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7)
2023(9407)
2022(7395)
2021(6788)
2020(5699)
2019(12923)
2018(13274)
2017(24223)
2016(13964)
2015(16012)
2014(16670)
2013(15598)
2012(14122)
2011(12550)
2010(12861)
2009(11771)
2008(11566)
2007(10674)
2006(9411)
2005(8706)
作者
(41282)
(34146)
(33999)
(32543)
(21969)
(16328)
(15610)
(13399)
(13270)
(12524)
(11754)
(11615)
(11305)
(11011)
(10772)
(10652)
(10113)
(10037)
(10009)
(9828)
(8762)
(8491)
(8400)
(8070)
(7736)
(7682)
(7671)
(7618)
(7110)
(6974)
学科
(54553)
经济(54484)
管理(36447)
(32084)
(25285)
企业(25285)
方法(22196)
数学(19346)
数学方法(18934)
中国(18906)
(16902)
(13224)
地方(13110)
业经(12683)
(12184)
(12136)
理论(11129)
农业(11056)
(9409)
(8866)
银行(8844)
(8468)
(8315)
(8300)
金融(8292)
教育(8212)
(7661)
环境(7499)
教学(7424)
(7086)
机构
学院(191726)
大学(189502)
(69223)
管理(67597)
研究(67481)
经济(67358)
理学(56985)
理学院(56241)
管理学(54512)
管理学院(54169)
中国(51627)
科学(43701)
(42773)
(35863)
(35567)
(33319)
(32550)
研究所(32033)
中心(31690)
业大(30113)
(28036)
农业(27902)
师范(27690)
北京(27175)
(26149)
财经(25519)
(24649)
技术(24279)
(23802)
(23002)
基金
项目(125581)
科学(97185)
研究(91430)
基金(87322)
(77033)
国家(76372)
科学基金(64558)
社会(54874)
社会科(51672)
社会科学(51661)
(51063)
基金项目(45061)
教育(43706)
(43060)
自然(42284)
自然科(41301)
自然科学(41290)
自然科学基金(40500)
编号(39097)
资助(36738)
成果(32231)
重点(28922)
课题(28826)
(27191)
(26146)
(25347)
科研(23855)
创新(23683)
(23344)
计划(23231)
期刊
(84244)
经济(84244)
研究(58159)
中国(47608)
(33697)
学报(32907)
科学(29687)
教育(29603)
(26509)
管理(25934)
大学(24626)
学学(22897)
农业(22285)
技术(19245)
(18006)
金融(18006)
业经(14786)
经济研究(12756)
财经(12135)
(11683)
问题(11339)
统计(11290)
图书(11091)
(10485)
(10359)
(9964)
职业(9860)
资源(9339)
决策(9111)
科技(8894)
共检索到303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俞锦龙  
莆田市地处闽中平原,面海背山,辖二区二县,总人口 237.7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是一个农业型的省辖市。近几年来,莆田市农村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促进了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尤琳  李卫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武洁  权少伟  
本文系统介绍了城镇化率的定义与统计标准、常用的统计方法和推算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利弊。城镇化率的推算是以人口普查、年度人口变动调查数据和村级单位城乡属性为基础,通过测算影响城镇化率的3个因素:城镇区域扩张、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城乡迁移,来测算我国各地区城镇化率。建立科学有效的城镇化率监测制度,是当前统计制度方法研究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永文  
河南地处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区腹心地带和陆上交通枢纽位置,其城市化水平高低及布局合理与否,对振兴河南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一、发展与布局现状特点据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证明,河南是我国城镇发生最早地区,不少城市曾多次是历史朝代的都城。自元代以后,河南城镇逐渐衰落下来。解放前夕,全省共有12个城市和1个矿区(焦作),人口都在25万以下,全是消费性城市。解解后,随着河南经济的发展,城镇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金宏  
通过建立区域人口城市化水平动态模拟的一种多因子确定性模型,解析了初始城市化水平、城乡自然增长率差异、农村人口转化率对城市化过程的影响,导出了城市化水平动态平衡的充分条件;作为这一模型的应用尝试,并以农村人口转化率为控制参量,预测了我国各省未来60年的城市化水平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舜五  
1981年6月,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该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在这个规划中提出了南京市城镇群体布局的设想,即将全市(包括市区和三个郊县)4,70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划分成各具功能而又相互联系的“市(区)——郊(区)——(卫星)城——乡(村)——集(镇)”五个圈层(见《南京市圈层式城镇群体布局示意图》),并对各圈层以及主要市镇的分工协作和建设发展做了具体论述。现就其中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康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是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分工地位的代表地区,也是最主要的人口聚集区。随着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和经济环境在空间上的均衡发展,长三角在产业和人口方面的集聚效应将更加明显。从生态景观和经济发展的分析入手,开展了人口承载力和人口集聚的研究,大胆提出未来长三角人口集聚的规模以及在空间上的分布,同时提出建设六大都市圈和六大国际门户,形成网络化的城市空间布局,有效承接大量流入的人口和支撑产业的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晓河  胡拥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的制度安排经历了由限制农民进城到允许、引导农民进城、再到鼓励农民进城的过程,对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中国城镇化还面临着内需开发、农民工市民化、城镇体系结构布局等方面的问题。下一步,中国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从布局突破过渡到全面推进阶段,从规模重组、空间重组、产业重组三个维度确立中国城市体系的总体布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两者相互支撑、同步发展。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因制度隔离障碍,产生了城市融入、社会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政治参与边缘化、与相关利益者之间冲突这四种类型繁杂、程度不一的社会风险。唯有破除制度壁垒,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就业市场,提升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治理这些风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两者相互支撑、同步发展。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因制度隔离障碍,产生了城市融入、社会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政治参与边缘化、与相关利益者之间冲突这四种类型繁杂、程度不一的社会风险。唯有破除制度壁垒,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就业市场,提升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治理这些风险。
[期刊] 求索  [作者] 童中贤  曾群华  
推进中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应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既要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使具有承东启西和连南进北联结作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武郑都市带共同构筑起支撑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金十字架构",也要推动中部地区跨省边际城镇联动发展。着力发展中部新兴城市群,使之成为支撑中部崛起、促进经济增长、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构建以武汉、长沙、郑州、南昌、太原、合肥为核心,依托长江、沪昆、陇海、京九、京广、二广"三纵三横"重点发展轴线,形成"六核六轴六组团多节点"的空间发展格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钟少颖  陈锐  魏后凯  
系统总结了中国城镇空间布局的现状特征,分析了经济布局调整、资源环境约束、交通运输方式变革和区域政策等新因素对中国城镇空间布局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城镇空间布局的总体设想,即采用以世界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四纵四横的城市发展轴线为主要支撑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多中心网络化"开发模式,并提出了促进形成这一布局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栋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文武  
农村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趋势,建设新农村是农村发展的终极目标。但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地区与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程度低的地区的农村学校布局,就地城镇化的农村与迁移城镇化的农村的学校布局应该有不同的方式和路径。新农村建设的学校布局必须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程度相协调,使高效益和高质量与教育公平相结合,通过提高乡村教师质量、收入和教学水平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雷培梁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提供了新机遇,也对其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提出新任务、新要求。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需要调整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学科专业布局。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还要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不断完善服务城乡发展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