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38)
2023(14831)
2022(12866)
2021(12306)
2020(10393)
2019(24018)
2018(24172)
2017(47306)
2016(25569)
2015(28755)
2014(28628)
2013(28168)
2012(25591)
2011(23184)
2010(23437)
2009(21810)
2008(21098)
2007(18598)
2006(16264)
2005(14468)
作者
(73055)
(60194)
(59932)
(57330)
(38140)
(28800)
(27299)
(23710)
(22811)
(21527)
(20436)
(20047)
(19091)
(18956)
(18569)
(18285)
(17984)
(17970)
(17322)
(17137)
(14905)
(14803)
(14599)
(13668)
(13523)
(13430)
(13379)
(13365)
(12127)
(11722)
学科
(101871)
经济(101759)
管理(74459)
(70605)
(59763)
企业(59763)
方法(49720)
数学(43006)
数学方法(42281)
中国(28101)
(27173)
(25344)
业经(23235)
(21469)
(20472)
(19695)
贸易(19683)
(19177)
理论(18671)
地方(18497)
农业(17568)
(17015)
(16422)
银行(16376)
技术(15867)
(15850)
财务(15770)
财务管理(15739)
(15622)
企业财务(14851)
机构
大学(365315)
学院(364797)
管理(146048)
(143121)
经济(139979)
理学(126988)
理学院(125644)
管理学(123247)
管理学院(122599)
研究(115975)
中国(86799)
(77435)
科学(72102)
(66800)
(57435)
(54148)
财经(54034)
业大(52844)
研究所(52254)
中心(51977)
(51688)
(49025)
北京(48990)
(47930)
师范(47485)
经济学(42822)
(42523)
农业(42512)
(42493)
财经大学(40324)
基金
项目(245896)
科学(193506)
研究(181418)
基金(177546)
(153622)
国家(152371)
科学基金(131350)
社会(112701)
社会科(106778)
社会科学(106750)
(96127)
基金项目(93727)
自然(85887)
教育(84862)
自然科(83903)
自然科学(83885)
自然科学基金(82361)
(80911)
编号(75594)
资助(74453)
成果(61469)
重点(54877)
(54276)
(51787)
课题(51772)
(51055)
创新(47513)
科研(47103)
项目编号(46893)
教育部(46881)
期刊
(155090)
经济(155090)
研究(106629)
中国(63491)
学报(54863)
管理(54494)
科学(51043)
(49097)
(48748)
教育(42630)
大学(41905)
学学(39285)
农业(34022)
技术(32613)
(29659)
金融(29659)
业经(27334)
财经(25860)
经济研究(25473)
(22083)
问题(20726)
图书(19426)
理论(18116)
技术经济(17953)
商业(17540)
科技(17303)
(16889)
统计(16858)
现代(16684)
实践(16549)
共检索到520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杰军  王文涛  
本文拟从竞争的分析角度出发,以科研院所提供科技产品的竞争性质为主要纬度,将我国的中央级科研院处于完全非竞争市场结构的归类为国立Ⅰ型,处于寡头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归类为国立Ⅱ型,处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归类为国立Ⅲ型,处于自由竞争市场结构下归类为国立Ⅳ型,不同类型院所应采取不同的政策加以管理,以为我国现代院所制度建立提供新思路,为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帮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立忠  王晓萍  袁雯静  谢程程  
基于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研究生协同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引入"联盟"概念,从战略层面、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三方面出发,分析了校所研究生协同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组建战略联盟、优化发展模式、完善管理架构的提升路径;同时结合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实证案例对校所协同培养模式的优化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校与科研院所协同培养工作的推进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戴沂伽  王涛  顾新  
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国外学术衍生企业相关研究和中国模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转制科研院所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并从创新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三个角度提出了转制科研院所在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竞争力假设。基于2011—2016年转制科研院所在三大高技术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考虑随机效应的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转制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均显著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但成长能力并未体现出同步的优势,国有产权结构制约了高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菲  李宏  
指出情报研究活动对于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科研院所技术转移过程中不同技术转移模式下的主要技术竞争情报需求,简要介绍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实施,通过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技术转移活动来说明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的技术竞争情报应用,最后对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开展技术竞争情报活动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易斯  
科技奖励对促进创新技术的产生,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推动专业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做好科技奖励管理工作的意义不同凡响。文章对科研院所自主创新模式下的科技奖励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寄中  蔡文东  黄宁燕  
在进行公共科研机构改革方面,美英国家运用GOCO模式(即政府所有—合同管理)有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本文以英国国立科研机构改革为例,详述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应用GOCO模式进行体制改革的过程,借鉴其经验为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央部委属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薇  金志丰  
本文分析了科研院所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总结探讨了包括申报、立项、实施、验收、后续监管过程的预决算、评估考核等环节的动态管理模式,为强化科研经费的管理、规范资金使用、保障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娄成武  
科研院所转型模式分析(之二)东北大学娄成武一、科研院所和企业一体化模式技术开发型院所和企业的一体化模式是当前科研机构转型的一种十分常见和普遍的模式。据有关部门统计,世界上独立研究机构的数目在不断减少,已从占总数的15.2%降至6.9%。科研院所之所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鑫琳  
随着产业化发展,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如何实现对子公司的有效管控,成为军工科研院所对子公司管控的重要内容,文章从集团管控的基本理论出发,探索军工科研院所对子公司管控的有效模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政财  
经过20年的改革,我国科研院所在“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方针的指导下,引导科技力量为经济建设服务,扩大对外开放,引进竞争机制,使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正靠自己的努力拓展生存发展的空间,已逐步形成市场主体型、混合型、政府主体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旭梅  
运用创新治理理论分析日本新型科研院所制度的创新措施和治理特征,说明日本改革后的新制度以创新治理代替创新管理、从供给导向转为需求导向的做法更加符合国家科研机构的研发特点和发展规律,不仅有助于政府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建立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支持技术开发研究,还有助于科研机构整合集聚多元创新主体,打通创新链,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其具体措施和互动机制可以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促使科研机构在协同创新中更好发挥桥接功能,以解决科研成果封闭自我循环现象、消除创新激励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进富  黄涛  张颖颖  田梦  
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从平台型组织视角对西光所案例进行扎根理论剖析,探索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及其对衍生创业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科研院所以开放的组织边界为基础,形成多个子平台相互耦合的平台核心以及具有多元异质性主体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特征的平台边缘,并依据自上而下授权赋能、自下而上资源倒逼、人才管理模式优化和协同竞争互动的机制运行,以上特点将促使内外部资源的有效编排,从而促进衍生创业。研究进一步拓展平台型组织理论的边界,从而为科研院所转型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龚朴  王晨  
奥特莱斯已演变成为一种新型的零售业态,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功,但相关学术理论成果还相对缺乏。本研究以空间竞争理论为基础,从传统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间的博弈出发,在消费者的偏好不确定的情况下,探究了奥特莱斯的区位选择、建设规模以及商品定价问题,试图为奥特莱斯投资人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区位选择和建设规模依赖于消费者的聚集程度,消费者聚集程度较低时,奥特莱斯应紧邻消费者,投资者应尽可能扩大其建设规模,聚集程度较高时,可适当远离消费者,且选址越远,建设规模越大。另外,奥特莱斯中各零售商的商品售价不会偏离购物中心指导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