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90)
- 2023(17843)
- 2022(15364)
- 2021(14293)
- 2020(12266)
- 2019(28222)
- 2018(27999)
- 2017(54816)
- 2016(29968)
- 2015(33617)
- 2014(33795)
- 2013(33927)
- 2012(31203)
- 2011(28035)
- 2010(28099)
- 2009(26227)
- 2008(26504)
- 2007(23910)
- 2006(20788)
- 2005(18819)
- 学科
- 济(128356)
- 经济(128214)
- 业(108070)
- 管理(98818)
- 企(95575)
- 企业(95575)
- 方法(60746)
- 数学(50135)
- 数学方法(49629)
- 财(38119)
- 农(37564)
- 业经(35250)
- 中国(30340)
- 务(27481)
- 财务(27405)
- 财务管理(27365)
- 企业财务(26005)
- 农业(25789)
- 制(25400)
- 学(25212)
- 贸(23197)
- 地方(23187)
- 贸易(23186)
- 技术(22556)
- 理论(22518)
- 易(22483)
- 和(21820)
- 划(19696)
- 银(19398)
- 银行(19344)
- 机构
- 学院(439869)
- 大学(438047)
- 济(179311)
- 管理(177192)
- 经济(175536)
- 理学(152598)
- 理学院(150982)
- 管理学(148591)
- 管理学院(147788)
- 研究(142869)
- 中国(109777)
- 京(92806)
- 科学(88328)
- 财(84042)
- 农(76080)
- 所(72937)
- 财经(67383)
- 业大(66565)
- 研究所(65989)
- 江(65544)
- 中心(65064)
- 经(61135)
- 农业(60001)
- 北京(58433)
- 范(54452)
- 师范(53938)
- 经济学(53545)
- 州(52583)
- 院(51204)
- 财经大学(49915)
- 基金
- 项目(290868)
- 科学(228954)
- 基金(211774)
- 研究(211196)
- 家(184134)
- 国家(182530)
- 科学基金(157387)
- 社会(132761)
- 社会科(125827)
- 社会科学(125794)
- 省(114056)
- 基金项目(112623)
- 自然(103738)
- 自然科(101330)
- 自然科学(101301)
- 自然科学基金(99533)
- 教育(96554)
- 划(95091)
- 资助(87680)
- 编号(86191)
- 成果(69267)
- 重点(64561)
- 部(64450)
- 创(61543)
- 发(61416)
- 课题(58351)
- 创新(56958)
- 科研(55965)
- 教育部(55110)
- 大学(54187)
- 期刊
- 济(199474)
- 经济(199474)
- 研究(127625)
- 中国(79693)
- 农(69526)
- 学报(68724)
- 财(68112)
- 管理(67189)
- 科学(63783)
- 大学(51691)
- 学学(49034)
- 农业(47522)
- 教育(42248)
- 融(40225)
- 金融(40225)
- 技术(38585)
- 业经(34271)
- 财经(34056)
- 经济研究(30952)
- 经(29157)
- 业(27134)
- 问题(26420)
- 技术经济(23934)
- 理论(21131)
- 商业(21049)
- 现代(20811)
- 版(20571)
- 科技(20172)
- 贸(19943)
- 图书(19784)
共检索到644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新明 龙良智 龙贤义 叶珍
本文以中国家电行业内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动态竞争研究的分析方法从以焦点企业为中心跨越到以竞争者为中心,重点关注竞争者分析对企业市场与非市场进攻行动选择的深层次影响机制。研究结论主要有:第一,市场共性对竞争性进攻行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市场共性对市场进攻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与非市场进攻却存在一定的弱正相关性;第二,资源相似性对竞争性进攻行动不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进一步发现,资源相似性对市场进攻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非市场进攻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市场共性对资源相似性与竞争行动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发现市场共性越高,资源相似性与市场进攻行动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强;市场共性越高,资源相似性与非市场进攻行动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第四,在公司层面,企业规模、企业年龄、资产收益率、资源优势对市场与非市场进攻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政府采购额仅对非市场进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市场进攻的作用并不显著;多元化水平对市场进攻具有弱负向影响,但对非市场进攻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市场层面,发现市场集中度与不可逆性对市场进攻与非市场进攻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然而,竞争者的进攻仅对市场进攻行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非市场进攻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新明 龙良智 龙贤义 叶珍
本文以中国家电行业内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动态竞争研究的分析方法从以焦点企业为中心跨越到以竞争者为中心,重点关注竞争者分析对企业市场与非市场进攻行动选择的深层次影响机制。研究结论主要有:第一,市场共性对竞争性进攻行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市场共性对市场进攻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与非市场进攻却存在一定的弱正相关性;第二,资源相似性对竞争性进攻行动不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进一步发现,资源相似性对市场进攻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非市场进攻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市场共性对资源相似性与竞争行动之间的关系具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邓新明 叶珍 许洋
本文以中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市场与非市场两个层面综合考察了企业的竞争行动、竞争对手响应行动(包括数量与速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企业竞争行动(包括市场与非市场行动)越积极,绩效表现越好;第二,竞争行动对企业绩效具有直接的正效应,同时又由于引发了竞争对手的响应行动(数量与速度)而会对绩效产生间接的负效应;第三,竞争行动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净效应仍然为正,而且非市场行动的净效应要大于市场行动;第四,企业市场行动的复杂性、异常性、明显性对行动与绩效之间关系均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第五,对于非市场行动而言,只有明显性对二者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罗巧云 刘敏
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残酷的竞争规则,使企业仅仅重视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的分析已远远不够了,还必须重视时竞争者的分析。企生竞争者有直接竞争者、相关竞争者、隐形竞争者等。搞清竞争者,就要制定适宜的竞争策略。竞争策略的制定首先受制于企业目标,其次是明确企业的处境,即竞争者的优劣势状况。而要分析竞争者,搞清其优劣势,必须建立有效的竞争性情报系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邓新明 刘国华
文章考察了企业市场战略与非市场战略整合的行为模式及其资源关联性。主要结论:第一,企业非市场战略与市场战略的整合模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事项整合、战略协同与战略互动;第二,企业整合市场战略与非市场战略资源基础包括三个维度,即市场资源、非市场资源以及制度资源;第三,企业资源与战略整合模式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其中制度资源对事项整合存在显著性的正向作用,而对战略互动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市场资源对事项整合不存在显著性的影响,而对战略协同与战略互动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非市场资源对战略整合模式均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市场战略 非市场战略 整合战略 实证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省贵
在分析企业同竞争者进行合作的重要性及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而研究了企业应如何同竞争者进行合作才能实现企业成长的目的;提出与竞争者的合作是实现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企业成长 竞争者 合作者 竞争性合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新明 王惠子 朱登 龙贤义
本文主要融合社会网络与动态竞争理论,探讨企业发起竞争行动背后的深层次内部机制,具体关注高管团队社会网络与竞争压力感知如何影响企业的行动进攻性与企业绩效;以及行动进攻性对高管团队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主要结论有:第一,高管团队社会网络(包括内部与外部网络)对企业行动进攻性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高管团队的竞争压力感知对行动进攻性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竞争压力对于高管团队内部网络与行动进攻性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对于高管团队外部网络与进攻行动的关系则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第四,行动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新明 王惠子 朱登 龙贤义
本文主要融合社会网络与动态竞争理论,探讨企业发起竞争行动背后的深层次内部机制,具体关注高管团队社会网络与竞争压力感知如何影响企业的行动进攻性与企业绩效;以及行动进攻性对高管团队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主要结论有:第一,高管团队社会网络(包括内部与外部网络)对企业行动进攻性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高管团队的竞争压力感知对行动进攻性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竞争压力对于高管团队内部网络与行动进攻性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对于高管团队外部网络与进攻行动的关系则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第四,行动进攻性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五,行动进攻性对高管团队内部网络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对高管团队外部网络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显著的调节影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卫武
随着我国企业步入激烈的动态竞争时代,企业的成功不仅依赖于产品和服务、分销渠道、供应链、价格等市场行为,也依赖于企业与政府、社会公众以及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等非市场行为。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企业非市场、市场行为(或回应)及其竞争特点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及其相关假设,然后以2004年至2006年我国钢铁、汽车、医药、日化、电力和电信等六个行业中的30家企业的非市场与市场行为为样本,通过结构内容分析方法对有关企业竞争行为新闻报道的编码数据进行处理和信效度检验,接着在对各种非市场与市场行为频数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的基础上,运用回归方程模型进一步分别检验了非市场与市场行为及其竞争特点对企业绩效的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红波 杨海霞
本文以2008—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定义企业竞争关系,借助WW指数构建竞争者融资约束指标,探讨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并购概率、并购频次及并购规模均随竞争者融资约束的增加而增加,且“去杠杆”政策引发的竞争者融资约束会促进企业并购行为。考虑企业自身的融资约束情况,发现当企业自身融资约束较小、资产规模较大、产权性质为国有时,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竞争效应是竞争者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并购行为的主要机制,具体表现为: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效应随着同行竞争效应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受企业委托代理成本的影响;竞争者融资约束增加企业技术并购倾向,但未增加企业关联并购倾向与无关多元化并购倾向;竞争者融资约束增加企业并购绩效。理论上,本文从企业并购视角丰富了竞争者融资约束的经济后果研究,同时从竞争者融资约束视角扩展了行业环境影响企业并购行为的相关研究;实践上,本文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红波 杨海霞
本文以2008—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定义企业竞争关系,借助WW指数构建竞争者融资约束指标,探讨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并购概率、并购频次及并购规模均随竞争者融资约束的增加而增加,且“去杠杆”政策引发的竞争者融资约束会促进企业并购行为。考虑企业自身的融资约束情况,发现当企业自身融资约束较小、资产规模较大、产权性质为国有时,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竞争效应是竞争者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并购行为的主要机制,具体表现为: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效应随着同行竞争效应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受企业委托代理成本的影响;竞争者融资约束增加企业技术并购倾向,但未增加企业关联并购倾向与无关多元化并购倾向;竞争者融资约束增加企业并购绩效。理论上,本文从企业并购视角丰富了竞争者融资约束的经济后果研究,同时从竞争者融资约束视角扩展了行业环境影响企业并购行为的相关研究;实践上,本文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耿帅
本文顺承企业资源观的理论核心要义,提出处于产业集群层面并为集群内部企业所特有的共享性资源。然后采用数理统计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集群企业与非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水平及其与共享性资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验证了共享性资源的存在性及其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支持了共享性资源是集群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这一论断。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田志龙 樊帅
随着企业非市场行为在竞争中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将非市场行为分析纳入传统的竞争互动的框架中,探讨其与市场行为如何在竞争过程中互动,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新方向。本文采用结构内容分析法,以中国典型房地产企业为例,研究企业市场与非市场竞争行为及其互动规律。文章的结论补充了传统竞争互动理论基于市场行为的单一性,为进一步研究中国转型时期企业的竞争互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例支持。
关键词:
竞争互动 非市场竞争行为 反应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志龙 邓新明 Taeb Hafsi
传统的企业竞争互动理论主要是以市场行为为核心的研究,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忽视了非市场行为的重要性与价值。本文采用结构内容分析法,以中国家电行业企业为例,主要讨论这些企业竞争行为,尤其是市场行为与非市场行为之间的互动特征及其规律,从而将现有的以市场为核心的竞争互动研究有效地拓展到非市场领域,以期为中国企业的管理者们在预测竞争对手策略与行为选择时提供一些实践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涂德志
“与竞争者合作”是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新潮流;增强竞争实力、谋求长远发展是银行同业合作的动因;从营销的角度看,在竞争者市场上开展关系营销则是银行同业合作的有效途径。为此,中资银行要积极树立竞争者市场营销观念,认真选择好合作伙伴和合作形式,努力维系好同业合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