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3)
- 2023(10134)
- 2022(8434)
- 2021(7499)
- 2020(6024)
- 2019(13407)
- 2018(12856)
- 2017(23827)
- 2016(13219)
- 2015(14142)
- 2014(13969)
- 2013(13738)
- 2012(13070)
- 2011(12098)
- 2010(12083)
- 2009(10995)
- 2008(10709)
- 2007(9489)
- 2006(8557)
- 2005(7861)
- 学科
- 济(57304)
- 经济(57247)
- 业(33761)
- 管理(32638)
- 企(24095)
- 企业(24095)
- 中国(19004)
- 地方(18640)
- 方法(18536)
- 农(18068)
- 数学(16152)
- 数学方法(15973)
- 业经(14019)
- 学(13306)
- 农业(12844)
- 贸(11845)
- 贸易(11835)
- 易(11423)
- 财(11199)
- 地方经济(10508)
- 发(10366)
- 环境(10192)
- 银(10084)
- 融(10038)
- 金融(10037)
- 银行(10016)
- 行(9717)
- 技术(9656)
- 制(9492)
- 产业(7946)
- 机构
- 学院(189761)
- 大学(187396)
- 济(75907)
- 研究(75396)
- 经济(74425)
- 管理(66580)
- 理学(57053)
- 理学院(56280)
- 中国(55112)
- 管理学(55042)
- 管理学院(54711)
- 科学(51191)
- 农(47078)
- 京(41738)
- 所(41391)
- 研究所(38122)
- 农业(37128)
- 业大(37057)
- 中心(32835)
- 财(32342)
- 江(30100)
- 院(27942)
- 省(27009)
- 北京(26697)
- 财经(25371)
- 范(25334)
- 师范(24910)
- 农业大学(23910)
- 州(23884)
- 科学院(23847)
- 基金
- 项目(132193)
- 科学(101427)
- 基金(93533)
- 研究(87898)
- 家(86557)
- 国家(85800)
- 科学基金(70523)
- 社会(55390)
- 省(54086)
- 社会科(52525)
- 社会科学(52514)
- 基金项目(49679)
- 自然(47718)
- 自然科(46595)
- 自然科学(46572)
- 自然科学基金(45734)
- 划(45379)
- 教育(38732)
- 资助(37694)
- 发(34475)
- 编号(32999)
- 重点(30693)
- 创(27694)
- 计划(27575)
- 部(26949)
- 发展(26217)
- 科技(26140)
- 科研(26045)
- 创新(26005)
- 展(25792)
共检索到291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晋仙 郭庆学 王玉平 何泽 张腾达 刘文丹 陶建平
研究凋落叶厚度、凋落叶类型和播种位置对4种冠层乔木香樟、栲树、喜树和罗浮柿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竹类凋落叶对森林更新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凋落叶上方和下方播种对4种乔木树种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和幼苗发生率均产生显著影响,而凋落叶厚度和凋落叶类型对4个树种种子萌发状况的影响不同。播种在凋落叶上方的种子萌发率都很低甚至萌发失败,而播种在凋落叶下方的种子萌发率较高。竹类凋落叶下方种子的萌发速率高于乔木凋落叶下方种子,但是竹类凋落叶下方的出苗速率和最终出苗率低于乔木凋落叶下方。研究表明:竹类凋落叶覆盖不利于乔木幼苗存活,且对落叶树种的影响更明显,从而会降低森林的物种多样性,进而影响森林的结构和动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晓慧 马勇 钱嘉鑫 刘增文
[目的]研究城市绿化树木凋落叶对不同作物的化感效应,旨在为树木凋落叶多样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10种典型城市绿化树木凋落叶的水浸提液处理黄瓜、高粱、小麦和油菜4种受体种子,在光照培养箱内利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试验,观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幼苗苗高、苗干质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并计算化感效应指数值,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树木凋落叶水浸提液对4种作物的综合化感效应。[结果](1)10种树木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效应,其中紫叶李凋落叶水浸提液可使黄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增加,紫叶李、栾树、七叶树和构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均可促进黄瓜幼苗苗高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樱花、青桐和海棠凋落叶水浸提液均可促进黄瓜幼苗苗干质量增加。10种树木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高粱种子的发芽率、苗高、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种树木中,只有海棠凋落叶水浸提液使高粱种子发芽指数和幼苗苗干质量增加。10种树木凋落叶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的发芽指数、苗高和苗干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种树木中,只有樱花和七叶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增加了小麦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10种树木中,只有海棠凋落叶水浸提液可使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苗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樱花和紫叶李凋落叶水浸提液可使油菜幼苗苗干质量增加。(2)不同树木凋落叶水浸提液对4种作物的综合化感效应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其中樱花、海棠、七叶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黄瓜、高粱、小麦和油菜4种作物均有明显综合促进作用;紫叶李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黄瓜、小麦和油菜3种作物均有明显综合促进作用,构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黄瓜、高梁和油菜3种作物均有明显综合促进作用,栾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黄瓜、高粱和小麦3种作物均有明显综合促进作用。[结论]樱花、海棠和七叶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对4种作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产生明显综合促进作用,可以作为开发生物有机肥最有潜力的树种。紫叶李、构树和栾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对3种作物产生明显综合促进作用,也可以考虑作为开发生物有机肥的备用树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阮坤非 王天琪 侯立娜 毕宁宁 李森 师劭彤 刘忠华
【目的】探究栾树凋落叶对不同中药材的化感效应,选择适宜种植在栾树林下的药用植物,为林药复合种植系统中栾树林下中药材的选择和北京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模拟自然环境下栾树凋落叶释放化感物质影响中药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过程,采用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以蒸馏水为对照(CK),探讨不同质量浓度(6.25,12.5,25,50 g/L)栾树凋落叶浸提液对黄芩、桔梗和甘草3种中药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与CK相比,不同质量浓度栾树凋落叶浸提液对3种中药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胚根长、胚芽长及幼苗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有明显的影响。(2)随着栾树凋落叶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黄芩幼苗叶片的SOD、CA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总体先下降后上升;桔梗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甘草幼苗叶片的POD、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结合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来看,栾树凋落叶浸提液对黄芩表现出较强抑制作用,对桔梗和甘草表现出“低促高抑”效应。栾树凋落叶浸提液对3种中药材的化感效应强度由大到小表现为黄芩>桔梗>甘草。【结论】栾树林下适合种植甘草和桔梗,而黄芩的生长明显受到了栾树凋落叶浸提液的化感抑制作用,应避免种植在栾树林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玉平 魏巍 翟文婷 初航 殷吉林 柏新富 卜庆梅
【目的】认识和了解群落入侵抵抗力形成机制成为当前入侵生态学研究最为关注的热点和核心问题。本文比较山东半岛丘陵生境不同群落优势种对外来植物火炬树的化感抑制效应差异,探讨群落入侵抵抗力形成的化感驱动机制。【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凋落物水浸液种子发芽试验,比较山东半岛丘陵生境常见优势树种麻栎、刺槐、赤松、黑松凋落物对火炬树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差异;因土壤会影响许多化感物质的转化和存在形态进而影响其活性,进一步设置土壤介质参与的凋落物覆盖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不同树种凋落物覆盖对火炬树幼苗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凋落物水浸液种子发芽试验显示,麻栎相比刺槐、赤松、黑松,显著抑制火炬树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窦荣鹏 江洪 余树全 马元丹 宋新章 郭培培 张小川
选择中国亚热带分布较广的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和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采用分解袋法对其凋落叶分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凋落叶分解最慢,年分解系数为0.49,香榧分解最快,年分解系数为1.70,分解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香榧、山核桃、青冈和马尾松。4种凋落叶的分解速率与初始全氮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初始全磷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凋落叶的初始氮、磷质量分数可以作为预测这4个树种在亚热带分解快慢的良好指标。分解过程中马...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远帆 郭林飞 郭新彬 郑文霞 郭福涛
林火燃烧产生的大量烟气及颗粒物对大气环境、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揭示森林可燃物在不同燃烧状态下释放烟气颗粒物的主要成分对评价林火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福建4种主要乔木树种(杉木、马尾松、大叶桉和樟树)凋落物(枝、叶)为样本,采用自主设计的生物质燃烧模拟系统,结合烟气、颗粒物分析仪,离子色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别测定燃烧烟气的主要成分(CO、CO_2、NO_x、C_xH_y)及其排放因子,测定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K~+、Ca~(2+)、F~-、Cl~-等10种)及主要元素(Al、As、B等11种)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1)不同树木凋落物在阴燃状态下CO、C_xH_y、PM_(2.5)排放强度及水溶性离子均高于明燃,而CO_2和NO_x排放强度则在明燃状态下较高;(2)4种林木凋落物阴燃与明燃状态下产生PM_(2.5)排放因子范围分别为12.41~35.84、6.86~30.15 g·kg~(-1);(3)颗粒物中不同离子含量均为阴燃高于明燃,其中K~+和Cl~-以KCl的形式析出,是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成分,分别占总水溶性离子的28.6%和17.6%.凋落物燃烧产生Zn、As和Ba是PM_(2.5)中无机元素的主要组分,分别占总元素含量的50.86%、14.63%和6.86%.
关键词:
凋落物 排放因子 水溶性离子 元素成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帆 王得祥 雷瑞德 侯琳
【目的】研究秦岭火地塘林区4种主要树种的凋落叶分解动态,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方法】以秦岭火地唐林区华山松(Pinus armandii)、油松(P.tabulaeformis)、锐齿栎(Quercus alienavar.acuteserra-ta)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袋法于2005-11~2006-11对其分解过程中养分变化特征和热值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在分解过程中,4种树凋落叶的N、P含量呈上升趋势,分别增长了158.51%~125.20%和185.13%~125.85%。与分解前相比,油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泉水 包奋强 王祥福 池秀莲 马超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组成大岗山三尖杉所属群落的乔木树种进行调查。通过计算重要值确定三尖杉所属群落优势乔木树种,在此基础上,研究优势树种的总体联结性、两树种间的联结性和种间协变。结果表明:三尖杉所属群落内的15个优势乔木树种总体间存在显著正关联;两树种间具有显著正联结的种对是细枝柃-梾木、红楠-杉木,呈显著负联结的种对是石栎-杉木;三尖杉与其他优势乔木树种的联结性均未达到显著程度,细枝柃-鹿角杜鹃、细枝柃-梾木、细枝柃-三尖杉、梾木-紫楠、红楠-杉木、红楠-拟赤杨等6个种对表现出明显的正协变,鹿角杜鹃-柃木种对表现出明显的负协变;种对正协变的存在是由于这些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具有相似性所致。
关键词:
三尖杉 种间联结 种间协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微 陶建平 胡凯 李宗峰 宋利霞
在亚高山岷江冷杉林中选取≤50m2、50~150m2和>150m2的林窗,每种类型内都包含3种华西箭竹盖度(≤20%、20%~50%和>50%),共调查林窗9个。通过野外群落学调查,研究林窗内岷江冷杉、糙皮桦和川滇长尾槭这3种主要乔木树种幼苗的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在华西箭竹盖度大的林窗中,3个树种的各高度级幼苗都不多,林窗形成后,绝大多数林窗被华西箭竹植株定居,竹盖度对主要树种幼苗总密度以及岷江冷杉幼苗密度的影响显著(p<0·05);2)华西箭竹盖度对岷江冷杉幼苗密度的影响最明显,主要是由于3个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存在差异,岷江冷杉在没有华西箭竹分布或箭竹盖度小的地方优先更新;3)3种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晋梦然 王哲 李梦佳 刘金福 何中声 邢聪 施友文 沈彩霞
【目的】探讨格氏栲天然林凋落物浸提液对伴生种杉木种子萌发与胚根生长的影响,旨在阐明格氏栲自然更新受抑机制问题。【方法】以格氏栲天然林凋落物浸提液为化感物质来源,伴生种杉木种子为受试种子,分析未分解层(枝、叶、皮、壳)、半分解层和全分解层凋落物浸提液对杉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未分解层凋落物浸提液在低质量浓度时对杉木种子发芽率为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时为促进或较弱的抑制作用,各质量浓度作用下对发芽势与发芽指数均呈抑制;半分解层与全分解层凋落物浸提液抑制杉木种子萌发,且在低质量浓度(1∶50、1∶100)时抑制作用更强。未分解层凋落物浸提液对杉木胚根生长影响呈"低促高抑"的双重质量浓度效应,高质量浓度时为显著抑制(P <0.05)。【结论】格氏栲天然林凋落物低质量浓度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总体呈促进或轻微的抑制作用,对胚根生长为促进作用,即促进了杉木更新,使林内种间竞争加剧,间接导致格氏栲自然更新受抑。
关键词:
化感作用 格氏栲 杉木种子 凋落物浸提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琪 梁军 倪杨 苑晓雯 时良 李建伟 张星耀
【目的】明确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发生与乔木层树种关联性质以及关联强度,为通过林分结构调整控制该食叶害虫提供参考。【方法】在昆嵛山林区设置的50块永久样地内进行乔木层植物调查,并基于2×2联表,应用总体方差分析、!2统计检验、Ochiai关联度指数、Dice指数、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点相关系数以及Cramer指数等指标,分别对昆嵛山腮扁叶蜂与50块样地中所有57种乔木树种种群的总体相关性、该昆虫与各树种构成的物种对之间联结性质,联结显著性以及联结强度进行测度,并计算了这些乔木植物的重要值。【结果】1)50块永久样地范围内共有7种植物为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寄主,它们分别是赤松、黑松、红松、华山松、火...
关键词:
昆嵛山腮扁叶蜂 乔木层植物 种间联结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帽 郭新彬 马远帆 郭雨萱 孙馨宇 田明月 郭福涛
【目的】对我国不同林区典型乔木树种燃烧释放含碳物质排放特性的研究,可为了解含碳气体和颗粒物对大气环境和全球碳循环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运用自主设计的生物质燃烧系统,模拟东北林区、南方林区和西南林区共19种典型乔木树种枝、叶燃烧,分析不同树种、不同树种类型及不同林区的含碳气体(CO_2、CO和C_(x)H_y)、颗粒物排放(PM_(2.5))和颗粒物中碳质组分(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之间的排放因子差异。【结果】(1)CO_2、CO、EC、OC、PM_(2.5)排放因子最高的树种均为马尾松,分别为(1588.00±104.43)g/kg、(324.80±11.60)g/kg、(28.45±4.12)g/kg、(3.42±0.58)g/kg和(12.03±1.46)g/kg,且树种间枝与叶排放因子有明显差异。(2)不同林区中,针叶树种的含碳物质排放因子普遍高于阔叶树,且针叶树的含碳物质排放因子占比高于阔叶树。(3)不同林区树种平均排放因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南方林区CO_2、CO、EC、OC的平均排放因子最高,分别为(1 344.49±61.18)g/kg、(259.40±14.54)g/kg、(2.18±0.41)g/kg和(7.96±0.98)g/kg。【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我国不同林区典型乔木树种燃烧释放含碳物质排放特性,有利于精准研究林火对区域碳循环影响及大范围碳排放估算。
关键词:
林火 碳排放 排放因子 模拟燃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大兰 张丽楠 黄仲华 陈继红 朱小龙
【目的】研究林窗大小对小叶栲和栲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在重庆丰都县世坪林场小叶栲和栲树群落内收集饱满成熟种子,并于2011-12在马尾松大林窗(>100m2)、中林窗(>50~≤100m2)、小林窗(>25~≤50m2)中心和林冠下开展小叶栲和栲树种子埋藏试验,统计并比较各处理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及存活幼苗的高度。【结果】小叶栲和栲树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均表现为大林窗优于中林窗、小林窗和林冠下,小叶栲和栲树在大林窗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中林窗、小林窗和林冠下种子萌发率的1.7,1.9,2.5倍和1.6,1.3,1.3倍;2种种子在大林窗时的出苗率较中林窗、小林窗和林冠下分别增加75.6%...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先言 陈倩 黄琳曦 辛培尧 汪琼
通过盆栽实验,设置不同质量浓度(0.025、0.1、0.2g·mL-1)的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池杉(Taxodium ascendens)凋落叶水浸提液分别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进行处理。研究两个树种凋落叶对黑麦草生理生长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旨在为黑麦草应用于乔-草配置中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2个树种凋落叶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其对黑麦草根长与苗高的影响呈现“低促高抑”的效应。与对照相比,黑麦草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荷花玉兰、池杉凋落叶浸提液浓度为0.025g·mL-1时,MDA含量分别较CK上升了99.4%、51.5%。两个树种凋落叶浸提液处理均提高了黑麦草植株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使黑麦草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和含量发生变化。GC-MS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黑麦草根系分泌物中有83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酯类、烷烃类、醇类和烯烃类物质。其中2,4-二叔丁基苯酚(2,4-DTBP)、棕榈酸甲酯(M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是不同处理组间差异化感物质。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荷花玉兰凋落叶浸提液处理下,MDA含量与2,4-DTB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黑麦草根长和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推测黑麦草根系分泌的化感物质会通过调节其抗逆性来影响自身生长。
关键词:
化感作用 抗性生理 根系分泌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蒋挺 林夏珍 刘国龙 李美琴 刘胜龙
以波叶红果树Stranvaesia davidiana var.undulata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果实储藏方式、不同的萌发温度和光照条件,对其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室温干藏,低温(4℃)干藏,自然低温湿砂层积处理波叶红果树果实后,种子发芽率达极显著差异(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1),在25℃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达45.3%;在全黑暗、光照12h(10301x)和光照24h(103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