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3)
2023(10337)
2022(9211)
2021(8636)
2020(7141)
2019(16604)
2018(16626)
2017(32211)
2016(17451)
2015(19545)
2014(19429)
2013(19356)
2012(17430)
2011(15862)
2010(15588)
2009(13963)
2008(13448)
2007(11486)
2006(9943)
2005(8495)
作者
(50187)
(41546)
(41226)
(39291)
(26412)
(19976)
(18701)
(16479)
(15851)
(14793)
(14373)
(13925)
(13082)
(12993)
(12804)
(12617)
(12462)
(12385)
(11831)
(11712)
(10383)
(10003)
(9885)
(9421)
(9393)
(9167)
(9161)
(9087)
(8359)
(8276)
学科
(69183)
经济(69109)
管理(51221)
(46492)
(39065)
企业(39065)
方法(33974)
数学(29375)
数学方法(29038)
(17931)
中国(16817)
(16741)
(16310)
业经(15399)
环境(14940)
地方(14610)
(12274)
农业(12170)
理论(12132)
(11561)
贸易(11557)
(11188)
(11118)
技术(11099)
(10533)
财务(10474)
(10471)
财务管理(10460)
企业财务(9939)
教育(9437)
机构
大学(246804)
学院(244365)
管理(101562)
(94272)
经济(92160)
理学(89371)
理学院(88394)
管理学(86871)
管理学院(86448)
研究(79941)
中国(56874)
(52386)
科学(51819)
(41301)
(39538)
业大(37975)
(37949)
研究所(36568)
中心(35837)
财经(34287)
(33504)
北京(33023)
(32893)
师范(32614)
(31282)
农业(29568)
(29453)
(27544)
经济学(27544)
师范大学(26653)
基金
项目(176907)
科学(139040)
研究(128625)
基金(128540)
(111916)
国家(111002)
科学基金(95833)
社会(80121)
社会科(75949)
社会科学(75928)
基金项目(69619)
(69144)
自然(63614)
自然科(62047)
自然科学(62034)
自然科学基金(60874)
教育(58306)
(58176)
资助(52464)
编号(52312)
成果(41098)
重点(39197)
(38643)
(37264)
(36709)
课题(35224)
创新(34138)
科研(33898)
教育部(33038)
大学(32857)
期刊
(99012)
经济(99012)
研究(69870)
中国(40727)
学报(39613)
科学(36518)
管理(35319)
(33421)
大学(29555)
(28803)
学学(27727)
教育(26717)
农业(24052)
技术(20490)
业经(16797)
(16559)
金融(16559)
经济研究(15372)
财经(15365)
图书(14216)
(12955)
科技(12939)
理论(12640)
问题(12639)
资源(12290)
(12033)
实践(11736)
(11736)
技术经济(11612)
现代(11073)
共检索到337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双林  萧江华  薛建辉  
竹子作为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在各主要竹产区发挥着巨大的经济功能,已形成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竹产业体系。然而,现行的竹林经营措施多是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体现,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竹子良好生态功能的发挥。本文综述了竹子种群和群落结构及土壤、气象等生态因子对竹林水文生态效应的影响研究,阐明了竹子在我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竹林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应加强竹林水文生态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实施分类经营、定向培育,以经济、生态效益并重为竹林经营的指导方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孔维健  周本智  安艳飞  王刚  王小明  徐升华  
在2009年3—10月对浙江庙山坞自然保护区人工毛竹林的水文生态特征进行了定位样地和径流场观测研究,以探讨其林内降水分配规律和水土保持功能。结果表明:(1)观测期内,林外总降水量达1 220.8 mm,穿透雨量、茎流量、林冠截留量分别占总降水量的78.2%、7.3%和14.5%。随着林外降水量的增加,穿透雨量、茎流量呈线性增加,而林冠截留量先是迅速增加,当林外降水量达10 mm后增速减缓,并趋于稳定(5~6 mm)。(2)人工毛竹林林地凋落物现存量平均为4.37 t.hm-2,最大持水率为223%,在1次降水中最大的蓄水潜力为0.975 mm。(3)径流场的地表径流量为2.41 mm,仅占总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冬云  张卓文  苏开君  王光  雷云飞  林明磊  张培  钟庸  
为了了解毛竹林Phyllostachys pubescens的水文生态效应,对广州流溪河流域毛竹人工林进行大气降水、林内透雨、竹秆茎流、林下枯落物持水能力及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林外总降水量为267.4 mm时,林冠截留量为67.6 mm,林冠截留率为25.3%,秆茎流量为18.1 mm,茎流率为6.8%,林内透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8.0%。林下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为1.406 mm,平均最大持水率为212.6%,林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相关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林下0~20 cm层土壤饱和蓄水量为122.1 mm,土壤水分入渗速率与时间也呈幂函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锦忠  傅懋毅  马占兴  肖贤坦  黄品华  
在福建南靖连续4a对1995年春在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的株行距为3m×4m、4m×5m和5m×6m3种密 度的麻竹试验林进行水文生态效应观测。结果分析表明:(1)麻竹林冠截持量与降水量和林分密度均呈正相关,而 秆茎流和林内降水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林分密度呈负相关。密度为825丛·hm-2的麻竹林的年林冠平均截持 量和截持率为155.2 mm和14.61%,林内平均降水量和降水率为829.0 mm和78.11%,竹秆茎流量和茎流率为 77.3mm和7.31%。(2)麻竹林地表枯落物具有吸持其自身干质量2.8倍水量的潜在能力。(3)3种密度麻竹林的 0-60 cm土壤层最大潜在蓄水量为315.3-...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蔚漪  范少辉  苏文会  刘广路  余林  
森林植被层作为水文环境要素,对降水、蒸散和径流等水文通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国内外近年来对竹林水文效应的研究成果,试从竹林林冠层、枯落物层、土壤层等不同层面综合评述最新研究进展,普遍的研究结论认为竹林具有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减少径流泥沙、改善水质等功能,目前国内外对竹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研究对象多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为主,并局限于单一指标或是单一过程的观测试验,今后竹林水文研究工作应加强不同竹种水文过程物理机制研究,对于分析评价不同种类、地带、类型的竹林水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参55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童亮  李平衡  周国模  周宇峰  李翀  
竹林鞭根系统是竹林生长发育的基础,在竹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对于竹林研究多集中于地上部分,地下鞭根系统对碳循环、生产力等的影响处于探索阶段,具体体现在研究局限于对鞭根系统生长和分布规律等基础的研究,而缺乏对相关机理及生态功能如碳汇方面的研究。此外,研究方法过于单一落后也是造成其难以深入的原因。基于此,本研究从竹林鞭根系统的结构特征、经营对鞭根系统结构的影响以及鞭根系统观测方法等方面论述国内外竹林鞭根系统研究现状,最后探讨分析竹林鞭根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竹林鞭根系统的结构及其对竹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叶莉莎  陈双林  郭子武  
竹林是森林资源之一,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具有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竹林培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施肥是竹林丰产培育的重要经营措施,其中,氮素是竹子生长发育的主要养分限制元素,竹林氮素输入尤为重要。为了给竹林氮素输入的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提供参考,综述了竹子氮素营养诊断、竹林氮素平衡、竹子氮素吸收与利用、竹林氮素输入的环境行为及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竹林氮素循环机制、氮素形态对竹子生长发育的影响、基于竹笋质量安全的竹林土壤硝化抑制、基于环境安全的氮素补充以及竹林氮素控释专用肥研制与应用等重点研究方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海顺  张青萍  曹天鸣  郭苏明  王浩  
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运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城市水文生态过程进行生态雨洪管理与调控,维护和提升城市自然水文生态过程。针对城市水文生态过程展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空间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从城市水循环的降雨、产流、过程传输和汇流四个阶段以及对应的"天"、"地"、"城"、"水"四大水文生态过程的角度,论述了基于多目标的城市水文生态过程空间模拟分析的内容、方法、技术与路径,以期为后期各类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定性、定位与定量规划设计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金兆  刘建军  朱清科  吴钦孝  
凋落物层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独特的结构层次 ,不仅在森林土壤的发育、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其水文生态效应显著 .研究结果表明 ,凋落物层具有很强持水能力 ,最大持水率变化为 1 78 4%~ 332 1 % ;凋落物层对降水的年截留率为 5 7%~ 1 2 7% ,截留量 2 7 9~ 93 6mm .阻滞径流速度的效应显著 ,坡面流速 (V)与径流深度 (q)、坡度 (α)、凋落物层厚 (L)之间的关系为 :油松 (Pinustabulaeformis)凋落物层V =1 7 2q0 3 4 6α0 3 65L0 0 50 ;山杨 (Populusdavi...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海顺  张青萍  曹天鸣  郭苏明  王浩  
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运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城市水文生态过程进行生态雨洪管理与调控,维护和提升城市自然水文生态过程。针对城市水文生态过程展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空间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从城市水循环的降雨、产流、过程传输和汇流四个阶段以及对应的"天"、"地"、"城"、"水"四大水文生态过程的角度,论述了基于多目标的城市水文生态过程空间模拟分析的内容、方法、技术与路径,以期为后期各类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定性、定位与定量规划设计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飞  吴清江  谢松光  
水文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水文学和生态学交叉领域的新兴学科,目的是寻求对水文因子与生态系统间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是水资源可持续性管理的方法。自1992年在都柏林的国际水环境研讨会提出以来,水文生态学很快成为国外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淡水资源在世界上很多地区不仅是发展的限制因素,也是某些社会存在的限制因素。当前,中国水环境问题十分严峻,大坝的建设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贫乏,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解决这些问题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有对水文生态学机制的深入了解。从水文生态学的定义、研究进展、展望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目前水文生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炳浩  
探讨了1998年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原因。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人为因素诸如滥伐森林、围湖造田和在河滩地搞违章建设等促成此次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山区林区生态环境恶化,山下平川地区遭殃,历来如此。应强化保护森林,加快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生态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山地森林的水文生态效应机制,对江河湖泊及其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协调行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丽宏  王彦辉  熊伟  于澎涛  
通过对土壤的水文物理性质、持水能力及渗透性的测定,分析了宁夏六盘山南坡典型森林植被类型的持水性能和渗透能力。结果表明,六盘山典型植被的最大贮水能力486.5 604.8 mm,有效贮水能力61.0 292.1 mm,砾石体积含量的大小是影响土壤有效贮水能力的关键因素。典型植被土壤表层(0 10 cm)的初始入渗速率4.0024.99 mm.min-1,稳定渗透速率1.18 15.17 mm.min-1。利用Kostiakov方程、Horton方程和Philip方程模拟了土壤渗透过程,表明Horton方程是较好的模拟形式,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对土壤水分渗透起到关键作用,而砾石含量是通过影响土壤非毛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国峰  
198 6~ 1993年连续 8a,设置三角量水堰 ,对千岛湖常绿阔叶林的水文动态进行了定位观测。结果表明 :在年降水量 140 9.9mm与年蒸发量 90 7.8mm的气候条件下 ,以苦槠、石栎为建群树种组成的 10 .8hm2常绿阔叶林 ,小流域年均水流量平均每公顷达 4 0 79m3 ,折合降水量为4 0 7.9mm,占全年降水量的 2 8.9%。常绿阔叶林小流域 ,在多雨季节日水流量为 10 8~ 15 8m3 ,少雨季节为 6 8~ 86 m3 ,干旱季节少于 4 0 m3 ,最少的一天水流量为 7.9m3 。常绿阔叶林细水长流、终年不断 ,水源涵养功能显著 ,具有长期而稳定的水文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中根  刘昌明  吴险峰  
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是数字化时代水文模型发展的主要方向。论文回顾了分布式水文模型30年的发展历史,对国内外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状况做了简要评述。归纳出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主要特点。在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中,水文单元的划分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论文重点探讨了3种基于DEM常用的流域离散化方法。在模型结构方面,提出了一个典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框架,包括分布式输入模块,单元水文模型和河网汇流模型。在模型参数方面,提出了3种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对分布式水文模型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