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89)
- 2023(12259)
- 2022(10854)
- 2021(10130)
- 2020(8529)
- 2019(19694)
- 2018(19757)
- 2017(37748)
- 2016(20833)
- 2015(23535)
- 2014(23578)
- 2013(23209)
- 2012(21166)
- 2011(18978)
- 2010(18968)
- 2009(17645)
- 2008(17215)
- 2007(15165)
- 2006(13315)
- 2005(11848)
- 学科
- 济(78265)
- 经济(78144)
- 管理(64771)
- 业(58606)
- 企(50504)
- 企业(50504)
- 方法(36733)
- 数学(31394)
- 数学方法(30915)
- 财(23009)
- 农(20585)
- 中国(19600)
- 制(18878)
- 学(18734)
- 业经(18456)
- 地方(14912)
- 务(14644)
- 财务(14573)
- 财务管理(14542)
- 理论(13936)
- 企业财务(13779)
- 农业(13400)
- 和(13385)
- 贸(13258)
- 贸易(13250)
- 环境(13224)
- 技术(12988)
- 体(12930)
- 易(12879)
- 银(12536)
- 机构
- 大学(297519)
- 学院(294618)
- 管理(117717)
- 济(112385)
- 经济(109715)
- 理学(101920)
- 理学院(100788)
- 管理学(98954)
- 管理学院(98428)
- 研究(97916)
- 中国(71691)
- 京(63733)
- 科学(62243)
- 财(54498)
- 所(49546)
- 农(49135)
- 业大(46314)
- 研究所(45104)
- 中心(43970)
- 江(43326)
- 财经(43130)
- 北京(40284)
- 经(39007)
- 农业(38644)
- 范(37780)
- 师范(37396)
- 院(35693)
- 州(34883)
- 经济学(32995)
- 财经大学(32038)
- 基金
- 项目(204171)
- 科学(159455)
- 研究(148007)
- 基金(147486)
- 家(129271)
- 国家(128243)
- 科学基金(109503)
- 社会(91394)
- 社会科(86549)
- 社会科学(86526)
- 省(79845)
- 基金项目(78431)
- 自然(72579)
- 自然科(70821)
- 自然科学(70801)
- 自然科学基金(69492)
- 教育(67698)
- 划(67697)
- 资助(61110)
- 编号(60322)
- 成果(49561)
- 重点(45724)
- 部(44776)
- 发(42482)
- 创(42402)
- 课题(41750)
- 创新(39633)
- 制(39328)
- 科研(39259)
- 教育部(38058)
- 期刊
- 济(123831)
- 经济(123831)
- 研究(86496)
- 中国(56966)
- 学报(49883)
- 农(44953)
- 科学(44368)
- 管理(43918)
- 财(42272)
- 大学(37368)
- 学学(35234)
- 教育(33205)
- 农业(31184)
- 技术(25443)
- 融(23561)
- 金融(23561)
- 财经(20737)
- 业经(19585)
- 经济研究(18557)
- 经(17527)
- 问题(15900)
- 业(15726)
- 图书(15591)
- 理论(15122)
- 科技(15092)
- 版(14266)
- 技术经济(14005)
- 实践(13983)
- 践(13983)
- 现代(13393)
共检索到429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晓丽 顾小平 汪阳东
对竹类植物根际有益微生物和根际联合固氮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并对竹林生物肥的研制、施用和肥效进行了初步报道。结果表明:以竹子联合固氮理论为基础,以筛选自竹类植物根际的联合固氮菌和根际促生菌为主要功能菌研制的竹林生物肥液体菌剂和竹林生物有机肥,具有显著促进竹子生长、提高苗木成活率、提高竹笋产量和改良土壤的作用。麻竹组培苗液体菌剂沾根,提高苗木生物量达203 5%~220 8%,提高幼苗成活率达56 2%;液体菌剂和砻糠拌和堆制后沟施,增加竹笋产量达25 4%;雷竹笋用林施用竹林生物有机肥不仅显著提高母竹出笋和幼笋成竹数,而且土壤微生物量提高1~2个数量级。此项研究初步建立了配套的笋用竹林生物肥施用...
关键词:
竹林生物肥 施用方法 肥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宏儒 张彦萍 张丽清 王春辉 石晋文 马丽萍 张嘉云 任瑞丽
包头市土壤肥料工作站通过对玉米施用硅肥的肥效试验,验证硅肥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在同一试验条件下施35-50kg/667m~2硅肥作基肥,其增产率为6.7%~19.1%;施入40kg/667m~2作追肥,其增产率为17.4%~21.4%。从而为硅肥在玉米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玉米 硅肥 肥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三粉 妥德宝 范俭
长效碳铵在阴山丘陵区主要作物小麦和马铃薯上使用,在习惯施肥量的情况下,比普通碳铵的氮肥利用率提高8.8~9.1个百分点。肥效期比普通碳铵延长一倍左右,有效地弥补了普通碳铵后期脱肥的不足。在等氮量情况下,长效碳铵不仅远远超过普通碳铵的肥效,且与尿素的肥效基本相近,特别施用在马铃薯上的肥效及其利用率要高于尿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红楼 肖斌 余有本 王飞权 姚丽娟 李冬花
【目的】探讨生物有机肥对春茶生长、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生物有机肥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生物好氧发酵技术,分别以鸡粪、玉米秸秆和牛粪、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堆制优质生物有机肥料A和B。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施用2 250 kg/hm2生物有机肥A和B及施用450 kg/hm2无机复合肥和有机肥等4个不同施肥处理(分别为T1,T2,T3和T4)对春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肥能显著提高春茶产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T1,T2,T3,T4处理分别增产23.5%,21.8%,15.0%和9.9%;4种施肥处理的茶鲜叶内含物含量均大于不施肥处理;T1,T2,T3,T4和不施...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茶园 肥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慧成 郝明德 何晓燕 史培
以黄土高原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施一定量氮肥(90 kg/hm2)的前提下,长期施用磷肥对黄土高原旱作冬小麦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磷肥的农田施磷仍能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增产量达1393.75~2121.00kg/hm2,增产率为48.41%~73.67%,本试验中施磷39.6 kg/hm2时小麦产量达最大值5000 kg/hm2,这与小麦成穗数最大时的施肥量结果一致;产量与施磷量关系用回归方程Y=-0.8667X2+82.641X+3008.4(R2=0.92)拟合效果良好;施磷主要是通过影响小麦成穗数来影响小麦产量,而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施磷还可促进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小麦 磷肥施用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德龙 钱发军 邓挺 赵华 董玉枝
对硅肥在草莓上施用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硅肥对草莓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硅肥能够促进草莓的营养生长,使草莓株高增加1 .9 ~2 .5cm ,硅肥能促进草莓的果实增大,使外观鲜红圆润、有光泽,经济价值提高。施用硅肥可使草莓产量增加19 .1 % ~28 .7 % 。
关键词:
硅肥 草莓 肥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林生 张宇亭 黄兴成 张跃强 赵亚南 石孝均
【目的】氯是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但是含氯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中氯离子含量和盐指数都较高,关于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较少,尤其对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未见报道。论文旨在明确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变化,探明含氯化肥对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机理,为含氯化肥的科学施用和土壤肥力的保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已开展22年的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采集含氯处理(含氯化肥配合稻草还田,(NPK)Cl+S)与不含氯处理(NPK+S)、以及不施肥对照(CK)和单施化肥(NPK)的土壤,采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分析含氯化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种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顺山 胡炳堂 江业根
为探讨毛竹林的施肥效果和合理的施肥配方,在浙江省安吉县、福建省沙县和长汀县三处设置了毛竹施肥试验林。六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立竹结构较合理的毛竹密林(立竹数3 000株/hm~2左右),施用三要素化肥肥效显著,年均增产鲜竹材2.67~5.70 t/hm~2,鲜笋0.34~0.75t/hm~2,每公斤肥料(按有效成分N、P、K计算)累计增产鲜竹材27.8~62.5 kg、鲜笋2.75~9.15 kg;最佳施肥配方为每公顷N310 kg,P 83kg,K 118kg。毛竹疏林(立竹数
关键词:
毛竹林 施肥配方 肥效 材性 养分平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同小娟 李俊 李维炯
在多年连续定位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M微生物堆肥能明显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EM微生物堆肥处理的年均总产比等量传统堆肥增产8.3%~8.9%,其中冬小麦增产8.3%,夏玉米增产8.2%~9.4%。EM微生物堆肥能在一定程度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EM微生物堆肥处理的冬小麦、夏玉米总光合势比等量传统堆肥分别高5%~36%,5.2%~14.3%,比化肥处理分别高19%~72%,19.6%~46.4%,随EM微生物堆肥施用量的增加差异更明显。EM微生物堆肥比较高的光合势加快了干物质的积累速度,从而提高了冬小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宇 宋一凡 张荣 牟海萌 孙丽芳 付凯霞 武紫君 黄青青 徐应明 李鸽子 王永华 郭天财
【目的】研究土壤施用钝化剂与复合微生物肥对豫北轻度镉污染弱碱性农田土壤中镉活性的钝化效果,及其对冬小麦品种不同器官间镉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特征,旨在筛选出高效修复镉污染土壤、降低冬小麦籽粒镉含量的修复材料及低镉积累小麦品种,为豫北镉轻度污染弱碱性农田的小麦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20—2022年连续两个冬小麦生长季,在豫北镉污染弱碱性农田设置不同土壤修复材料(CK:不进行土壤修复处理,CMF:复合微生物肥单施处理,GP:土壤钝化剂单施处理,CMF+GP:复合微生物肥和土壤钝化剂等量配施处理)和6个冬小麦品种(鑫华麦818、漯麦163、郑麦9023、鑫麦296、郑麦136、郑麦7698)的两因素裂区田间大区对比试验,研究土壤有效态镉、冬小麦地上部各器官镉含量、富集系数(BCF)、转运系数(TF)及其相关性、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1)在连续两年冬小麦生长季,与CK相比,钝化剂和复合微生物肥的单施和等量配施均可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CMF+GP处理的效果最好,可使6个供试品种的根系表层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显著降低17.6%—22.4%。土壤有效态镉含量降低与冬小麦地上部各器官镉含量的变化具有相关性,且不同品种的同一器官间也存在一定差异。(2)土壤钝化剂和复合微生物肥单施和等量配施可使鑫华麦818、漯麦163、郑麦9023降低TF_(茎鞘—叶)、TF_(茎鞘—籽粒),增大TF_(茎鞘—(穗轴+颖壳))、TF_(叶—(穗轴+颖壳)),使BCF_(茎鞘)、BCF_叶降低、使小麦体内镉含量向穗轴+颖壳转移,以减小BCF_(籽粒),与之不同的是,未能有效降低鑫麦296的TF_(茎鞘—叶)、BCF_(茎鞘),增大了郑麦136、郑麦7698的BCF_(茎鞘)。(3)土壤施用钝化剂和复合微生物肥可综合调控冬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提高冬小麦产量,但土壤修复处理与品种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交互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控穗数实现增产。CMF+GP处理中郑麦136连续两个冬小麦生长季的产量均为当季所有处理最高值,分别为7 317.17和10 485.32 kg·hm~(-2)。【结论】施用复合微生物肥和土壤钝化剂可降低豫北弱碱性轻度镉污染麦田冬小麦根际土壤有效态镉含量,调控冬小麦各器官对土壤镉的富集系数及各器官转运系数。复合微生物肥和土壤钝化剂等量配施处理优于单施处理,可最大程度降低冬小麦籽粒镉含量,并显著提高参试冬小麦品种产量,且与本试验筛选出的低镉积累高产品种郑麦136搭配种植模式,可实现豫北弱碱性镉污染农田冬小麦的高产栽培与安全生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海波 黄洁 肖鑫辉 宋恩亮 魏云霞
为解析华南四省区木薯施用氮磷钾肥效果,指导木薯合理施肥,总结分析2005—2015年华南四省区44组木薯肥料试验数据,计算推荐施肥条件下,氮(N)、磷(P_2O_5)、钾(K_2O)肥的增产量、增产率、肥料产量贡献率、偏生产力。得出木薯施用氮肥的增产量、增产率、产量贡献率、偏生产力均值分别为8.5t/hm2、39.4%、24.4%、203.5kg/kg,97.7%的试验有增产效果;磷肥的对应指标均值分别为5.5t/hm2、20.8%、13.6%、639.2kg/kg,93.2%的试验有增产效果;钾肥的对应
关键词:
木薯 高产 高效 华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志成 叶长青 封建文 蔡仁和
四川桤木幼林施用磷肥效应杨志成,叶长青,封建文,蔡仁和关键词四川桤木,固氮树种,幼林,磷肥效应四川桤木(AlnuscremastogyneBurK)属桦木科(Betulaceae)桤木属,为中国特有种。原产四川邛崃山脉,栽培历史已逾千年,是国产桤木属...
关键词:
四川桤木,固氮树种,幼林,磷肥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小平 萧江华 梁文焰 林阳峰 张川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氮、磷、钾施肥与毛竹纸浆林新竹产量相对生长率之间的效应模型,经检验二次回归模型拟合较好。通过对肥料主效应的分析,明确了本次试验氮、磷、钾三因素对毛竹新竹产量的增产作用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对两因素交互效应的分析得出:氮、钾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交互效应,而氮磷、磷钾间的交互效应不明显。模型经微机模拟寻优,氮、磷、钾因素取95%置信域的高产施肥组合方案为:尿素3255~4135kg/hm2,过磷酸钙2085~2955kg/hm2,氯化钾198~267kg/hm2。并对其相应的经济效益作了分析。
关键词:
毛竹纸浆林,施肥,回归设计,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苹 谭德水 徐钰 林海涛 李彦 宋效宗 沈玉文 刘兆辉
【目的】探索小麦生产过程中适宜的控释氮肥品种及其施用方法,为小麦控释肥的一次性机械化施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土壤类型、肥力水平、气候条件均不同的3个小麦优势产区,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同等优化施肥情况下,自制小麦专用控释氮肥的不同施用方法(撒施旋耕CRF1、种子正下条施CRF2、种子侧下条施CRF3)对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同时与常规尿素施肥(尿素一半基施一半返青拔节期追施CK1、尿素全部作为基肥撒施旋耕CK2)和不施氮肥(CK0)肥效进行对比。【结果】泰安棕壤小麦产量介于7 021-7 683 kg·hm~(-2),CRF1与CRF2分别比CK1增产6.1%和3.5%,但差异不显著,CRF3与CK1产量差异不显著,CRF1、CRF2小麦产量显著高于CK2,分别增产9.4%和6.7%。茌平潮土小麦产量介于4 576-5 193 kg·hm~(-2),CRF1与CK1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CK2,增产11.3%。桓台褐土各施氮肥处理的小麦产量介于5 222-5 830 kg·hm~(-2),CRF1、CRF2、CRF3均与CK1产量无显著差异,CRF1产量显著高于CK2,增产10.8%。三地均以CRF1的小麦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较高,CRF2与CRF3无显著差异。在泰安棕壤,CRF1与CRF3的籽粒氮素分配率显著高于CK1与CK2。桓台褐土CRF1、CRF2和CRF3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46.7%、49.5%和50.2%,3个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与CK1和CK2差异不显著。控释氮肥的3种施肥方法对干物质在小麦籽粒与秸秆的分配、籽粒氮含量与积累量以及氮素的盈余量均没有显著的影响。茌平和桓台0-90 cm土层以CRF2和CRF3的硝态氮含量较高,泰安以CK1与CK2的硝态氮含量较高,CRF1相对最低。【结论】自制小麦专用控释氮肥在减量优化施肥的情况下,采用撒施旋耕的施肥方法有利于小麦的稳产或增产以及生产成本的节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玲 肖润林 莫继荣
作者于1991年对水稻施用沼肥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沼肥用于浸种育秧,能提高发芽势;用于大田则能促进水稻营养生长并提高其产量。就增产效果而言,以亩施沼肥4000公斤的产量最高,沼化肥配比为3:1的产量次之;在沼肥施用方法上,可采取亩施4000公斤作基肥或80%作基肥、20%作追肥,或用化肥代替沼肥用量的1/4或1/3(指含纯N量),均能争取较高的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