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5)
- 2023(11046)
- 2022(9273)
- 2021(8594)
- 2020(6876)
- 2019(15833)
- 2018(15652)
- 2017(28536)
- 2016(15555)
- 2015(17824)
- 2014(17848)
- 2013(17704)
- 2012(16998)
- 2011(15902)
- 2010(15859)
- 2009(14684)
- 2008(14558)
- 2007(13029)
- 2006(11887)
- 2005(11246)
- 学科
- 济(71295)
- 经济(71220)
- 管理(36777)
- 业(34816)
- 中国(26370)
- 企(25327)
- 企业(25327)
- 方法(23112)
- 地方(20287)
- 农(20143)
- 数学(19987)
- 数学方法(19839)
- 银(17030)
- 制(17018)
- 银行(17004)
- 行(16300)
- 业经(15971)
- 贸(15830)
- 贸易(15809)
- 易(15229)
- 学(14962)
- 融(13755)
- 金融(13748)
- 农业(13364)
- 财(12856)
- 发(12421)
- 环境(11432)
- 地方经济(11337)
- 体(11315)
- 和(10365)
- 机构
- 学院(225706)
- 大学(225124)
- 济(99028)
- 经济(97094)
- 研究(92377)
- 管理(77177)
- 中国(73818)
- 理学(64018)
- 理学院(63163)
- 管理学(62084)
- 管理学院(61667)
- 科学(55905)
- 京(51535)
- 所(48617)
- 财(44438)
- 农(44258)
- 研究所(44127)
- 中心(40400)
- 江(35827)
- 农业(34719)
- 财经(34040)
- 北京(33974)
- 业大(33595)
- 院(33559)
- 范(31381)
- 经济学(31324)
- 经(31045)
- 师范(30961)
- 州(28671)
- 科学院(28391)
- 基金
- 项目(144864)
- 科学(112721)
- 研究(106311)
- 基金(103346)
- 家(92234)
- 国家(91470)
- 科学基金(75448)
- 社会(67243)
- 社会科(63747)
- 社会科学(63738)
- 省(55897)
- 基金项目(52970)
- 划(47984)
- 教育(47733)
- 自然(46380)
- 自然科(45294)
- 自然科学(45277)
- 自然科学基金(44472)
- 资助(43152)
- 编号(41774)
- 发(37756)
- 成果(35271)
- 重点(33941)
- 部(32050)
- 课题(31640)
- 发展(30390)
- 创(29991)
- 展(29886)
- 国家社会(28734)
- 中国(28699)
共检索到373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志佳 江泽慧 费本华 蔡智勇 刘杏娥 余雁
从资源特性、结构特性和热解特性阐述竹材是我国开发生物质固体燃料的潜在资源,通过对比木材与竹材的显微构造和化学组成,分析制备竹材颗粒燃料的可行性,并利用实验室小型生物质颗粒成型机制备竹材颗粒燃料。通过性能测试,竹材颗粒燃料所有性能均能达到美国燃料协会《民用/商用生物质颗粒燃料》要求,具有较好的商业价值潜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英 吴方卫 尚登贤
中国液态生物质燃料潜力测算为下一步开发提供依据。该文对我国发展液态生物质燃料原料的分布进行整合,从宜能荒地测算、高浓度酒精降度模拟和餐饮地沟油估算等方面,对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原料潜力进行梳理。利用覆盖甜高粱、木薯、甘薯、食用酒精、麻疯树、黄连木和餐饮地沟油等原料来源的数据,测算了我国液态生物质燃料的潜力产量,发现:到2030年,我国燃料乙醇生产潜力将达到5 500万t左右,生物柴油生产潜力将达到3 200万t左右,将能有效保证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和缓解化石能源对外依存度过高的能源安全威胁。同时,应该在生物质燃料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研究上寻求突破,并配套以政府部门的补贴政策,提升我国生物质...
关键词:
原料 燃料乙醇 生物柴油 潜力测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妍洁 赵正雄 朱立春 张诚荣
【目的】解决当前烟叶烘烤所用燃料受限因素较多、控温不精准、烘烤损失大的问题,探索新清洁能源,实现烤烟烘烤提质增效、减工降本。【方法】比较分析醇基与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烤房温湿度控制、烘烤成本、烤后烟叶质量损失、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生物质颗粒相比,使用醇基燃料烤房温湿度控制更准确,且烤后中、上部叶烘烤质量损失分别降低8.93%和11.71%,烘烤成本减少34.50%和19.79%,均价增加3.20和1.06元/kg,中上等烟比例提高9.45和2.54个百分点,下等烟比例降低3.39和2.53个百分点,中部叶废烟比例降低6.03个百分点,烤后烟叶多桔黄色,色度较强,油分更多,化学成分除两糖差、淀粉稍高外,其他含量均在优质烟适宜范围内。【结论】醇基燃料降低了烘烤损失和成本,提高了烟叶烘烤质量,可考虑用作密集烤房新能源。
关键词:
烤烟 烘烤 燃料 醇基 生物质颗粒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富华 王路一 朱海涛 张卫东
润湿性不仅控制着疏松砂岩储层中流体的流动和分布,而且影响微粒运移,因此对固体颗粒表面润湿性的准确评价直接关系到储层微粒润湿性的有效调控,对储层微粒运移损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的评价方法主要针对固体平面厘米以上的宏观尺度,无法准确评价疏松砂岩储层中毫微米尺度的泥砂颗粒的表面润湿性。本文结合活化指数法和接触角测量法,提出了适用于颗粒润湿性评价的新参数——颗粒润湿指数R,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毫微米尺度的固体颗粒润湿性评价新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价泥砂颗粒的润湿性,测试程序简单、数据处理方便,适用范围广泛,为固体颗粒润湿性的评价与应用技术提供了新手段。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富华 王路一 朱海涛 张卫东
润湿性不仅控制着疏松砂岩储层中流体的流动和分布,而且影响微粒运移,因此对固体颗粒表面润湿性的准确评价直接关系到储层微粒润湿性的有效调控,对储层微粒运移损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的评价方法主要针对固体平面厘米以上的宏观尺度,无法准确评价疏松砂岩储层中毫微米尺度的泥砂颗粒的表面润湿性。该文结合活化指数法和接触角测量法,提出了适用于颗粒润湿性评价的新参数——颗粒润湿指数R,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毫微米尺度的固体颗粒润湿性评价新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价泥砂颗粒的润湿性,测试程序简单,数据处理方便,适用范围广泛,为固体颗粒润湿性的评价与应用技术提供了新手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微 李成华 王石 蔚平 吕长义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环模制粒机,进行颗粒燃料制备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原料含水率、粒径和发酵时间对秸秆颗粒燃料密度和成粒率的影响;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各因素与秸秆颗粒燃料成粒率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各试验因素影响成粒率的重要程度。通过优化计算,确定秸秆颗粒燃料成粒率最高时的因素优化参数为:原料含水率20%,发酵时间4h,粒径1.66mm,此时秸秆颗粒燃料成粒率为97.53%。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实测值与预测值相一致。
关键词:
秸秆 颗粒燃料 成粒率 密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芳 刘磊 江东 刘睿
利用多因子综合分析和生命周期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西南5省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适宜木薯种植的宜能边际土地资源潜力、适宜性等级等进行研究,并对该区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能量生产及温室气体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西南5省区适宜与较适宜木薯发展的土地资源分别为88.49万和456.62万hm2,主要集中于广西、云南,其中,广西适宜与较适宜的土地资源分别为83.30万和253.64万hm2,云南适宜与较适宜的土地资源分别为5.19万和162.36万hm2;2)若这些土地资源全部被利用,则该区木薯燃料乙醇的净能量最大总生产潜力为6 254.590万GJ/a;3)同时,该区规模化生产木...
关键词:
木薯 燃料乙醇 边际土地 温室气体减排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卓
以年产1. 5万t的木质颗粒燃料生产线为例,利用投资项目经济效果评价方法,计算木质颗粒燃料生产的投入与产出,估算发展木质颗粒燃料带来的经济效益;根据木质颗粒燃料与煤炭燃烧排放的文献数据,比较了木质颗粒燃料与煤炭的减排效应。结果表明:木质颗粒燃料生产项目的利润较高,静态投资回收期仅为2. 55年,内部收益率为82%,具有经济可行性。同时,开发和利用木质颗粒燃料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
木质颗粒燃料 经济效益 减排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贻海
当前,液体生物质燃料开发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实践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及云南实际,分析液体生物质燃料开发进程中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而从制度与方法方面提出我国液体生物质燃料开发的思路。
关键词:
液体生物质燃料 开发问题与制度 方法创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付畅 吴方卫
论文测算了我国能源作物和农林废弃物等原料的燃料乙醇转化潜力,发现2015—2030年我国燃料乙醇的理论生产能力将从6 364×104t增长到1.18×108t,可行的产量水平将在1 387.9×104t以上。如果能实现这一产量,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石油供求矛盾。今后提高燃料乙醇生产能力的可行策略主要有以下方面:加强边际土地资源评估和开发,促进能源作物的规模化利用,通过利益引导加强秸秆能源化利用,延长林木采伐加工产业链,在农村地区发展沼气等新型能源替代薪柴。
关键词:
燃料乙醇 生产潜力 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路力榕 姚晓琳 李丹 韦湘滢 岳娟 伊高阳
Pickering乳液是以固体颗粒为稳定剂的一种新兴乳液,固体颗粒可通过不可逆吸附紧密排列在油-水界面形成单层膜或多层膜,为液滴提供空间物理屏障。相比于传统乳液,Pickering乳液因高稳定性、低毒性、低成本、绿色无污染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固体颗粒性质、浓度、pH、制备方式等,其中固体颗粒的形貌是决定其界面吸附行为及稳定乳液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固体颗粒形貌不同,其吸附于油-水界面稳定乳液的作用方式也不同,主要包括静电相互作用、毛细管力、相互缠结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等。然而,关于不同形貌固体颗粒对Pickering乳液界面吸附特性的影响,目前尚无系统的深入归纳。基于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的不同形貌固体颗粒类型,包括球形、棒状、线状、片状、立方体、纳米管、哑铃状、椭圆状和盘状等,重点总结了不同形貌固体颗粒稳定Pickering乳液的界面吸附特性,如吸附活性、排列组装行为、颗粒间相互作用及乳液黏度等。基于Pickering乳液的特殊界面吸附性能,阐述了其在活性组分包载递送、脂质替代、界面催化、抗菌等食品领域的应用,并进一步讨论了非球形固体颗粒稳定Pickering乳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用于活性组分包载递送的发展潜力,以期为不同形貌固体颗粒稳定Pickering乳液的深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红强 王礼茂
科学地评估中国发展非粮燃料乙醇减排CO2的潜力对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和燃料乙醇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提出了基于占地属性的燃料乙醇原料划分方法,并指出低质宜耕边际性土地与农作物副产品资源可作为占地型原料的种植空间和非占地型原料的来源。随后,构建了燃料乙醇替代的CO2减排潜力的评估模型,并对2015年和2030年中国发展非粮乙醇的减排潜力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在2015和2030年我国非粮燃料乙醇可产生1 094.7×104t和4 902.7×104t的CO2减排潜力,且形成以非占地型原料乙醇为主的减排结构。从减排潜力空间分布上看,我国在2015年和2030年将分别呈现出以微度、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迎超 于海燕 付甜 邹全程 王利兵
利用气候、土壤、地形和土地利用等数据,运用Arc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定量分析中国栓皮栎资源的空间分布及乙醇生产潜力。结果表明:中国适宜栓皮栎分布的区域较广,总面积可达26 250.41×104hm2,栓皮栎乙醇总潜力为270.90×104~1 204.11×104t·a-1,至少满足我国目前E10乙醇汽油需求的42.71%;适宜栓皮栎生长的未利用地面积为1.53×104hm2,其乙醇生产潜力可增加中国目前E10汽油0.88%左右。如果选育出优良的品种,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至少可满足我国目前E10乙醇汽油需求的41.21%以上。因此,栓皮栎可以作为我国将来燃料乙醇的...
关键词:
栓皮栎 燃料乙醇 资源潜力 空间分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志彬 任爱胜 高春雨 付伟铮 陈晨
为了正确评价中国农业生物质资源的可收集利用量,充分认识其发电潜力,该文以9种主要农作物的经济产量为基础,结合相关研究及实地调研测定草谷比和资源可收集利用率,分别估算2011年农业生物质资源的理论可收集量和实际可收集量,进而通过确定各类农业生物质资源的低位发热量,评估其发电潜力。2011年,中国主要农业生物质资源的最大发电潜力为68 332.31MW,净剩余资源发电潜力为12210.98MW。玉米、稻谷和小麦3种大宗农作物秸秆及加工剩余物的发电潜力较大,占净剩余资源总发电潜力的77.51%。河南、黑龙江、山东、河北和吉林等12个省份的净剩余资源发电潜力在500MW以上,占净剩余资源总发电潜力的7...
关键词:
中国 农业生物质资源 发电潜力 评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雅鹏 邓玲
在能源与环境危机的背景下,生物质液态燃料开发利用应运而生。同时,丰富的生物质液态燃料资源和生物质液态燃料利用的良好经济、环境效益,也吸引和推动了生物质液态燃料的发展。但是,它的发展对粮食安全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的两面性,必须因势利导,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其合理、有序、协调发展,以实现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的多赢。
关键词:
生物质液态燃料 粮食安全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