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71)
2023(2606)
2022(2276)
2021(2116)
2020(1789)
2019(4167)
2018(4004)
2017(7003)
2016(4203)
2015(4840)
2014(4598)
2013(4838)
2012(4635)
2011(4369)
2010(4389)
2009(4138)
2008(4044)
2007(3799)
2006(3400)
2005(3238)
作者
(17668)
(14576)
(14499)
(13730)
(9617)
(7394)
(6501)
(5926)
(5849)
(5390)
(5193)
(5162)
(5129)
(5097)
(5005)
(4742)
(4629)
(4531)
(4466)
(4423)
(4037)
(3939)
(3823)
(3473)
(3436)
(3431)
(3413)
(3294)
(3239)
(3195)
学科
(14323)
经济(14302)
管理(9029)
(8844)
(7716)
(7423)
企业(7423)
方法(6465)
数学(5267)
数学方法(5185)
中国(4094)
(3802)
(3363)
贸易(3359)
(3280)
业经(3265)
(3154)
(3154)
(3005)
及其(2955)
地方(2807)
(2784)
(2638)
理论(2597)
农业(2517)
水产(2441)
虫害(2415)
(2279)
环境(2266)
病虫(2199)
机构
大学(66579)
学院(64645)
研究(30953)
(25133)
科学(24536)
(21315)
中国(21156)
经济(20737)
农业(20552)
(19302)
管理(18114)
研究所(18017)
业大(17167)
(15969)
理学(15481)
理学院(15141)
管理学(14578)
管理学院(14500)
农业大学(13002)
(12832)
(12824)
中心(12703)
(11926)
实验(11860)
(11515)
实验室(11447)
(11235)
重点(10886)
科学院(10771)
技术(9900)
基金
项目(47484)
科学(34574)
(33526)
基金(33387)
国家(33288)
科学基金(25660)
研究(25402)
自然(20464)
自然科(19974)
自然科学(19953)
(19642)
自然科学基金(19624)
(17562)
基金项目(17040)
资助(15054)
社会(13722)
计划(13137)
科技(12970)
社会科(12864)
社会科学(12859)
重点(11829)
教育(11454)
(10390)
专项(10118)
(10101)
科研(10093)
(9951)
(9506)
(9382)
创新(8994)
期刊
学报(24500)
(24123)
经济(24123)
(22811)
科学(17885)
研究(16933)
中国(16682)
大学(16608)
学学(16112)
农业(15637)
(8430)
业大(8315)
管理(8181)
农业大学(7327)
(6628)
(5721)
教育(5719)
林业(4893)
自然(4839)
中国农业(4795)
(4563)
金融(4563)
自然科(4367)
自然科学(4367)
科技(4349)
技术(4203)
经济研究(4058)
财经(3627)
农林(3602)
(3602)
共检索到101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耿显胜  舒金平  张亚波  张威  王浩杰  
[目的]筛选对竹卵圆蝽若虫具有高毒力的致病球孢白僵菌菌株,为竹卵圆蝽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竹卵圆蝽僵虫体内分离昆虫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DNA条形码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真菌进行鉴定,采用生物测定法评价分离真菌菌株的毒力。[结果]从竹卵圆蝽僵虫体内获得7株病原真菌,这些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ITS rDNA序列均与球孢白僵菌一致,因此,鉴定为球孢白僵菌。室内和林间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当分生孢子浓度为10~8孢子·mL~(-1)时,LYC10、LYC11、LYC15和LYC4菌株对竹卵圆蝽若虫的致死中时间LT_(50)分别为5.04、5.45、6.17和14.03 d;LYC11菌株林间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2.43×10~4孢子·mL~(-1)。[结论]从竹卵圆蝽僵虫体内分离到7株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的毒力存在差异,LYC10菌株的毒力最强;LYC11菌株林间的累计死亡率低于室内测定的结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志萍  李敦松  黄少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沈登荣  张宏瑞  陈斌  薛春丽  张红艳  丁丽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在2.0×105、2.0×106、2.0×107和2.0×108个/mL4个浓度的分生孢子液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若虫和成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扶桑绵粉蚧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在分生孢子液2.0×108个/mL浓度时对若虫和成虫的致病力最强。扶桑绵粉蚧1龄、2龄、3龄若虫和雌成虫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2.10±0.06)×106、(2.43±0.06)×106、(3.20±0.06)×106、(3.54±0.06)×106个/mL,致死中时间分别为(4.52±0.1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华潮  施祖华  吴鸿  
测试来自不同虫源的5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结果表明:5个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都表现出一定的致病力。根据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考查不同菌株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的指标值lg(LC50)和LT50,菌株B12,Bxs,REBb01,Zhe-B和F-263在接种后第9天的lg(LC50)值分别为4·0549,4·4620,4·6261,4·9290和5·1580;在1×106个孢子·mL-1浓度下LT50分别为3·63,3·70,4·31,4·34和5·20d。根据该蚜虫累积死亡率随时间和剂量变化的三维曲面图综合评价,5个菌株的毒力从强到弱依次为B12,Bxs,REBb01,Zhe-B...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盛勇  张宏瑞  孔琼  王平  孙士卿  李正跃  肖春  
利用不同分生孢子液浓度的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具有较强的毒力。供试菌株在孢子浓度为3.6×108个/mL时,西花蓟马成虫的死亡率为82.31%,致死中时间为(5.39±0.107)d,第8天的致死中浓度是(4.204±0.042)×106个/mL;在孢子浓度为3.6×108个/mL时,若虫死亡率为87.21%,致死中时间为(5.09±0.075)d,第8天的致死中浓度是(2.744±0.089)×106个/mL。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马艳粉  李正跃  肖春  普金霞  
以桔小实蝇成虫、幼虫和蛹为目标昆虫,利用不同分生孢子浓度的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其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室内对桔小实蝇成虫、幼虫和蛹具有较强的毒力。菌株分生孢子浓度为3.6×105个/mL时,可造成桔小实蝇各虫态大量死亡,在3.6×108个/mL孢子浓度下成虫死亡率达95.45%,致死中时间(LT50)为3.562d,第8天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2.14×105个/mL;在3.6×108个/mL孢子浓度下幼虫死亡率达95.94%,LT50为4.926d,第8天的LC50为3.03×105个/mL;3.6×108个/mL孢子浓度下蛹死亡率达78.15%,LT50为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健  曹伟平  杜立新  王刚  王容燕  王金耀  冯书亮  
采用不同的生测方法测定了球孢白僵菌HFW-05油悬剂对四种捕食性天敌和一种寄生性天敌各虫态的毒力。结果表明:该油悬剂在常规用药浓度107孢子/mL时,对四种捕食性天敌卵的孵化基本无毒力,对各龄期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也均在17%以下,基本不会对种群数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白僵菌油悬剂在常规用药剂量下和捕食性天敌是可以搭配使用的。相比之下,白僵菌油悬剂对寄生性天敌丽蚜小蜂的毒力却比较大。当油悬剂浓度达到5×106孢子/mL时,对丽蚜小蜂蛹羽化和成蜂存活的影响却非常大,蜂蛹羽化率降至零,成蜂校正死亡率累计达到53.6%,因此,白僵菌油悬剂在使用时需与寄生蜂的释放错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陆晴  董建臻  曹伟平  王金耀  冯书亮  
随着害虫综合治理的提出,昆虫病原真菌在防治农林害虫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白僵菌是世界各国研究应用最多的真菌杀虫剂。从白僵菌生长所需的营养、温湿度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总结了提高菌株生长水平和杀虫效果的主要措施,以期对今后白僵菌的培养及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慧  吴圣勇  李娟  张璐璐  张林雅  雷仲仁  
【目的】通过开展连续继代培养对高毒菌株产孢和毒力的影响研究,获得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毒力和产孢量均高且稳定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进一步提出有效防止菌株退化、优良菌株保存和改良的方法与措施,为高效菌株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室内条件下,采用浸虫法,用浓度为1×10~7个孢子/m l球孢白僵菌悬浮液处理西花蓟马初羽化成虫,分别测定28株不同来源的菌株对西花蓟马的毒力;并将筛选出的4株高毒力菌株的分生孢子分别涂布于玉米琼脂(cma)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上,比较不同菌株以及不同培养基之间产孢量的差异,筛选出高产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龙苏  韩书煜  牛志伟  梁静真  胡大胜  黄钧  李鸿骥  刘齐  苏江华  
为探讨广西南宁市、浦北县和玉林市暴发性死亡胡子鲶的病原菌及其所携带6种毒力基因对其致病力的影响,用常规方法从病鱼的心脏、肝脏等部位分离细菌,人工感染实验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以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 rNA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PCr扩增法检测病原菌的6种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显示,从患病鱼中共分离到5株病原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3株,温和气单胞菌2株。3株嗜水气单胞菌与标准菌株AEromoNAS hydroPhIlA ATCC 7966(CP000462)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均为99.8%,2株温和气单胞菌与标准菌株AEromoNAS SobrIA No.1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盛勇  张宏瑞  孔琼  李正跃  骆弟乾  王学丽  董丽玲  
【目的】明确球孢白僵菌MZ060812菌株对西花蓟马的致病性,为该菌株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开发应用及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球孢白僵菌MZ060812菌株不同孢子浓度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致病性。【结果】在3.0×105~3.0×108mL-1浓度下,球孢白僵菌MZ060812菌株对西花蓟马成虫的致死中时间(LT50)值分别为9.61,6.63,5.57和4.49d;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3.307×108、1.528×107、4.030×106和5.839×105mL-1。对若虫的LT50值分别为8.51,6.81,5.00和4.02d;LC50分别为2.352×107...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詹伟君  罗优波  张立斌  
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优良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Bxs的营养生长、产孢条件以及对松墨天牛毒力进行研究。试验表明:Bxs菌株营养生长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宜营养生长和产孢温度均为25℃,35℃下营养生长停止;适合菌株Bxs的营养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为DPSA。毒力测定表明:不同松墨天牛虫龄和虫态间感病性差异较大(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春香  崔也平  李学梅  
选择与球孢白僵菌相容性好的4种杀虫剂甲维盐、除尽、铁沙掌和康夫。用它们的亚致死剂量和次亚致死剂量分别与白僵菌菌悬液复配,对甜菜夜蛾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含农药浓度高的复配剂的杀虫效果好于含低剂量农药的复配剂;且杀虫效果好的农药,其复配剂的防效也高。在第2天时,含甲维盐和除尽的复配剂校正防效达到了53%~70%,到第10天,校正防效达到了92%以上,其中含甲维盐的复配剂的防效都达到了97.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刚  曹伟平  王金耀  王容燕  杜立新  宋健  董建臻  冯书亮  
为了检测及提高球孢白僵菌HFW-05对高温环境的耐受力,将浓度为108孢子/mL的孢悬液,在48℃下恒温振荡水浴,不同时间取出测定孢子存活率,同时将处理液接种制备孢子粉,测定下一代的产孢量、疏水性、不同温度下的萌发中时、生长速率、毒力以及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HFW-05菌株的耐热力。其中处理120min孢子存活率可达到80%以上,处理110min在27℃下产孢量是对照的3倍多,两者的疏水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一代菌株分生孢子在32℃下萌发中时(GT50)均显著低于对照,在32,34℃下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高于对照,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橙  郭长明  张步彩  左伟勇  唐晨晨  蔺辉星  
从江苏省某水禽场的疑似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病鸭中分离获得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野毒株;通过玻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确定其血清型,采用PCR进行分群分析和毒力基因检测;扩增φX_(174)噬菌体裂解蛋白E的基因序列,构建温控型表达质粒pBV221–E,并将其电击转化入分离毒株,升温诱导E蛋白表达制备菌蜕;通过测量菌液A600 nm值和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菌形态,评估菌蜕构建效果;用该菌蜕进行灭活处理和无菌检测后,对雏鸭进行免疫,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IgG水平。结果表明:该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为O24,属于B1群,具有毒力基因fimC、csgA和iroN;获得的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菌蜕裂解率为99.96%;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制备获得的菌蜕表面有明显孔道,细胞质从孔道溢出,细胞膜皱缩变形;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二免后菌蜕免疫组雏鸭血清IgG水平显著提高。可见,通过将pBV221–E重组质粒转化至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调节细菌培养温度诱导E蛋白表达,能制备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B1群O24型野毒株菌蜕。该菌蜕可诱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