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0)
2023(9224)
2022(7596)
2021(6762)
2020(5656)
2019(12704)
2018(12042)
2017(23774)
2016(12191)
2015(13448)
2014(13679)
2013(13572)
2012(12777)
2011(11841)
2010(12290)
2009(11917)
2008(10723)
2007(9744)
2006(8902)
2005(8359)
作者
(36717)
(30554)
(30483)
(29249)
(19577)
(14786)
(13876)
(11908)
(11812)
(10955)
(10753)
(10207)
(9979)
(9845)
(9734)
(9532)
(8976)
(8778)
(8667)
(8572)
(7886)
(7394)
(7369)
(7114)
(7024)
(6858)
(6800)
(6436)
(6421)
(5998)
学科
(76147)
经济(76095)
管理(35679)
(35646)
(30892)
企业(30892)
方法(26528)
(26266)
金融(26266)
(23643)
银行(23635)
数学(23459)
数学方法(23256)
(22952)
中国(21847)
地方(20717)
(15994)
业经(14923)
(14918)
(13319)
地方经济(12848)
(12532)
中国金融(11288)
(10660)
财务(10637)
财务管理(10617)
(10601)
企业财务(10292)
(9492)
贸易(9482)
机构
学院(184826)
大学(183893)
(91293)
经济(89578)
管理(68456)
研究(66376)
理学(58288)
理学院(57671)
管理学(56822)
管理学院(56484)
中国(56274)
(41214)
科学(37374)
(37263)
(33550)
财经(33054)
中心(31276)
经济学(30652)
研究所(30350)
(29935)
(27929)
经济学院(27353)
(27242)
财经大学(24695)
业大(24090)
北京(23536)
(23429)
(22343)
(22319)
金融(21995)
基金
项目(118370)
科学(93415)
基金(86896)
研究(85048)
(75264)
国家(74680)
科学基金(64243)
社会(57569)
社会科(54995)
社会科学(54978)
(46510)
基金项目(45055)
自然(39563)
自然科(38685)
自然科学(38671)
自然科学基金(37987)
(37835)
教育(37543)
资助(36814)
编号(31845)
重点(27018)
(26942)
(26216)
成果(25806)
国家社会(24737)
(24569)
(23383)
创新(23151)
课题(22784)
教育部(22768)
期刊
(103591)
经济(103591)
研究(59468)
中国(34454)
(33986)
金融(33986)
(32171)
学报(26731)
管理(26611)
(24902)
科学(24870)
大学(20661)
学学(20064)
经济研究(18356)
财经(18042)
农业(15835)
(15650)
技术(15617)
业经(13552)
问题(12973)
教育(11309)
技术经济(11268)
统计(11057)
(9985)
(9943)
国际(9257)
世界(9146)
决策(9043)
理论(8941)
商业(8646)
共检索到288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樊明太  叶思晖  
竞争中性原则要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受到同样的融资约束,然而,相较于民企"融资贵"和"融资难",我国国有企业在"价"和"量"上均具有融资优势。为了评价这种"竞争非中性"的经济效果,本文基于植入异质性企业的DSGE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发现:(1)两类企业融资约束差异的扩大会减少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在正向全要素生产率冲击下,国企经济对民企经济具有挤出效应,且挤出效应随着融资成本差异和杠杆率差异的扩大而更加显著。因此,国企和民企的融资约束不对等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相应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该加强竞争中性,建立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才能促进我国经济有效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斌  曹启龙  刘燕  
运用融资约束经济学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以1998~2012年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基于产业异质性研究了不同产业之间融资约束、产品市场竞争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产品市场竞争不仅与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融资约束程度的大小能够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并且产业之间的调整速度存在差异性;同时,我们发现对于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的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实际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幅度越小;但当融资约束的程度提高到某一点以后,随着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实际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幅度反而会增大,并且融资约束的程度越严重,其偏离幅度越显著,但这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兴全  齐云飞  曾义  
以我国上市公司2003-2012年数据为样本,基于产权性质和金融发展水平,从资本投资中介效应视角检验了融资约束对现金持有竞争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现金持有通过资本投资中介效应实现的竞争效应在融资约束公司、民营公司以及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进一步检验表明,现金持有的竞争效应提高了现金价值,而且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公司、融资约束公司和民营公司中更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放建  王倩  
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高低和资本结构决策对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但已有的相关研究却少有涉及到我国房地产行业。本文采用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2005-2010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规模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且为非国有控股的低融资约束房地产上市企业,其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力呈现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规模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为国有控股的高融资约束房地产上市企业,其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力呈现倒"U"型的关系,也就是说这类企业存在一个资产负债率的临界值,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于该临界值时,增加债务规模有利于增加市场份额;反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于该临界值时,增加债务规模会导致企业的市场份额遭到掠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积田  宫婷婷  马欣  
文章对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3—2019年的财务数据展开分析,同时引入融资约束变量,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行业异质性角度探究行业成长性对现金持有竞争效应的影响,从而为不同行业企业在现金持有决策的制定上提供依据。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可以通过资本投资这一中介变量来实现竞争效应,资本投资在现金持有竞争效应的实现过程中扮演着部分中介效应;行业成长性与现金持有竞争效应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行业成长性越高,现金持有的竞争效应越显著;进一步通过SA指数对公司融资约束程度进行衡量,并以其中值为分界点进行分组回归,得出融资约束对行业成长性与现金持有竞争效应的正向关联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景仁  李健  李晏墅  
从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视角,分析产品市场竞争对组织冗余结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融资约束的情境效应,最后讨论冗余结构偏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持有的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比例越少;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严重,表现为企业规模越小、企业负债率越低时,产品市场竞争对组织冗余结构的负向影响越强;最后,当企业实际冗余结构偏离标准冗余结构时,将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利影响。研究结论为理论界和企业界进一步加深对组织冗余结构的理解和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和实践指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蒋弘  刘星  
本文选取2006~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创新竞争压力、融资约束与并购融资决策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创新竞争压力以融资约束为中介,对并购融资决策产生影响;上市公司承受的创新竞争压力越大,在并购融资时面临的融资约束就越强,从而选择定向增发的可能性就越高;在面对创新竞争压力时,国有上市公司的身份优势并不明显;上市公司在发明专利申请、发明专利授权、外观设计有效专利上的差距会导致更严重的融资约束,说明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数量都很重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石璋铭  谢存旭  
银行信贷资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所需研发投资的主要来源,当非市场竞争机制在信贷资金配置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时,由此产生的融资约束现象会抑制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本文通过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上市公司2010—2013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实证检验中国银行业竞争度通过融资约束对其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银行竞争度提升能有效地缓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从技术创新主体的产权属性与模式来看,银行业竞争度提升对裂变型的技术创新与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更大。因此,推动银行业竞争程度提高是促进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宝达  赵树宽  
基于竞争与创新的经典理论,从中国企业的微观角度,利用世界银行的调查量表,运用LOGIT回归的方法,研究并分析融资约束和国有股权对竞争和创新的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的主要发现是:竞争对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创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融资约束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国有股权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这点对主流研究结果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以上研究结论也说明当前国企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是放开国企市场准入,增加国企的竞争压力,改善融资环境,而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卫秋  周琳  
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中介效应方法研究了现金持有实现产品竞争效应的途径,同时基于内部控制质量和融资约束视角,研究了二者对现金持有竞争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现金持有可以通过资本投资这一中介途径增加公司的产品竞争优势,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强化资本投资的中介效应,提高公司整体的产品竞争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融资约束公司的现金持有,其通过资本投资这一媒介实现的竞争效应比低融资约束公司更强;但在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环境下,低融资约束公司其资本投资中介效应的发挥要强于高融资约束公司。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龙炳  李科  
政治关系影响了公司价值,但对于如何影响公司价值还知之甚少。文章从资本结构与行业竞争关系的角度检验政治关系如何影响公司价值。基于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中制造行业的公司数据,文章发现政治关系提高了行业竞争对资本结构的敏感性。在使用两种不同的融资约束划分标准后,研究发现不同融资约束下公司政治关系的价值不同,对于存在融资约束的公司而言,政治关系更深地影响了行业竞争对资本结构的敏感性,因此具有更高的价值。文章的证据支持了政治关系有助于公司获取融资资源从而提高公司价值的观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鹏飞  
文章选取2012—2020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中小规模企业,分析了融资约束对企业股权投资规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行业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我国中小上市企业的股权投资规模逐年上升。融资约束水平对股权投资的影响存在企业异质性,在主营业务绩效良好的企业中,融资约束会抑制企业股权投资规模,在主营业务绩效较差的企业中,融资约束会促进企业股权投资规模。行业市场竞争对融资约束与企业股权投资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随着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上升,融资约束对绩效良好企业融资约束的负相关减弱,企业更有可能从固定资产类投资转向股权投资;融资约束对绩效较差企业融资约束的正相关加强,企业会进一步增加股权投资在总资产中的比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科  朱伟骅  宋熠  
本文利用债券市场中短期融资券的推出作为影响公司融资约束的外部冲击,研究公司融资约束变化对公司行业竞争行为的影响。利用公司融资约束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本文解决了研究融资约束对行业竞争行为影响中融资约束分类标准问题以及内生性问题。本文发现,融资约束改善后,公司采取了更加积极的行业竞争策略,公司投入了更多的销售和管理费用,销售增长率也相应提高。这种影响在统计意义上和经济意义上均是显著的。本文研究发现,债券市场发展改善了公司融资约束,促进公司采取更加积极的行业竞争策略。本文证据表明,发展债券市场对于公司的行业竞争行为、行业的产出效率以及实体经济的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曲文俏  张涵  陈磊  
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服务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的必要保障。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银行业竞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非线性关系。银行业改革初期,银行竞争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在成熟期,银行分支机构过度竞争后,银行过度竞争加剧了企业融资约束。从企业所有制属性和企业规模的分组检验发现,相对国有企业及大企业等信息透明企业,民营企业及小企业等信息模糊企业因自身信息透明度较低,其融资约束受到银行竞争的影响大。因此,应当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因地制宜发展银行分支机构,以最优竞争水平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红波  杨海霞  
本文以2008—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定义企业竞争关系,借助WW指数构建竞争者融资约束指标,探讨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并购概率、并购频次及并购规模均随竞争者融资约束的增加而增加,且“去杠杆”政策引发的竞争者融资约束会促进企业并购行为。考虑企业自身的融资约束情况,发现当企业自身融资约束较小、资产规模较大、产权性质为国有时,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竞争效应是竞争者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并购行为的主要机制,具体表现为: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效应随着同行竞争效应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受企业委托代理成本的影响;竞争者融资约束增加企业技术并购倾向,但未增加企业关联并购倾向与无关多元化并购倾向;竞争者融资约束增加企业并购绩效。理论上,本文从企业并购视角丰富了竞争者融资约束的经济后果研究,同时从竞争者融资约束视角扩展了行业环境影响企业并购行为的相关研究;实践上,本文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