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43)
- 2023(17971)
- 2022(15673)
- 2021(14690)
- 2020(12395)
- 2019(28279)
- 2018(28099)
- 2017(53945)
- 2016(29132)
- 2015(32614)
- 2014(31957)
- 2013(31034)
- 2012(28098)
- 2011(25050)
- 2010(25017)
- 2009(23007)
- 2008(22298)
- 2007(19540)
- 2006(17050)
- 2005(14922)
- 学科
- 济(109649)
- 经济(109495)
- 管理(91562)
- 业(84622)
- 企(73716)
- 企业(73716)
- 方法(50634)
- 数学(43222)
- 数学方法(42607)
- 财(32737)
- 农(29006)
- 中国(28531)
- 业经(26734)
- 制(26417)
- 学(22161)
- 务(21144)
- 财务(21057)
- 财务管理(21011)
- 地方(20811)
- 贸(20271)
- 贸易(20257)
- 企业财务(19923)
- 理论(19746)
- 易(19706)
- 银(19417)
- 银行(19371)
- 农业(19000)
- 技术(18459)
- 行(18426)
- 体(18201)
- 机构
- 大学(400768)
- 学院(400568)
- 管理(160892)
- 济(157035)
- 经济(153565)
- 理学(139632)
- 理学院(138096)
- 管理学(135580)
- 管理学院(134826)
- 研究(127883)
- 中国(96824)
- 京(84053)
- 科学(78081)
- 财(76061)
- 所(62110)
- 财经(60609)
- 农(60066)
- 中心(58742)
- 江(58304)
- 业大(58161)
- 研究所(56336)
- 经(55118)
- 北京(52226)
- 范(51891)
- 师范(51394)
- 院(47330)
- 州(47067)
- 经济学(46981)
- 农业(46854)
- 财经大学(45340)
- 基金
- 项目(276406)
- 科学(218577)
- 研究(203890)
- 基金(201405)
- 家(174372)
- 国家(172915)
- 科学基金(150130)
- 社会(128570)
- 社会科(121796)
- 社会科学(121767)
- 省(107824)
- 基金项目(106785)
- 自然(97957)
- 自然科(95706)
- 自然科学(95685)
- 教育(95091)
- 自然科学基金(93942)
- 划(90528)
- 编号(83917)
- 资助(82190)
- 成果(67631)
- 重点(61627)
- 部(61177)
- 创(58043)
- 发(57811)
- 课题(57399)
- 创新(54062)
- 教育部(53167)
- 制(53119)
- 科研(52824)
- 期刊
- 济(170442)
- 经济(170442)
- 研究(115886)
- 中国(75876)
- 管理(60872)
- 学报(60815)
- 财(60242)
- 科学(56430)
- 农(54403)
- 大学(47312)
- 教育(45491)
- 学学(44588)
- 农业(37405)
- 技术(35495)
- 融(35018)
- 金融(35018)
- 财经(29543)
- 业经(29159)
- 经济研究(27045)
- 经(25178)
- 问题(21762)
- 图书(19747)
- 理论(19134)
- 业(19097)
- 科技(18936)
- 版(18582)
- 技术经济(18407)
- 现代(17949)
- 商业(17809)
- 实践(17417)
共检索到579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海元 李小盼 李桂花
本文以2014到2016年沪深A股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从企业产品竞争战略的视角实证检验了高管权力对于薪酬激励与企业内部控制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货币薪酬激励与内部控制之间是显著正相关的,在职消费与内部控制之间是显著负相关的。高管权力对货币薪酬与内部控制之间的正向关系有削弱作用,对于在职消费与内部控制之间的负向关系有增强作用。企业实施的产品竞争战略不同,高管权力的调节作用不同。
关键词:
薪酬激励 高管权力 竞争战略 内部控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柴才 黄世忠 叶钦华
本文以2009-2015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竞争战略分别从三种薪酬激励视角下检验以下两大问题:(1)两种竞争战略下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是否存在差异?它们分别更适合采用何种类型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2)在两种竞争战略对应的薪酬激励机制下,对高管非合理的薪酬激励将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何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时,应根据不同的竞争战略,选择与之匹配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同时更要注重对高管激励方式选择的合理性,否则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该结论进一步解释了现实中高管薪
关键词:
竞争战略 高管薪酬激励 公司业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柴才 黄世忠 叶钦华
本文以2009-2015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竞争战略分别从三种薪酬激励视角下检验以下两大问题:(1)两种竞争战略下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是否存在差异?它们分别更适合采用何种类型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2)在两种竞争战略对应的薪酬激励机制下,对高管非合理的薪酬激励将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何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时,应根据不同的竞争战略,选择与之匹配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同时更要注重对高管激励方式选择的合理性,否则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该结论进一步解释了现实中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脱钩"现象以及学术研究中关于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研究结论分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竞争战略 高管薪酬激励 公司业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站杰 买生
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化经营是战略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但已有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国际化战略的结论尚未达成一致,且对企业社会责任如何作用于国际化战略的路径探讨也不够深入和完善。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理论,利用我国A股355家上市公司2013-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国际化战略的影响,检验了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与高管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1)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越高,国际化程度随之越强,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是国际化战略决策与执行的关键影响因素;(2)创新能力在企业社会责任对国际化战略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可进一步通过创新能力正向作用于国际化战略;(3)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化战略间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高管薪酬激励程度越高,企业社会责任对国际化战略的正向影响越弱。研究结论对国际化企业通过改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获得更高国际化绩效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玉娜
突破业绩同质性的假设,将薪酬业绩敏感性分解为"薪酬能力业绩敏感性"和"薪酬运气业绩敏感性",在考虑业绩异质性的基础上,检验内部控制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以2010—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薪酬能力业绩敏感性"和"薪酬运气业绩敏感性",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薪酬能力业绩敏感性",降低"薪酬运气业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抑制"薪酬运气业绩敏感性"的作用仅在高管权力较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公司中显著存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原 丁文娟
本文选取2012-2017年沪深A股182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比研究了高管货币薪酬与股权激励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效果,并分别以内部控制质量和市场化程度为调节变量,分析了二者对高管薪酬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均显著提高了企业盈余持续性;高管股权激励对盈余的组成部分,即经营性现金流与应计利润持续性的影响更加显著;内部控制质量和市场化进程都对货币薪酬激励效果发挥了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股权激励效果没有发挥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林荣 裘益政 韩洪灵
公司为激励高管总的薪酬成本包括显性货币薪酬和隐性在职消费。作为保障公司正常运转降低内部各层级代理风险的内部控制,实证分析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高管显性货币薪酬业绩敏感性,增强显性货币薪酬激励契约对隐性在职消费激励契约的替代性,并能提高在职消费的激励效率,但在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中内部控制对高管薪酬激励契约有效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结论彰显了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提高高管薪酬激励契约有效性的重要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林荣 裘益政 韩洪灵
公司为激励高管总的薪酬成本包括显性货币薪酬和隐性在职消费。作为保障公司正常运转降低内部各层级代理风险的内部控制,实证分析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高管显性货币薪酬业绩敏感性,增强显性货币薪酬激励契约对隐性在职消费激励契约的替代性,并能提高在职消费的激励效率,但在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中内部控制对高管薪酬激励契约有效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结论彰显了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提高高管薪酬激励契约有效性的重要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聂建平
本文选取我国2009-2014年沪深A股4042家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了高管薪酬激励与投资不足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控制人性质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投资不足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薪酬激励有助于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对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有显著影响,但与民营企业相比,缓解作用相对较弱;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高管薪酬激励对缓解投资不足的作用越明显。
关键词:
薪酬激励 股权结构 投资不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杰民 梁文宇 樊燕萍
文章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选取我国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一步探讨投资者关注的调节作用和绿色技术创新在上述关系中所起的中介效应,以及不同情境下的异质性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ESG表现有显著促进作用;(2)投资者关注强化了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3)高管薪酬激励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路径,提升企业ESG表现;(4)高管薪酬激励在国企和重污染企业中实施对企业ESG表现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从高管薪酬激励视角研究,为我国上市公司重视和提升ESG表现提供了理论支持,对我国上市公司推进ESG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管薪酬激励 ESG表现 投资者关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辉 张博 许宏
我国企业高管的薪酬激励存在着一定的激励扭曲(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现象。利用200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管理层权力、国有控股对高管薪酬激励扭曲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管理层权力与激励过度程度正相关而与激励不足程度负相关,国有控股企业存在着一定的激励不足,且管理层权力越大越能减轻这种激励不足。研究结论对企业尤其是国有控股企业设计其高管薪酬激励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国有控股 激励过度 激励不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景丽 程支中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增值目标往往优于资本增值目标,因而需要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关注和审视垄断型企业高管的薪酬激励问题。基于企业战略框架下构建的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有助于支撑垄断型企业战略的实现,当前垄断型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存在的最大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其薪酬激励与企业战略的不匹配。文章以企业战略视角为研究基点,分析垄断型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战略框架的构建和变革趋势。
关键词:
垄断型企业 企业战略 薪酬激励 变革趋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苗淑娟 夏朦 孟庆顺
本文以医药制造类上市公司20132015年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高管激励与研发投入之间关系以及不同终极控制权性质下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持股、高管薪酬与研发投入之间均呈现"倒U形"非线性关系,即随着高管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水平的增大,研发投入先增加后减少,高管激励只在一定合理范围内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较强的促进作用,过高或过低的激励力度均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与非国有控制企业相比,国有控制企业的高管持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大、而高管薪酬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霞 马连福 丁振松
本文选取2006-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别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竞争类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激励能够显著促进公司绩效,而公共服务类国有企业和特定功能类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效果不显著。并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竞争类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另外,本文发现,随着政府控制力的增强,竞争类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效果受到抑制。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政府应当逐步放宽对竞争类国企的控制力度。同已有研究不同
关键词:
国企分类 政府控制 高管薪酬 激励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