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
2023(874)
2022(823)
2021(736)
2020(651)
2019(1477)
2018(1377)
2017(3204)
2016(1716)
2015(1852)
2014(1738)
2013(1942)
2012(1697)
2011(1458)
2010(1395)
2009(1438)
2008(1511)
2007(1338)
2006(1365)
2005(1309)
作者
(4034)
(3455)
(3424)
(3189)
(2041)
(1641)
(1471)
(1357)
(1280)
(1274)
(1228)
(1201)
(1159)
(1084)
(1068)
(1012)
(1004)
(977)
(954)
(948)
(873)
(844)
(814)
(809)
(786)
(776)
(752)
(747)
(724)
(715)
学科
(21498)
税收(20077)
(19914)
(6481)
管理(4802)
(4547)
财政(3802)
(3750)
经济(3745)
(3737)
企业(3737)
(3280)
收入(2837)
(2470)
财务(2470)
财务管理(2470)
企业财务(2338)
(1912)
(1756)
税法(1687)
(1445)
支出(1435)
(1414)
财政收入(1329)
方法(1188)
数学(1105)
数学方法(1100)
分配(1096)
中国(1009)
(983)
机构
学院(20233)
大学(19554)
(11761)
(10709)
(8626)
税务(8289)
(8200)
经济(8066)
财经(7415)
(6616)
管理(6313)
研究(6072)
(5937)
财经大学(5310)
理学(5274)
理学院(5237)
管理学(5209)
管理学院(5173)
中国(5162)
财政(5109)
(4937)
(4859)
国家(4822)
税务局(4677)
国家税务(4174)
(4065)
(3822)
(3713)
科学(3403)
(3312)
基金
项目(10059)
研究(7886)
科学(7492)
基金(7399)
(6386)
国家(6360)
科学基金(5274)
社会(5070)
社会科(4888)
社会科学(4886)
成果(3746)
编号(3726)
基金项目(3667)
(3465)
(3294)
资助(3260)
(3254)
(3071)
(3067)
阶段(3065)
项目编号(2996)
阶段性(2954)
(2883)
自然(2827)
自然科(2764)
自然科学(2763)
自然科学基金(2717)
教育(2704)
(2696)
国家社会(2413)
期刊
(14851)
(14057)
税务(13154)
研究(13008)
(9032)
(8940)
经济(8940)
(4159)
(4159)
涉外(4159)
学报(3092)
财经(2834)
中国(2565)
(2429)
财政(2429)
国际(2370)
(2309)
财会(2224)
经济研究(2067)
会计(1934)
大学(1824)
学学(1813)
(1697)
税收(1697)
(1662)
管理(1543)
(1465)
(1396)
月刊(1352)
科学(1294)
共检索到38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邓力平  
本文认为应在把握"立足税收、走出税收"的辩证关系中研究税制改革,并从经济财政、社会环境与内外统筹三个方面来理解可能影响税制改革的制约因素。倡导"不就税收论税收,走出税收看税收"的思路,通过对各种影响制约因素的分析来促进我们对税制改革目标与内容的把握。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高培勇  
笔者以为加入WTO中国的税收应当且必须同时从两个层面——税收制度和税收理念及运行规则——上着手相应的调整工作,二者相辅相成。税收制度安排的调整,分为被动的、无选择的调整和主动的、有选择的调整。被动的、无选择的调整包括根据WTO原则进行的税收制度调整;主动的、有选择的调整包括为适应变化了的经济社会环境,放大加入WTO的积极效应进行的税收制度调整。被动的、无选择的调整和主动的、有选择的调整加在一起,中国税收制度下一步调整事项涉及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地方税、费改税。税收理念及其运行规则的调整,笔者从三方面阐述:公共财政框架带来的“公共性”淡化了“阶级性”;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茂中  王亚南  
税收宣传和税收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 :税收宣传影响税收环境的优劣 ;税收环境影响税收宣传的效果 ;两者都作用于纳税意识。结合我国的税收管理实际 ,应改善税收环境 ,加强税收宣传 ,从而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邓力平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是国家税收与公共税收、权力税收与服务税收的辩证统一,也具备税收的“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是税收的本质所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必须坚持,那种认为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因此现代税收就不应或不必强调“三性”的观点并不可取。任何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税制都应是税收中性和税收非中性的结合,都应是两者的对立统一。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曹明星  贾绍华  姜莉娜  
本文通过分析经济转型中税收调节机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与作用,澄清了人们对国民收入分配机制与税收调节效应关系的认识误区,提出了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税收制度体系与税收政策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宁  
经济全球化使税收产生了一些外部效应问题 ,如降低了国家征税的自由度 ,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更重要 ,避税地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都减弱了对其税制的控制 ,人的跨国流动增加 ,税收竞争突出 ,使税收总收入减少和税负转移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和重视。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蔡传珠  柳宝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仲芳  李春根  舒成  
提升税收公平有助于促进税收遵从。税收公平既包括税收制度公平,也包括税收执法公平。因此,要实现税收遵从,应推进税制结构优化,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推进税收执法规范化,促进税收执法公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有为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职责功能的调整、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加速,标志着我国改革进入到更全面、更深刻的崭新阶段。在新形势下,各职能部门面临着如何转换职能的问题。就国家税收工作而言,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市场经济规律,引导市场更有效调节经济,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变市场的自发作用为国家对市场的自觉利用,是税收职能调整的大方向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怡  余向荣  
现代税收起源于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与现代议会政治的形成联系在一起的。具体地说,一方面文艺复兴运动使人的价值重新被“发现”,公民意识逐渐萌生;另一方面私人财产权开始得到承认。在此基础上,随着王室开支和战争费用的增加,国王要求增加赋税、支配更多的经济资源,但是支出规模增长如此之快以致拥有财产而负有纳税义务的新贵族和新地主不得不进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潘明星  
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潘明星一税收中性作为一种思想,虽可追溯到十八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关于国家不干预经济,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观点,但税收中性作为一种原则提出,则与现代税收效率原则密不可分。近代西方税收理论认为,税收的经济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杨  
税收应以公平为本。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和经济学者对税收公平问题进行了不断探索,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税收公平思想或理论。我国古代的"任土作贡,分田定税"、"相地而衰征"等课税主张,就体现了区别不同情况分担赋税的税收公平思想。相比较而言,西方的税收公平思想出现较晚,但发展却较快。经过威廉·配第、尤斯蒂、亚当·斯密、阿道夫·瓦格纳、林达尔、萨缪尔森、布坎南等学者的不断研究和创新,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较系统、完善的税收理论。本文对国外与我国税收公平观的历史演进进行了探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元伟  
税收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社会治理中居于基础治理的层面。准确把握税收的本质及其活动规律,是我们完善税收治理体系、提高税收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税收本质的认识分歧、税收研究的结构失衡、税收理论的创新不足、税收分析的应用欠缺等,直接影响着税收实践的顺利进行。因此,从哲学感知、范畴结构、认识方法、历史逻辑、基础理论、学科交叉等多个方面,对税收认知的整体框架进行科学的再梳理,推进税收学框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当今提高税收研究水平的重要路径。本文试图从税收产生的历史逻辑入手,通过对历史变迁中税收现象的特征抽象,描述税收的本质内容;从税收影响的效应范围入手,通过对税收属性的演绎和归纳,描述税收学的研究范畴及范围;从税收研究的方法关系入手,通过对现有税收认知的逐层类推和因果分解,描述税收研究方法的层递适用;从税收实践的求解主题入手,通过对税收理论与税收实践的结合错配分析,描述税收实践的理论渴望和目标追求;从税收认知的科学路径入手,通过对税收学科框架体系的完善及重构,描述税收学整体的框架形态和内恰实质。最终,本研究旨在为我们开展税收研究和税收实践提供必要的哲学基础、理论基础、历史基础和认知基础,以推动税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水平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