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8)
- 2023(4814)
- 2022(3824)
- 2021(3548)
- 2020(2694)
- 2019(6040)
- 2018(5710)
- 2017(11505)
- 2016(6034)
- 2015(6461)
- 2014(6356)
- 2013(6471)
- 2012(6048)
- 2011(5359)
- 2010(5443)
- 2009(4960)
- 2008(4893)
- 2007(4481)
- 2006(3974)
- 2005(3597)
- 学科
- 济(32297)
- 经济(32285)
- 业(18891)
- 管理(16458)
- 企(16308)
- 企业(16308)
- 方法(11367)
- 业经(9736)
- 数学(9208)
- 数学方法(9142)
- 产业(8996)
- 农(8941)
- 地方(8572)
- 中国(8016)
- 制(6977)
- 结构(6701)
- 财(6194)
- 农业(5856)
- 技术(5644)
- 体(5621)
- 贸(5404)
- 贸易(5402)
- 易(5220)
- 地方经济(5171)
- 学(4869)
- 体制(4854)
- 理论(4342)
- 和(4242)
- 划(3977)
- 银(3967)
- 机构
- 学院(90475)
- 大学(87194)
- 济(41975)
- 经济(41267)
- 管理(35289)
- 研究(30834)
- 理学(30605)
- 理学院(30299)
- 管理学(29977)
- 管理学院(29805)
- 中国(21981)
- 京(17815)
- 财(17525)
- 科学(17432)
- 所(14750)
- 财经(14136)
- 江(13630)
- 经济学(13348)
- 研究所(13342)
- 中心(13269)
- 经(12762)
- 农(12308)
- 经济学院(12137)
- 业大(11727)
- 院(11652)
- 范(11291)
- 师范(11172)
- 北京(11073)
- 州(10751)
- 财经大学(10408)
- 基金
- 项目(61023)
- 科学(49190)
- 研究(47167)
- 基金(43751)
- 家(37212)
- 国家(36925)
- 科学基金(32163)
- 社会(31444)
- 社会科(30072)
- 社会科学(30066)
- 省(25145)
- 基金项目(23046)
- 教育(20700)
- 划(20191)
- 编号(18898)
- 自然(18507)
- 自然科(18045)
- 自然科学(18042)
- 自然科学基金(17764)
- 资助(17110)
- 发(15618)
- 成果(14792)
- 重点(14002)
- 课题(13610)
- 创(13441)
- 发展(13262)
- 部(13243)
- 国家社会(13167)
- 展(13064)
- 创新(12498)
共检索到130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汉武
竞争: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马汉武一、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与形势由于历史遗留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瓶颈效应”、处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过程中以及国际经验的影响等原因,中国自70年代末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成为一个推行较多产业政策的国家。这些旨在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江小涓
市场竞争应该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江小涓在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经过16年改革之后,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在结构调整方面,继续较多地依靠政府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已经很难做到,而且会引起较多的负面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少新
居民投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最可行的途径吴少新在中国,由现行银行主导型储蓄一投资转化机制,向居民主导型储蓄一投资融资机制的转换,是中国现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最可行的选择。具体分析如下:1.在资本形成渠道中,除居民储蓄外,其他渠道从广度到深度都已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童书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增长迅速,按出口贸易额已占世界第11位,出口产品结构也得到了初步的优化,完成了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现在出口产业结构还是比较落后的,档次是比较低的,特别是缺乏拳头出口产品,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调整出口产业结构,出口增长就会缺乏后劲,到本世纪末达到出口2000亿美元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同时还会对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贤孝
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视角看,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忽视资源环境的禀赋性、忽视产业结构性污染、忽视产业内部结构层次提升、忽视产业结构体系的完整性等不足之处。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坚持循环经济理念,要求构建新型产业结构系统,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基于此,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主要有:积极发展地区资源特色产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克服结构性污染;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促进节能降耗和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完善产业结构体系等。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 生态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宏伟
作为人少地多国家代表的美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是世界上农业最具竞争力的大国;作为人多地少国家代表的荷兰则奇迹般地从资源小国变成了农产品出口大国。美国、荷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表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必须的,也是十分重要的,结合美国和荷兰的经验及启示,我国也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相符合的调整方针,从而阶段性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1.要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国家的宏观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金铃
基于经济分权和环境规制地区差异,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3年间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环境规制竞争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发现:(1)当不考虑环境规制竞争时,我国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2)当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刻画环境规制竞争后,环境规制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有所减弱,以模仿策略为主的环境规制竞争会对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产生了正向溢出,对邻近地区的累积溢出效应是对本地效应的将近4倍。(3)分区域看,环境规制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为突出,东部地区负的空间溢出效应表明东部沿海城市的环境规制竞争并不利于区域整体产业转型升级,政府间更倾...
关键词:
环境规制竞争 产业结构升级 溢出 SDM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光洪
由于受资源递减规律影响,矿业城市的发展必将受到其不合理产业结构的限制。产业结构调整是矿业城市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其资源与区位优势发展替代性产业是矿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选择。本文探讨了矿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些原则,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白建新 牛冲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璇
自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展开了基于市场需求的结构调整,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8年31个省市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贸易竞争力的关系,说明在流通产业优化过程中我国不同经济区的贸易竞争力变动情况。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面板分析发现:在全国层面,流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流通业的外部优化效应强于内部优化效应;在分区域层面,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外部优化效应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分布,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内部发展效应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分布。在提升我国区域贸易竞争力的过程中,除了进一步实现流通产业优化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实现内外部结构优化的平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坚
运用中部地区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金融发展的角度,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地方政府为了赢得"GDP竞赛",需要通过金融部门的发展来调动区域内的资源,这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各省金融业的发展。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其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有助于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地方政府对金融部门干预的负面影响已越来越大,这可能会影响到金融部门服务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产业结构调整 金融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贾继锋
在中国加入WTO后,我们要充分考虑世界科技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以统一的市场现、资源现来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应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本文着重分析加入WTO后,在市场本能驱动下我国可能出现的产业结构低度化趋势,以及政府如何与市场力量结合,渡过这个适应性调整阶段。文章的重点是指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不同,政府的重要作用是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培育竞争优势。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世贸协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斌
一、发展许可证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从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逐步发展成国力较为强盛的国家,然而我国产业结构的层次依然很低,劳动密集型仍然是我们的产业优势。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差距更大,要想保持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采用许可证贸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祥
我国西部广袤的干旱、半干旱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却极为脆弱,干旱、风沙、盐碱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威胁严重。为开发利用这一区域,人们都在探寻其治理环境的途径、措施,就此问题,笔者提出如下观点以供磋商。1 干旱、半干旱区环境治理的问题的实质是经济发展问题 环境的演化有自然原因,更离不开人类自身的原因。历史上林草荫郁的黄土高原,现在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