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1)
- 2023(8286)
- 2022(7526)
- 2021(7209)
- 2020(6007)
- 2019(14138)
- 2018(14230)
- 2017(27795)
- 2016(15128)
- 2015(17061)
- 2014(17078)
- 2013(16907)
- 2012(15281)
- 2011(13653)
- 2010(13364)
- 2009(12008)
- 2008(11429)
- 2007(9636)
- 2006(8255)
- 2005(6916)
- 学科
- 济(57812)
- 经济(57748)
- 管理(43287)
- 业(40827)
- 企(34682)
- 企业(34682)
- 方法(29364)
- 数学(25409)
- 数学方法(25131)
- 农(14763)
- 中国(13882)
- 财(13712)
- 学(13244)
- 业经(12854)
- 地方(12016)
- 理论(10352)
- 和(10150)
- 贸(9932)
- 农业(9929)
- 贸易(9928)
- 易(9621)
- 技术(9590)
- 环境(9460)
- 务(9174)
- 财务(9117)
- 财务管理(9103)
- 制(8869)
- 企业财务(8624)
- 教育(8573)
- 划(8351)
- 机构
- 大学(210517)
- 学院(208488)
- 管理(88686)
- 济(78181)
- 理学(78030)
- 理学院(77206)
- 经济(76362)
- 管理学(75921)
- 管理学院(75561)
- 研究(65995)
- 中国(46836)
- 京(44748)
- 科学(42940)
- 财(33935)
- 业大(32598)
- 所(32409)
- 农(31549)
- 研究所(29958)
- 中心(29633)
- 财经(28231)
- 北京(28156)
- 江(28118)
- 范(27731)
- 师范(27506)
- 经(25725)
- 农业(24784)
- 院(24272)
- 州(23583)
- 师范大学(22400)
- 商学(22361)
- 基金
- 项目(151150)
- 科学(118411)
- 研究(111009)
- 基金(109230)
- 家(94557)
- 国家(93768)
- 科学基金(81044)
- 社会(67799)
- 社会科(64157)
- 社会科学(64139)
- 基金项目(59404)
- 省(59186)
- 自然(54088)
- 自然科(52798)
- 自然科学(52788)
- 自然科学基金(51816)
- 教育(50493)
- 划(49766)
- 编号(46187)
- 资助(44844)
- 成果(36711)
- 重点(33039)
- 部(32903)
- 创(31478)
- 发(31477)
- 课题(30888)
- 创新(29211)
- 科研(29032)
- 项目编号(28814)
- 大学(28259)
共检索到285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浩杰 吴志勇 鲁春富 李国平 徐天森
竹箩舟蛾是竹子的重要食叶害虫 ,分布于我国南方产竹各省 ,在浙江省 1a 3~ 4代 ,均以蛹于土表下越冬。成虫发生期分别为 4月上旬~ 5月上旬、6月上旬~ 7月上旬、7月下旬~ 8月下旬、9月下旬~ 10月中旬。幼虫危害期分别为 4月下旬~ 6月中旬、6月中旬~ 8月上旬、8月中旬~ 10月上旬 ,以第 3代蛹越冬者幼虫可延至 10月下旬 ,第 4代为 10月中旬、11月下旬。第 3代幼虫各龄食叶量分别为 1.57、7.73、16.36、57.0 2、579.78cm2 ,幼虫期共取食竹叶 662 .4 6cm2 。雌性幼虫期食叶量比雄性多 12 %~ 15% ,每头成虫产卵量为 161~...
关键词:
竹箩舟蛾 生物学特性 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侯丽伟 王福维 李晓颖 高立军 李贞淑 陈域横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bionomics of Micromelopha troglodyta .The pest has 2 generations a year and overwinters in pupa in the fallen leaves.In the food lack condition,the last instar larvae is compelled to pupate in advance,the mass of the pupa is much lighter than that of normal pupa.If the m...
关键词:
杨小舟蛾 杨树 预测预报:数学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瑞霞 谢丹洁 刘锦山 王青华 张永安 段立清
[目的]杆状病毒在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鉴定1株具有高毒力的杨小舟蛾新病毒,为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病毒资源。[方法]通过研究该病毒的超微结构和生物活性确定其生防潜力。[结果]超微结构表明,该病毒包涵体多呈椭圆形,平均大小为0.43×0.21μm;包涵体中包埋一个杆状病毒粒子,具有颗粒体病毒结构特征,命名为杨小舟蛾颗粒体病毒(MisiGV)。生物活性显示,MisiGV对杨小舟蛾幼虫有致死作用,对3龄幼虫的半致死浓度LC_(50)为2.37×10~5 OBs·mL~(-1);当浓度为1.2×10~7、4.0×10~6、4.0×10~5、1.2×10~5和4.0×10~4 OBs·mL~(-1),对3龄幼虫的半致死时间LT_(50)随着病毒浓度的降低而增大,分别为7.55、11.61、14.69、16.06和17.62 d。不同龄期幼虫对MisiGV的敏感性表明,虫龄较小越容易受到病毒的侵染,而且幼虫的死亡速度依赖于虫龄和病毒浓度。当浓度为4.0×10~6 OBs·mL~(-1)时,2和4龄幼虫的最高累计死亡率分别为90.00%和57.78%,而在该浓度下,杀死50%的2龄幼虫的所需时间=6.81 d,4龄=12.89 d;当病毒浓度为4.0×10~4 OBs·mL~(-1)时,2和4龄幼虫的最高累计死亡率分别为83.33%和36.67%,LT_(50)值分别为11.91 d和25.65d。此外,MisiGV对存活幼虫化蛹率和羽化率也有一定影响,病毒液浓度越高,化蛹率和羽化率越低。当MisiGV浓度为4.0×10~4 OBs·mL~(-1),MisiGV对羽化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本文报道的MisiGV新病毒是具有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生防因子。
关键词:
杨小舟蛾 颗粒体病毒 生物活性 敏感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福维 牛延章 侯丽伟 皮忠庆 王景辉 陈域横
分月扇舟蛾是杨树人工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在吉林省西部一年发生3代,以2龄幼虫在落叶层或树皮缝内作薄茧越冬,第二年四月下旬上树危害,老熟幼虫吐丝缀叶于树上化蛹。林间世代比较整齐,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具有吐丝下垂,借风传播的习性。成虫具有趋光性和短距离迁移习性,卵产于叶背,每雌虫平均产卵552粒。防治方法为:(1)春秋季搂烧落叶,校正死亡率为79.6%;(2)早春树干阻杀幼虫,校正死亡率为94.0%;(3)幼虫期每公顷喷洒375g灭幼脲Ⅲ号,校正死亡率为95.2%;(4)对于虫口密度较低的林分,卵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校正寄生率为48.2%~57.3%。
关键词:
分月扇舟蛾,生物学特性,天敌,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立鹏 黄范全 王鸿斌 李国宏 孔祥波 张苏芳 张真
【目的】研究杨小舟蛾的生殖行为,为利用性信息素对该虫种群进行监测和无公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第3代老熟幼虫自然下树化蛹后的杨小舟蛾蛹,羽化后对杨小舟蛾的求偶、交配行为进行观察统计,并对精子在交配过程中的转移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杨小舟蛾雌蛾有着明显的求偶时辰节律,存在2个求偶高峰,分别是4:00和21:00,其中19:00—21:00为日求偶最高峰时段;光期不存在求偶现象。杨小舟蛾有2种求偶方式,除了典型的通过释放性信息素求偶外,也可仅通过飞舞追逐、不释放性信息素迅速完成求偶、交配过程,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1日龄成虫中。不同日龄的杨小舟蛾平均求偶率无显著差异,平均交配率也无显著差异,平均求...
关键词:
杨小舟蛾 生殖行为 求偶率 交配率 精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群 常虹 陈娟 郝德君
分月扇舟蛾与仁扇舟蛾为重要的杨树食叶害虫,其成虫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及危害方式十分相似,极易引起混淆,且二者在国内的分布区有重叠,给2种舟蛾的准确鉴定及监测带来困难。通过室内饲养观察,比较分月扇舟蛾与仁扇舟蛾的卵、幼虫、蛹和成虫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和部分生物学特性,确定其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扩增线粒体COⅠ基因的部分序列,比对分析二者的进化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军 杨秋珍 黄敬峰 王焱 葛建明 冯椿
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是危害意大利214杨的主要食叶害虫.为了研究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危害对意大利214杨高光谱特征的影响,并为遥感监测意大利214杨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提供基础光谱数据,该文于2003年5—8月以6年生意大利214杨为材料,在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危害意大利214杨落叶率为48%时,分别测定试验和对照区冠层、叶片的高光谱数据及相应的生化参数(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含氮量和含水率等),应用微分光谱及数理统计中的t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意大利214杨受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危害后,冠层和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均变小,冠层和叶片光谱的红边具有"双峰"现象;冠层光谱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同斌 嵇保中 诸葛强 黄敏仁
用转Bt单基因和转Bt+CpTI双价基因杨树叶片饲喂杨小舟蛾,幼虫中肠酯酶的活力在饲喂初期显著升高,但在饲喂一定时间后受到抑制:转Bt单基因杨树在饲喂24h开始受到抑制,48h受到明显抑制,较对照下降了15.8%;而转双价基因杨树在饲喂12h受到明显抑制,较对照下降了38.1%。转双价基因杨树对中肠酯酶的抑制作用大于转Bt单基因杨树。转Bt单基因杨树对幼虫中肠羧酸酯酶的抑制能力不强,而转双价基因杨树对中肠羧酸酯酶的抑制作用大于转Bt单基因杨树,饲喂12h后活力开始受到抑制,饲喂24、36、48h的活力分别较对照下降了33.4%、22.5%、29.6%,与对照均有显著差异。转基因杨树主要通过抑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雁 郭同斌 诸葛强
以转Bt基因南林895杨树叶片饲喂杨扇舟蛾,研究 Bt 毒蛋白对害虫体内代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酯酶和羧酸酯酶明显受到抑制。中肠酯酶活性在取食 4 ~ 48 h 内持续下降,羧酸酯酶活性在前期 4 h 有所上升但随后持续下降。多功能氧化酶活性从 24 h 起,受抑而下降,但不显著。谷胱甘肽 S - 转移酶活性在前 36 h 内波动不大,48 h 后显著受抑。乙酰胆碱酶的活性无明显受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12 h 后略升高,然而在取食 12 ~ 48 h活性持续下降,与之相反,过氧化物酶活性在 4 ~ 48 h呈上升状态。过氧化氢酶活性在 4 ~ 12 h 呈下降状态,24 ~48 h呈上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同斌 王虎诚 徐克勤 仇才楼 熊大斌 杜伟 杨中林 颜学武
调查了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的生活史,并利用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和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蛹进行了室内人工繁殖与林间释放试验。结果表明:白蛾黑基啮小蜂在江苏徐州1a可完成6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蛹壳内越冬。第1~5代小蜂羽化期均与各代杨小舟蛾蛹期相吻合,可逐代追踪寄生杨小舟蛾蛹。以杨小舟蛾和柞蚕蛹为寄主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最佳蛹蜂比分别为1∶3(或1∶4)和1∶100。释放30枚·hm-2柞蚕蛹所繁出的小蜂,对越冬蛹的平均寄生率高达(3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立鹏 王军辉 于占晶 黄范全 孔祥波 王鸿斌 张苏芳 张真
为比较杨小舟蛾对不同寄主的选择差异性,利用生物观察法研究了该成虫在5种黑杨无性系寄主间的停靠选择行为和产卵选择行为,验证了5种寄主挥发物对该虫进行寄主选择过程产生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生理状态的成虫对5种寄主的选择率存在差异;雌性个体无论是否交配均表现出对5种样本相同的差异性选择,而雄性个体则未表现出这种选择差异性。在相同虫数下,有更多的交配后雌蛾对寄主做出了选择,与未交配雌蛾选择虫数相比差异显著。杨小舟蛾对碧玉杨的寄主产卵选择性最强,108杨次之,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余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杨小舟蛾 黑杨 动态顶空 寄主选择 产卵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立鹏 张真 刘艳侠 于占晶 孔祥波 王鸿斌 张苏芳
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的测定,研究了杨小舟蛾蛹的羽化日节律特征和第1 4代羽化进程差异,统计了各代次羽化率和历期,分析了其羽化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杨小舟蛾蛹羽化表现为"驼峰型"节律特征,羽化高峰出现在4:00和17:00;其1 4代蛹在相同羽化条件下羽化进程存在差异,羽化完成总虫数80%所需时间逐渐缩短,相同世代雌雄羽化高峰间隔也逐渐缩短;杨小舟蛾蛹1 4代在相同羽化条件下的平均羽化率间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31.41±1.16)%、(43.67±1.84)%、(38.20±1.39)%和(27.81±2.42)%;各代羽化历期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10.71±0.45)、(8.5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玲 胡增辉 赵风君 张可文 陈学英 沈应柏
为了进一步探讨木本植物的诱导抗性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了解诱导抗性的作用机理 ,作者于 2 0 0 3年在北京林业大学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 ,研究了水杨酸甲酯熏蒸 2 4h后的黑杨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杨酸甲酯熏蒸能够诱导黑杨启动防御系统产生诱导抗性 ,取其叶片喂食的杨扇舟蛾生长发育受阻 ,表现为体重减轻 ,营养代谢能力明显下降 .证明降低昆虫体重及营养代谢能力是诱导抗性的生理机制之一 .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天舒 刘长远 刘丽 高传部 李帅强 周颖
梅木蛾(Odites issikii takahashi),属鳞翅目,木蛾科,主要为害果树。以幼虫蛀食叶片为主,严重时叶肉全部被取食光,只剩叶脉呈网状。对辽宁省突发的梅木蛾进行形态特征鉴定,描述、拍摄梅木蛾卵、幼虫、蛹及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绘制成虫触角、外生殖器及幼虫胸腹部毛序图。调查结果表明:梅木蛾在辽宁设施葡萄园的叶片被害率达80%以上,每片叶的悬垂的叶卷筒数平均为4个;幼虫为害高峰期为7月下旬至8月,9月上旬是末代成虫羽化高峰期。
关键词:
梅木蛾 形态特征 习性 辽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汤显春 彭辉银 张小霞 赵淑玲 肖宇宙
将从自然罹死的分月扇舟蛾Closteraanastomosis (L .)幼虫中分离到的一种颗粒体病毒 (简称CaL GV)置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其形态为椭圆形 ,大小为 (30 4 .5 3× 139.0 9)nm ;经碱解病毒粒子为杆状 ,大小为(2 4 6 .2 1× 6 1.36 )nm ;经酚∶氯仿∶异戊醇 (2 5∶2 4∶1)抽提 ,氯仿∶异戊醇 (2 4∶1)洗涤 ,2倍体积无水乙醇沉淀 ,抽提的核酸经EcoRⅠ ,HindⅢ ,NcoⅠ ,PstⅠ限制型内切酶酶解 ,1×TAE缓冲液 ,0 .8%琼脂糖凝胶电泳 ,获得CaLGV核酸酶解图谱。以λDNA HindⅢ酶解片段在...
关键词:
分月扇舟蛾颗粒体病毒 形态 限制性内切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