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8)
- 2023(8736)
- 2022(8019)
- 2021(7614)
- 2020(6360)
- 2019(14896)
- 2018(14914)
- 2017(29382)
- 2016(15964)
- 2015(17945)
- 2014(18023)
- 2013(17906)
- 2012(16347)
- 2011(14579)
- 2010(14298)
- 2009(12972)
- 2008(12310)
- 2007(10383)
- 2006(8979)
- 2005(7532)
- 学科
- 济(65362)
- 经济(65294)
- 管理(44823)
- 业(42277)
- 企(35368)
- 企业(35368)
- 方法(32825)
- 数学(28805)
- 数学方法(28505)
- 农(15680)
- 中国(15394)
- 地方(14817)
- 财(14594)
- 学(14525)
- 业经(13421)
- 贸(10784)
- 贸易(10778)
- 农业(10703)
- 理论(10661)
- 和(10494)
- 易(10431)
- 环境(10173)
- 技术(9912)
- 务(9371)
- 制(9348)
- 财务(9314)
- 财务管理(9299)
- 企业财务(8812)
- 划(8756)
- 教育(8710)
- 机构
- 大学(223769)
- 学院(221497)
- 管理(93070)
- 济(86226)
- 经济(84345)
- 理学(81875)
- 理学院(80998)
- 管理学(79668)
- 管理学院(79291)
- 研究(71640)
- 中国(50749)
- 京(47504)
- 科学(46021)
- 财(36907)
- 所(35315)
- 业大(34004)
- 农(33483)
- 研究所(32664)
- 中心(31967)
- 财经(30676)
- 江(30211)
- 北京(29695)
- 范(29266)
- 师范(29014)
- 经(27965)
- 院(26301)
- 农业(26178)
- 经济学(25121)
- 州(25007)
- 商学(23748)
- 基金
- 项目(160038)
- 科学(125572)
- 研究(116952)
- 基金(116119)
- 家(100701)
- 国家(99864)
- 科学基金(86223)
- 社会(72344)
- 社会科(68529)
- 社会科学(68511)
- 基金项目(62834)
- 省(62504)
- 自然(57265)
- 自然科(55909)
- 自然科学(55898)
- 自然科学基金(54874)
- 教育(53214)
- 划(52387)
- 资助(48039)
- 编号(47984)
- 成果(38096)
- 重点(35219)
- 部(35045)
- 发(33618)
- 创(33214)
- 课题(32287)
- 创新(30902)
- 科研(30736)
- 教育部(30095)
- 大学(29917)
共检索到304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莫建初 王问学 王德良 龙水琼
竹瘿长角金小蜂的研究莫建初,王问学,王德良,龙水琼(中南林学院株洲412006)关键词竹广肩小蜂.竹瘿长角金小蜂,寄生蜂,生活习性,空间分布竹瘦长角金小蜂NorbanusaiolomorphiYangetwans属膜翅目、金小峰科、长角金小蜂属,是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忠岐 王问学 莫建初
记述了我国金小蜂科长角金小蜂属一新种——竹瘿长角金小蜂Norbanusaiolomorphi sp.nov.。新种寄生在我国南方为害毛竹的竹瘿广肩小蜂Aiolomo-rphus rhopaloides Walker的幼虫及蛹上,寄生率达36.6%,在控制这种害虫上具有重要意义。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林学院天敌昆虫室及中南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浩杰 徐天森 林长春 刘若平
对竹广肩小蜂和竹长尾小蜂的产卵习性、虫瘿生成能力、不同类型虫瘿的产生过程和消长动态的研究表明,竹广肩小蜂产卵于竹株换叶后,新萌生小枝(芽)的基部节间内,刺激寄主使被产卵部位组织增生膜大形成虫瘦;竹长尾小蜂必须产卵于竹广肩小蜂已形成的虫瘿中,幼虫孵化后杀死竹广肩小蜂幼虫,占居虫瘿,继续取食虫痞内壁组织完成其生活史。因此,竹长尾小蜂是寄食于竹广肩小蜂虫瘿内的,故该虫并非竹子害虫,而是竹广肩小蜂的天敌昆虫。
关键词:
竹广肩小蜂,竹长尾小蜂,种间关系,寄食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浩杰 徐天森 林长春 刘若平
竹广肩小蜂和竹长尾小蜂是竹林瘿小蜂类的优势种。研究表明广肩小蜂1a一代,以蛹在虫瘿内越冬:成虫2月中旬至4月中旬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瘿,产卵于萌动小枝芽基部的节间内并形成虫瘿,在虫瘿内完成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幼虫发生期4月上旬~9月中旬,5龄,以虫瘿内壁组织为食。长尾小蜂1a一代,以幼虫在虫瘿内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羽化、出瘿,产卵于已被广肩小蜂产卵的芽中;幼虫孵化后占据广肩小蜂的虫瘿,幼龄时可食广肩小蜂幼虫虫体,但以植食为主;幼虫5龄,发生期5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11月后渐渐老熟、越冬。
关键词:
竹广肩小蜂,竹长尾小蜂,生物学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艳霞 杨忠岐 阎家河
记述毛链金小蜂属(膜翅目:金小蜂科)1新种:叶瘿蚊毛链金小蜂,对新种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描述。该种寄生于刺槐叶瘿蚊(双翅目:瘿蚊科)幼虫-蛹。刺槐叶瘿蚊是我国新近发现的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刺槐林造成重大危害。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昆虫标本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树嘉 曲爱军 孙伟
栗瘿蜂的寄生蜂,在山东有28种,均为小蜂类,主要种10种,本文对其识别特征作了简单描述。在这些寄生蜂中,有单食性的也有寡食性的;有初寄生的,也有重寄生的;有在体外寄生的,也有在体内寄生的。其中能对栗瘿蜂种群密度的变动产生影响的优势种只有4-5种,在不同的寄生环境中占有一定的生态位,其寄生总效应是以中华长尾小蜂为核心,主导着栗瘿蜂种群密度的周期性变动。
关键词:
栗瘿蜂,寄生蜂,识别特征,寄生群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慧慧 李恩杰 曹亮明 王小艺 辛学兵 仇兰芬 包青春 杨忠岐
【目的】元宝枫是我国珍贵经济林树种,其籽油中含有丰富的神经酸等物质,在预防和治疗人类神经系统疾病上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近年来作者发现元宝枫种子受到一种元宝枫瘿蚊(Acumyia sp.)幼虫的严重侵害。为了无公害防治该害虫,本研究旨在调查并鉴定元宝枫瘿蚊的天敌。【方法】通过在北京和内蒙古的实地调查,发现了寄生和捕食元宝枫瘿蚊幼虫和蛹的一种小蜂。通过分类研究,确定其为小蜂总科金小蜂科毛链金小蜂属Systasis的一个新种——元宝枫瘿蚊毛链金小蜂Systasis aceri Yang, Liu et Cao sp. nov.。本文详细描述了该寄生蜂的形态特征,并附有彩色形态特征图。同时,还记述了该小蜂的生物学,也和毛链金小蜂属我国的二个相近种进行了比较,提供了鉴别特征。【结果】该新种与中国的一种寄生刺槐叶瘿蚊的小蜂——叶瘿蚊毛链金小蜂Systasis obolodiplosis Yao et Yang相似,但可以通过以下特征进行区分:新种体呈金绿色,雌性体长3.4~3.6 mm,雄性1.8~2.4 mm(而后者体呈蓝色,带有紫色金属光泽;雌性体长2.1 mm,雄性1.3 mm);唇基略呈方形,宽为高的1.4倍(后者的唇基更宽,宽度是其高度的2.0倍);腹部较长,长为宽的2.7倍(后者的腹部较短,长为宽的1.8倍)。Xiao&Huang修订了中国毛链金小蜂属的种类,并提供了9个种的分类检索表。使用此检索表,新种最初被归为Systasisprocerula Xiao et Huang。然而,本新种雌性在其他特征上存在差异:痣后脉长度是痣脉的1.4倍(后者的痣后脉短于痣脉);触角较短,梗节加鞭节的长度是头宽的1.15倍(后者是头宽的1.4倍);本种腹部更长,长为宽的2.7倍(后者腹部较短,长为宽的1.5倍)。此外,还描述了新种的生物学特性。元宝枫瘿蚊毛链金小蜂对元宝枫瘿蚊幼虫和蛹具有较高的寄生率,达到34%。其1~2龄幼虫为寄生性,而3龄以后则转为捕食性,能将单个种子中的52~125头瘿蚊幼虫(或蛹)捕食殆尽。该小蜂一年发生2~3代,是元宝枫瘿蚊的主要天敌。【结论】本天敌的发现为无公害生物防治元宝枫瘿蚊提供了一种优秀天敌。这一发现对于保护元宝枫这一珍贵树种及其籽油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未来种实害虫提供了新的生物防治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耿显胜 舒金平 王浩杰
对浙江省德清县早园竹林进行造瘿昆虫危害和虫瘿类型调查,室内解剖和饲养观测虫瘿中的昆虫幼虫及成虫羽化情况。结果表明:(1)营林方式显著地影响造瘿昆虫2013年的造瘿率,砻糠覆盖样地造瘿率显著低于未覆盖砻糠的样地。(2)整株竹子上共获得349个虫瘿,其中新瘿291个,枯瘿58个;依据虫瘿的形态特征分成联瘿型、叶片型、叶鞘型、光瘿型和顶生型5种类型,其在整株竹子上所占比例分别为40.12%、30.95%、19.77%、6.01%和3.15%。(3)单虫瘿解剖最多可获得6头昆虫的幼虫,而联瘿型、叶片型、叶鞘型、光瘿型和顶生型虫瘿的平均幼虫数分别为1.83、2.88、2.77、1.00和2.27。(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靳杏蕊 田士波 赵淑娥 孙鸿祥
控制栗瘿蜂形成虫瘿的研究靳杏蕊,田士波,赵淑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保定071000)孙鸿祥(河北省沧州农药化工厂沧州061021)关键词栗瘿蜂,控制,虫瘿形成,高渗久效磷栗瘿蜂是板栗的严重害虫。一年危害,多年影响树势,周期性发生,造成板栗...
关键词:
栗瘿蜂,控制,虫瘿形成,高渗久效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固成 孙普 安永平
进行了六盘山翠金小蜂Tritneptis liupanshanensis Yang的人工繁殖及对其防治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erichsonii(Hartig)试验。结果表明,以落叶松叶蜂虫茧为寄主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接蜂最佳茧蜂比为1︰3。按虫蜂比不同处理释放所繁育的六盘山翠金小蜂防治落叶松叶蜂越冬虫茧,第2年春检查害虫茧被寄生率为58.47%~84.51%,比自然寄生率提高41.08%~67.12%,第3年春小蜂寄生率为52.63%~71.73%,比自然寄生率提高33.37%~52.47%,并获得最佳释放虫蜂比为1∶5。因此,利用六盘山翠金小蜂防治落叶松叶蜂,控制效果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莉丽 徐志宏 谢建兴
栗瘿蜂为一种孤雌生殖的瘿峰 ,是危害板栗树的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它有许多天敌 ,尤其是长尾小蜂 ,被认为是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文中介绍了栗瘿蜂天敌的种类 ,其中着重介绍长尾小蜂科的有益长尾小蜂和中华长尾小蜂 ,对它们在形态及生理生化上的区别进行了简要综述。中华长尾小蜂的种群在日本增长缓慢 ,在定殖上有一定难度 ,据报道 ,可能与雌雄性比比较低和本地兼性重寄生蜂的活动有关
关键词:
栗瘿蜂 长尾小蜂 杂交反应 重寄生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汤才 袁荣兰 虞国跃 孙善松
本研究于1987~1988年在诸暨市林木良种繁育站进行。随机选取标准树和标准枝,调查栗瘿蜂对芽的危害情况、虫瘿密度以及虫瘿生长进度,分析8个不同板栗品种对栗瘿蜂的抗性,并调查不同品种的产量。结果表明:长刺板红和长兴5号魁栗抗性中等,而且前者产量高,品质优良,值得推广。油板红、毛板红、短刺板红和二大夫是感虫品种,而上光则是高感的板栗品种。
关键词:
板栗 粟瘘蜂 抗虫性 品种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苗苗 莫晓勇 黄焕华 黄咏槐 甘四明
利用35个SSR标记,分析了巨桉(Eucalyptus grandis)4个种源的遗传变异,鉴定了与枝瘿姬小蜂(Leptocybeinvasa)抗性相关的SSR位点。共检测到469个等位片段,平均每位点的等位片段数(NA)、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性信息量(PIC)分别为13.3、0.5385、0.8101和0.7797,供试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种源内个体间变异占96.0%,种源间变异占4.0%,这与群体间较低的分化系数(Fst=0.0623)和较高的基因流(Nm=4.09~14.13)一致。聚类分析表明,种源14393与种源15358的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骆有庆 黄竞芳
本文用常规及电镜扫描等显微观察方法,系统地研究和描述了板栗瘿蜂的主要寄生蜂(中华长尾小蜂、葛氏长尾小蜂、双刺广肩小蜂、黄褐宽缘广肩小蜂、栗瘿旋小蜂、果瘿刻腹小蜂等)的幼期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它们的卵、老熟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差异明显。老熟幼虫的主要分类特征是:头壳和体表上刚毛着生位置、数量和长短;触角形态;上颚形态和大小;体表结构。卵的主要分类特征是颜色,有无印柄,卵及卵柄长短、卵体形态。利用老熟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小蜂的类群分类是可行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艳璇 林坚贞 季洁 刘巧云 宋美官
the ecology of Aculus bambusae Kuang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te occurred in higher density in big year of bamboo forest than that in small year.It infested alternately with 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 Ma & Yuan and Aponychus corpuzae Rimando in the same bamboo fore...
关键词:
竹刺瘿螨 毛竹 生态学 综合防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