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51)
- 2023(20843)
- 2022(17809)
- 2021(16529)
- 2020(13861)
- 2019(31504)
- 2018(31167)
- 2017(59908)
- 2016(32343)
- 2015(36195)
- 2014(35422)
- 2013(34697)
- 2012(31503)
- 2011(28269)
- 2010(28305)
- 2009(26602)
- 2008(26160)
- 2007(23175)
- 2006(20467)
- 2005(18165)
- 学科
- 济(128124)
- 经济(127952)
- 业(111422)
- 管理(108711)
- 企(98560)
- 企业(98560)
- 方法(56988)
- 数学(46315)
- 数学方法(45672)
- 财(39645)
- 农(38492)
- 业经(36746)
- 中国(33638)
- 制(28811)
- 务(27339)
- 财务(27254)
- 财务管理(27207)
- 农业(26362)
- 企业财务(25795)
- 理论(24905)
- 技术(24740)
- 地方(24305)
- 学(24193)
- 和(23305)
- 贸(22840)
- 贸易(22824)
- 易(22187)
- 划(21020)
- 银(20329)
- 体(20313)
- 机构
- 学院(455197)
- 大学(451945)
- 管理(183014)
- 济(181214)
- 经济(177286)
- 理学(157691)
- 理学院(156018)
- 管理学(153378)
- 管理学院(152496)
- 研究(144654)
- 中国(111053)
- 京(95474)
- 科学(87840)
- 财(86967)
- 所(70711)
- 农(70551)
- 财经(68953)
- 江(68299)
- 中心(66312)
- 业大(64968)
- 研究所(63790)
- 经(62598)
- 北京(59613)
- 范(58789)
- 师范(58295)
- 农业(54915)
- 州(54737)
- 经济学(54009)
- 院(53056)
- 财经大学(51056)
- 基金
- 项目(305713)
- 科学(242302)
- 研究(227564)
- 基金(221995)
- 家(191500)
- 国家(189841)
- 科学基金(165348)
- 社会(144173)
- 社会科(136585)
- 社会科学(136552)
- 省(120071)
- 基金项目(117036)
- 自然(106615)
- 教育(105323)
- 自然科(104109)
- 自然科学(104087)
- 自然科学基金(102218)
- 划(99749)
- 编号(93870)
- 资助(90505)
- 成果(75635)
- 重点(67920)
- 部(67383)
- 创(66080)
- 发(65005)
- 课题(64115)
- 创新(61117)
- 国家社会(59048)
- 制(58626)
- 教育部(58429)
- 期刊
- 济(203248)
- 经济(203248)
- 研究(132391)
- 中国(88582)
- 管理(72517)
- 财(70491)
- 学报(66176)
- 农(65108)
- 科学(62783)
- 教育(52202)
- 大学(51464)
- 学学(48260)
- 农业(44893)
- 技术(42010)
- 融(39200)
- 金融(39200)
- 业经(35757)
- 财经(34028)
- 经济研究(31285)
- 经(29186)
- 问题(26197)
- 业(25577)
- 图书(23234)
- 技术经济(23059)
- 科技(21719)
- 现代(21509)
- 版(20944)
- 商业(20826)
- 理论(20726)
- 财会(20518)
共检索到672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刚 宫舒文 彭涛
新创企业往往面临资源困境,导致创业失败率较高。裂变创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业形式,其资源获取途径和价值实现路径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有效提升新创企业成功率。本文基于竞合战略和资源行动双重理论,聚焦裂变企业与母体企业的紧密嵌入关系,深入探究裂变创业的价值创造机制。本文通过对源自“海尔系”与“蒙牛系”的四家裂变企业进行细致剖析,发现裂变企业通过策略性实施依附式竞合战略、联盟式竞合战略以及共生式竞合战略,逐步采取内向型资源拼凑、外向型资源编排以及生态型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方案,可以成功实现各类资源的跨组织流动,最终促成裂变企业的价值捕获与母体企业的价值增值。研究结论揭示了“竞合战略驱动下裂变创业价值创造机制”的黑箱,阐释了竞合战略驱动裂变创业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论证了裂变创业通过资源行动实现裂变企业和母体企业价值创造的内在机制,为裂变企业高效借力母体资源以及母体企业转变员工创业观念提供一定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宫舒文 李志刚 王举颖 彭涛
近年来,组织关系及其协同演化成为裂变创业研究的关注重点,然而尽管现有研究针对裂变视角下商业生态系统构建与重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却忽视了价值共创这个重要前提和关键动力。本文以机会-资源一体化为透镜,对海尔与源自“海尔系”的两家裂变新创企业实现价值共创的路径进行探究,归纳出一体化交互、匹配式连接与适应性重构三个关键环节,并基于不同裂变情境提炼出两条独特路径:互补型裂变创业通过资源驱动一体化、供应链群连接和内生能力重构的路径实现价值共创,具有“聚核式”共创特点;创新型裂变创业通过机会驱动一体化、产业集群连接和外拓能力重构的路径实现价值共创,具有“触点式”共创特点。本文揭示了裂变创业价值共创的三个关键环节和两条独特路径,对新创企业与母体企业如何在裂变创业过程中实现协同共创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鑫 李志刚 乔宝刚 贾建锋
近年来,从微观视角解读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成为理论界的热点问题。鉴于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特殊要求,现有研究或者重视在位企业安排多样主体,或者强调新企业颠覆在位企业的统治地位,但是忽视了新企业构建与在位企业协同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情境。母体支持型裂变创业是指受到母体企业正式支持并从母体内部裂变形成独立企业的创业形式,其蕴含的资源禀赋与嵌入的关系特征为补足当下的研究缺憾创造了条件。本研究以资源编排理论为透镜,对由海尔裂变产生的两家新企业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全过程进行探究,归纳出“母体裂变情境”“生态基石结构化”“生态协同能力化”“生态联动杠杆化”四个核心构念,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探索式”和“利用式”两条不同的商业生态系统构建路径。其中,新企业裂变时面临的母体企业情境是引发不同路径的直接原因。这些发现为商业生态系统动态研究、资源编排理论以及裂变创业双元创新做出了理论贡献,也为试图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在位企业和裂变创业企业提供了实践启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鑫 李志刚 乔宝刚 贾建锋
近年来,从微观视角解读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成为理论界的热点问题。鉴于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特殊要求,现有研究或者重视在位企业安排多样主体,或者强调新企业颠覆在位企业的统治地位,但是忽视了新企业构建与在位企业协同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情境。母体支持型裂变创业是指受到母体企业正式支持并从母体内部裂变形成独立企业的创业形式,其蕴含的资源禀赋与嵌入的关系特征为补足当下的研究缺憾创造了条件。本研究以资源编排理论为透镜,对由海尔裂变产生的两家新企业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全过程进行探究,归纳出“母体裂变情境”“生态基石结构化”“生态协同能力化”“生态联动杠杆化”四个核心构念,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探索式”和“利用式”两条不同的商业生态系统构建路径。其中,新企业裂变时面临的母体企业情境是引发不同路径的直接原因。这些发现为商业生态系统动态研究、资源编排理论以及裂变创业双元创新做出了理论贡献,也为试图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在位企业和裂变创业企业提供了实践启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蔷 李雪灵 刘京 景涛
传统基于资源理论和供应链理论对竞合战略的研究在解释互联网平台企业间的竞合现象时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从平台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四对平台企业的案例分析与对比研究,揭示互联网平台企业数据资源对竞合战略选择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数据资源的相似性和归属性是影响互联网平台企业竞合战略的关键要素,本文从理论层面补充并完善了现有的竞合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并为互联网平台企业竞合战略选择的商业实践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平 吴晓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文 张玉利 李凯
大部分创业者在创业之初都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但成功的创业者往往能突破约束创办企业。本文基于租金创造机制视角指出,创业者资源整合有两种不同战略:一种是能力构建机制导向下的现有资源开发战略,另一种是资源攫取机制导向下的潜在资源探索战略。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资源整合战略可能采用的实现手段,即开发现有资源可以考虑创造性拼凑,而探索潜在资源可以考虑利用杠杆资源的杠杆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秦春倩
母公司保持对裂变公司的控制权,但用分红权补足创业团队的股权,实现母子公司的双赢。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芬尼科技)自2002年4月创立(前身为广州市密西雷电子有限公司)以来,先后裂变出20多家新创企业(如下页表1所示),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拓展产业版图、丰富产品线,成长为空气能热泵、新能源设备、环保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冲 杨自伟 余彩婷
基于资源拼凑理论的视角,利用河南郑州地区76个创业企业团队的调研数据,分别检验了创业拼凑在组织信任、经验学习和创业团队创造力之间的链接作用以及组织信任、经验学习在创业拼凑中介机制形成过程中的相互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组织信任、经验学习会对创业拼凑产生积极作用;(2)创业拼凑对团队创造力会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在组织信任、经验学习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经验学习对组织信任与创业拼凑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组织信任经由创业拼凑对团队创造力的间接影响;(4)组织信任对经验学习与创业拼凑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经验学习经由创业拼凑对团队创造力的间接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资源拼凑视角下创业团队创造力形成机制的研究,为探索资源拼凑理论的解释边界条件提供了思路,对创业团队及企业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组织信任 经验学习 创业拼凑 团队创造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简冠群 汪晓宝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数字化转型承担着数字化技术创新升级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文章以格力电器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为例,分析数字化转型推动价值创造的机理关系及价值创造效果。研究发现:格力电器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再创造中主要依赖于内外部价值链重塑、自主研发驱动技术创新、搭建数字平台推动商业模式转型。通过实施以上三种路径,格力电器提升了组织绩效、有效地进行成本管控,提升了研发创新水平,扩大了市场影响力,以上的三个层面共同实现了企业价值创造。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价值创造的机理模型,为传统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价值再创造、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价值创造 价值链 商业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海燕
文章试图从整体的视角,将企业视为一个把投入要素转化为产品、再把产品传递给消费者的整体,在这个过程当中即实现了企业的价值又为客户提供了满意的价值,同时也使利益相关者实现其价值。
关键词:
价值创造 盈利模式 连锁超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晓文 黄慧婷 李凯
会展产业的经济效应是会展研究领域的重要论题。本文在已有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之上,从创业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选取3家典型的创业企业作为需求方和1家会展企业作为供给方开展多案例研究并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得出基于创业资源的会展经济效应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揭示在这一作用过程中各种创业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会展活动在一定时间空间内集聚资源而产生供给,创业企业在开发创业机会的过程中受到高度的资源约束而产生需求,这种供需关系使得资源成为会展活动实现经济效应的传导手段,创业企业从会展活动中获得社会资源、技
关键词:
会展 创业资源 经济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志运
竞合战略的构建核心在于企业关联集团的资源优化整合,尤其是关联集团的外部成员——竞争者与合作者,成为企业竞合战略构建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企业资源类型与结盟对象的竞争合作,形成了企业竞合战略的几种构建模式,为我国企业制定竞合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资源整合 竞合战略 模式 战略构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寇佳辉 王强
零售企业供应链效率越高,竞争优势也会越强,而零售企业竞合战略和结构柔性对供应链效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前者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为整个供应链的协调提供有力支持,后者则可以通过增强供应链节点之间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提高运营效率。为此,本文构建了零售企业竞合战略、结构柔性(内部组织能力、外部关系能力、跨边界连接能力)与供应链效率的机制模型,通过对多家零售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开展实证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润萍 尹昊博 陆鹏
数字时代下,商业环境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特征尤为突出,数字化新创企业的成长面临巨大挑战。竞合战略是企业通过与价值网络中的不同角色,包括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和互补者合作以获取竞争优势或价值的战略,它是数字化新创企业构建双元能力以寻求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然而现有研究对此缺乏关注。本文根据竞合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从双元能力视角揭示了竞合战略对数字化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路径。本文利用我国数字化新创企业的实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竞合战略有助于推动数字化新创企业成长;竞合战略可以通过提升双元能力(探索能力和利用能力)促进数字化新创企业成长;当技术动态性程度较低时,利用能力对数字化新创企业成长的积极作用较强,但随着技术动态性的提高,探索能力的优势逐渐凸显。本研究以双元能力作为关键路径揭示了竞合战略对数字化新创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有助于打开竞合战略对数字化新创企业成长作用机制的黑箱,为推动我国数字化新创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