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4)
- 2023(7105)
- 2022(6067)
- 2021(5685)
- 2020(4639)
- 2019(10547)
- 2018(10140)
- 2017(19922)
- 2016(10787)
- 2015(11765)
- 2014(12089)
- 2013(11828)
- 2012(10907)
- 2011(9873)
- 2010(10044)
- 2009(9465)
- 2008(9845)
- 2007(8735)
- 2006(7754)
- 2005(7352)
- 学科
- 济(48717)
- 经济(48647)
- 业(41198)
- 管理(40492)
- 企(38853)
- 企业(38853)
- 方法(24400)
- 数学(20016)
- 数学方法(19833)
- 财(18334)
- 务(14018)
- 财务(14012)
- 财务管理(13987)
- 企业财务(13610)
- 业经(11530)
- 制(11494)
- 学(11027)
- 中国(10871)
- 农(9626)
- 理论(9556)
- 体(8926)
- 地方(8385)
- 技术(8138)
- 贸(7707)
- 贸易(7702)
- 策(7674)
- 划(7658)
- 体制(7594)
- 和(7513)
- 银(7440)
- 机构
- 大学(164830)
- 学院(161696)
- 济(66977)
- 经济(65652)
- 管理(64243)
- 理学(56263)
- 理学院(55607)
- 管理学(54759)
- 管理学院(54457)
- 研究(53130)
- 中国(40264)
- 财(34698)
- 京(33681)
- 科学(31270)
- 财经(27960)
- 所(26460)
- 经(25600)
- 研究所(23912)
- 农(23481)
- 江(23305)
- 中心(22990)
- 业大(21591)
- 财经大学(21217)
- 经济学(21197)
- 北京(20734)
- 范(20123)
- 师范(19927)
- 商学(19445)
- 商学院(19274)
- 院(19185)
- 基金
- 项目(105729)
- 科学(84854)
- 基金(79963)
- 研究(74843)
- 家(70034)
- 国家(69488)
- 科学基金(60366)
- 社会(50324)
- 社会科(47752)
- 社会科学(47741)
- 基金项目(41957)
- 自然(39550)
- 省(39198)
- 自然科(38704)
- 自然科学(38693)
- 自然科学基金(38075)
- 教育(34898)
- 划(33558)
- 资助(32610)
- 编号(28043)
- 部(24595)
- 重点(24017)
- 成果(23818)
- 创(22157)
- 教育部(21654)
- 性(21258)
- 国家社会(21200)
- 发(20782)
- 人文(20736)
- 创新(20647)
共检索到237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一帆 宋敏 张俊喜
对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间的绩效差异,文献一般从三个理论角度进行研究:竞争、产权与公司治理。但是我们认为其中的各种观点都只强调了某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对中国5大城市7个行业的700多家公司在1996—2001年运营情况的调查数据,分别从单因素效应、多因素效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三个方面,对以上三个理论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当分别对各单个因素进行考察时,各因素都对样本公司绩效有积极影响。然而当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察时,我们发现产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作用相对重要,而竞争效应则不甚显著;(2)在产权与公司治理,以及产权与竞争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替代性;(3)...
关键词:
竞争 产权 公司治理 公司业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宫汝凯
本文采用1999—2010年中国的分省面板数据从竞争、产权改革和管制政策三个维度来检验经济体制改革对电力行业产出效率的影响,从单因素效应、多因素效应以及其间的交互关系三个方面分析改革政策对于行业增长的相对重要性。基于工具变量法的实证研究表明:(1)在单因素模型中,产权和管制政策变量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竞争效应不显著;(2)在改革政策的联合模型中,产权和管制政策的作用相对重要,竞争正向效应的显著性提高;(3)改革政策间的交互关系均对产出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表明改革政策间的配套效应尚未实现预期效果。以上结果在不同的指标设计和模型设定下均是稳健的。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明显的政策启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峰 姚新武
进行分类预测时,研究人员往往也想要知道预测变量对模型构建的相对重要性。此时,常见的动因分析方法(譬如多元回归)要么不适用,要么因复杂而难以应用,因为预测变量经常是混杂了名义、次序、连续型尺度被测量的。文章运用起源于合作博弈论的Shapley值法,开创性地通过分解与每一个预测变量相关的预测准确度(即正判率)来度量它们的相对重要性,从而避免额外引入某种动因分析方法。原理陈述和实例验证都表明,该方法本身易于理解,其结果具有解释性和有效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圣亮 张正明
依据Nelson服务分类法,将服务分为搜寻性服务、经验性服务和信任性服务;依据Brady和Cronin服务质量要素分类法,将服务质量要素分为结果质量、互动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服务质量要素在不同类别服务中的重要性存在差别:在搜寻性服务和经验性服务中,服务质量要素重要性依次为结果质量、互动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在信任性服务中,服务质量要素重要性则依次为互动质量、结果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因此,不同类别服务企业为提升服务质量和增加顾客满意度应分别采取不同对策。
关键词:
服务类别 服务质量要素 顾客满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杰 袁也 符号亮
本文基于2014—2018年的CFPS数据检验了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和新兴的数字金融的减贫效应,以及二者在减贫中的互动关系及相对重要性。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和传统金融均具有较强的减贫效应,且二者在减贫中存在互补效应。第二,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的互补效应有较强的异质性。对低资产家庭和农户家庭、接入互联网以及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银行竞争度较高地区以及低脆弱性的家庭,二者表现出更强的互补效应。此外,数字金融覆盖深度与传统金融表现出更强的互补关系。第三,基于相对重要性分析发现,整体而言,传统金融在减贫中发挥了相对重要的作用,但针对低资产家庭、农户家庭、接入互联网的家庭,数字金融能够发挥更重要的减贫效应。本文结论对于更好地利用不同金融模式协同发展,发挥金融的减贫功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软性竞争力的重要性在一国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中,技术、教育与价值体系等软性竞争力非常重要。经济越是进步,越应重视这些软性竞争力。东亚国家都很清楚,自己现在拥有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并不能永葆。相反,注重教育和道德价值体系的建设,才是根本。在发达国家,尤其是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姜彦福 张健 林强
一、公司治理的涵义“治理”(governance)一词本源于法律用语,而“公司治理”概念早在80年代初就被经济学家在文献中引用了。从法和经济学的角度看,公司治理的涵义包含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指内部治理,即通常所称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公司内部产权制度安排来实现;另一个层次是指外部治理,通过公司外部竞争的市场体系来实现。公司内部治理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对代理人实施激励机制从而在公司的各个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有效配置的一套产权制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霍建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利用外资和发展外贸起步,形成了今天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而今中国有三大指标在全球排名第一:一是出口,二是外汇储备,三是制造业产值。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上升,与这三个指标有直接关系。此外,对外贸易加固了中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齐明
选取九个待测优树无性系(材料Ⅰ),进行9×9杉木半双列交配试验,以及采用经过生长性状方面GCA测定评选出来的六个速生优良无性系(材料Ⅱ),进行6×6杉木全双列交配试验。杉木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采用Ⅱ类材料,进一步进行遗传测定时,群体一般配合力(GCA)方差σg2小于群体特殊配合力(SCA)方差σs2;而采用Ⅰ类材料,进行遗传测定时则:σg2>σs2。不同的试验得出不同的结果,这主要是由研究材料的性质决定的。在杉木遗传改良领域中,加性学说与显性学说其实并不矛盾,因为GCA的测定与评选和SCA的测定与评选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熊贤良
大国对外贸易相对重要性的降低熊贤良一、评价外贸作用的“参照系”以往的理论在评价对外贸易的影响时,总是把自由贸易和一国自给自足时的状况进行比较。这是两个极端的情况,只存在于理论世界中,在现实世界,对外贸易常常处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这表明为了正确评价对外贸...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东明
现有理论在解释企业经营者是否应该拥有剩余权时存在显著不足,而如果从要素相对重要性角度重新理解与阐释企业剩余权的分配问题可能具有更大合理性。要素相对重要性决定了要素产权主体拥有企业剩余权的比重,物质资本所有者可以拥有较大比重剩余权,但这一比重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各要素在企业中所表现出相对重要性的不同,企业剩余权理应在各要素所有者之间重新分配,企业经营者正是因为要素相对重要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而获得企业剩余权的。
关键词:
剩余权 要素相对重要性 经营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齐鸣 阎芳
本文试图在国内现有数据的基础上,运用Andersen and Jordan(1968)所提出的St.Louis方程对中国货币-财政政策相对重要性进行研究,力求解释中国经济转型前后货币-财政政策的某些特殊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志渔 孙婧
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对企业外部知识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不同类型外部知识对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相对重要性以及互补效应。通过对科学外部知识、行业外部知识与突破性技术创新及渐进性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检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外部知识对两类技术创新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于突破性技术创新来说,科学外部知识的重要性更强,对于渐进性技术创新来说,行业外部知识的重要性更强;科学外部知识与行业外部知识对两类技术创新的提升都具有协同性正向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明辉 刘笑霞
文章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及其主审事务所2007-2010年数据,考察了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不同公司治理环境下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总体上正相关,但当公司治理水平较低时,两者呈显著负向关系。文章研究表明,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够缓解客户重要性对审计独立性的不利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佳 陈国进
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机制存在互补关系。具体而言,竞争与中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提高存在着互补关系,即在股权结构中度集中的公司中,市场竞争更能提高企业绩效;而竞争与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提高存在着替代关系,即在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公司里,竞争能够对这种股权绩效的不利影响形成一种制约作用。这些来自企业微观层面的实证结论,深化了我们关于竞争与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作用的理解,表明在加强公司治理的同时,也应当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公司治理 股权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试析上市公司信息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的相对重要性——基于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实证研究
浅谈商务礼仪在现代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永久性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有多大?-基于相对重要性分析的方法
中国农产品贸易网络的“双循环”透视:内生机制与相对重要性
永久性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有多大?——基于相对重要性分析的方法
中国城市房价影响因素及贡献度研究——基于R 2的相对重要性分解
薪酬参照体的效应研究:基于多表征的路径模型与相对重要性
产权、竞争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
交互关系下的产品市场竞争与控制权配置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