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6)
- 2023(7536)
- 2022(6032)
- 2021(5663)
- 2020(4719)
- 2019(10401)
- 2018(10262)
- 2017(18335)
- 2016(10955)
- 2015(13163)
- 2014(13511)
- 2013(12311)
- 2012(11304)
- 2011(10147)
- 2010(10460)
- 2009(9509)
- 2008(9419)
- 2007(8859)
- 2006(7901)
- 2005(7106)
- 学科
- 管理(34927)
- 济(33927)
- 经济(33853)
- 业(27299)
- 企(23460)
- 企业(23460)
- 中国(13900)
- 制(12792)
- 财(12168)
- 农(11365)
- 方法(10697)
- 业经(10337)
- 教育(9887)
- 理论(9297)
- 体(8898)
- 数学(8430)
- 数学方法(8285)
- 地方(7747)
- 教学(7623)
- 体制(7410)
- 技术(7208)
- 农业(7180)
- 银(7090)
- 银行(7083)
- 务(6990)
- 财务(6957)
- 财务管理(6938)
- 学(6811)
- 行(6771)
- 企业财务(6584)
- 机构
- 学院(147750)
- 大学(144766)
- 济(53330)
- 经济(51859)
- 管理(49977)
- 研究(48551)
- 理学(41463)
- 理学院(40911)
- 管理学(40063)
- 管理学院(39775)
- 中国(35858)
- 京(31614)
- 财(29843)
- 科学(27614)
- 江(25833)
- 所(23422)
- 技术(22229)
- 中心(22140)
- 财经(21920)
- 范(21478)
- 职业(21413)
- 师范(21298)
- 农(20915)
- 研究所(20493)
- 州(20135)
- 北京(19988)
- 经(19734)
- 业大(19006)
- 院(18329)
- 教育(17063)
- 基金
- 项目(91852)
- 研究(75450)
- 科学(72519)
- 基金(62328)
- 家(52416)
- 国家(51873)
- 社会(45704)
- 科学基金(44797)
- 社会科(42928)
- 社会科学(42919)
- 教育(39463)
- 省(39099)
- 编号(33746)
- 基金项目(32401)
- 划(32188)
- 成果(29383)
- 自然(26406)
- 课题(26383)
- 自然科(25743)
- 自然科学(25738)
- 自然科学基金(25262)
- 资助(24542)
- 制(23476)
- 年(22560)
- 重点(21717)
- 部(20781)
- 性(20180)
- 创(19950)
- 项目编号(19805)
- 发(19710)
共检索到243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斌
章程是指导高等院校办学的基本准则,也是实现依法治校的根本保证。《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出:"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到2015年,高等学校要完成"一校一章程"的目标。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无疑也需要制定章程来规范自己的办学。自《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颁布以来,高职院校普遍加快推进章程建设,但总体上还处于缺失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职院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正权 朱德全 熊晴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突破点在于课程本身。在价值定位上,课程作为理念精神,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筑牢思想根基;课程作为媒介载体,有效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作为重要组成,推进高职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在边界认识上,课程的主体、内容与情境三个要素构成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边界,主体边界体现“和而不同”,内容边界体现“同向完整”,情境边界体现“复合多向”。在融合实践上,一是要素融合,识别获取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资源;二是结构融合,构建高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体系;三是功能融合,打造高职课程思政的共生“超系统”。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易红
大学作为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多重使命的重要社会组织,其与政府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不断调整,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在不断变化和完善,大学演变的过程也是制度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建立良好的制度体系,并在长期办学中使之不断革新、发展完善,是高水平大学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霄兵
加强高等学校章程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部分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经过认真研究、反复征求意见,教育部以第31号令的形式颁布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一个标志性文件,对于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祝志勇
本文认为,产权主体特性与经营者行为及效率有直接的关系,强有力的经济约束机制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机制依赖于产权主体多元化、独立化这一根本性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主体多元化、独立化,如不存在多重产权主体为特征的股份公司制,就不能形成出资人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经营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机制,也谈不上委托──代理关系及有效调整;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独立化是对市场经济的理性认识,事关"两个根本转变"的大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雨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古以来,大学就在文明盛衰、社稷起伏与民族兴亡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神圣使命。大学的精神和本质是支撑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紧紧抓住大学精神和本质所在,建设回归大学本位的章程,既是现代大学的自主价值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虽无"章程"的表述,但最早追溯到宋代书院的院规、训示,也具有章程的早期形式和内涵。到了近代,《京师大学堂章程》的出现奠定了中国大学章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荣德
大学应始终恪守对学术的追求,秉持学术独立的品格,成就学术不朽的灵魂。原有的规章制度、运行模式、思维方式等都要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学术委员会切忌把一些行政事务缠于自己身上,又异化到问题的另一个极端。学术委员会制度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教授群体参与学校管理、推动学校学术发展的制度保证。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对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大学的管、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霄兵
2013年11月16日,教育部核准了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的章程。这是教育部第31号令《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实施以来,教育部首批核准的高校章程,标志着高校章程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制定、核准首批高等学校章程的意义推进高等学校章程建设,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一项重要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洪才 刘隽颖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合格师资、课程及与社会的有效合作,是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难点。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点在于改变师生评价导向。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我国当下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大学发展转型的一次挑战,也是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一次考验。高校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主体,必须通过创新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和育人模式,探索创新创业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文显 周其凤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吉林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通过的《吉林大学章程》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科学探索,在学校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引起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全国高校的广泛关注。这部章程以我国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作为立法依据.认真总结和吸纳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制度成果。借鉴了境外大学章程的有益成分,同时着重总结和升华了我们立足本校校情探索现代大学精神,进行制度改革和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晶
确立人才至上的教师队伍建设主题,人才成长环境配套建设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与教师人才培育优先的教师队伍建设原则,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理念。从人才"资质管理"走向教师"资格管理"、从"教师引进"走向"平台引进"、从"引进为主"走向"自产人才"是民办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立基点。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教师队伍建设 人才资源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真真
近年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界高度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现代大学制度进行深刻理解,分析现行大学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提出了加快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制度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国庆
课程建设是"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双高计划"建设阶段,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要以什么为内容?如果说自国家示范校建设以来,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一直把重心放在课程结构改革上,那么"双高计划"阶段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就要以知识开发为核心。技术知识开发模型包括三个维度,即知识需求、知识层级和知识载体。明确技术知识的需求定位可解决哪里需要技术知识的问题,明确技术知识的层级结构可解决需要什么样的技术知识的问题,明确技术知识的存在载体可解决哪里能够获得技术知识的问题。高职院校技术知识开发的重要抓手是教学内容标准开发、教材开发与应用技术学科建设。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课程建设 知识开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谭江华
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国家对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层面调整。要真正激发国企发展动力,深层次改革必须基于顶层设计,从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着手,重启有序的"国退民进",实现"国民共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混合所有制经济及其改革的地位提升到了空前高度,将其定性为实现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2015年9月24日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正式出台,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企改革主战场。只有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的制度优势,廓清国企边界,充分给予民企发展空间,探索中国的淡马锡模式,才能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雄在《当代教育论坛》第7期撰文指出,大学、学术、政府和市场四力制衡是大学张扬"现代性"的制度诉求。我国长期实施的管制型大学制度曾经起到保护大学、稳定社会的历史性作用,但同时也压制了其现代性力量的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