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51)
- 2023(17320)
- 2022(14619)
- 2021(13292)
- 2020(11549)
- 2019(26131)
- 2018(25781)
- 2017(49137)
- 2016(27337)
- 2015(30718)
- 2014(30533)
- 2013(30549)
- 2012(28054)
- 2011(25198)
- 2010(25412)
- 2009(24282)
- 2008(24837)
- 2007(22781)
- 2006(20070)
- 2005(18388)
- 学科
- 济(115277)
- 经济(115114)
- 业(105389)
- 管理(101105)
- 企(94299)
- 企业(94299)
- 方法(54124)
- 数学(44206)
- 数学方法(43845)
- 财(40116)
- 农(34972)
- 业经(34072)
- 制(28316)
- 务(28007)
- 财务(27962)
- 财务管理(27903)
- 中国(27159)
- 企业财务(26520)
- 农业(24171)
- 贸(21563)
- 贸易(21554)
- 易(20934)
- 技术(20911)
- 学(20847)
- 划(19997)
- 地方(19801)
- 体(19487)
- 和(19459)
- 理论(19419)
- 银(19276)
- 机构
- 学院(401489)
- 大学(399247)
- 济(165356)
- 经济(161957)
- 管理(158728)
- 理学(135200)
- 理学院(133777)
- 管理学(131890)
- 管理学院(131121)
- 研究(129788)
- 中国(102817)
- 京(83531)
- 财(82155)
- 科学(80201)
- 农(77533)
- 所(67235)
- 财经(63900)
- 江(63746)
- 业大(63327)
- 农业(61517)
- 中心(60796)
- 研究所(60513)
- 经(57953)
- 北京(51578)
- 经济学(50395)
- 州(49467)
- 财经大学(47157)
- 范(46318)
- 院(45887)
- 经济学院(45729)
- 基金
- 项目(261141)
- 科学(205195)
- 基金(190824)
- 研究(184963)
- 家(167651)
- 国家(166214)
- 科学基金(142710)
- 社会(118584)
- 社会科(112479)
- 社会科学(112443)
- 省(103465)
- 基金项目(101319)
- 自然(94346)
- 自然科(92207)
- 自然科学(92175)
- 自然科学基金(90632)
- 划(86282)
- 教育(85136)
- 资助(78142)
- 编号(73038)
- 重点(58902)
- 成果(58675)
- 部(57831)
- 创(56594)
- 发(54790)
- 业(52619)
- 创新(52380)
- 科研(50885)
- 课题(50576)
- 制(50204)
- 期刊
- 济(187129)
- 经济(187129)
- 研究(113006)
- 中国(80376)
- 农(70916)
- 财(70199)
- 学报(67114)
- 管理(63884)
- 科学(60145)
- 大学(50380)
- 学学(48125)
- 农业(47299)
- 融(39965)
- 金融(39965)
- 技术(35029)
- 教育(34310)
- 财经(33173)
- 业经(31424)
- 业(29229)
- 经济研究(28585)
- 经(28501)
- 问题(24790)
- 技术经济(21800)
- 版(20612)
- 财会(20006)
- 贸(19749)
- 商业(18998)
- 现代(18846)
- 科技(18227)
- 理论(18073)
共检索到604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呈庆 孙曰瑶 龙文军 白杨
本文对2008年乳制品行业三聚氰胺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从政府规制、企业市场扩张策略、第三方绿色规制与管理等方面作了系统分析,设定了7个假说,并以政府抽检到的奶粉生产企业为样本,用二元选择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强制性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和激励性产品质量免检制度都没有发挥降低企业三聚氰胺污染的作用;乳制品企业在行业内扩张提高了企业污染风险,而跨行业扩张则有利于降低污染风险;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认证在降低污染风险方面没有发挥作用,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则提高了污染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呈庆 孙曰瑶 龙文军
本文以2008年乳制品行业三聚氰胺事件中政府抽检到的奶粉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市场扩张策略对三聚氰胺污染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乳制品企业在本行业扩张提高了企业的污染风险,且随着企业行业内扩张强度的增加,污染风险经历了从低到高、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的"N"型起伏态势;乳制品企业跨行业扩张总体上有利于降低污染风险,且随着企业跨行业扩张强度的增加,污染风险有一个"M"型波浪渐变过程。本文从企业资源能力和演化视角对这两种风险分布给予了初步解释,并就企业扩张与质量安全风险间的关系提出了两个扩展假说。作者提出,乳制品企业为了避免三聚氰胺污染类似风险,应审时度势,制定并实施适宜的发展战略,如精实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靳明 杨波 赵敏
文章采用EnglE和grangEr两步法构建ECM模型研究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乳制品产业的冲击影响及其恢复情况。构建长期关系模型反映了我国乳业2007年至2010年期间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并引入食品安全事件冲击变量对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代表的系列重大乳制品安全事件的冲击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扩展的ECM模型构建短期动态关系,重点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代表,估算出危机后乳制品产业需两个多月的调整才能恢复至均衡。但由于产业发展趋势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危机后两年左右产业发展仍未恢复至危机前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于海龙 李秉龙
在分类分析我国乳制品国际贸易特点的基础上,从价格、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等方面对我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指标评价,并运用引力模型对我国乳制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各分类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各不相同,但我国乳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基本不具备国际竞争力,人口变量、乳制品产量和出口对象国GDP是影响我国乳制品出口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乳制品 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 引力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义 林恩惠 余建辉
准确估计食品安全事件的经济影响是事前预防和事后应对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前提。本文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运用合成控制法从中国人均乳制品进口变动中剔除了国内供需变动等内部因素和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估计了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人均乳制品进口额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2009—2013年,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导致的中国人均乳制品进口额的增量分别占当年人均乳制品进口额的32.86%、61.06%、55.15%、58.83%和72.92%。研究结论表明: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信任危机会长期存在,并会加剧迅速扩大的农产品贸易逆差对中国农产品长期供给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罗剑宏 薛玮 江蓉
"三鹿奶粉事件"犹如一场飓风席卷了中国乳制品行业,然而危机过后便是机遇与挑战。乳制品发展作为新疆"十二五"规划中重要内容,其质量安全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外乳制品企业在质量监管、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介绍,结合新疆的优势资源并加以对比,洞察在自身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瓶颈,为新疆乳制品企业量身搭建质量竞争力评价体系,从而为新疆乳制品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为提升新疆乳制品企业质量和竞争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
乳制品企业 质量竞争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长林 任爱胜 王永春 修文彦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消费需求的增强,乳制品消费量不断增加,我国乳制品消费水平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2003-2015年我国乳制品消费水平区域差异整体呈现"东西差异、南北变迁"的特征。本文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我国乳制品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得出结论:价格、流通以及进口量对打破传统乳制品消费水平具有显著影响,质量安全事件、基尼系数对乳制品消费水平起到抑制作用。最后,文章从国内市场、产业政策、国际市场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乳制品消费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长林 任爱胜 王永春 修文彦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消费需求的增强,乳制品消费量不断增加,我国乳制品消费水平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2003-2015年我国乳制品消费水平区域差异整体呈现"东西差异、南北变迁"的特征。本文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我国乳制品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得出结论:价格、流通以及进口量对打破传统乳制品消费水平具有显著影响,质量安全事件、基尼系数对乳制品消费水平起到抑制作用。最后,文章从国内市场、产业政策、国际市场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乳制品消费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睿
2008年以来,由于国内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导致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产生信任危机,乳制品进口需求明显扩大,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呈现新的特点:进口量和进口额激增;鲜奶、奶粉和乳清是主要进口种类;奶粉超过乳清成为进口最多的品种;进口市场进一步集中。
关键词:
乳制品 进口贸易 结构 市场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啸 余洁 刘芳 何忠伟
中国奶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乳品安全得到保障,但中国乳制品贸易逆差却持续增长。本文运用CMS模型分析中国乳制品,以2008年奶业危机为分界,点进行成因分析。研究表明,出口方面,中国出口市场单一,出口过分依赖中国香港等单一国家和地区的需求扩张;中国奶业竞争力虽明显提升,但在国际市场仍旧处于弱势。进口方面,国内乳制品供需缺口持续扩大;进口国竞争力不断提升,成为中国乳品进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乳制品 贸易逆差 CMS模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亚东 李翠霞
运用2001—2019年进出口数据,对我国乳制品在国际市场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水平进行测算,尝试区分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兼具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以及无优势四种类型的乳制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表明:第一,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乳制品整体来看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足,具有比较优势的乳制品是鲜奶和乳清,具有竞争优势的乳制品有奶油、干酪、婴幼儿奶粉及奶粉,两种优势兼具的乳制品是酸奶,无优势的乳制品是炼乳,比较优势变化对两种优势兼具乳制品的竞争优势水平提升作用最显著。第二,本国GDP对奶粉进口促进作用明显,仅对奶油出口有促进作用;国外GDP对各类型的乳制品进出口均有促进作用,对乳清的促进作用最大,对除鲜奶之外的其他类型乳制品出口有正向作用,尤其是炼乳;国外人口对进口影响显著,尤其是干酪;距离对各类型的乳制品进出口有阻碍作用,但对具有比较优势的乳制品进口无影响。第三,关税对炼乳出口影响最为显著,对乳清进口影响最为明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鲜奶进出口促进作用最明显;签订自贸协定对竞争优势乳制品促进作用明显;是WTO成员对鲜奶出口和婴幼儿奶粉进口促进最为明显。第四,各类型乳制品进出口主要和潜在贸易伙伴所属洲际基本趋同,但对具体国家潜力差异显著。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范宣丽 何忠伟 刘芳
2008年以来,乳制品进口激增,中国乳制品加工企业不管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本文利用ArcGis10.1软件,从乳制品产量和乳制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两个方面直观展示乳制品加工企业2008—2012年的时空变化。通过GeoDA中的空间相关性的检验,发现乳制品产量和乳制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并且乳制品产量的空间相关性更大一些。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发现影响乳制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因素有乳制品加工企业人员数、人均GDP、乳制品进口还有邻近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小梅
通过市场、法律、管制以及政府直接控制食品生产等激励机制,可以促进企业生产安全食品。根据食品市场的特点,为减少问题食品对消费者产生的危害,在基于市场中的信誉机制,以及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的前提下,政府应承担起对食品安全进行管制的责任。
关键词:
食品市场 食品安全 激励机制 管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边英姿
基于2010—2014年世界多国详细的乳制品贸易数据及进出口贸易数据,通过市场占有率、RCA指数和CA指数的计算,分析比较我国乳制品行业的竞争力状况。同时,基于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我国乳制品行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2005年以来,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并且我国在乳制品行业上基本不具备比较优势;同时,国内人口数、对外开放程度和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影响我国乳制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莉侠 杨国涛
利用我国乳制品企业2001~2005年的数据分析了乳制品业的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乳制品业属于“低集中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乳制品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对综合技术效率贡献最大的是规模效率。对影响乳制品业绩效的市场力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我国乳制品市场存在效率结构假说。
关键词:
乳制品业 市场结构 效率 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