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1)
- 2023(12224)
- 2022(9764)
- 2021(8606)
- 2020(7057)
- 2019(15921)
- 2018(15843)
- 2017(28930)
- 2016(15661)
- 2015(17568)
- 2014(17627)
- 2013(17177)
- 2012(16140)
- 2011(15124)
- 2010(15466)
- 2009(14273)
- 2008(13746)
- 2007(12647)
- 2006(11842)
- 2005(11099)
- 学科
- 济(85709)
- 经济(85624)
- 管理(39216)
- 业(33340)
- 企(25199)
- 企业(25199)
- 地方(23409)
- 中国(23323)
- 方法(22933)
- 农(20249)
- 数学(19383)
- 数学方法(19141)
- 学(18959)
- 业经(17680)
- 制(15145)
- 地方经济(14650)
- 农业(13878)
- 财(13671)
- 体(13361)
- 融(12640)
- 金融(12632)
- 发(11636)
- 银(11467)
- 银行(11426)
- 理论(11294)
- 行(11122)
- 贸(10856)
- 贸易(10843)
- 环境(10540)
- 易(10356)
- 机构
- 大学(229500)
- 学院(227620)
- 济(100703)
- 经济(98575)
- 研究(93772)
- 管理(75978)
- 中国(69254)
- 理学(63354)
- 理学院(62483)
- 管理学(61086)
- 管理学院(60676)
- 科学(56649)
- 京(50942)
- 所(49478)
- 财(45035)
- 农(44961)
- 研究所(44752)
- 中心(40392)
- 江(37376)
- 农业(35118)
- 业大(34535)
- 财经(34064)
- 院(33989)
- 北京(32791)
- 范(32325)
- 经济学(32067)
- 师范(31893)
- 经(30748)
- 省(29426)
- 州(29140)
- 基金
- 项目(146383)
- 科学(113424)
- 研究(106419)
- 基金(104097)
- 家(93434)
- 国家(92685)
- 科学基金(76255)
- 社会(67731)
- 社会科(63905)
- 社会科学(63886)
- 省(57118)
- 基金项目(52922)
- 划(48656)
- 教育(48284)
- 自然(47131)
- 自然科(46015)
- 自然科学(45995)
- 自然科学基金(45137)
- 资助(42373)
- 编号(42102)
- 成果(36466)
- 发(34531)
- 重点(34456)
- 课题(31693)
- 部(31540)
- 创(29460)
- 国家社会(29027)
- 发展(27773)
- 创新(27771)
- 科研(27379)
共检索到378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池元吉
发展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多边经济合作,是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时代潮流的反映和要求。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早已开始,并日益向纵深发展,第二次大战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标志就是各国经济生活的经济运行形成了超越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制度的国际化、协调化和市场化。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和集团化,是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当代表现形式或过渡形式,它从内部一体化层次不断提高、外部范围不断扩展和内外相互渗透三个方面推动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亚太地区出现了四个层次的多边经济合作渠道,开始形成了纵横交错、彼此衔接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网络。东北亚地区合作体的形成和发展,将对亚太地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作出开拓性的贡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长文
中国地处东北亚地区,发展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推进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也是中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另外,东北亚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陈志恒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21世纪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途径。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模式选择上,应该遵循时间上的渐次性和空间上的层次性相结合的方针,首先加快中、日、韩3国的制度性合作,使之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和先导,然后再向全区扩展。当然,只有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因素,才能使合作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志恒 李平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对于两者的关系,至今仍有“障碍说”和“阶段说”两种不同认识。尽管如此,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世界经济发展仍十分重要。对于东北亚,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既带来了新的动力与机遇,同时也使得东北亚区域合作面临新的挑战与课题。目前,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已成为区内多数国家经济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步骤与组成部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春红 刘昌明
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特别是中日韩合作,一直以来都进展缓慢,似乎动力不足、机制匮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东北亚地区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并不能一概而论,既需要综合分析,也要做具体分析;应当从更为微观的层面具体分析东北亚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度在各领域中的差异。从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来看,东北亚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是十分显著的,并且也存在"集体行动的困境"。有能力供给地区公共产品的国家,以中日韩三国为主,但是尚未能够合作建立起相应的、服务于本地区的制度安排。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主体除国家和政府、以及宏观层面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区域性及次区域性组织以外,微观层面的跨国公司、地方政府等,还需进一步拓展,为东北亚经济合作提供微观层面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
东北亚 地区经济合作 内生动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涛 于国政
本文运用国际经贸地理、世界经济地理及区域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以东北亚地区特定地理空间为背景,探讨其经济合作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东北亚 经济 重点领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龙山
综观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双边合作稳步发展,多边合作相对滞后。一、双边贸易和双边经济技术合作(一)东北亚各国对华贸易额稳步增长。近两年,在中国对外贸易额增幅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东北亚各国的对华贸易额却在稳步上升。1996年,中日贸易额突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一、韩国的新举措与中韩经济贸易韩国经济的增长率曾跃居“四小龙”榜首。但近年来发生了新的变化。1992年韩国外贸增长率仅为3.3%,大大低于香港(21%)、台湾(10.4%)和新加坡(6.4%)。这引起韩国经贸界人士的普遍关注。韩国外贸协会认为,韩国进出口增长率减低,主要是由于货币紧缩政策导致经济放慢。金泳三总统上台后就韩国的新经济政策问题发表讲话时,强调韩国经济在“稳定中求发展”。韩国政府将对企业包括金融活动放宽限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汉超
目前,世界经济在趋向国际化的同时,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也日益发展。欧洲共同体将于1992年形成统一大市场,一些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1991年6月13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酝酿已久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北美共同市场的谈判终于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拉开了序幕。美加墨三国贸易区将成为一个拥有3.6亿人口、年产值6万亿美元的北美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振辉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北南朝鲜、蒙古和现俄罗斯联邦的西伯利亚与远东,这是一个地域辽阔、工业集中且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据专家估测,这里集中了亚洲10%的人口,70%的国民生产总值。近些年来,随着地区内各个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缓和和改善,经济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增加,双边和多边的经济贸易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1990年,我国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已占当年外贸总额的25.3%,日本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13%。其他国家在这一地区的贸易比重也在迅速扩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塚本知行 余昺雕
一、会议简况 1992年8月5日至8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和珲春市政府在珲春市召开了“珲春开发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我作为日方代表之一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吉林大学同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的交流,迄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机构”的前理事藏褂直忠先生应邀在吉林大学作过有关战后日本经济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薛荣久
认识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明确其特点,探讨21世纪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方法,这是本文的中心。 一、21世纪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21世纪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有许多有利的因素。 (一)东北亚地区政治形势趋于稳定 目前,在东北亚虽然还存在俄、日间的北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姜维久
东北亚区域各国利害关系复杂,多重矛盾并存。但由于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趋缓无力,国际民间资本集团为寻求分享一份东亚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巨额利润,将越发积极地参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然而,中国东北三省与周边日本、韩国相比,经济、贸易规模落差很大,整体上企业经济技术实力明显落后,市场竞争力软弱。只有明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与走向,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化弊为利
关键词:
区域经济,矛盾,差距,竞争,商品出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国政
东北亚经济合作论析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于国政一、将东北亚经济合作推向务实阶段的条件已基本成熟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论证,认为东北亚经济合作既具有理论基础也具有现实基础。现在,人们对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取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龚荣进
今日蒙古是工业—农牧业国 蒙古位于亚洲北部蒙古高原上,地广人稀,无出海口。国土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1988年末人口为207.9万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1.33人。 60年代以前,蒙古基本上是畜牧业国家。30年来,蒙古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今,蒙古已是工业-农牧业国家。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1960年仅为14.6%,目前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