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69)
2023(19480)
2022(16727)
2021(15674)
2020(13261)
2019(29984)
2018(29756)
2017(57617)
2016(31540)
2015(35042)
2014(34658)
2013(34013)
2012(31085)
2011(27754)
2010(28195)
2009(26424)
2008(26103)
2007(23248)
2006(20601)
2005(18480)
作者
(89412)
(74074)
(73813)
(70385)
(47625)
(35599)
(33555)
(28853)
(28016)
(26876)
(25147)
(25035)
(23798)
(23629)
(23256)
(22709)
(22066)
(21788)
(21327)
(21236)
(18361)
(18335)
(18158)
(17091)
(16602)
(16558)
(16535)
(16427)
(14939)
(14718)
学科
(127383)
经济(127240)
(107623)
管理(102791)
(95896)
企业(95896)
方法(56320)
数学(45761)
数学方法(44973)
(38206)
(37697)
业经(36595)
中国(32576)
农业(25816)
(25746)
财务(25659)
财务管理(25615)
(25496)
地方(25174)
理论(24736)
(24409)
企业财务(24247)
(23280)
贸易(23265)
技术(23228)
(22619)
(22410)
(22172)
(20794)
(18848)
机构
学院(444457)
大学(439122)
管理(177311)
(177234)
经济(173411)
理学(152575)
理学院(150966)
管理学(148210)
管理学院(147389)
研究(144957)
中国(110560)
(93024)
科学(89107)
(85097)
(72810)
(71781)
(67630)
财经(66728)
研究所(65778)
中心(65476)
业大(64557)
(60583)
北京(58517)
(56731)
师范(56245)
农业(55998)
(54160)
(53357)
经济学(52093)
财经大学(49263)
基金
项目(295044)
科学(232702)
研究(218133)
基金(212958)
(184654)
国家(183030)
科学基金(158395)
社会(136217)
社会科(129087)
社会科学(129057)
(116893)
基金项目(111519)
自然(103214)
教育(101001)
自然科(100879)
自然科学(100858)
自然科学基金(99031)
(97122)
编号(89985)
资助(88742)
成果(73067)
重点(65979)
(64429)
(63028)
(62739)
课题(62413)
创新(58017)
科研(55858)
项目编号(55808)
教育部(55543)
期刊
(201130)
经济(201130)
研究(130837)
中国(85137)
管理(70943)
(67963)
(66239)
学报(66123)
科学(62323)
教育(50948)
大学(50723)
学学(47974)
农业(45519)
技术(41450)
(39640)
金融(39640)
业经(35079)
财经(32480)
经济研究(31839)
(27928)
(25922)
问题(25678)
技术经济(23153)
现代(21445)
图书(20946)
科技(20803)
统计(20556)
商业(20374)
(20229)
(20165)
共检索到661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德龙  李友东  王瑞永  
跨国企业关键领域决策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复杂系统决策难题。本文基于相对技术竞争优势改进型竞争函数和企业依存度(间接收益率),构建了竞合视角下的跨国企业关键领域决策序贯博弈模型。采用逆向归纳法得出跨国企业作为“先行者”和“破坏者”两个情境下的四条Nash均衡路径,分析了东道国政府“卡脖子”“法律战”和“拉清单”策略的影响,最后用数值分析给出跨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决策执行力度对均衡路径的影响。研究发现:博弈行动顺序只改变均衡路径中一个间接收益率的决策阈值;间接收益率的决策阈值与东道国企业关键领域相对技术竞争优势呈倒U型关系;在“反击”策略下,“卡脖子”策略可有效降低跨国企业对高依存度东道国企业进攻的概率,但在“不反击”策略下,“法律战”策略对此作用最显著。在“法律战”和“拉清单”策略下,东道国企业对高依存度跨国企业“进攻”策略执行力度的包容度更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敏  
市场开放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直接投资,也引致了跨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在本土市场竞争的问题。文章构建一个基于比较优势的策略选择模型,来分析跨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市场竞争的策略选择。文章得出结论是:跨国企业依托自身技术优势,选择技术领先战略,侧重高端市场的竞争;而东道国企业依托自身的规模优势,选择成本领先战略,侧重低端市场竞争。最后文章用聚类分析对中国彩电市场中外企业的竞争做出实证检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素心  
基于东道国引资政策对跨国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建立一个由跨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构成的寡头垄断竞争模型,分析跨国企业的选择行为及东道国的最佳优惠政策,结论表明东道国最佳优惠政策与跨国企业直接投资的固定成本密切相关。因此,东道国制定引资政策时应以本国国民福利为首要目标,针对不同类型的FDI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娟  
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数据,结合跨国公司理论和制度理论,系统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投资导向与中国跨国企业OFDI三者间作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跨国企业OFDI具有突出的资源导向特征,东道国市场资源禀赋会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决策产生积极影响,东道国经济制度环境并未抑制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规模,东道国文化制度环境差异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不明显,东道国政治制度环境和市场规模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程度不同。本文研究结论是对既有跨国投资理论的丰富和矫正,对中国跨国企业的OFDI实践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柴正猛  张岩贵  
研发具有高投入、长期性、动态性以及结果的不确定性特点,研发不仅仅是一种投资行为,还应该看作是一种融资行为。本文建立博弈论模型研究了融资受限的国内企业与内源融资跨国公司之间的R&D竞争,考虑了研发投融资的动态跨期效应,比较了长短期债务融资契约对研发投资影响的异同,研究了动态债务融资契约与寡占研发竞争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动态融资模式下的研发竞争动态模型,弥补了产业组织理论与公司融资理论之间各为体系的不足。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广宇  黄怡芳  
中国国内和东道国双重制度环境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非市场战略选择(缓冲战略、搭桥战略)的影响表明: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渐进式特征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正相关。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试验式特征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缓冲战略正相关。东道国政府权力集中程度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正相关,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缓冲战略负相关。东道国政府的信用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负相关。此外,中国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影响着中国跨国企业海外非市场战略的选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姚杰  李好好  
东道国政府的外资政策框架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东道国的区位吸引力,从而对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东道国的立场出发,尝试构建以东道国利益为核心、以东道国政府外资政策最优设计为目的的博弈模型,分析跨国直接投资活动中东道国和跨国公司的行为和策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亚伟  陶长琪  
基于产品差异化理论和Hotelling模型,以信息产品为例,探讨具有不同产品质量、网络效应、兼容性和转移成本的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研发博弈,分析了技术创新溢出对厂商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结论表明:厂商的研发投入具有相互替代性,并且研发投入和研发成功概率随着研发生产率的增大而增大;厂商应实施差别化策略,弱化价格竞争;网络效应有利于提升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动机;兼容性和技术溢出不利于跨国公司进行产品质量或性能提高幅度较大的技术创新;转换成本成为"赢者通吃"的壁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敏  李素雅  林键  
在国际商务研究领域,基于跨国企业及东道国政府间互动关系的议价能力(bargaining Power)的形成机制、理论模型等始终未达成统一的理论观点,本文通过回顾1950年-2008年间在权威国际学术期刊、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以及引用率较高的专业书籍,对议价能力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认为议价过程应是一个包含从跨国企业进入到撤离东道国的动态过程,如何全面把握议价能力的动态性是需要关注的课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娟  
鉴于母国与东道国间的制度距离客观存在,跨国企业在东道国市场的"合法化"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阐明了不同理论体系下"合法化"概念的本质特征;然后基于制度同构理论视角,系统阐释了跨国企业东道国市场"合法化"来源及途径;再依据跨国企业与东道国市场主体特征的不同,对现有跨国企业东道国市场"合法化"策略进行了系统归类,并就每一类策略特征进行了阐释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就跨国企业东道国市场"合法化"的概念测度、结果变量选取及国别数据分析等相关实证研究做了系统梳理;最后对未来相关研究重点及研究方向予以展望,供后续研究及企业国际化实践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启洋  任荣明  
海外投资壁垒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推动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遭遇海外投资壁垒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东道国与企业的利益博弈模型,对海外投资壁垒产生的原因、严厉程度以及企业强化利益分享对东道国设置投资壁垒的影响进行研究。最后,本文结合博弈模型的相关结论,就我国企业如何应对海外投资壁垒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姚新超  
国际专利不仅是跨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工具之一,同时也是打击竞争对手和防御侵权指控的重要手段。中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应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充分运用国际专利制度,实施国际专利策略,防御竞争对手的侵权行为,不断提高际竞争优势。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两国的产品互补性较大,中国跨国企业应主动运用美国的专利制度,跨国申请美国专利,以保护其合法权益并不断巩固和扩大美国市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晓娟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我国对世贸组织承诺的逐步兑现,中国优越的投资环境和庞大的市场对跨国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强,目前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90家来华投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已超过1160家。许多跨国企业在经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英基  
我国存在资源禀赋、环境规制、产业政策的区际差异,这些差异对企业投资区位决策会产生哪些影响?为了研究地方政府在兼顾地区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如何科学引导企业投资区位决策,文章构建了企业投资区位决策分析模型,理论分析了基于地方政府资源禀赋、环境规制和产业政策支持博弈的企业投资区位决策过程。并运用2005-201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合。最后从增强区位禀赋优势、弱化区际环境规制差异、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优化企业投资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丽清  张成科  朱帮助  
为探讨跨国企业在政府低碳规制阶段以及公平关切下激励与低碳规制相结合阶段的两阶段下的政企均衡策略,在公平关切和低碳规制视角下分析了政企间策略演变过程。研究表明,东道国低碳规制程度、收入分配比例以及投资国风险因素大小都影响着跨国企业是否选择在该国进行投资和采取低碳生产策略。在公平关切下激励与低碳规制相结合阶段,基于合作共赢的博弈方能达到演化均衡,母国政府的介入是改善跨国企业主动履行低碳生产工作、降低企业跨国投资不确定风险因素的重要手段,重视建立完善的奖罚机制和监管体系是化解企业与各政府间博弈困境的根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