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82)
2023(4343)
2022(3690)
2021(3021)
2020(2471)
2019(5606)
2018(5482)
2017(10555)
2016(5235)
2015(5984)
2014(6034)
2013(6093)
2012(5962)
2011(5739)
2010(5993)
2009(5779)
2008(5436)
2007(4961)
2006(4821)
2005(4546)
作者
(16536)
(14019)
(13801)
(13376)
(8954)
(6438)
(6257)
(5400)
(5264)
(5039)
(4863)
(4587)
(4517)
(4439)
(4318)
(4316)
(4052)
(3992)
(3971)
(3588)
(3541)
(3331)
(3320)
(3244)
(3200)
(3141)
(2903)
(2859)
(2695)
(2629)
学科
(55117)
经济(55093)
管理(16989)
方法(16441)
地方(15280)
数学(14563)
数学方法(14529)
(13989)
(12138)
企业(12138)
地方经济(11798)
中国(9036)
业经(9008)
(7667)
环境(6451)
经济学(6449)
(6254)
(6235)
(6023)
(5930)
贸易(5926)
(5649)
(5543)
(5506)
金融(5506)
产业(5383)
(5344)
(5114)
(4768)
银行(4766)
机构
学院(92132)
大学(92118)
(56273)
经济(55517)
管理(34953)
研究(34610)
理学(29794)
理学院(29519)
管理学(29286)
管理学院(29115)
中国(25498)
(21865)
经济学(19522)
(17850)
财经(17772)
经济学院(17243)
科学(17117)
(16894)
(16061)
研究所(15120)
中心(14273)
(13363)
财经大学(13002)
(11891)
北京(11324)
科学院(10684)
经济管理(10570)
社会(10567)
经济研究(10484)
商学(10433)
基金
项目(55049)
科学(44551)
基金(41720)
研究(40863)
(35019)
国家(34811)
科学基金(30555)
社会(30433)
社会科(29154)
社会科学(29146)
基金项目(21603)
(20857)
教育(17321)
资助(17296)
自然(17090)
自然科(16700)
自然科学(16697)
自然科学基金(16422)
(16374)
编号(14445)
(13794)
经济(13683)
(13578)
国家社会(13525)
(12538)
重点(12313)
发展(11957)
(11806)
人文(11517)
教育部(11351)
期刊
(68723)
经济(68723)
研究(32954)
(16134)
管理(14880)
中国(14601)
经济研究(12794)
科学(10573)
财经(10401)
学报(9780)
(9216)
问题(8877)
(8871)
(8788)
金融(8788)
技术(8590)
业经(8375)
大学(8144)
学学(7978)
技术经济(7417)
(6842)
统计(6402)
世界(6393)
国际(6073)
农业(5918)
经济问题(5638)
(5556)
经济管理(5351)
商业(5320)
决策(5140)
共检索到145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保明  
近几年我国某些行业普遍出现的价格竞争和企业亏损 (或概括为“过度竞争”)引起一些学者对竞争产生怀疑 ,并提出竞争会导致经济效率劣化的论断。本文认为 ,要分析竞争与效率的关系必须从本质上认识竞争 ,竞争是厂商的行为特征 ,与完全竞争不是一个概念 ,竞争关键在于竞争的自由。在实际的经济中 ,竞争的自由往往受到限制 ,由此导致的效率损失与竞争无关。“过度竞争”和垄断一样 ,是竞争自由受限制的结果 ,因此“过度竞争”的低效率不应归因为竞争 ,而应归因于限制竞争的因素 ,在我国这些因素包括企业制度缺陷和一些行业的行政性禁入、禁出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何晓星  
运用数理经济学理论方法可以建立平等与效率关系新的逻辑框架。假设平等、效率是两种消费品,弱者、强者是两种消费者。在强、弱两者关于平等、效率的纯交换经济中,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前提下,两者经过竞争交易和讨价还价博弈,有可能实现均衡。这种均衡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产物,其具有存在性的三个主要条件是,相应的平等与效率关系满足凸性、紧致性和连续性;其具有稳定性的三个主要条件是,上述关系满足总量可替代性、瓦尔拉斯律和齐次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崔兆鸣  
完全竞争的经济中国有企业合理存在的效率边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崔兆鸣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有企业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中尽管所占比例较小,但也还是普遍存在的。其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垄断性质部门的存在,二是为了控制战略性产业部门的需要,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人骥  江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章生  赖彬彬  刘桂海  范正根  张东祥  
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了2011—2018年中国265个地级市的绿色经济效率,综合运用面板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系统分析了地区竞争下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地理距离与经济差异是其产生空间溢出的重要因素;(2)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和本地的绿色经济效率,但对邻近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存在一定抑制作用;(3)地区适度竞争下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和本地的绿色经济效率,但地区过度竞争下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则对其产生显著“拉低效应”;(4)地区竞争下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对邻近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5)推广信用类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最大,地区竞争与推广数字普惠金融的交互作用对绿色经济效率产生的负向影响也主要源于信用类数字普惠金融。为此,推动地区间数字普惠金融的协调发展,保持地区间的适度竞争,分类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将有助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袁云峰  贾康  徐向东  
与国内外大多从财政收支角度来研究地区的策略性竞争行为不同,本文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我国地区间金融策略性行为,通过构造相对资本深度指标研究了这种背景下地区资本深化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之间的金融策略性竞争行为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地方财政资源充裕程度的影响;从平均意义上来看,全国总体的金融配置并不符合各地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最优相对资本深度,存在效率损失,但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阶段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合理引导地方政府行为以及有效协调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对于促进地方金融健康发展进而提升区域经济效率具有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才国伟  钱金保  鲁晓东  
本文从行政效率视角考察了外资进入对民营经济的影响。首先,通过在开放经济中构建理论模型,说明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经济增长而展开的外资竞争将会促使行政效率走出低效均衡,并在客观上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接着,使用中国城市数据和二阶段最小二乘(TSLS)估计方法对此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外资竞争能够提高行政效率,进而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随着外资选址的目趋理性,以及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央政府在引进外资方面应该逐渐采取均等的区域政策,实现地方政府间的良性竞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勤福  
世界经济竞争也是体制竞争中共中央党校肖勤福世界经济竞争,包含着一个有关现代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挑战。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的产品质量竞争、产品标准和差异竞争、价格竞争、市场营销策略竞争、服务竞争、原料来源竞争、投资机会竞争、科技竞争等令人目不暇接的经济竞...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崔治文  张益豪  
随着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程度日益加剧,区域间税收竞争已经从制度内规范的税收竞争逐步发展到制度外不规范的甚至是恶性的税收竞争。本文从制度供给的视角对引发和导致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加剧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测算要素税收竞争程度的基础上,构建随机前沿模型(SFA),采用2008年-2017年间我国省级政府面板数据,用超越对数(Translog)生产函数计算各省的经济增长效率,通过面板回归,分析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效率的负面效应。研究结论:我国地区政府间税收竞争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着效率损失,制度性安排缺失和缺陷是导致税收竞争加剧的最主要原因,要规范税收竞争、促进地方政府间税收协作,必须从顶层制度设计入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敏  王腾  严良  谢雄标  
改善能源生态效率是实现"十三五"节能降耗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选择,本文考虑生态和社会福利因素,以2000—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样本为基础,利用SBM-DEA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中国区域能源生态效率,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从财政分权、经济竞争的内生经济增长和制度层面探究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近17年来中国中西部地区能源生态效率水平较东部地区差,其中中部地区呈现持续恶化趋势。财政分权显著改善了能源生态效率,而地方政府间经济竞争降低了能源生态效率。地区虚拟变量揭示经济竞争使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生态效率显著下降,但有助于西部地区提高能源生态效率。基于反事实分析,如果能够遏制经济竞争加剧,能源生态效率年均能够获得1.38%额外改善。最后,本文提出从改革财政激励制度,强化审计监督问责,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等政策建议,鼓励地方政府形成经济竞争与合作,以期提升中国能源生态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宁  施本植  刘明  
在理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6年中国24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论如下:整体来看,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不仅可以直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还会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就总效应而言,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仍抑制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稳健性检验支持以上观点;分地区、城市规模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中等城市、小城市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均能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大城市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未能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俊豪   胡冰星  
一、英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与经济效率的变化 英国政府管制体制虽然起步于70年代末,但在80年代才真正开始重大的改革。政府管制体制改革后,原来的国有企业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表A反映了9个主要国有企业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劳动生产率发展速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明  
在"中国式分权"的制度背景下,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以及支出竞争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但也带来了城乡差距扩大、支出结构偏向以及地区市场分割等负面影响。本文使用Simar和Vanhems(2012)提出的条件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以支出竞争为条件的、并包含支出竞争正面产出与负面产出的经济增长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1985-2009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支出竞争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效率并无显著关系,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支出竞争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作用,因此应当构建一种"适度竞争"的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虞晓芬  王瑜炜  
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是促使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不论在理论还是经验层面,其对经济效率的作用仍是莫衷一是。基于此,文章运用DEA局,并以Tobit方法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探寻财政竞争与经济效率关联的内在原理与演化机制,以期提供一个过往理论的整合逻辑,并为政府制定合理财政政策提供启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财政竞争整体上能够促进区域科技、管理水平提升与产业规模扩张,从而对经济效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特定时期内,财政竞争对于区域经济效率的作用存在二次型结构;财政竞争对于区域经济效率的作用存在区域与时点差异,不发达地区的财政竞争对技术效率作用更强,发达地区财政竞争对规模效率的作用更强。文章认为这种财政竞争与经济效率时空结构转换实际是由区域经济发展中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内在转换规律导致的,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导向应由此而定。另外,文章对贸易水平、产业结构、公共服务、城镇化、人口、税收水平等控制变量的作用进行了验证,它们大多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时空依赖现象,但并未改变财政竞争的显著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祁祥  
一、竞争机会平等的体制含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包含了许多质的规定,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内涵就是以大锅饭为特征的平均主义必须让位于以优胜劣汰为特征的竞争机会的平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衡量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在中国真正建立起来了的标志,就是看竞争机会平等的机制是否在经济生活中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