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1)
2023(14652)
2022(12761)
2021(12152)
2020(10050)
2019(22827)
2018(22756)
2017(44113)
2016(23962)
2015(26606)
2014(26315)
2013(25816)
2012(23639)
2011(21171)
2010(21309)
2009(19606)
2008(18782)
2007(16589)
2006(14566)
2005(12567)
作者
(66891)
(55280)
(55044)
(52522)
(35162)
(26297)
(25058)
(21752)
(21005)
(19894)
(18724)
(18434)
(17504)
(17357)
(17087)
(17034)
(16559)
(16536)
(15801)
(15759)
(13707)
(13573)
(13356)
(12613)
(12413)
(12305)
(12254)
(12177)
(11140)
(10887)
学科
(92741)
经济(92645)
管理(69979)
(66793)
(56246)
企业(56246)
方法(40367)
数学(34154)
数学方法(33714)
(26809)
中国(24447)
(23892)
业经(23098)
地方(20206)
(18728)
(18189)
贸易(18183)
(17669)
(17614)
农业(17516)
理论(16381)
技术(15588)
(15351)
(14968)
(14939)
财务(14869)
财务管理(14843)
环境(14508)
(14143)
银行(14100)
机构
学院(332046)
大学(329180)
管理(134356)
(132384)
经济(129428)
理学(116324)
理学院(115129)
管理学(113306)
管理学院(112717)
研究(108757)
中国(79976)
(69157)
科学(66578)
(60809)
(53459)
(51201)
中心(49366)
(48628)
研究所(48568)
财经(48515)
业大(48361)
(44077)
(43991)
师范(43640)
北京(43475)
农业(40078)
(40022)
(39555)
经济学(38711)
财经大学(35943)
基金
项目(227549)
科学(179111)
研究(170682)
基金(163309)
(140997)
国家(139809)
科学基金(120491)
社会(106390)
社会科(100802)
社会科学(100781)
(89751)
基金项目(86608)
教育(78188)
自然(77496)
自然科(75628)
自然科学(75607)
(75005)
自然科学基金(74218)
编号(71433)
资助(66844)
成果(57946)
重点(50703)
(49864)
(49455)
课题(48849)
(47859)
创新(44448)
项目编号(44229)
教育部(42935)
科研(42817)
期刊
(147214)
经济(147214)
研究(97914)
中国(60057)
管理(49241)
学报(48661)
(47128)
科学(45574)
(45088)
教育(39297)
大学(37039)
学学(34801)
农业(33031)
技术(28819)
(28300)
金融(28300)
业经(26314)
经济研究(23366)
财经(22729)
(19536)
问题(19056)
图书(17348)
(16440)
科技(16204)
理论(16138)
技术经济(15988)
现代(15798)
商业(15354)
实践(14860)
(14860)
共检索到480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任之  
如何更好地落实竞争中性规则,为不同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中央"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提及的重点产业为依据,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企业微观层面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所有制和规模偏向,并检验了其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从所有制性质来看,国有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更多,但外资企业在税收优惠和低息贷款方面获得的支持力度要强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从企业规模来看,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和低息贷款三种产业政策工具对大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最大,说明我国重点产业政策的实施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中性扭曲。上述效应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以及政府效率较高的地区能够得到有效缓解。进一步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在行业内覆盖的企业范围越广、受益企业越分散,则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越显著,对大型企业的政策偏向必然会引起行业内资源分散程度的降低,扭曲行业内的资源配置,进而抑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更好地落实竞争中性原则以及推动产业政策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江  
当前,各界围绕新常态下我国产业政策目标与实施手段模式转型的争论十分激烈。为此,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产业政策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政策调整,加快实施普惠性竞争性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戚聿东  张任之  
产业政策作为政府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采用,其实施效果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产业政策总体效应、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集群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五个方面对海外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已有研究结论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然后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未来研究的重点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戚聿东  张任之  
产业政策作为政府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采用,其实施效果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产业政策总体效应、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集群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五个方面对海外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已有研究结论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然后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未来研究的重点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先海  宋学印  诸竹君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起广泛讨论的"东亚奇迹"争辩后,中国近年来出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过剩"现象再一次引起国内外各界对政策干预有效性的普遍关注。中国产业政策似乎长期陷入"刺激—过剩—淘汰—再刺激"的循环路径。基于一个拓展的"2×2"伯川德模型,本文显化了以不同方式施行的补贴可以产生不同政策效果的理论机制,即以竞争兼容方式施行的补贴可通过扩大竞争,抵冲补贴对创新的负面影响并获取创新激励效应,但行业存在一个有效竞争阈值,当竞争程度已经过高时,继续施加补贴会降低企业对行业竞争压力的敏感性,引致企业"为补贴而生产"和产能过剩风险。本文的核心结论是:产业政策存在一个以行业竞争程度等行业异质性为特征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校宁  李智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是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双重作用的重要政策依托。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兼容性长期受到质疑。本文立足于中国当前的时空属性,对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兼容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进而围绕法律合规边界、政策着力机制和政策实施安排三大命题,对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兼容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为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在当前国情特征和国家战略下兼容、有序地实施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实现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晔  
根据《阿姆斯特丹条约》签署后全面修订的欧共体条约第2条,共同体任务是通过建立共同市场和经济与货币联盟以及通过实施一系列共同政策和措施,推动共同体内经济生活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和有利于环境的增长,提高经济效益和就业率,发展社会保障,改善生活质量,推动成员国间的经济与社会融合。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勇  吴白丁  张占江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必须促进和保障公平竞争,但目前我国政府对经济的不合理干预经常排除、限制竞争。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从"竞争影响合理性"这一维度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依法治国;通过将政府职能限定为"建立所有企业自由、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新趋势;通过排除竞争损害,发挥最大化竞争机制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与此同时,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与反垄断法的关系,实现制度的法治化,审视政策制定机关自审的能力、动力和责任,发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竞争执法机构和国务院法制办的作用,确定更精细的审查标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希宋   夏志勇   赵寰  
本文首先具体介绍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在此基础上 ,确定了支柱产业的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 ,通过模糊合成运算 ,将复杂的多层次评价问题转化为定量评价 ,从而能够更直观、更合理地反映经济效益状况 ,为支柱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与指导。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骏  刘洪伟  万君宝  
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生产率不断提升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市场的有效竞争,也需要政府的合理干预。选取2008—2012年中国制造业83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低息贷款对于全样本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存在明显的促进效应,但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两项政策工具只在非国有企业中显示出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另外,对于产业政策的实施路径问题,研究发现,在行业层面,产业政策应该强调竞争,倾向于高竞争态势行业的产业政策更能提高该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在行业内部,产业政策则应该强调公平,政策资源在行业内部的分配越均衡则越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骏  刘洪伟  万君宝  
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生产率不断提升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市场的有效竞争,也需要政府的合理干预。选取2008—2012年中国制造业83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低息贷款对于全样本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存在明显的促进效应,但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两项政策工具只在非国有企业中显示出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另外,对于产业政策的实施路径问题,研究发现,在行业层面,产业政策应该强调竞争,倾向于高竞争态势行业的产业政策更能提高该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在行业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泽一  赵坚  
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对待产业政策不能简单地作出有效还是无效的判断;产业政策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一种制度安排,必不可少,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具有存在必要性的产业政策并不意味着其实施一定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果产业政策脱离了其实施的范围、条件,则很可能由于不能成功实施而归于无效。同时,产业政策的失效并不意味着全面否定其存在的必要性,借口产业政策失效而取消它的存在、滑向市场万能论也是不可取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晓琦  万军  
中国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曾经效仿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广泛使用产业政策来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但事实证明政府推行的产业政策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随着市场机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与日俱增,政府的职能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政府实行的影响微观经济的政策也将从产业政策为主导过渡到以竞争政策为主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纪雪洪  吴永林  
基于中国汽车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过程,本文分析了产业政策导向与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关系,寻找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制定方法。论文按产业政策调整与相应市场竞争结构变化将改革开放后汽车产业发展过程界定为两个阶段,指出在两个不同阶段我国汽车竞争能力提升的差异。从理论上探讨了创新导向同企业行为绩效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形成了对产业竞争结构-创新行为-竞争力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