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6)
2023(8350)
2022(7600)
2021(7252)
2020(6049)
2019(14228)
2018(14298)
2017(27906)
2016(15234)
2015(17159)
2014(17174)
2013(17047)
2012(15431)
2011(13757)
2010(13462)
2009(12124)
2008(11534)
2007(9722)
2006(8325)
2005(6974)
作者
(43602)
(35905)
(35608)
(33877)
(22891)
(17286)
(16224)
(14299)
(13692)
(12728)
(12551)
(11889)
(11237)
(11207)
(11078)
(10913)
(10809)
(10721)
(10210)
(10092)
(8929)
(8644)
(8592)
(8132)
(8039)
(7990)
(7965)
(7832)
(7187)
(7174)
学科
(57801)
经济(57737)
管理(43322)
(40853)
(34706)
企业(34706)
方法(29370)
数学(25407)
数学方法(25129)
(14781)
中国(13872)
(13728)
(13507)
业经(12869)
地方(11991)
理论(10363)
(10157)
(9946)
贸易(9942)
农业(9938)
(9635)
技术(9601)
环境(9479)
(9188)
财务(9131)
财务管理(9117)
(8869)
企业财务(8637)
教育(8574)
(8355)
机构
大学(212133)
学院(210019)
管理(88749)
(78268)
理学(78077)
理学院(77252)
经济(76442)
管理学(75957)
管理学院(75597)
研究(66993)
中国(47377)
(45100)
科学(44064)
(33960)
业大(33268)
(33117)
(32876)
研究所(30658)
中心(30140)
(28574)
北京(28345)
财经(28254)
(27936)
师范(27633)
农业(25806)
(25747)
(24686)
(23801)
师范大学(22495)
技术(22401)
基金
项目(152703)
科学(119284)
研究(111441)
基金(110102)
(95661)
国家(94861)
科学基金(81732)
社会(67844)
社会科(64182)
社会科学(64164)
(60010)
基金项目(59766)
自然(54793)
自然科(53486)
自然科学(53474)
自然科学基金(52487)
教育(50635)
(50413)
编号(46212)
资助(45342)
成果(36773)
重点(33501)
(33120)
(31825)
(31804)
课题(30982)
创新(29525)
科研(29431)
项目编号(28829)
大学(28459)
期刊
(81237)
经济(81237)
研究(59207)
学报(34423)
中国(34318)
科学(31650)
管理(30936)
(29165)
大学(25569)
学学(23997)
(23799)
教育(23630)
农业(20980)
技术(17941)
业经(13852)
(13791)
金融(13791)
图书(12963)
财经(12608)
经济研究(12388)
理论(11590)
科技(11290)
实践(10994)
(10994)
问题(10583)
(10493)
情报(10236)
(10218)
技术经济(10015)
现代(9630)
共检索到287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国贤  丁中文  骆建平  洪维松  
竹皱绒粉蚧是近年在竹子上新发现的重要害虫。在浙江省一年1代,以二龄若虫和雄预蛹越冬。3月下旬雄成虫羽化,4月初雌成虫羽化,5月上旬产卵并孵化,初孵若虫寄生于竹枝腋芽处,10月下旬逐渐脱皮进入二龄,11月上旬可见雄茧(雄预蛹)。在毛竹上虫口密度以一度竹为最大,竹龄增加,虫口下降。3月中旬至4月中旬,用50%甲胺磷乳油每竹注射2 ml防治效果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振强  韦金菊  黄伟华  邓展云  
粉蚧是甘蔗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文章对甘蔗粉蚧的分类地位、种类、发生危害、生物学特性、生物防治资源、监测预警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介绍,共记录了甘蔗粉蚧42种,甘蔗粉红粉蚧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及病原真菌分别为12、31和4种。并对甘蔗粉蚧今后的研究重点及难点进行了讨论,建议对已发生的甘蔗粉蚧尤其是甘蔗粉红粉蚧的生物学和关键控制技术研究,及从植物抗性和分子水平加强相关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秀艳  傅懋毅  李劲松  
对8个产地粉单竹在广东茂名试验点所造试验林的主要生长性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粉单竹表型性状变异丰富,13个生长性状在产地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其中单丛发笋量在产地间及产地内均存在显著差异;地理变异模式呈现纬度渐变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多数性状与热量因子相关紧密,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显著或0.1显著水平,仅叶厚、枝下高与湿度因子呈现显著或0.1水平相关;所调查的生长性状均受中等以上的遗传控制;聚类分析在距离阈值1.8附近可将所有产地分为3个类群;采用综合评定法,对所涉及的8个产地进行初步选择,认为广东增城、怀集为粤西南地区粉单竹造林的最佳产地来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蕙萍  童圣英  王子臣  
利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了2~3cm的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的淀粉酶和褐藻酸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以及11种金属离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温度分别为30℃、35℃,最适pH分别为6.24、7.19,在最适温度下的活化能分别为5.03×104J/mol和1.33×104J/mol;皱纹盘鲍的三种主要消化酶的活性依次为:褐藻酸酶>蛋白酶>淀粉酶。Cu2+、Hg2+、Ag+、Pb2+对淀粉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他离子则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又以Mn2+、Ba2+、Ca2+三种金属离子尤为突出,其促进作用比对照组高一倍以上。而对褐藻酸酶,Zn2+、Ag+、Hg...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茂彬  陈佩珍  
影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因子的初步研究*顾茂彬陈佩珍关键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环境因子湿地松粉蚧(OracelaacutaFeris)[1]于1988年由美国传入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后,迅速繁殖并向四周扩散,目前此虫已分布到开平、新会、恩平、鹤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三安  
该文研究了粉蚧科安粉蚧族的中国种类 ,计有 7属 16种 ,其中包括 2新种 ,即湖北安粉蚧Antoninahubeianasp .nov .和梵净巢粉蚧Nesticoccusfanjingensissp .nov .,并提供了该群中国种类的分属分种检索表 .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汤社平  林大盛  李百万  沈炳顺  徐企尧  
柏牡蛎蚧(Lepidosaphes cupressi borchsenius)是危害杨梅[Myrica rubra(Lour.) Sieb. et Zucc]的重要害虫,在浙江省余姚市1年发生2代,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杨梅小枝条、叶片上越冬。化学防治以若虫盛孵初期喷雾和杨梅采摘后在树干基部打孔注入氧化乐果和甲胺磷农药,效果较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姬兰柱  杨金宽  邵玉华  
柳牡蛎蚧的研究姬兰柱,杨金宽,邵玉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5)关键词柳牡蛎蚧,杨树,生物生态学,综合防治柳牡蛎蚧(LepidosaphessalicinaBorchs.同翅目:盾蚧科)广泛分布于“三北”杨树防护林区。该蚧通过刺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三安  尉万葱  
山西杉苞蚧PhysokermesshanxiensisTang是一种新发现的园林害虫。在山西中部严重危害白PiceameyeriRehd .etWils.为害轻者树势衰弱 ,重者整株枯死。本文首次描述和图示了各幼虫期虫态和雄成虫的形态特征 ,重描了雌成虫的形态。同时也观察了其生物学特性 ,结果表明 :该虫在山西中部 1年发生 1代 ,以2龄若虫在 1年生枝条和针叶上越冬 ;取食为害高峰在 4月上旬至 5月中旬 ;行两性生殖 ,每雌产卵 1 5~ 1 1 4 3粒 ,平均 6 0 2 3粒 ;天敌主要有异色瓢虫Harmoniaoxyridis(Pallas)的十八斑变型和二星瓢虫Adali...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楼君芳  胡国良  俞彩珠  赵文伟  
竹线盾蚧是浙江省临安市笋用竹 (雷竹和高节竹 )上蚧虫类的主要种 ,在当地笋用竹区发生普遍。该虫在浙江临安 1a发生 8代 ,以雌成虫孕受精卵于 1 1月下旬在贴于竹秆上的介壳中过冬 ,翌年 3月下旬雌成虫产卵 ,4月初卵孵化。若虫孵化盛期 ,即在若虫未固定 ,未分泌蜡丝时期 ,选用 1 0 0 0倍液的特效菊巴马乳油进行竹秆喷雾 ,防治效果达到 94 0 %以上。表 1参 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三安  
该文首次描述和图示了九华囊粉蚧(Porisaccus jiuhuaensis(Wu))的各龄幼期特征.基于足和漏斗状内陷从第一龄若虫至成虫的发展变化情形,作者讨论了雌成虫体腹面的袋状附器的来源,认为其乃后足退化变形之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祁景良  王玉英  
云南松梢蚧SonsaucoccusyunnansonsausYoungetHu是云南松叶的主要害虫,为防治这一害虫,研究了它的生物学特性,该虫在昆明一年发生一代,雌成虫发生在4月上旬至6月下旬,雄成虫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卵发生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蛹发生在4月上旬至5且中旬,蛹有聚集于隐蔽物下面的习性。对该虫的发生与降水量、气温、林型、寄生密度和天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降水量、低温与该云南松梢蚧若虫的死亡率成正相关,营造混交林是防治该虫的主要措施,同时结合保护天敌,提高天敌的自然寄生率,加强蛹期灭蛹,可将其虫口有效的控制下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新婷  傅懋毅  肖贤坦  
竹类植物开花生物学特性和控制授粉技术的研究是开展竹类有性遗传改良的必要前提.该文以设在福建省南靖县国营苗圃的29丛90根麻竹开花亲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观测的方法,观测了其开花预兆、开花周期及持续时间、开花季节和初花时间、花枝类型及结构、小穗形态及结构、花器构造和发育特性及竹花开放顺序等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了麻竹控制授粉时不同气候条件和花枝位置对结实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控制授粉时气候及花枝位置对结实率的影响不显著,及时利用竹子田间自然开花并适时地进行人工授粉是可行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钢  喻云水  吴庆定  姚静  
研究了竹粉/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对其多项性能进行测试。采用双辊开炼机进行复合材料的共混制备;熔融指数仪测定不同配比复合材料的流动性;注塑成型机制备各种标准力学性能试样;拉力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测试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竹粉含量的增加,材料熔融流动性大大降低;冲击强度下降明显;拉伸强度首先上升,在竹粉含量超过30%后又下降;注塑成型制品收缩率下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月季  洪健  徐正  高其康  游汝恒  
桑皱褶花叶病是一种由螺原体寄生引起的桑树病害,通过嫁接,昆虫及汁液传病,近年在浙江省局部地区蔓延危害。病原螺原体在革兰氏染色反应中呈阳性反应,能在植物性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中培养成功。螺原体形态有圆形、椭圆形、螺旋形和线状等。圆形粒体直径为83~700nm,基本螺旋体大小为364~833nm×82~119nm,线状体长为3.0~4.5μm,宽为100nm。本病原寄主范围较广。土霉素(250~500mg/kg)对本病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病原螺原体的生活力及致病性均强,经液体培养1a后,能对无病实生苗传毒成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