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0)
- 2023(12414)
- 2022(10110)
- 2021(9202)
- 2020(7394)
- 2019(16577)
- 2018(16253)
- 2017(30436)
- 2016(16491)
- 2015(18192)
- 2014(18098)
- 2013(18123)
- 2012(17014)
- 2011(15322)
- 2010(15846)
- 2009(14855)
- 2008(14982)
- 2007(13871)
- 2006(12687)
- 2005(11808)
- 学科
- 业(84918)
- 济(79738)
- 经济(79642)
- 企(66820)
- 企业(66820)
- 管理(58965)
- 农(47138)
- 农业(31490)
- 业经(30655)
- 方法(25955)
- 中国(23713)
- 财(23427)
- 地方(20638)
- 数学(18065)
- 数学方法(17976)
- 技术(17544)
- 务(17474)
- 财务(17455)
- 财务管理(17437)
- 制(17033)
- 企业财务(16532)
- 策(15262)
- 和(14060)
- 发(13943)
- 贸(13864)
- 贸易(13848)
- 易(13420)
- 体(13244)
- 划(13005)
- 理论(12966)
- 机构
- 学院(245636)
- 大学(234620)
- 济(108931)
- 经济(106970)
- 管理(99175)
- 理学(84256)
- 理学院(83466)
- 管理学(82588)
- 研究(82401)
- 管理学院(82126)
- 中国(67292)
- 农(56480)
- 京(49729)
- 财(48739)
- 科学(46646)
- 农业(42801)
- 所(41437)
- 江(40769)
- 业大(39303)
- 中心(38474)
- 财经(37566)
- 研究所(36686)
- 经(33899)
- 州(31946)
- 北京(31152)
- 经济学(30927)
- 范(30245)
- 经济管理(30203)
- 师范(30001)
- 院(28828)
- 基金
- 项目(153186)
- 科学(122577)
- 研究(118772)
- 基金(109856)
- 家(93667)
- 国家(92585)
- 科学基金(81071)
- 社会(78212)
- 社会科(73822)
- 社会科学(73804)
- 省(63632)
- 基金项目(58391)
- 教育(51842)
- 编号(50085)
- 划(50083)
- 自然(48857)
- 自然科(47728)
- 自然科学(47719)
- 自然科学基金(46904)
- 资助(42611)
- 发(39662)
- 成果(39041)
- 业(37293)
- 创(35106)
- 部(33790)
- 重点(33767)
- 课题(33679)
- 发展(33004)
- 展(32455)
- 国家社会(31995)
- 期刊
- 济(139586)
- 经济(139586)
- 研究(73937)
- 农(60516)
- 中国(56735)
- 农业(41053)
- 管理(39749)
- 财(39150)
- 科学(33421)
- 学报(31773)
- 业经(30833)
- 融(27626)
- 金融(27626)
- 大学(25916)
- 教育(25043)
- 学学(24776)
- 技术(23735)
- 业(21488)
- 经济研究(19233)
- 问题(18672)
- 财经(18510)
- 经(16052)
- 农村(15185)
- 村(15185)
- 农业经济(15133)
- 技术经济(15088)
- 世界(14909)
- 经济问题(13232)
- 商业(13092)
- 现代(12906)
共检索到392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本文从新时代基本特征出发,深入阐述推进农业粮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即“五大需求”;农业粮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即惠民性、特色性、创新性、融合性、动态性和生态性等“六性”。文章有独见性地提出建立具有本质性、趋势性、长远性意义的、衡量农业粮食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即“10项反映”。文章最后着力阐述推动农业粮食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措施:一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是必要主导;二是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是必然主题;三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守主线;四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必由主径;五是大兴农业粮食实体经济是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维龙 李士梅
从规模、结构和质量三个维度剖析了农业服务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构建广义嵌套空间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农业服务业规模化和结构高级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发展低质化对其有抑制作用;农业服务业发展低质化主要是由于农业服务定位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之间不匹配所导致的,进一步提升农业服务业发展质量是现阶段驱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粮食产业由于技术扩散存在正向空间溢出,但受限于区域贸易成本,本地农业服务化"红利"难以辐射周围地区,反而会通过要素竞争对周围地区形成"虹吸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强化农业服务业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降低区域贸易成本、提高技术吸收与转化能力则会强化产业互动的正向空间溢出,带动粮食产业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维龙 李士梅
从规模、结构和质量三个维度剖析了农业服务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构建广义嵌套空间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农业服务业规模化和结构高级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发展低质化对其有抑制作用;农业服务业发展低质化主要是由于农业服务定位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之间不匹配所导致的,进一步提升农业服务业发展质量是现阶段驱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粮食产业由于技术扩散存在正向空间溢出,但受限于区域贸易成本,本地农业服务化"红利"难以辐射周围地区,反而会通过要素竞争对周围地区形成"虹吸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强化农业服务业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降低区域贸易成本、提高技术吸收与转化能力则会强化产业互动的正向空间溢出,带动粮食产业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辉 张竹 习凯杰
基于2016—2020年省级农业发展数据,综合运用改进后的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测算了全国及粮食功能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差异程度,并进一步从一级指标入手,分析了引起区域差异产生和波动的原因。结果表明:(1)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保持上升趋势,按水平由大到小依次为“主销区、主产区、平衡区”。(2)三大粮食功能区存在区域差异,区域间的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动。(3)主销区内部差异波动与产业升级指标相关,主产区内部差异波动主要受产出高效和产业升级指标影响,平衡区内部差异波动源于产业升级指标中的追赶效应。(4)区域间差异主要源自产业升级指标,成果共享指标也起到部分影响作用,三大区域各具发展短板。因此,为提升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均衡性,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以水平最低的平衡区为发力点,以产业升级指标为抓手,以各区域发展短板为突破,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发展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孝新 孙自敏 刘戒骄
全面认识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差异的空间特性,为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启示。本文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入时间变量的熵权法测度2003—2018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揭示其发展的区域差异大小及其来源,并采用多种收敛方法考察其收敛性特征。结果显示: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在波动中呈总体上升趋势;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其差异在波动中呈总体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与区域间差异交替成为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备典型的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分区域和分时期的收敛性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因此为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缩小区域差距,需要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农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并通过“追赶效应”和“以高带低”拉动机制,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跨区域协同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辉 张竹 习凯杰
基于2016—2020年省级农业发展数据,综合运用改进后的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测算了全国及粮食功能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差异程度,并进一步从一级指标入手,分析了引起区域差异产生和波动的原因。结果表明:(1)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保持上升趋势,按水平由大到小依次为“主销区、主产区、平衡区”。(2)三大粮食功能区存在区域差异,区域间的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动。(3)主销区内部差异波动与产业升级指标相关,主产区内部差异波动主要受产出高效和产业升级指标影响,平衡区内部差异波动源于产业升级指标中的追赶效应。(4)区域间差异主要源自产业升级指标,成果共享指标也起到部分影响作用,三大区域各具发展短板。因此,为提升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均衡性,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以水平最低的平衡区为发力点,以产业升级指标为抓手,以各区域发展短板为突破,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发展措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光强 王焕
基于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区域竞争性视角,构建数字普惠金融、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三位一体分析框架,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与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内在逻辑。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首先通过激活主产区农业竞争性要素市场,提高主产区农业资源配置水平,促进主产区农业差异化竞争与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效应;其次,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直接作用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主产区农业产业的现代演进,推动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因此,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主产区农业的广深化与绿色化功能,是新时期加速推动中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晓文 李明 胡云龙
立足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全面剖析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现实价值,以国外发展经验为镜鉴,提出新时代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框架、主要路径:新时代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须以产业融合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市场导向为方向,以开放合作为推力,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多措并举整体推进。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供给侧 战略论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姗姗 张向前
总结福建省在新时代下把握党中央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制定农业绿色发展决策和实施相关政策的具体措施,分析福建省农业绿色发展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市场环境,从涉及生产者意识的产前阶段、涉及生产过程的产中阶段、涉及生产相关废弃物处理和产品营销的产后阶段研究发现,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引导小农户绿色生产意识、减少化肥农药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加强先进农机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技术水平、开拓绿色农产品市场、加强闽台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和加大农业企业国际化步伐等方面仍面临着挑战。对此,提出明确政府主导作用、重视提升生产者能力和素质、重视技术进步带动作用、建立科学评价方法及认证体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品牌、用好"五缘"优势以及推进国际化发展等促进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农业 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 竞争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真 蒋维扬 李丁
我国农业生产高度依赖于物质要素投入的时代正在"翻篇",发展社会化服务能否推动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其效果机制尚未被有效证实。为此,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权威数据,以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社会化服务对其粮食生产参与、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的影响为例,深入分析了在"大国小农"背景下社会化服务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大维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全国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比例还不高,但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总体上是"有利可图"的。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改变农业经营主体的粮食生产参与、优化粮食生产规模、改进粮食生产方式均具有积极意义。这说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成为新时代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潜力点,不仅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还有助于保持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为实现农业生产绿色化转型提供更大可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华坚 潘雪晴
在“科技兴粮”政策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对于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0—2019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指标体系以综合评价农业科技创新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两者的内在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中等偏低,但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其中粮食主产区发展水平最高,产销平衡区次之,粮食主销区最低;农业科技创新对区域内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但空间溢出影响为负,且此种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基于此,未来我国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粮食产业,遵循科技规律,加快创新步伐,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驱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益平 江世银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有的题中之义。当前,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研究并在实践上努力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重新研读和审视马克思主义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基本理论,对于指导和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特别是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入城市以后,尽管农业资本投入不断增长,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但与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而言,仍远不及预期。依据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认真探究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不高的原因。研究发现,除需要处理好涉农企业、农户、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外,还需要突出解决好农业先进生产资料、农村科学技术的研发、农村经济管理三方面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研究并充分发挥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指导作用,在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志彪
主持人语:从高速度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国民经济发展系统的演化,涉及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方式等一系列发展系统要素的转型,将会深刻地影响经济运行的各主体、各部门、各地区。因而,持续地、系统地、实证地研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运行特征、影响因素和实际绩效,以及相关的改善和推进政策,就是中国经济学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鲍国明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告别了充满挑战、奋力前行的2017年,迎来了充满希望、奋发进取的2018年。刚刚过去的2017年,彪炳史册的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大会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部审计
关键词:
内部审计人员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真
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能满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种需求,亦是美丽乡村建设和区域经济的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破解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分析,总结了当前辽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剖析出辽宁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时代 绿色发展 农业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