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07)
2023(15355)
2022(13339)
2021(12441)
2020(10602)
2019(24119)
2018(23743)
2017(46201)
2016(25159)
2015(28049)
2014(27915)
2013(27553)
2012(25158)
2011(22680)
2010(22431)
2009(21012)
2008(20866)
2007(18371)
2006(16192)
2005(14525)
作者
(74729)
(61642)
(61544)
(58342)
(39274)
(29796)
(27892)
(24233)
(23675)
(22034)
(21027)
(21011)
(19657)
(19458)
(19243)
(19083)
(18692)
(18480)
(17723)
(17644)
(15455)
(15135)
(14983)
(14037)
(13907)
(13800)
(13767)
(13652)
(12454)
(12148)
学科
(93554)
经济(93418)
管理(75464)
(73239)
(61092)
企业(61092)
方法(44699)
数学(38471)
数学方法(38093)
(28046)
(27973)
中国(26015)
(24681)
(24518)
银行(24370)
(22883)
业经(22213)
(20620)
(18746)
金融(18743)
(18595)
贸易(18583)
(18096)
(17914)
财务(17846)
财务管理(17810)
地方(17177)
企业财务(16896)
农业(16168)
(16130)
机构
大学(358511)
学院(354877)
管理(141715)
(139960)
经济(136865)
理学(122298)
理学院(120970)
管理学(118940)
管理学院(118315)
研究(117552)
中国(94511)
(76033)
科学(73667)
(68537)
(63363)
(59239)
业大(56578)
财经(54480)
研究所(54108)
中心(54083)
(52061)
农业(50195)
(49538)
北京(47733)
(43357)
师范(42819)
经济学(42291)
(42195)
(42172)
财经大学(40818)
基金
项目(244942)
科学(191294)
基金(178679)
研究(173843)
(157254)
国家(155997)
科学基金(133429)
社会(109840)
社会科(104105)
社会科学(104080)
基金项目(95465)
(95010)
自然(88923)
自然科(86808)
自然科学(86783)
自然科学基金(85239)
(80528)
教育(79006)
资助(73646)
编号(69597)
成果(55892)
重点(54573)
(53656)
(50971)
(50491)
创新(47656)
课题(47474)
科研(47410)
(46150)
教育部(45826)
期刊
(149281)
经济(149281)
研究(106900)
中国(66916)
学报(61671)
(56777)
科学(54196)
(52347)
管理(50661)
大学(46079)
(44408)
金融(44408)
学学(43877)
农业(37248)
教育(33239)
技术(27598)
财经(26854)
业经(24042)
经济研究(23549)
(22684)
问题(19542)
(18856)
理论(18598)
科技(17873)
(17451)
实践(17083)
(17083)
技术经济(16276)
业大(16139)
现代(15710)
共检索到520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周凡  
基于中国银行业微观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从资产负债表表内和表外两个角度,研究银行竞争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影响渠道,结果表明,从表内来看,银行竞争通过净息差的降低增加了银行风险,遵从传统的"竞争—脆弱"理论;从表外来看,银行竞争通过增加非利息收入降低了银行风险,遵从传统的"竞争—稳定"理论;表外非利息收入的提高是降低银行风险的主要机制。这意味着银行综合化经营不但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而且是降低银行风险的必然选择。因此,银行综合化经营在发挥协同效应和实现范围经济的同时,需要着重提升银行特色化发展及差异化经营的能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胜民  申创  
本文通过引入Boone指数来衡量我国银行业竞争程度,并利用我国2005~2015年101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竞争度、非利息收入以及二者交互项对于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度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总体非利息收入对于银行风险影响并不显著,但分类非利息收入对于不同类型银行的风险状况产生了不同影响。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增加同时降低了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的风险,且对中小型银行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随着竞争度的提升,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增加所带来的降低风险的作用越来越弱,在超过竞争度临界值时甚至会提升银行风险。其他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则显著提高了大型银行的风险,但对中小型银行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璐  陈逸豪  叶光亮  
本文基于多元所有制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探讨政府强化竞争政策对不同所有制银行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强化竞争政策将降低交易成本,使国有和非国有银行的贷款利率和风险水平下降。国有银行因承担政策责任,初始利率和风险水平较低,受竞争政策影响较小;而非国有银行初始份额较低,对竞争政策反应更为积极。当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时,国有银行参与将改善社会福利,而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有助于减轻国有银行的政策负担,提升社会福利。因此,本文建议政府在推动银行业结构市场化改革的同时,重视竞争政策和高质量竞争机制的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范育涛  费方域  
本文利用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的自然实验,采用中国65家金融机构2005~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银行的市场力量与信贷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由勒纳指数所衡量的市场力量与由不良贷款率所衡量的信贷风险之间呈U形关系。也就是说,不良贷款率开始会随着勒纳指数的增加而下降,但在某一临界点后会随着勒纳指数的增加而上升。此外,与农村金融机构相比,城市商业银行的U形曲线发生了向左的偏移,并且有更大比例的勒纳指数观测值位于拐点的右侧,表明特许权价值效应和风险转移效应都是市场力量影响信贷风险的重要渠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查鉴珂  蒲勇健  
本文选取1999-2015上半年我国14家主要全国性银行的数据,研究了存贷款价格竞争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贷款价格竞争与银行风险间存在着U型关系,现阶段,我国信贷市场同时受"利润边际效应"和"风险转移效应"的影响,维持银行较高或者较低的竞争度均有利于银行的稳定。而存款价格竞争与银行风险间存在线性关系,银行竞争有助于缓和银行流动性风险竞争,但却增加了银行的破产风险。此外,存款价格竞争虽然推高了银行成本,但由于贷款价格竞争约束,其成本并未转嫁到信贷市场并引起信用风险恶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雅群  何广文  
互联网金融进军农村金融市场,加深了市场竞争程度。本文利用文本挖掘法构建互联网金融指数,并基于2008—2019年273家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同时,本文构建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从整体上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通过直接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加大了农村商业银行风险,且部分中介效应对风险的影响程度大于直接效应对风险的影响;(2)从作用机制来看,互联网金融与农村商业银行在负债端、资产端和中间业务端展开激烈竞争,并通过付息成本、贷款结构和多元化收入三个中介渠道影响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具体来看,互联网金融通过增加付息成本和缩窄多元化收入的途径增大了农村商业银行风险;但互联网金融也促进贷款结构优化进而降低农村商业银行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申创  
本文运用我国2005—2015年101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银行业集中度、竞争度和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对集中度和竞争度区分的基础之上,我们首次将集中度指标HHI指数和竞争度指标Boone指数及二者的平方项同时纳入了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度都与银行风险存在非线性关系,而且我国银行业近年的HHI指数和Boone指数均分别处于"集中-脆弱"和"竞争-脆弱"区域,即集中度的下降降低了银行风险,但竞争度的上升提高了银行风险。基于这一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龙涛  
在网络银行风险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过程中,传导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探讨风险传导机制有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网络银行风险影响过程,并通过加强风险管理,缩小风险的活动范围和危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龙涛  
案件风险及所引致的不安全预期广泛传导,已成为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通过几个简单的模型分析案件风险及预期传导机制,并对阻断风险预期的传导、缩小风险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黎灵芝  胡真  邓坤  
本文选取2008~2013年14家上市银行的数据,分析存款竞争与银行风险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没有限制存款竞争,价格和非价格引起的存款竞争有可能会提高银行的信用风险,但有助于刺激银行改善流动性。存款市场约束通过数量渠道约束银行的信用风险承担行为,通过价格渠道约束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会提高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变化会对存款市场竞争产生显著的影响,银行提高流动性的行为及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会加剧存款市场竞争,中国银行业的存款竞争存在显著的顺周期性特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文远  马宁  
在银行通过传统信贷业务应对银行业竞争受阻的背景下,采用2002—2016年上市银行的微观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测度了银行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实证结果表明:银行竞争显著增加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抑制了银行的创新行为,而银行创新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风险分散为主,从而增强了银行竞争度与银行风险的正向关系。因此,银行应积极开展多元化竞争策略,进行业务升级转型;监管部门要有序引导银行业竞争,制定适度的监管规则,防范因过度竞争导致创新度下降的风险叠加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方意  颜茹云  郑子文  
本文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项及其综合视角系统地论述了资本账户开放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机制。在银行资产层面,资本账户开放导致资金流入、流出规模及频率大幅增加,从而加剧了国内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风险,并通过信贷需求摩擦机制对银行资产端造成风险。在银行负债层面,资本账户开放一方面通过拓宽海外投资渠道降低银行业零售存款吸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作用于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的批发融资(国外借贷和银行间直接借贷业务)来影响银行杠杆,导致银行脆弱性增加,银行负债面临较大流动性风险。在银行资本层面,资本账户开放可能加剧银行股价波动,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寒   高嘉璘  
文章基于2010—2021年我国63家商业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对银行风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发展数字经济能起到银行风险激励效应,运用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数字经济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不同银行风险水平存在异质性。随着银行风险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经济对银行风险的激励效应不断增强。第三,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影响银行风险存在存款规模的中介效应以及贷款规模的遮掩效应。即存在“发展数字经济→降低存款规模→增加银行风险”以及“发展数字经济→提高贷款规模→降低银行风险”的传导路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天宇  钟宇平  
本文基于1995~2010年125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利用更具微观基础的Lerner指数衡量银行竞争度,研究了我国银行业集中度、竞争度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度均与银行风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集中度-脆弱性假说"和"竞争度-脆弱性假说"。研究还发现,银行竞争度并不是导致银行集中度与银行风险正相关的原因。这些结论意味着,我国可以通过放松银行业进入管制来降低银行集中度,从而降低银行风险。同时,由于银行竞争度并不会影响银行集中度与银行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即使银行业竞争度上升,也不宜因此而出台加强银行业进入管制的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珊珊  李振  
文章使用2009—2020年我国38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面板数据,分析了竞争性扭曲、存款保险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隐性担保异质性导致的竞争性扭曲会提高银行风险承担。分组检验结果表明,这一影响在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中显著,而在全国性大银行中不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竞争性扭曲不仅通过降低净息差提高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还通过降低流动性水平提高银行风险承担。进一步分析发现,存款保险直接增加了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但也通过削弱竞争性扭曲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间接降低了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