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47)
- 2023(5121)
- 2022(4344)
- 2021(3955)
- 2020(3378)
- 2019(7685)
- 2018(7420)
- 2017(14451)
- 2016(7280)
- 2015(8194)
- 2014(7622)
- 2013(7403)
- 2012(6976)
- 2011(6196)
- 2010(6670)
- 2009(6426)
- 2008(6512)
- 2007(5940)
- 2006(5328)
- 2005(4877)
- 学科
- 济(33454)
- 经济(33435)
- 业(26716)
- 管理(25837)
- 企(24975)
- 企业(24975)
- 贸(18654)
- 贸易(18644)
- 易(18123)
- 方法(14792)
- 数学(11897)
- 数学方法(11814)
- 技术(11674)
- 财(9621)
- 技术管理(9379)
- 关系(8228)
- 中国(7908)
- 出(7601)
- 业经(7566)
- 融(7385)
- 金融(7385)
- 制(6457)
- 务(6346)
- 银(6346)
- 财务(6343)
- 银行(6341)
- 财务管理(6338)
- 行(6126)
- 地方(6102)
- 口(6043)
- 机构
- 大学(105957)
- 学院(105348)
- 济(54668)
- 经济(53909)
- 管理(42167)
- 理学(35940)
- 理学院(35638)
- 研究(35413)
- 管理学(35299)
- 管理学院(35087)
- 中国(27512)
- 财(24481)
- 京(20898)
- 财经(19177)
- 经(17380)
- 经济学(17272)
- 所(16508)
- 科学(16280)
- 经济学院(15738)
- 贸(15372)
- 江(15286)
- 中心(15188)
- 研究所(14506)
- 财经大学(14213)
- 商学(13677)
- 商学院(13536)
- 院(13264)
- 北京(13231)
- 国际(12390)
- 州(12363)
- 基金
- 项目(64559)
- 科学(52069)
- 研究(49969)
- 基金(48339)
- 家(40850)
- 国家(40553)
- 科学基金(35594)
- 社会(33862)
- 社会科(32560)
- 社会科学(32549)
- 基金项目(25017)
- 省(24020)
- 教育(22189)
- 自然(21061)
- 自然科(20683)
- 自然科学(20677)
- 自然科学基金(20314)
- 划(19607)
- 资助(19546)
- 编号(19163)
- 创(16774)
- 创新(15899)
- 成果(15615)
- 部(15086)
- 国家社会(14716)
- 重点(14240)
- 发(13950)
- 教育部(13706)
- 人文(13665)
- 制(13195)
共检索到168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婷
"竞争中立"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澳大利亚提出的,不过,国际上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所谓竞争中立(Competitive Neutrality),是指政府的经营活动不得因其公共部门所有权地位而享受私营部门竞争者所不能享有的竞争利益,即各国政府应确保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公平竞争。近来,美欧在各种国际场合积极推动"竞争中立",并将矛头直指中国等国家,尤其是这些国家的国有企业。这个问题是当前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日益重要的议题,与中国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密切相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琳 东艳
一、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新变化:竞争中立原则的提出"竞争中立"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最早由澳大利亚提出,是指"政府的商业活动不得因其公共部门所有权地位而享受私营部门竞争者所不能享受的竞争优势";2011年以来,美国在多次政治、经济和外交活动中讨论"竞争中立",并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峻峰
全球价值链的变化与发展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兴起和新一代贸易议题的出现。随之而来,竞争中立国际法的演进及其在贸易投资规则中的强化给中国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竞争中立规则强化既有助力开放型体制和制度升级的正效应,也存在阻碍国企和经济发展的负效应。权衡利弊,应构建与国际规则趋同的国内政策、通过"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实现战略突围、深入国企分类改革和减少政府补贴以及争夺国际经贸规则话语权并适度妥协平衡的因应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建
劳工标准问题将成为下一轮多边回合谈判的棘手点。在此问题上能否取得突破,对整个谈判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就有关各方,主要是南、北方在该问题上的分歧作一阐述,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期能对多边谈判有所帮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静云
从大数据中提炼出人类的经验和智慧等,其产业化就是建构一个"容器",将人工智能的算法与场景固定关联,从而获得经济效益。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各种新兴业态在产业层面被称为新赛道,如共享经济、社区团购等。当前最重要的赛道就是产业智能化,即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从大数据中提炼出人类的经验和智慧等,其产业化就是建构一个"容器",将人工智能的算法与场景固定关联,从而获得经济效益。从全球主要经济体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布局看,各种"容器"的建造正在成为产业智能化竞争的焦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唐宜红 姚曦
"竞争中立"规则强调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间的平等市场竞争地位。2011年以来,美国高层多次在外交场合提及竞争中立概念,并积极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等国际组织中推进有关"竞争中立"框架的制定和推广,试图在双边、多边贸易投资协定中加入有关限制国有企业竞争优势的条款,使得竞争中立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剑波 任香 高鹏
研究目标:测度国际贸易与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竞争力,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构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和低碳贸易竞争力指数,从总体、三次产业和产品部门视角研究中国31个省份国际贸易、省际贸易的隐含碳排放竞争力水平。研究发现:上海总的隐含碳排放竞争力最强,青海最弱;国际贸易碳泄漏较为严重;不同产品部门的国际贸易和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竞争力差异化较大;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竞争力较强,第三产业的国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竞争力较强。研究创新:方法上创新低碳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视角上立足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内容上融合国际贸易与省际贸易因素。研究价值:促进低碳贸易发展,为新一轮的贸易竞争提供政策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盛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为新时期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指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其中,"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商签投资协定"和"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湘
国际贸易是指在世界市场范围内,商品、劳务、生产要素等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的。竞争是市场经济推动的核心,通过竞争机制促进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自发地达到市场价格的均衡作用。这是商品经济运行中的必然产物,也是商品的价值规律得以实现的条件,竞争促使市场经济得以顺利运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雪婷 王宏伟
随着全球数字贸易的迅速发展,数字贸易规则谈判成为当前数字经济和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梳理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演变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对WTO框架和APEC框架“、美式规则”和“欧式规则”、中国实践和亚太模式下的标志性数字贸易协定进行了探讨,以清晰呈现目前关键数字贸易规则的博弈态势,并从中总结提炼出全球数字贸易规则谈判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博弈焦点,主要包括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数字贸易便利化,并对主要经济体在焦点中的立场和分歧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从积极参与规则谈判,努力形成“中式规则”、辩证对待核心议题,加快进行“中国实践”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兼顾安全与发展等方面提出应对数字贸易规则谈判的中国之策。
关键词:
数字贸易 规则谈判 博弈态势 博弈焦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向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宜红
出版日期:2017年3月ISBN 978-7-01-017317-7/本书由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全球贸易与投资政策研究中心共同编写,深度考察新一代贸易与投资协定的谈判进程,深入剖析新规则、高标准的演进趋势及其对我国贸易、投资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其内容涉及公平贸易、国际投资、服务贸易、跨境电商、原产地、政府采购、国家安全、贸易便利化、中小企业等领域的新规则,以及技术标准、劳工标准、环境标准和知识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宜红
出版日期:2017年3月ISBN 978-7-01-017317-7/本书由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全球贸易与投资政策研究中心共同编写,深度考察新一代贸易与投资协定的谈判进程,深入剖析新规则、高标准的演进趋势及其对我国贸易、投资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其内容涉及公平贸易、国际投资、服务贸易、跨境电商、原产地、政府采购、国家安全、贸易便利化、中小企业等领域的新规则,以及技术标准、劳工标准、环境标准和知识产
关键词:
投资 财政管理 贸易 全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德明
再建上海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地位是上海腾飞、中国振兴的希望所在。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无不与其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城市的建立与发展相维持,纽约、芝加哥、东京、巴黎、伦敦和香港这些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城市的建立与发展,对于促进美、日、法、英等国成为发达国家所起的巨大作用已是不争之事实。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城市的建立与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子强
中间业务是社会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后,由于其经营优势和业务偏好以及我国巨大的中间业务潜在市场,会努力占领中间业务市场。发展中间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应首先开展管理性业务,其次是担保、融资性业务,再次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性业务。
关键词:
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 金融衍生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