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6)
- 2023(10742)
- 2022(9095)
- 2021(8566)
- 2020(7128)
- 2019(16014)
- 2018(15536)
- 2017(29357)
- 2016(15680)
- 2015(17556)
- 2014(16826)
- 2013(16549)
- 2012(15237)
- 2011(13945)
- 2010(13803)
- 2009(12784)
- 2008(12290)
- 2007(10347)
- 2006(9137)
- 2005(8237)
- 学科
- 济(65474)
- 经济(65403)
- 管理(39542)
- 业(39514)
- 企(30671)
- 企业(30671)
- 方法(29492)
- 数学(25578)
- 数学方法(25380)
- 中国(20703)
- 贸(18072)
- 贸易(18065)
- 农(18053)
- 易(17726)
- 财(14478)
- 业经(14223)
- 制(12123)
- 学(11789)
- 农业(11711)
- 融(11709)
- 金融(11707)
- 银(11231)
- 银行(11205)
- 行(10866)
- 地方(9722)
- 环境(9703)
- 和(9551)
- 理论(9520)
- 关系(9135)
- 出(9036)
- 机构
- 大学(221644)
- 学院(220155)
- 济(102186)
- 经济(100676)
- 管理(82081)
- 研究(81489)
- 理学(71059)
- 理学院(70264)
- 管理学(69290)
- 管理学院(68871)
- 中国(62861)
- 京(46773)
- 科学(46121)
- 财(43482)
- 所(40715)
- 研究所(37197)
- 农(36782)
- 中心(35866)
- 财经(35551)
- 经济学(33511)
- 经(32726)
- 业大(31166)
- 经济学院(30337)
- 北京(29603)
- 江(29545)
- 农业(29266)
- 院(28821)
- 范(28168)
- 师范(27893)
- 财经大学(26783)
- 基金
- 项目(148796)
- 科学(118637)
- 基金(111180)
- 研究(109832)
- 家(97923)
- 国家(97193)
- 科学基金(82654)
- 社会(73167)
- 社会科(69649)
- 社会科学(69636)
- 基金项目(57445)
- 省(54152)
- 自然(51154)
- 教育(50407)
- 自然科(50071)
- 自然科学(50060)
- 自然科学基金(49241)
- 划(47284)
- 资助(45825)
- 编号(42692)
- 部(34771)
- 成果(34733)
- 重点(34071)
- 发(32868)
- 国家社会(32147)
- 创(31546)
- 中国(30342)
- 教育部(30216)
- 创新(29557)
- 课题(29504)
共检索到327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莉 王明利 石自忠
基于2012—2017年Agri-benchmark全球典型养殖场(户)第一手数据,在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上,运用Malmquist-SFA方法测算了17个国家的肉羊全要素生产率,多角度对比各国成本收益、弹性、技术效率和进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表明:中国肉羊生产高利润率与低竞争力背离,主因是成本高位和价格劣势;中国肉羊仍是"资本投入"型产业,劳动效率、良种选育与专业化育肥仍是短板;中国肉羊全要素生产率国际水平居中,属"技术效率诱导型"增长模式;低技术效率与高成长率相悖,凸显中国肉羊生产潜力仍较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香菊 高锡鹏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税收影响的区域竞争均衡资源配置模型,从主体税种税收占比、税制结构及其竞争优势等视角比较分析税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增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主体税种税收占比和增强地区间税收竞争能力,主要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和降低资本错配程度间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或地区间相对提高直接税比重可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比重提高的关键不在于企业所得税,因为其会显著抑制技术创新效率;税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多维影响具有显著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产能过剩程度异质性特征;推动经济效率提升主要依赖税收政策的普惠性、针对性和精准性,而结构效应和竞争优势效应扮演重要的辅助调控角色。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振 杨春 赵馨馨
本文基于宏微观数据对我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牧区肉羊养殖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和C-D生产函数,基于2000—2016年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全国108个牧区县肉羊养殖的宏观数据,分析牧区县肉羊养殖全要素生产率、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运用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结合新疆8县158个农牧户微观数据,实证分析2012—2017年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牧区在不同养殖模式、不同饲养方式下肉羊养殖的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效率变化。结果显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以来,通过带动牧区牧业转型发展,对于稳定和提升牧区肉羊养殖生产效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牧区县肉羊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结束了年际间较大幅度的波动状态,呈趋稳增加态势,资本投入对牧区肉羊养殖具有显著影响;肉羊专业育肥养殖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保持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肉羊舍饲模式的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但牧区肉羊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自繁自育肉羊养殖技术进步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赟彬 高翔 李秉龙
利用我国7个肉羊主产省2008—2016年肉羊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对其成本收益信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DEA-Malmquist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对我国肉羊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动趋势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主产省的成本和收益水平有一定的差异,肉羊的收益和成本总体上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成本上升的幅度大于收益增长幅度。从静态角度看,我国肉羊产业的综合技术效率较高,各主产省的纯技术效率均高于规模效率,且接近最优状态。从动态角度看,不论是我国肉羊产业在2008—2016年时序变动还是各主产省份的空间分布方面,造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均为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改良肉羊品种、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等方式来推动我国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中华 彭乐骅
市场竞争作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2008~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分位数回归的方式实证检验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适当的市场竞争能够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市场竞争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是同质的,对生产率极低的企业表现为促进作用,对生产率极高的企业则表现为抑制作用。进一步测试结果表明:市场竞争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样会受到企业产权性质以及外部市场化程度的干扰,对于民营企业、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企业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同时,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与非效率投资行为是市场竞争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本研究进一步厘清了市场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我国众多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与现实指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雪萌 陈炳尧 王琨 李金磊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我国及主要创新型国家2001—201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探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揭示关键要素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与创新型国家相比仍有进步空间,但逐年提高的改善趋势已经显现,与创新型国家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稳步缩小。我国要素投入呈现资源利用率提高的趋势特征,体现出投入产出动态平衡的良性发展态势。不同要素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规律存在差异性、层级性,第三产业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科技经费与人力投入发挥了稳定持续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高质量发展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宏辉 徐光艳
研究肉羊的生产效率对解决我国羊肉供给紧缺,缓解市场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疆肉羊为研究对象,通过互补的DEA-Malmqusit指数法和SFA随机前沿分析法,对2009-2017年新疆肉羊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肉羊产业整体生产效率有待提高,各地区生产效率变化及各分解指数差异明显,生产要素投入中幼畜价格和饲料成本均对生产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配种费和死亡损失费与效率损失有较强相关关系。因此,通过因地制宜进行规模化养殖,加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优化饲料等各生产要素配置,可以提高新疆肉羊生产效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芳 何忠伟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就肉羊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质量与安全、生产要素和辅助产业及政府的作用等因素对肉羊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肉羊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质量与安全、生产要素和辅助产业尤其政府的扶持力度等成为影响中国肉羊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莉 王明利
研究我国肉羊产业国际竞争力对肉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Agri benchmark全球典型养殖户等数据为支撑,对中国肉羊成本收益进行综合的国际比较,分析了中国肉羊生产高成本低收益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劳动力成本导致的非要素成本比例过高;另一方面,是过高的仔畜成本,结构比例不合理的机械费、医疗费、饲料费等因素。基于此,本文从成本收益视角,采用RCA等测度指标进行测算,并利用静态短面板数据对我国肉羊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得出结论:中国肉羊国际竞争力仍处于弱势地位的关键因素为仔畜费所代表的生产要素水平以及土地成本所代表的资源禀赋水平。最后,提出提高我国肉羊竞争力的针对性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夏晓平 李秉龙 隋艳颖
本文运用概率优势模型,对中国肉羊生产的区域优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西北地区的内蒙、新疆,黄淮海地区的河南、山东、河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苏、安徽等省(区)具有肉羊生产的优势。从技术水平、要素费用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对肉羊主产区成本优势的形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继续加快肉羊优势产业带建设,进一步完善肉羊生产的区域布局;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培育肉羊主产区龙头企业;制定和实施各种扶持政策,逐步实现散养向适度规模化养殖转换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任志成 刘梦 刘杨
利用DEA方法下的M-L指数测算了资源环境约束下各省全要素生产率演进以及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指数,基于2004—2014年我国30个省份数据的面板门限回归,重点考察了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水平门限前后对出口的作用变化。研究表明:对于经济水平欠发达的地区,技术进步作用不显著,效率改进是促进出口的重要要素来源;当经济发展突破门限后,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同时呈现对出口增长的强劲促进作用,而忽视两者间的协同作用可能是当前出口减速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人口红利与外商直接投资作用式微,社会保障等制度因素作用增强。随着我国传统比较优势弱化和东西部经济差距不断扩大,根据地区经济情况,重视推进全要素生产率演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孔祥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学锋 高婉
借鉴Melitz&Polanec(2015)的方法,文章计算了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将其分解为生存企业内效应、生存企业间效应和净进入效应,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研究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动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主要通过提升各行业生存企业内效应和净进入效应进而提高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不同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受进口竞争的影响有所不同。进一步地,文章还发现:上游进口竞争对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动态全要素生产率也存在正向影响;资本品进口竞争对行业效率的正向影响大于消费品和中间品进口竞争;来自发达国家的进口竞争对行业效率的影响大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竞争。
关键词:
进口竞争 资源配置 动态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军 曹建民 张越杰 杨兴龙
本文基于2005—2013年中国肉牛加工企业数据,采用半参数OP全要素生产率估计方法和动态分解方法测算和分解分析了中国肉牛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半参数OP方法能够处理样本选择偏差和模拟偏差,估计结果相对更稳健。测算结果表明:肉牛加工业资源正由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并已经成为肉牛加工业可持续内生增长的重要源泉;低效率企业退出和可持续经营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促进了肉牛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是新企业进入对肉牛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较强的拉低效应。因此,本文认为产业支持政策应向可持续优质企业倾斜,淘汰落后低效率产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