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9)
- 2023(302)
- 2022(233)
- 2021(202)
- 2020(183)
- 2019(426)
- 2018(406)
- 2017(564)
- 2016(329)
- 2015(404)
- 2014(338)
- 2013(369)
- 2012(421)
- 2011(336)
- 2010(323)
- 2009(289)
- 2008(332)
- 2007(272)
- 2006(235)
- 2005(195)
- 学科
- 草(1756)
- 学(1275)
- 原(718)
- 草原(716)
- 物(507)
- 植(459)
- 植物(454)
- 地学(408)
- 草地(408)
- 害(359)
- 虫(311)
- 竹(305)
- 水产(291)
- 烟(290)
- 烟草(290)
- 土壤(280)
- 壤(280)
- 虫害(277)
- 病虫(254)
- 病虫害(254)
- 生态(252)
- 防(250)
- 及其(244)
- 动物(240)
- 防治(238)
- 诗(233)
- 治(226)
- 资源(217)
- 济(211)
- 经济(211)
- 机构
- 学院(5533)
- 大学(5410)
- 农(3748)
- 科学(3270)
- 研究(3128)
- 农业(2983)
- 业大(2346)
- 所(2180)
- 研究所(2096)
- 农业大学(1914)
- 室(1905)
- 实验(1863)
- 省(1844)
- 中国(1824)
- 业(1818)
- 实验室(1809)
- 重点(1740)
- 科学院(1325)
- 中心(1303)
- 京(1286)
- 技术(1246)
- 江(1192)
- 草(1134)
- 资源(1120)
- 林业(1074)
- 部(1015)
- 院(1001)
- 州(972)
- 家(970)
- 林(967)
共检索到7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昭聪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词源研究成果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虽为农学杂著,然它们对其中的词语的得名之由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其词源探讨表现在多个方面。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春华 孔庆茂
翠岩精舍刊元代林桢《联新事备诗学大成》30卷,被当作元刻本收入中国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又被中华再造善本"宋元编"影印出版。但从建阳刻书字体的发展与演变历史看,其书不该是元代刻书,而更像是明代前期的重刻本。从现有年代明确的元代翠岩精舍刻书看,都是自然流畅的手写颜体字;只有到了明代宣德、正统以后,字体才逐渐变得横平竖直,笔画越来越平整,总体上显得平整呆板。这是从元代的手写软体到正德、嘉靖间工匠式硬体过渡阶段的典型特征。笔者推断该书为书贾抽去明代重刻的牌记,以冒充元刻本。
关键词:
联新事备诗学大成 翠岩精舍 明刻本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彭庭松
郑板桥咏竹诗文富于生态精神,表现为有呈现心统万象的真气、映射理想人格的真意、洋溢世俗情味的真趣,折射出郑板桥为人的真性情。咏竹诗文重视对"生"态的描摹与表现。通过动态变化写自然轨迹,描绘生命的活跃神采,构筑"生"态意境,赋予"生"态人文精神,郑板桥鲜明的创作个性因此彰显。郑板桥仁人爱民,深具民胞物与的生态情怀,这使得他体察竹性竹情,向自然学习写竹之法,因而在艺术上取得较高成就。
关键词:
郑板桥 咏竹 诗文 生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亚琦 官凤英 范少辉 刘广路 夏明鹏 涂年旺
研究竹阔混交林中毛竹与伴生树种间生态关系,寻找适宜混交比例,从生态位角度为竹阔混交林优化经营提供依据。采用样方法对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的竹阔混交林进行群落调查,以不同混交比的竹阔混交林作为不同资源位,运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分别测定并分析竹阔混交林乔木层与更新层各树种间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反映情况一致;栲树、米锥、拟赤杨作为毛竹优势伴生树种,其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都很大,生态适应能力强,对群落结构的变
关键词:
毛竹 伴生树种 冠幅比 生态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姝瑾 梁宽 樊燕 苏田 胡姝珍 陈永镇 俞社保 施建敏
[目的]石灰岩山地土壤高度异质、养分分布不均,探寻石灰岩山地优势种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养分分配特征及低P适应机制,为喀斯特植被管理和植物资源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对赣西北石灰岩山地连续土、半连续土和零星土3种土被生境淡竹林设置样地进行调查,测定并分析淡竹各构件N、P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裸岩率增加,土壤全N含量增加,而3种生境的全P含量均较低;(2)淡竹植株N含量随裸岩率上升而增加,在零星土生境下最高;P含量随裸岩率增加而减少,零星土生境植株的N:P大幅上升,P限制加剧,但叶的N:P保持相对稳定;淡竹各构件中N含量随裸岩率增加呈缓慢上升趋势,P含量呈下降趋势且除叶片外其余构件均大幅下降。(3)不同生境淡竹N、P分配格局不同,淡竹各构件的N分配比例在3种生境下没有差异(鞭除外);半连续土和零星土淡竹叶片P分配比例显著高于连续土,而半连续土竹秆的P分配比例显著低于连续土。[结论]植株N、P含量与土壤N、P供应水平正相关,在土壤N供应充足而P供应匮乏的情况下,淡竹通过减少秆的P分配而提高叶片的分配量,以保证叶片养分需求维持植株正常生长,提高逆境下的适合度。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一鸿
与读者的互动贯穿惠特曼《草叶集》始末,是《草叶集》深受世界读者喜爱的重要因素之一。惠特曼强调读者参与诗歌连贯性塑造的必要性,以及读者在诗歌欣赏中所扮演的参与性角色,并通过一定的策略以实现诗人与读者的融合。从身体修辞、顿呼与表演性对话等方面来探索《草叶集》中诗人与读者关系的建构,能更好地理解惠特曼的诗学策略。
关键词:
惠特曼 关系建构 诗学策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宽 樊燕 冯火炬 谈太腾 施建敏
【目的】探讨石灰岩山地优势种淡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浓度、分配特征及其生态意义。【方法】对赣西北石灰岩山地3种不同土壤含水率生境(连续土、半连续土和零星土)的淡竹进行取样调查,比较分析不同生境淡竹个体(全株)和构件水平(叶、枝、秆、蔸、鞭、根)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和分配特征。【结果】1)在个体水平,从连续土、半连续土到零星土,随着土壤含水率下降,淡竹可溶性糖浓度逐渐增加,零星土生境值(3.32%±0.20%)显著高于连续土生境值(2.52%±0.17%)(P<0.05),NSC和淀粉浓度先降后升,半连续土生境值均显著低于零星土生境值(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文仕知 李铁华 陈亮明
对湘中紫色页岩区芦竹的生物量和养分分布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年生芦竹杆(含叶)养分含量高于多年生,因此不宜砍伐利用当年生芦竹杆;根茎养分含量较高,是系统中良好的养分贮存库.一年生、二年生、五年生、八年生芦竹的生物量分别为293.00、5258.29、6746.87和480.86 kg.hm-2.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杜聪
常州吕氏才女之一、晚清女词人吕景蕙的词集《纫佩轩诗词草》存词30余首,题材内容可分为3类:书写兄(姐)妹情谊的作品,抒发闺中情绪的词作和为他人诗(词)集、画作题词之作。艺术上则有3个显著特色:在写作手法上,以常景写深情;在意象运用上,喜用冷寂的意象合成意境;在抒情方式上,表情达意较为直白。
关键词:
吕景蕙 《纫佩轩诗词草》 女性词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东新 范云晶
以北方草原题材诗歌为重要范本的中国古代草原诗歌,具有独特的文体样貌,这表现在美学特征、气质风格、精神内核等多个方面。文本表层呈现出的远阔诗境、雄浑诗风及动态特征,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内容,展现了多种样态的诗意美感。而存在于精神深层,具有可变性和复杂性的家园意识,则凸显出中国古代草原诗歌隐在的涵纳多元、同化异己、融会贯通的异质包容性。经由文本和精神两个层面,中国古代草原诗歌完成了自身的诗意建构,并在意象运用、题材扩展、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显示出对传统诗歌范式的超越性。深入探究中国古代草原诗歌的外形与内质,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其文体类型意义以及显在与隐在的文学价值。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萍 田晶晶 张凯 夏耘 王广军 郁二蒙 李志斐 龚望宝 谢骏
为探讨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脂肪蓄积和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配制3组分别含0(对照组)、10%和20%皇竹草粉的等氮等能纯化饲料(蛋白质水平33%,脂肪水平8%),饲喂草鱼稚鱼[(28.51±0.04)g] 8周,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0%和20%皇竹草粉能显著降低腹腔脂肪指数。相比对照组,皇竹草粉组的草鱼肝脏脂滴数量均明显减少,脂肪细胞大小明显变小。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随着皇竹草粉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其中20%添加水平相比对照组草鱼显著降低。皇竹草粉组肝脏中的TG、TC和NEFA的含量均显著下降。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脂肪生成相关5个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下调,pparα等4个脂肪分解相关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肝脏组织中法尼酯X受体(fxr)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结果显示,10%和20%皇竹草粉组草鱼肠道内容物中肠道微生物的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皇竹草粉提高了草鱼肠道内菌群种类的丰度和多样性。从门分类来看,与脂肪蓄积相关菌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比例在皇竹草组中显著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比例呈上升趋势。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皇竹草粉可降低草鱼体脂蓄积,推测肠道菌群的改善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草鱼 皇竹草 脂肪蓄积 肠道菌群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萍 田晶晶 张凯 夏耘 王广军 郁二蒙 李志斐 龚望宝 谢骏
为探讨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脂肪蓄积和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配制3组分别含0%(对照组)、10%和20%皇竹草粉的等氮等能纯化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3%,脂肪水平为8%),饲喂草鱼稚鱼[(28.51±0.04)g] 8周,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0%和20%皇竹草粉显著降低腹腔脂肪指数(P<0.05),组织切片显微结构显示,相比对照组,皇竹草粉组的草鱼肝脏脂滴数量均明显减少,脂肪细胞大小明显变小。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随着皇竹草粉水平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添加水平相比对照组草鱼显著降低(P<0.05)。皇竹草粉组肝脏中的TG、TC和NEFA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脂肪生成相关5个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下调(P<0.0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等4个脂肪分解相关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P<0.05),肝脏组织中法尼酯X受体(fxr)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P<0.05)。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学结果显示,10%和20%皇竹草粉组草鱼肠道内容物中肠道微生物的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与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皇竹草粉提高了草鱼肠道内菌群种类的丰度和多样性。从门分类来看,与脂肪蓄积相关菌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比例在皇竹草组中显著降低(P0.05)。综上,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皇竹草粉能够降低草鱼体脂蓄积,其中肠道菌群的改善可能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草鱼 皇竹草 脂肪蓄积 肠道菌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