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8)
2023(14637)
2022(12621)
2021(11685)
2020(10094)
2019(23270)
2018(22845)
2017(45246)
2016(24253)
2015(27443)
2014(27428)
2013(27172)
2012(25380)
2011(23002)
2010(22898)
2009(21321)
2008(21202)
2007(19006)
2006(16397)
2005(14497)
作者
(70502)
(58981)
(58912)
(56107)
(37683)
(28372)
(27046)
(23188)
(22463)
(21198)
(19835)
(19810)
(18744)
(18653)
(18595)
(18530)
(18007)
(17577)
(17104)
(17070)
(14697)
(14680)
(14484)
(13617)
(13368)
(13192)
(13115)
(12998)
(11996)
(11720)
学科
(106788)
经济(106686)
管理(71343)
(71225)
(58067)
企业(58067)
方法(52872)
数学(46552)
数学方法(46030)
(30459)
(27943)
贸易(27932)
(27513)
(27128)
中国(24886)
业经(22899)
地方(21270)
(19430)
(18952)
农业(18803)
(17343)
财务(17292)
财务管理(17248)
企业财务(16306)
技术(15815)
理论(15567)
(15383)
银行(15341)
(15079)
(15055)
机构
学院(353467)
大学(351020)
(153026)
经济(150106)
管理(139648)
理学(120968)
理学院(119779)
管理学(117793)
管理学院(117162)
研究(116278)
中国(87458)
(72253)
科学(69634)
(68658)
(60207)
(58252)
财经(54911)
中心(54624)
(53047)
业大(52826)
研究所(52788)
(49825)
农业(47875)
经济学(47090)
北京(44802)
(42866)
经济学院(42856)
师范(42352)
(42299)
(41667)
基金
项目(236796)
科学(186918)
基金(173133)
研究(171012)
(150660)
国家(149477)
科学基金(128761)
社会(108810)
社会科(103468)
社会科学(103440)
(92904)
基金项目(90669)
自然(84380)
自然科(82439)
自然科学(82412)
自然科学基金(80973)
教育(78975)
(77956)
资助(72953)
编号(68696)
成果(54953)
重点(53296)
(53219)
(51700)
(49490)
课题(47431)
创新(46291)
科研(46100)
教育部(45752)
国家社会(44957)
期刊
(161720)
经济(161720)
研究(99334)
中国(61371)
学报(53480)
(53450)
(53066)
管理(50693)
科学(49398)
大学(40944)
学学(38960)
农业(36511)
(32478)
金融(32478)
技术(31528)
教育(30835)
业经(27901)
经济研究(27460)
财经(27162)
(23380)
(22725)
问题(22491)
(19690)
国际(18992)
统计(18585)
技术经济(18338)
商业(17753)
(16892)
理论(16462)
世界(16154)
共检索到513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蒋昭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引进了大量先进的适用技术,促进了许多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一般认为吸收外商投资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条重要途径。未来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是否需要一些政策改进,比如竞争政策方面,以此继续利用FDI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引入ESI(出口商品相似度指标)作为产业升级的替代指标,用FDI等相关变量对中国的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做计量检验,得出FDI对产业升级影响度不大,而竞争政策指标竟然与产业升级呈现负相关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莉  
我国贸易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与改革开放以来吸收的FDI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我国贸易竞争力的现状,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可以发现FDI与我国的贸易竞争力之间存在单项的因果关系,FDI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佟大木  岳咬兴  
本文首先论述了加工贸易政策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路径,然后以通信产业为例,利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3.下五位数编码的进出口数据,分别计算并分析了1992~2006年我国通信产业制成品及零部件的NET值,以实证的方法检验了加工贸易政策对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果。研究结论是我国出口导向的加工贸易政策有助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荣静  杨川  
本文运用贸易相对竞争指数、出口相似性指数和贸易互补指数,测算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和互补关系。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以竞争为主,且出口相似程度较高;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双方贸易互补性也逐年下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原  
加快产业升级与对外贸易动能转换目标的实现进程,有效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制造业为例,实证分析产业升级与对外贸易动能转换对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具体构建计量模型,结合面板估计、系统GMM模型,分析产业升级和对外贸易动能转换对外贸竞争力的直接效应。结果显示,无论是否控制对外贸易动能转换变量,产业升级均会正向影响制造业外贸竞争力,而无论是否控制产业升级变量,对外贸易动能转换亦均会正向影响制造业外贸竞争力,亦即产业升级和对外贸易动能转换均会对外贸竞争力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佟大木  岳咬兴  
文章利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3.下5位数编码的ICT产品的进出口数据,分别计算了我国ICT产业中制成品及零部件的NET值。NET值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通过加工贸易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溢出及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我国出口导向的加工贸易政策促进了ICT产业的整体升级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加工贸易政策的有效性,并指出我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依然处于国际产品价值链低端的言论有待商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姚文  
农产品贸易逆差连年扩大引起人们对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广泛关注。笔者以Porter的钻石模型理论为指导,基于1986年~2010年中国及世界农业生产和贸易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现代化、人口增长和贸易政策对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人口持续增长和农产品对外不对等开放导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中国应加大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力度;用好、用活、用足WTO规则,为发展中国农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龙辉  向洪金  冯宗宪  
文章建立了一个两国竞争模型,重点分析了进口关税与出口补贴等战略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吸引FDI竞争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两国都采取出口补贴的外资激励政策时,工资水平和进口关税对发展中国家间FDI竞争并没有直接影响;(2)对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国家来说,当两国的关税水平都较高时,出口补贴政策增加流向本国的FDI,而当两国关税水平大幅下降后,出口补贴政策反而不利于本国FDI竞争。文章的结论对当前我国战略引资和出口退税等政策的调整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储昭昉  
自1999年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已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动力。但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自主创新少,本土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小等。针对这一现象,文章基于1991~2008年的数据,首先利用出口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实证分析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现状,然后基于"钻石模型"着重探索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给出提高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林  
本文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数分别从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的强弱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相似性指数高于产品相似性指数,农产品出口产品结构的差异决定了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不是以竞争为主;中国与东盟农业领域内的合作将有利于强化产品差异、缓解农产品市场竞争程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红蕾  吉缅周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本文将该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以合成橡胶行业为分析对象,使用2003年的数据对我国在该行业实施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进行经验分析。文章分析比较了4种不同的政策或政策组合,即自由贸易政策、进口关税政策、生产补贴政策、进口关税与生产补贴结合使用。研究发现,相对于自由放任政策,各种干预政策可增加国民福利,但幅度不大;而干预政策对不同行业厂商利润和政府收入的影响则要大得多,并使合成橡胶的数量和价格发生明显变化。最后,笔者考察了进口关税政策在多期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支持传统幼稚工业保护论:贸易保护程度应随时间减弱,并且政策将在多期中不断降低厂商的市场力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宣烨  
本文在对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行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加工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工贸易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仅低于国内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而且也低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提升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但其作用明显低于研发投入。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怡  戴枫  
该文在阐述国际竞争力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竞争力指数,对我国的服务贸易现状特征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并进行国际比较,发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臣  刘之月  万志芳  
利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中国木质林产品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对2004~2013年中国木质林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仍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林产品贸易增长是由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共同引起的,产业内贸易主要表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最后结合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苹  姜雅飞  
本文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对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新、马、泰)双边机械运输设备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三个国家双边贸易存在显著的专业化分工。与新加坡形成对其实质性的竞争强势;与马来西亚专业化垂直分工明显,二分位中,中国对马来西亚有产业竞争优势;与泰国呈水平和垂直分工,产品竞争激烈。在贸易互补性方面,中国7类产品对新、马市场的重要性大于新、马产品对中国的重要性;与泰国在7类产品上具有全面的互补性,但中国对泰国进口互补程度高于中国对泰国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