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5)
- 2023(9856)
- 2022(8844)
- 2021(8359)
- 2020(7035)
- 2019(16433)
- 2018(16413)
- 2017(31695)
- 2016(17443)
- 2015(19670)
- 2014(19548)
- 2013(19472)
- 2012(17743)
- 2011(15956)
- 2010(15685)
- 2009(14224)
- 2008(13619)
- 2007(11737)
- 2006(10176)
- 2005(8755)
- 学科
- 济(66720)
- 经济(66642)
- 管理(48474)
- 业(45524)
- 企(38420)
- 企业(38420)
- 方法(33454)
- 数学(29042)
- 数学方法(28666)
- 农(16913)
- 学(16866)
- 中国(16362)
- 财(15965)
- 业经(14397)
- 地方(13394)
- 理论(11781)
- 农业(11380)
- 和(11341)
- 贸(11339)
- 贸易(11334)
- 易(10987)
- 制(10702)
- 环境(10575)
- 技术(10538)
- 务(10342)
- 财务(10283)
- 财务管理(10263)
- 企业财务(9736)
- 教育(9587)
- 划(9371)
- 机构
- 大学(246382)
- 学院(243291)
- 管理(98169)
- 济(90529)
- 经济(88421)
- 理学(85861)
- 理学院(84891)
- 研究(83343)
- 管理学(83224)
- 管理学院(82827)
- 中国(59122)
- 科学(55911)
- 京(53444)
- 农(44428)
- 所(43006)
- 业大(41093)
- 研究所(39786)
- 财(39511)
- 中心(37015)
- 农业(35443)
- 江(34135)
- 北京(33772)
- 财经(32348)
- 范(31932)
- 师范(31533)
- 院(30507)
- 经(29498)
- 州(28135)
- 技术(26955)
- 经济学(25725)
- 基金
- 项目(175319)
- 科学(135901)
- 基金(126254)
- 研究(123759)
- 家(112207)
- 国家(111307)
- 科学基金(94138)
- 社会(74833)
- 社会科(70720)
- 社会科学(70696)
- 省(68949)
- 基金项目(67638)
- 自然(64553)
- 自然科(63009)
- 自然科学(62989)
- 自然科学基金(61836)
- 划(58988)
- 教育(56293)
- 资助(52835)
- 编号(50217)
- 成果(40221)
- 重点(39377)
- 部(37776)
- 发(36950)
- 创(36315)
- 课题(34648)
- 科研(34298)
- 计划(33860)
- 创新(33833)
- 大学(32083)
共检索到343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张炜银
在福建省各毛竹产区丰产林设立 96块标准地 ,对各测树因子和出笋量、成竹量进行全面调查 ,并采伐 96株标准竹测定胸径、竹高、节数 ,应用 1元和多元回归模型建立出笋量、新竹成竹量估测模型 ,并测定 2 77个春笋的重量、地径和最大处直径。建立笋重量估算模型 ,这些模型经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相关 ,估算精度高、可靠 ,可在生产中应用。
关键词:
毛竹 竹笋产量 新竹数量 模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沈月琴 程云行 徐秀英 蔡细平 章滨森
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例,运用西方经济学、市场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影响竹笋产品市场供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用BoxJenkins法、回归分析预测法对市场容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未来几年竹笋产量、平均价格均呈现上升趋势,竹笋市场总体上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关键词:
竹笋 产量 市场分析 市场预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闪闪 丁兴萃 章志远 蔡涵江
【目的】通过麻竹钩梢整枝保留不同竹枝盘数,改变竹子地上、地下器官激素和营养物质分配,研究影响麻竹笋产量激素和单糖调控机制,创新笋用竹林培育方式,以实现麻竹高效、丰产、矮化和园艺化栽培方式.【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方法,测定大田和盆栽种植麻竹不同钩梢整枝处理后竹笋内源激素、单糖含量以及调查其发笋数量、时间和累积笋产量。【结果】麻竹笋用林培育方式可采用钩梢保留1~2盘枝,保留1~2盘留枝处理的麻竹单笋质量、出笋个数、平均产量和累积产量显著大于其他钩梢修枝处理;麻竹笋产量与笋体内源激素种类、含量水平呈密切相关:在整个出笋期间,GA1+3含量与单笋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IAA和ABA含量与单笋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GA4+7和ZR含量与单笋质量无明显相关,麻竹笋个体增大主要是由IAA、GA和ABA 3类内源激素协同调控:2盘留枝处理笋体IAA和AB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不同留枝处理,其中出笋盛期间,2盘留枝处理IAA含量最高,达109.53 ug·g-1FW;其IAA变化趋势呈先低后高,符合顶端优势IAA学说中IAA变化规律;不同处理笋体中葡萄糖含量和果糖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0(P<0.01)。【结论】IAA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形成和维持竹蔸或竹杆与笋体间的"营养库壑",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分配、代谢,保障竹笋快速生长对糖分的供应需要,ABA主要是促进糖类物质的运输和代谢,GA1+3主要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而GA4+7对笋体生长中作用较小,笋体生长发育的碳水化合物源主要是蔗糖,而非淀粉;竹笋生长强大的顶端优势是由其顶端高浓度的IAA所致。
关键词:
麻竹 钩梢整枝 激素 单糖 笋 产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文杰 庞宏东 胡兴宜 黄发新 杨佳伟 徐丽君 龚苗
【目的】研究竹林密度、施肥种类等经营措施对毛竹笋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影响竹笋品质的主要因素,为幕阜山区毛竹笋用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置3种竹林密度(2 100~2 550、2 700~3 150、3 300~3 750株·hm~(-2))和3种施肥种类(复合肥、有机肥、配施肥)的9种组合处理,以未经营过且研究期间未进行密度调控和施肥的自然竹林为对照,分析毛竹笋的产量差异和品质特征变化;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不同经营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利用冗余分析,探索竹笋品质与土壤理化性质和竹林密度的关系。【结果】1)在研究的竹林密度范围内,毛竹笋产量随密度减小而增大,在密度2 100~2 550株·hm~(-2)时产量最高;施肥种类对竹笋产量有显著影响,施用复合肥时产量最高,施用有机肥时产量最低。2)施肥种类对竹笋营养品质影响较明显,施用有机肥时竹笋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施用配施肥时竹笋蛋白质含量最高;竹笋草酸含量和单宁含量随竹林密度减小而减小,低密度经营可使竹笋食味品质更佳。3)采取竹林经营措施后,土壤密度减小,同时也加剧土壤酸化,仅在施用有机肥时土壤pH值未显著降低;竹林密度调控对土壤全氮、全钾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土壤的水解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各施肥种类均可显著提高土壤的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4)土壤理化性质随竹林密度降低而改善;施用配施肥后的土壤理化性质最好,其次为有机肥;除“3 300~3 750株·hm~(-2)+复合肥”外,其他组合经营措施均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其中以“2 100~2 550株·hm~(-2)+配施肥”、“2 100~2 550株·hm~(-2)+有机肥”和“3 300~3 750株·hm~(-2)+配施肥”处理的效果最好。5)土壤理化性质和竹林密度能较好解释竹笋的品质特征,其对竹笋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解释量分别达74.7%和69.1%,其中土壤pH值是影响营养品质的主要因素,竹林密度是影响食味品质的主要因素。【结论】采用“2 100~2 550株·hm~(-2)+复合肥”可较好提高竹笋产量。采用低密度经营,施用有机肥或配施肥,同时调节土壤pH值,不仅可较好提升竹笋的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还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关键词:
毛竹林 竹笋 产量 品质 土壤理化性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丽 陈双林 李艳红
为建立有机材料覆盖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退化程度评价体系,在浙江省临安市雷竹栽培区设置15个样点,在林分结构和竹笋产量等14项因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表明,立竹年龄结构、立竹胸径和竹笋产量可作为雷竹林退化程度评价的主要指标;试验区有机材料覆盖雷竹林退化程度可分为4类6级:重度退化(Ⅰ级)、中度退化(Ⅱ,Ⅲ级)、轻度退化(Ⅳ,Ⅴ级)和正常(Ⅵ级)。重度、中度、轻度退化雷竹林所占比例分别为13.34%,26.66%,46.67%,未退化雷竹林仅占13.33%。有机材料覆盖易造成雷竹林立竹年龄结构不合理,立竹胸径减小,立竹整齐度、分布均匀度降低,竹林出现退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川 王月英 郑文杰 章怡华 陈国理 林木森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当代竹笋研究的变化趋势和存在问题 ,阐明未来应主攻的研究领域和应采取的对策。文章在检索查阅 2 2种竹子主导刊物近 2 0a发表的 3685篇竹子文章的基础上 ,回顾了我国竹笋研究的发展历程、论文时域分布、研究现状、主体领域和代表性论文 ,着重给出下世纪初我国竹笋研究应优先关注的研究领域 :①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晚出广域型竹笋新品种 ;②探讨竹笋工厂化生产、设施化栽培新模式 ;③通过竹种配置和促成栽培 ,探讨竹笋周年生产和均衡供应的经营新技术 ;④研究突破活体笋保鲜新技术和研制竹笋保健食品。表 1参 1 1
关键词:
竹笋 文献 代表作 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敬文
4月份出笋期挖取毛竹春笋和高节竹笋,测定了笋体从基部向顶部0、5、10、15、20、25cm各位段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活性,以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竹笋在25℃放置96h自然老化,测定了24、48、72、96h,5、10、15、20、25cm各位段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10cm位段24、48、72、96h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AL和PO活性以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从基部向顶部逐渐降低,呈梯形分布,木质化进程是从基部向顶部推进的;竹笋离体后,PAL和PO活性大幅度增高,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大量增加加速了老化进程。讨论了PAL和PO在竹笋老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晓丽 顾小平 苏梦云 岳晋军
研究了离体后毛竹笋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笋体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从笋尖到笋基部逐渐增加;PAL、POD活性笋尖明显高于笋基部。离体后贮藏的竹笋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前5d纤维素的增加速度极快,在后5d增加速度明显趋缓,但木质素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基本呈匀速态势增加;POD、PAL活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活性均显著增加。对离体竹笋进行低温处理(4℃)可显著降低竹笋的PAL、POD活性,减少木质素和纤维素合成,低温对纤维素的影响高于木质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尔发 洪伟 郑郁善 陈卓梅 尤志达
对福建南靖国有林场山地麻竹笋用林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进行配方施肥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有机肥对竹笋产量影响的回归方程显著,氮、磷对麻竹出笋数量回归方程的影响显著,氮、磷(P2O5)、钾、花生饼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0·2195、0·8258、0·1906、2·3055t·hm-2;竹笋最高产量的氮、磷(P2O5)、钾、花生饼施肥量分别为0·2186、0·8262、0·1899、2·3064t·hm-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蒙兰杨 黄雪芬 黄大勇 唐武 潘永光 邓莉明 余慧连 韦旖旎
【目的】大型丛生竹是广西各地发展笋材两用林优先考虑的竹种类型。研究6种大型丛生竹的竹笋产量及其与竹丛结构因子的相关性,为广西大型丛生竹优良竹种选择及栽培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安排6种大型丛生竹造林,造林后第3年调查竹丛结构和竹笋产量,采用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方法比较不同竹种的竹笋产量差异性,并分析竹笋产量和竹丛结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单丛竹平均年产笋量为勃氏甜龙竹(16.30 kg)>田林麻竹(13.00 kg)>吊丝球竹(6.88 kg)>撑绿杂交竹30号(5.85 kg)>马来甜龙竹(3.77 kg)>壮绿竹(3.55 kg),年发笋数量为勃氏甜龙竹(5.24个)>田林麻竹(4.55个)>撑绿杂交竹30号(2.82个)>吊丝球竹(2.48个)>马来甜龙竹(2.06个)>壮绿竹(1.69个),单个竹笋质量为勃氏甜龙竹(3.09 kg)>田林麻竹(2.86 kg)>吊丝球竹(2.76 kg)>壮绿竹(2.10 kg)>撑绿杂交竹30号(2.07 kg)>马来甜龙竹(1.82 kg);勃氏甜龙竹和田林麻竹不但盛笋期长,而且竹笋产量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4个竹种(P <0.05);勃氏甜龙竹、田林麻竹和吊丝球竹的单个竹笋质量显著大于壮绿竹、撑绿杂交竹30号和马来甜龙竹。立竹胸径越大,田林麻竹、马来甜龙竹、撑绿杂交竹30号、壮绿竹、勃氏甜龙竹的竹笋产量和发笋数量或单个竹笋质量越大;立竹量越大,吊丝球竹的竹笋产量、发笋数量及勃氏甜龙竹的发笋数量越大;竹丛蔸部占地面积越大,勃氏甜龙竹、撑绿杂交竹30号、壮绿竹的竹笋产量、撑绿杂交竹30号的出笋数量和吊丝球竹的单个竹笋质量越大。【结论】不同竹种的出笋高峰期及其持续时间不同。勃氏甜龙竹和田林麻竹的竹笋产量较高、单个竹笋质量较大、产笋盛期较长,是广西南宁引种栽培的优选竹种。立竹胸径对大型丛生竹竹笋产量的影响比立竹数量和竹丛蔸部占地面积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大型丛生竹 竹笋产量 竹丛结构 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时俊帅 章超 陈双林 谷瑞 郭子武 叶洪 孙鹏峰 江志标
[目的]分析高节竹笋出土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的时序变化规律,为高节竹高品质竹笋培育和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高节竹出笋盛期采集刚出土和出土后1 d、出土后2 d、出土后3 d的竹笋,对竹笋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高节竹笋出土后生长时间对竹笋长度、笋个体质量和脂肪、维生素C、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以及木质素、草酸、单宁、总黄酮含量、芳香味氨基酸比例有明显影响,但对竹笋蛋白质、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及纤维素含量影响并不明显,对其它种类游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及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呈味氨基酸比例影响也不明显。[结论]高节竹笋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存在明显的出土后时序变化,食味品质主要影响成分为木质素、草酸、单宁和总黄酮等,呈味氨基酸影响较小,营养品质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从高品质竹笋生产出发,宜及时采挖出土后1 d内的竹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邱永华 邵小根 张发根 华文礼 包丽文
分析结果表明,水竹笋可食部分占49%~53%,箨重47%~51%,不带蒲头,笋肉色泽白净略带黄绿。竹笋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无机元素,在众多的食用笋中,是含量最高的竹种之一。竹笋的粗纤维含量为063%~071%,含水量为91%。竹笋脆爽味美,风味独特。表3参2
关键词:
水竹 竹笋 物理性状 营养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金玲 熊登高 胡炳堂 金光 钟志淇 黄良江 马乃训
对特产我国的珍稀保护竹种筇竹笋的笋体特征、营养成分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筇竹鲜笋平均笋壳占45.48%,笋肉占54.52%,笋肉含水率为90.80%,笋肉干物质分别占笋肉鲜质量和总鲜质量的9.20%、4.99%;干样平均含蛋白质348.3 mg.g-1,氨基酸总量349.93 mg.g-1,粗脂肪115 mg.g-1,可溶性总糖29.8 mg.g-1,P68.2mg.g-1,Fe 0.07 mg.g-1,Ca 0.54 mg.g-1,Mg 1.63 mg.g-1,Zn 134.80 mg.kg-1,Se 0.50 mg.kg-1。不同种源的筇竹笋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不同,并随着海拔高...
关键词:
筇竹 笋 营养 变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红梅 钟来进 卢爱民 云楚帆
采用竹笋皮和丝光改性竹笋皮为吸附材料,研究了二者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评价二者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性能。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等方法对2种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法,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手段,探讨了pH值、反应时间、添加量以及亚甲基蓝初始浓度等因素对亚甲基蓝吸附能力的影响;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对其进行热力学模拟研究,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Ho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其进行动力学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与竹笋皮相比,丝光竹笋皮更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表面含有大量紧密排列的孔隙和不规则的沟槽;比表面积为1.516 m2·g-1,高于未改性竹笋皮比表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毓银 梁光红 梁鸿燊 蔡晓明
The silvicultur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easures were employed respectively to control the larva of Kumasia kumaso (Sugi) of Acidosasa edulis. :The silvicultural measures mainly included weeding & deeply burying, weeding combined with burning , weeding & deeply burying combined with DDVP.A...
关键词:
黄甜竹 基夜蛾 综合防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