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4)
- 2023(11877)
- 2022(9946)
- 2021(9266)
- 2020(7674)
- 2019(17665)
- 2018(17794)
- 2017(34237)
- 2016(19097)
- 2015(21398)
- 2014(21630)
- 2013(21138)
- 2012(18971)
- 2011(16888)
- 2010(16591)
- 2009(15051)
- 2008(14594)
- 2007(12646)
- 2006(10859)
- 2005(9543)
- 学科
- 济(71625)
- 经济(71546)
- 管理(52651)
- 业(50349)
- 企(41813)
- 企业(41813)
- 方法(32833)
- 数学(28075)
- 数学方法(27759)
- 农(20328)
- 中国(19941)
- 学(18051)
- 财(17941)
- 业经(17313)
- 地方(15177)
- 农业(13669)
- 理论(12493)
- 制(12209)
- 贸(12185)
- 贸易(12178)
- 和(11958)
- 务(11828)
- 易(11807)
- 财务(11760)
- 财务管理(11743)
- 技术(11429)
- 环境(11328)
- 企业财务(11141)
- 银(10316)
- 银行(10262)
- 机构
- 大学(266038)
- 学院(264207)
- 管理(103960)
- 济(97495)
- 经济(95223)
- 理学(90763)
- 理学院(89685)
- 研究(89102)
- 管理学(87939)
- 管理学院(87497)
- 中国(63432)
- 科学(59986)
- 京(57247)
- 农(48588)
- 所(45882)
- 业大(44480)
- 财(43503)
- 研究所(42204)
- 中心(39485)
- 农业(38334)
- 江(37880)
- 北京(35687)
- 财经(35398)
- 范(35033)
- 师范(34620)
- 院(32492)
- 经(32181)
- 州(31077)
- 技术(29744)
- 经济学(28212)
- 基金
- 项目(189056)
- 科学(146966)
- 基金(136110)
- 研究(134335)
- 家(120223)
- 国家(119239)
- 科学基金(101519)
- 社会(81941)
- 社会科(77488)
- 社会科学(77468)
- 省(74896)
- 基金项目(72916)
- 自然(68463)
- 自然科(66857)
- 自然科学(66833)
- 自然科学基金(65611)
- 划(63267)
- 教育(61036)
- 资助(55500)
- 编号(54901)
- 成果(44154)
- 重点(42424)
- 发(40196)
- 部(40127)
- 创(39122)
- 课题(37775)
- 科研(36539)
- 创新(36492)
- 计划(35835)
- 大学(34535)
- 期刊
- 济(104565)
- 经济(104565)
- 研究(74101)
- 学报(49589)
- 中国(47873)
- 农(45249)
- 科学(43084)
- 管理(37279)
- 大学(36496)
- 学学(34491)
- 财(32480)
- 农业(31674)
- 教育(29406)
- 技术(21941)
- 融(19232)
- 金融(19232)
- 业经(17697)
- 经济研究(16271)
- 财经(16256)
- 业(15862)
- 图书(15274)
- 科技(14273)
- 问题(14135)
- 版(13872)
- 业大(13811)
- 经(13692)
- 理论(13179)
- 实践(12313)
- 践(12313)
- 技术经济(12023)
共检索到373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珊 虞方伯 郭明 单胜道 邸玉翠 徐少娟 李松华 郑圣丰
用紫外光对假单胞菌株进行诱变,以竹炭为载体,将紫外诱变假单胞菌固定在竹炭上,用竹炭固定化紫外诱变假单胞菌处理间甲酚水样。考察竹炭固定化紫外诱变假单胞菌投加量和水样pH值对间甲酚去除的影响以及进水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竹炭固定化紫外诱变假单胞菌去除间甲酚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相对于原菌株,菌株经紫外诱变后,生长周期缩短了6h。经紫外照射120s的假单胞菌可以在竹炭表面及内部孔隙形成明显菌胶团,诱变菌在竹炭上所成的生物量明显较未经诱变菌增加。竹炭固定化紫外诱变假单胞菌能有效地去除水样中间甲酚。竹炭固定化紫外诱变假单胞菌投加量和水样pH值影响到间甲酚的去除效果,pH值在4~6时,间甲酚的去...
关键词:
竹炭 固定化 紫外诱变 假单胞菌 间甲酚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学珍 郑媛 王跃军 孙谧 于建生 程江峰
以1株产海洋溶菌酶活性较高的菌株(S-12-86)为原始菌株,对其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紫外诱变育种进行了研究。实验所确定的原生质体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菌株S-12-86培养18h,溶菌酶浓度为1.0mg/ml,在35℃下,酶解30min,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7.6%,再生率为23.6%。同时实验所确定的原生质体诱变的适宜条件为:30W紫外灯下80cm照射120s。对大量再生突变株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1株遗传性能稳定的菌株R-J-101,其产酶活力达到1808U/mg,比原始菌株(1290U/mg)提高了4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凤行 赵玉洁 周可 张峰峰 李亚玲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淀粉酶能力,从养虾池、混养池及污染河流的底质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2株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淀粉降解试验筛选到产酶能力较高的菌株H4和H5,菌株淀粉酶活性分别为38.66,37.10 U/mL。以筛选到H4和H5为原始菌株,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对H4和H5进行连续诱变筛选产淀粉酶高的突变株。结果发现,第一次诱变后突变株的酶活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07%和111%;经过第二次诱变后,H4的突变株H4Ⅱa,H5的突变株H5Ⅱa和H5Ⅱb的产酶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47%,136%和135%,酶活达56.95,50.47和50.02 U/mL,说明紫外连续诱变有利于突变株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娥 刘兴国 王小冬 陆诗敏 曾宪磊
为研发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菌藻固定化体,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Chick)、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和海藻酸钠、CaCl_2等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法等方法,研究了菌藻固定球的制备方法与条件,比较分析了固定化菌藻球对养殖废水的净化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包埋蛋白小球藻和光合细菌的最适条件为2%海藻酸钠与6%氯化钙交联24 h。养殖废水中,藻菌固定球在14 d对PO_4(3-)-P去除率显著高于蛋白核小球藻和光合细菌(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芬 陈军 师亮 李玉祥 陈孝 赵明文
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HG菌株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处理,经过初筛和复筛,获得了生长速度、菌丝干重和三萜含量明显高于出发菌株的9株诱变株;通过10次PDA斜面继代培养、液体培养以及栽培试验筛选,获得了菌丝干重和三萜含量稳定提高的诱变株UV-3,该菌株在栽培袋中的菌丝生长速率及子实体中三萜含量分别比出发菌株高58.6%和29.4%。SRAP-PCR结果表明,诱变株UV-3与出发菌株相比,DNA指纹图谱发生了明显改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焕利 冯贵颖 赵淑艳 张雪峰 杨娜
【目的】为紫外诱变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由1株絮凝剂产生菌XL-18出发,经过紫外诱变得到絮凝活性高的正突变菌株YB-1,用红外光谱、薄层色谱分析纯化后YB-1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苯酚-硫酸法分析样品中糖含量,双缩脲法分析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并用YB-1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水性油墨废水,研究了不同因素(pH、投加量、助凝剂)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菌株YB-1的絮凝率为95.0%;YB-1产微生物絮凝剂含有羟基、羧基等官能团,总糖含量为6.630 g/L,不含蛋白质,其是由葡萄糖和甘露糖为主要单体组成的多糖;添加0.5 mol/L CaCl2溶液作助凝剂、废水pH 8.0、Y...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朝霞 钟锦 俞雯雯 洪鑫发 陈勇
[目的]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 monoceras)是生物防治中防治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的病原真菌之一。本研究通过紫外光诱变并筛选出对稗草高致病力的尖角突脐孢菌诱变株。[方法]通过紫外光诱变获得诱变菌株并检测诱变株产孢量、离体叶片致病力和稗草植株病情指数,筛选出对稗草高致病力的尖角突脐孢菌诱变株;对筛选出的高致病力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对其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根据不同紫外光照射时间处理后菌株的死亡率,确定最佳诱变时间为25 min;检测诱变株产孢量、离体叶片致病力和活体稗草植株病情指数,筛选出4株高致病力诱变菌株,提取4株诱变菌株基因组DNA,对其ITS序列比对分析表明,4株诱变得到的菌株与尖角突脐孢菌的序列相似度为98%;出发菌株和诱变株仅对高粱有轻微的侵染,一段时间后,高粱恢复正常;但对其他7种作物安全。[结论]紫外光诱变尖角突脐孢菌的最佳时间为25 min;诱变株X27-UV148、X27-UV48、X27-UV45和X27-UV286为高致病力尖角突脐孢菌,为生物防治提供了优异的新材料;紫外光诱变提高了尖角突脐孢菌耐紫外线、耐高温和耐低温的能力。
关键词:
尖角突脐孢菌 稗草 紫外光诱变 致病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朝霞 钟锦 俞雯雯 洪鑫发 陈勇
【目的】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 monoceras)是生物防治中防治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的病原真菌之一。本研究通过紫外光诱变并筛选出对稗草高致病力的尖角突脐孢菌诱变株。【方法】通过紫外诱变获得诱变菌株并检测诱变株产孢量,离体叶片致病力和稗草植株病情指数,筛选出对稗草高致病力的尖角突脐孢菌诱变株;对筛选出的高致病力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对其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根据不同紫外光照射时间处理后菌株的死亡率,确定最佳诱变时间为25分钟;检测诱变株产孢量、离体叶片致病力和活体稗草植株病情指数,筛选出4株增强高致病力诱变菌株,提取4株诱变菌株基因组DNA,对其DNA序列比对分析表明,4株诱变得到的菌株与尖角突脐孢菌的序列相似度为98%;出发菌株和诱变株仅对高粱有轻微的侵染,一段时间后,高粱恢复正常;但对其它7种作物安全。【结论】综合各种筛选,诱变株X27-UV148、X27-UV48、X27-UV45和X27-UV286为紫外光诱变得到的高致病力尖角突脐孢菌,为生物防治提供了优异的新材料。
关键词:
尖角突脐孢菌 稗草 紫外光诱变 致病力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国保 孙谧 张琇
对海洋酵母菌YS-185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及紫外诱变育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数生长中后期菌龄较易形成原生质体,用EDTA和β-巯基乙醇混合溶液预处理15min有更高的原生质形成率,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率最佳条件为:0.5%蜗牛酶,35℃、酶解60min,对原生质体紫外线辐射60s诱变出YS-185-19突变株,其色素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93.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穆昭艳 汪立平 赵勇 王娜 李安雪 汪欣
异甘露聚糖酶是制备益生元甘露寡糖的关键酶。对分泌异甘露聚糖酶枯草芽孢杆菌K-6(Bacillus subtilisK-6)的紫外诱变正突变株K-6-9(Bacillus subtilis K-6-9)的诱变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出发菌株和正突变株的异甘露聚糖酶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以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异甘露聚糖酶基因序列和蛋白序列进行分析,得到突变株的突变碱基以及突变氨基酸。基因序列研究结果显示,突变体的总碱基突变频率为1.02,碱基突变类型包括碱基的颠换、转换。在检测到的11个碱基突变中,转换的频率(54.5%)是颠换频率(45.5%)的1.2倍,其中,C/T之间的转换所占比例最大,A-G和A...
关键词:
异甘露聚糖酶 紫外线诱变 基因克隆 突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涛 李秀璋 陈建博 梁静 唐楚煜 李玉玲
【目的】为了得到生物量(干重、鲜重、菌落生长速率)、代谢物质(多糖、粗蛋白、腺苷、甘露醇)综合含量更高的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菌株。【方法】将稀释至10~(-3)浓度的YS-01菌株的孢子悬浮液置于UVC紫外灯(30 W)下30 cm处照射40 s进行诱变处理,初步筛选得到20株菌落生长较快、生物量较多、色泽较好、菌落形状较圆的诱变菌株,依次命名为YS-A、YS-B、YS-C、YS-D、YS-E、YS-F、YS-G、YS-H、YS-I、YS-J、YS-K、YS-L、YS-M、YS-N、YS-O、YS-P、YS-Q、YS-R、YS-S、YS-T。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1株菌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菌丝体干重、鲜重、生长速率和腺苷最优菌株均为YS-A(P<0.05);多糖产量最高菌株为YS-C(P<0.05);腺苷、粗蛋白、甘露醇产量最高菌株均为YS-B(P<0.05)。生物量产量最高菌株为YS-A,代谢物产量和综合产量最高菌株均为YS-B。YS-A菌株10代内干重、鲜重、菌丝体生长速率遗传稳定性良好;YS-C菌株10代内多糖产量遗传稳定性良好。YS-B菌株10代内菌丝体生长速率和甘露醇产量遗传稳定性良好;干重、鲜重和腺苷9代内遗传较为稳定;多糖和粗蛋白8代内遗传较为稳定。【结论】YS-A菌株可用于以菌丝体干重、鲜重、生长速率、腺苷和生物量产量为目的的菌株;YS-C可用于以多糖产量为目的的菌株;YS-B可用于以腺苷、粗蛋白、甘露醇、代谢物产量和综合产量为目的的菌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苏筱雨 王婧 任晓婧 李会平
【目的】对分离自美国白蛾幼虫虫尸的1株白僵菌菌株BH01进行紫外线诱变,以获得高毒力突变株,为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工程菌株。【方法】将白僵菌的孢子悬浮液置于紫外灯下进行诱变处理,诱变处理后获得的菌株进行培养后以产孢量超过原始菌株2倍以上作为依据筛选正向突变菌株,测定其对美国白蛾5龄幼虫的致病力,筛选高毒力突变株进行继代培养,研究其产孢量和致病力的稳定性。【结果】对原始菌株BH01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获得28个菌落,孢子校正死亡率为85.5%,将获得的菌落重新接种于PDA平板上得到产孢量高于原始菌株2倍以上的正突变株BH01-5、BH01-12、BH01-25。其中诱变菌株BH01-5对美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伍华雯 陆开宏 钱伟 郑忠明 陈辉煌 万莉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固定化菌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弯曲芽孢杆菌(B.flexus)和大型水生植物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为实验材料,研究微生物与水生植物两者单独或联合作用等不同处理模式对水体不同形态氮素的去除效果及氨化细菌(AB)、亚硝化细菌(NOB)、硝化细菌(NB)和反硝化细菌(DB)4类氮循环细菌的动态分布情况,实验阶段为25 d。结果表明,与固定化微生物(I)、粉绿狐尾藻(M)分别单独作用相比,两者联合作用(I+M)对水体氮素和CODMn的去除效果显著。比较实验前15天,I+M对养殖废水亚硝态氮(NO2-N)和铵态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旸 王祎哲 孙小雨 贾旭颖 周文礼 高金伟 邵蓬 窦勇
【目的】本文研究固定化培养对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生理生态及净水效果,进行为期12 d对照试验。【方法】试验设置固定化组(试验组)和液体悬浮态组(对照组),分别比较2种培养模式对纤细裸藻生长(细胞密度、相对生长率)、生理生化指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以及其对养殖废水中无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的去除率。【结果】试验组纤细裸藻细胞密度、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处理组SOD、MDA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束时(第12天),试验组SOD显著高于对照,而试验组MDA显著低于对照(P<0.05)。试验组对废水中无机氮去除率始终较高,在试验后期差异显著(P<0.05)。【结论】固定化培养显著促进纤细裸藻的生长、光合色素的积累,提高裸藻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对水质无机氮的去除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颜菲 毕平 张涛 潘皎
将科研项目成果应用于本科实验教学,设计了"紫外(UV)和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选育大肠杆菌赖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Lys–)"综合实验项目。以大肠杆菌(E.coli DH5a)为出发菌株,通过UV和EMS单一诱变和复合诱变的方法,利用青霉素法淘汰野生型菌株,采用逐个检出法进行初筛、划线对照法进行复检,通过传代培养检测Lys–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对青霉素淘汰野生型菌株相关步骤重要参数的确定从原理和方法上进行探讨;通过优化UV、EMS诱变及复合诱变条件,对选育大肠杆菌Lys–突变株的高效诱变方法进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