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5)
2023(10588)
2022(8642)
2021(7852)
2020(6592)
2019(14459)
2018(14354)
2017(26981)
2016(14578)
2015(15773)
2014(15357)
2013(14849)
2012(12914)
2011(11334)
2010(11699)
2009(11478)
2008(11508)
2007(10102)
2006(9178)
2005(8601)
作者
(38440)
(32192)
(31981)
(30379)
(20530)
(15210)
(14498)
(12307)
(12070)
(11379)
(10857)
(10808)
(10391)
(10067)
(9984)
(9761)
(9571)
(9338)
(9309)
(9077)
(8018)
(7817)
(7679)
(7446)
(7214)
(7211)
(7098)
(7005)
(6299)
(6220)
学科
(75290)
(71615)
企业(71615)
(67220)
经济(67133)
管理(60389)
业经(27472)
方法(24818)
(24099)
(22468)
(18418)
财务(18406)
财务管理(18393)
企业财务(17389)
(17050)
数学(17029)
数学方法(16909)
农业(16483)
技术(16018)
中国(15101)
地方(14644)
(13817)
(13691)
(13527)
(13282)
理论(13115)
企业经济(12407)
体制(12283)
经营(11494)
(10753)
机构
学院(205513)
大学(195375)
(89563)
经济(88004)
管理(85297)
理学(72675)
理学院(72011)
管理学(71244)
管理学院(70833)
研究(62368)
中国(51570)
(43696)
(39985)
科学(35007)
财经(33450)
(32881)
(30672)
(30245)
(30226)
中心(28425)
研究所(26776)
经济学(26267)
业大(25993)
(25688)
商学(24837)
北京(24710)
商学院(24591)
财经大学(24258)
(23895)
农业(23769)
基金
项目(129785)
科学(105632)
研究(100702)
基金(94510)
(79785)
国家(79007)
科学基金(71137)
社会(66355)
社会科(63022)
社会科学(63010)
(53536)
基金项目(49796)
教育(45378)
自然(43736)
自然科(42763)
自然科学(42754)
(42281)
自然科学基金(42036)
编号(41555)
资助(36797)
(32114)
成果(31984)
(31176)
(29705)
重点(29016)
课题(28213)
创新(28156)
(28147)
(27414)
国家社会(27343)
期刊
(108950)
经济(108950)
研究(62034)
中国(40102)
(38218)
管理(37738)
(29872)
科学(24404)
业经(21799)
学报(21536)
教育(20984)
技术(20728)
农业(20537)
(20209)
金融(20209)
大学(17579)
财经(17057)
经济研究(16971)
学学(16763)
(14904)
问题(13581)
(13171)
技术经济(12530)
商业(11662)
财会(11640)
现代(11420)
(10639)
世界(10170)
经济管理(9865)
会计(9634)
共检索到314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速建  肖红军  王欣  
本文从竞争中性理论出发,对过去四十年的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重新审视,发现改革的演化方向正在逐步向竞争中性趋近与收敛,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取向契合竞争中性的核心理念,分类改革的统领性思路契合竞争中性的基本要义,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契合竞争中性的价值追求,公司化为主的产权改革契合竞争中性的实现范式,经济型治理的制度安排契合竞争中性的基础要求,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契合竞争中性的根本逻辑,高质量发展的范式转型契合竞争中性的本真功能。在新时代,竞争中性已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面临由"软"到"硬"的竞争中性国际约束、由"弱"到"强"的竞争中性政策规制、由"偏"到"全"的竞争中性生态要求、由"外"到"内"的竞争中性驱动变革等新情境。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应当将竞争中性的情境要求内嵌,基本思路是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更加精细化推进国有企业分类,以分离政府多重角色优化改革实施方式,多维度拓展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着眼于实际操作层面,下一步应着力推进五个方面的改革,即简化负面清单的类型和内容、推动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和改革举措扎实落地、深化经营机制特别是三项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全方位抑制甚至消除引致预算软约束的关键要素、保证政府与企业互动过程的公开透明和信息披露的真实有效。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毅夫  蔡昉  李周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创造竞争的环境林毅夫,蔡昉,李周编者按:本刊在去年第6期刊登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青木昌彦先兰.的文章:《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的若干问题》,首次向中国经济界提示,在经济转轨时期,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经理或工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伟  
与前几次中美贸易战不同,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除了巨额贸易逆差之外,美国还就非传统贸易争议对中国提出挑战,其中包括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制造2025计划和国有企业非公平竞争等所谓结构性问题。本文以"竞争中性"原则为背景,具体讨论美国、欧盟和日本提出的国有与非国有企业不公平竞争的现状以及国有企业竞争中性偏离,具体分析企业竞争中性化面临的困境和路径。强化竞争中性原则不仅有利于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而且有利于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湘丽  
行政干预在劳动人事分配领域给国有企业带来了体制劣势与优势。行政干预阻碍劳动投入调整和结构优化,但减员可以得到补贴和政策优惠;行政化的干部制度造成高管缺乏企业家精神且能上不能下,但带来了"人脉优势",容易得到政府扶持;行政规制使工资调整不能恰当实施和发挥激励作用,但被保护的优越地位为高工资福利提供了充足财源。因此,应从摆正政府与国有企业间关系、厘清国有企业经营活动与界定社会责任、平等对待各类企业和构建国有企业经营活动透明化机制等入手采取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晖  倪桂萍  
财政约束硬化是国有企业转换机制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经济转轨国家的实践表明,对财政约束硬化在大部分转轨国家都没有做到。尽管产权学论者和外部环境论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都不说明政府为什么对硬化国有企业财政约束“知而不能为之”的原因。本文通过建立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者间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发现,政府对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是“软”或“硬”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财政对国有企业的预算是“硬”还是“软”内生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改革的方式选择,以及国有企业本身的竞争能力。因此,转轨国家应该考虑国有企业自身竞争能力情况,在改革不同阶段采取灵活的财政手段,保证转轨过程中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从而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毅夫  李周  
竞争、政策性负担和国有企业改革林毅夫,蔡■,李周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若干尚未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之一。1978年末改革启动的时候,国有企业在中国工业部门的各个方面都居于绝对优势地位。经过18年的渐进转型,国有企业在中国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岚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必将开启国有企业发展的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企业改制基本完成,经济结构日益优化,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不断涌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我国综合实力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应看到,国有企业发展中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柴振国  
胡海涛副教授所著《国有企业改革法律治理机制研究——基于竞争中立的视角》一书,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结项成果,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2年1月正式出版。这是我国学术界将国际经贸领域竞争中立规则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进行融合研究的一项重要文献。1.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对OECD、欧盟以及澳大利亚、美国等不同的国际组织及有代表性的国家不同版本竞争中立规则进行了比较,立足于我国自身的特点,结合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汲取了国外竞争中立规则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法治化的进路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柴振国  
胡海涛副教授所著《国有企业改革法律治理机制研究——基于竞争中立的视角》一书,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结项成果,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2年1月正式出版。这是我国学术界将国际经贸领域竞争中立规则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进行融合研究的一项重要文献。1.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对OECD、欧盟以及澳大利亚、美国等不同的国际组织及有代表性的国家不同版本竞争中立规则进行了比较,立足于我国自身的特点,结合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汲取了国外竞争中立规则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法治化的进路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聪  
国有企业竞争中性原则是中国对外开放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文章就国有企业竞争中性原则融入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对外开放背景下的竞争中性规则发现:中国制度型开放面临竞争中性在国际协定中不断扩散、国有企业竞争不足引致对外开放对竞争中性内在需求的基本对外开放格局;尽管国内关于中国对外开放是否应当对接竞争中性存在争议,但竞争中性具备的合理内涵有助于中国对外开放;对比主要协定竞争中性条款内容发现,中国参与并实施的自由贸易协定,如RCEP,尚欠缺国有企业竞争中性条款,同时已有涵盖竞争中性条款的主要自由贸易协定加入了大量豁免内容,虽能保障缔约国特定国家政策,但存在涵盖市场主体偏差、弱化规则约束力、所有制歧视的缺陷。因此,为破解西方国家主导竞争中性规则带来的束缚,有必要以RCEP升级推动形成中国版竞争中性规则。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增基  张宗益  秦奋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产权私有化与市场竞争理论的缺陷,认为超产权论对国有企业改革有较好的解 释说服力,并根据该理论,提出针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鲍志效  黄敬宝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世萍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此我国经济政策从需求端管理转向更加注重供给侧,试图通过增加有效供给,激活创新,获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中国的国有企业作为具有特殊性质和功能定位的经济主体,一直处于我国改革的前沿,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仅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梅  夏茂森  
新经济下物流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国有物流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基于2006~2015年上市的18家国有物流企业数据,从效率视角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国有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区域国有物流企业的综合无效率原因主要由于规模和技术无效率;长三角区域的国有物流企业技术较规模更有效率,且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泛珠三角区域国有物流企业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效率最优的样本较其他区域显著,且发展能力在逐步提升。本文针对国有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区域差异从效率角度提出了改革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京平,罗斌  
本文在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因及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