿
本文通过对我国粮食供求态势分析和燃料乙醇原料的综合比选后,研究提出:燃料乙醇原料多元化势在必行,“十一五”燃料乙醇原料的选择应关注甘蔗、木薯和红薯等原料,并积极地进行开发,进而提出应在南方地区布设燃料乙醇项目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燃料乙醇 原料比选 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求慧 赵广杰
为拓展新的木材加工领域 ,使木材液化这一先进的木材化学加工技术尽早地应用于我国的木材行业 ,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 .该文系统归纳了高温高压法、溶剂分解法、催化剂法及无催化剂法等木材液化方法 ,高温高压法是最早的木材液化方法 ,而采用硫酸、盐酸、磷酸和草酸等作为酸性催化剂的催化剂法是目前研究最多、最具实用价值的木材液化方法 .该方法进一步系统深入地讨论了木材的苯酚液化和多羟基醇液化 ,以及木材主成分 (纤维素与木素 )的液化反应路径 ,并对木材液化生成物的用途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有必要深入研究木材的液化机理 ,开发新的环保型液化剂和“绿色化”液化方法 ,开展液化产物与其他材料复合的研究 ,研制具...
关键词:
木材液化 苯酚 多羟基醇 反应生成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成 刘志明 吴鹏 王海英 孟围
以木材为骨架,聚乙二醇-10000为相变基元,通过木材的毛细管吸收效应,物理吸附聚乙二醇-10000,制备聚乙二醇木材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谱图分析官能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微观形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晶度,可知木材与聚乙二醇能很好的相互结合,并且随着聚乙二醇-10000含量的增加,聚乙二醇木材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结晶度逐渐增加;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以及热重(TG)分析可知,聚乙二醇木材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焓先增加后减少,最大相变焓值为43.22J·g-1,热稳定性明显增加;聚乙二醇的无水乙醇溶液对木材渗透性的研究表明,木材吸附聚乙二醇主要为抛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一见 杜先锋 许阳 郭丽
【目的】对小麦淀粉进行退火(annealing)处理能够使其发生物理改性,以处理后淀粉的糊化温度(起始温度To、峰温Tp、终止温度Tc)为依据优化退火条件,并研究其颗粒形态与退火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并结合DPS数据分析软件对小麦淀粉退火过程中的水分含量、退火时间、退火温度3个因子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LPA)研究退火处理对小麦淀粉颗粒形貌和大小的影响。【结果】根据DSC测得的热力学参数分析得出小麦淀粉退火的最优条件为:80%水分含量的条件下,45℃退火3 d。退火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