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
2023(7)
2022(1)
2021(2)
2020(5)
2019(6)
2018(1)
2017(4)
2016(6)
2015(3)
2014(6)
2013(3)
2012(2)
2011(2)
2010(4)
2008(1)
2007(1)
2006(2)
2005(1)
2003(3)
作者
(11)
(8)
(6)
(5)
(4)
(4)
(4)
(4)
(4)
(4)
(3)
(3)
(3)
(3)
(3)
(3)
(3)
(3)
(2)
中华(2)
(2)
(2)
(2)
(2)
(2)
(2)
(2)
(2)
(2)
(2)
学科
(15)
(12)
管理(12)
经济(12)
(11)
(10)
农业(9)
(9)
发展(9)
(9)
建设(8)
(8)
(8)
税收(8)
(7)
企业(7)
(7)
中国(6)
(6)
农村(6)
制度(6)
(6)
(6)
业经(5)
体制(5)
农业经济(5)
国家(5)
(5)
经济建设(5)
(5)
机构
大学(56)
学院(53)
(28)
经济(28)
研究(20)
管理(19)
理学(16)
理学院(16)
管理学(16)
管理学院(16)
中国(13)
(13)
(12)
农业(11)
(9)
发展(9)
(9)
社会(9)
科学(9)
(9)
(9)
中心(8)
(8)
研究院(8)
职业(8)
财经(8)
财经大学(8)
(7)
师范(7)
技术(7)
基金
项目(42)
研究(38)
科学(36)
基金(28)
国家(25)
(25)
社会(23)
社会科(23)
社会科学(23)
科学基金(21)
教育(17)
编号(17)
资助(17)
成果(15)
(13)
(13)
(13)
中国(12)
(12)
国家社会(12)
大学(12)
重点(12)
(11)
(11)
(11)
阶段(11)
农业(10)
(10)
创新(10)
阶段性(10)
期刊
研究(21)
(19)
经济(19)
(13)
(10)
金融(10)
中国(9)
大学(9)
学学(9)
学报(9)
农业(7)
教育(7)
(7)
科学(7)
社会(6)
业大(5)
农村(5)
(5)
技术(5)
(5)
社会科(5)
社会科学(5)
(5)
税务(5)
中国农村(4)
农业大学(4)
农村经济(4)
技术教育(4)
改革(4)
现代(4)
共检索到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多宏  严余松  
通过分析农业物流基础设施的涵义和组成,总结出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具有实现现代农业物流的载体、组织和管理以及组合优化农业生产要素三大功能。同时从"立足现实"、"借鉴经验"、"采取对策"三个方面分析和探讨如何建设和发展我国农业物流基础设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再杰  
在深化"双创"和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战略部署下,股权众筹这一新兴业态被寄予厚望。然而,随着发展进程的加快,股权众筹发展受到的制约也愈发凸显,主要制约因素来源于法律地位、投资门槛、平台功能、征信体系、退出机制等层面。结合国际经验来看,需要从立法支持、模式创新、信息披露、监管协同等维度,构建股权众筹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股权众筹健康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许文彬  
本文首先对台湾的经验进行介绍 ,再对我国实施QFII制度的合宜性进行系统分析 ,从而得出QFII制度是最适应我国目前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和对外开放要求的一种制度安排 ,进而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实施QFII制度尚存在的障碍 ,最后 ,针对这些障碍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佩  毛茜  
本文在对寿险业介入养老产业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寿险业的养老产业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养老社区涉及到多个行业及其相应的配套产品。国外的经验表明:长期护理保险、以房养老和REITs等与养老社区的健康发展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寿险业介入养老产业在市场定位和模式选择、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规范管理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现实选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唐志豪  郝振平  
我国电子政务审计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由于审计理念和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不同,电子政务审计实践难以直接采用国外做法。如何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审计模式,是计算机审计领域的重要话题。本文以近三年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审计报告为素材,对比国际实践,分析经验启示;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审计环境和政府绩效管理环境三方面分析我国本土环境特征,构建出我国电子政务审计的现实模式,包括基本原则、关键目标和内容框架等,指出开展我国电子政务审计应重点关注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强化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突出系统功能和应用绩效审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晓峰  
一、我国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业合作社的现实需求 (一)主产区发展粮食销售合作社的现实需求 1.主产区发展粮食销售合作社, 是避免粮价异常波动,稳定粮食市场的需要。发展粮食销售合作社是避免粮价异常下跌的需要。在夏粮和秋粮收获季节,由粮食销售合作社有组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志慧  江杰  
造成我国县乡财政困难的原因很多。就制度方面而言,主要表现在我国政府财政层次过多,地方政府间事权与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税收体系不健全以及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因此,可借鉴美国经验做到:减少政府财政级次,规范各级政府财力分配;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政支出范围;完善税权划分和协调机制,确保基层财政收入;完善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佩  毛茜  
对养老金融概念界定的侧重点不同,导致了研究视角的差异。在养老金的资金运作上,借鉴国外优惠税收政策和放松投资监管的基础上,重在理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体制;在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上,通过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长期护理保险,为养老产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在为老年人提供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上,应以需求为导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默如  
基于对金融业由目前课征营业税改为课征增值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本文独创性地应用投入产出表对金融业重复课税规模进行了测算,提出了对我国金融业增值税制的改革建议,内容包括:(1)在税率设计方面,从多角度测算而得的结论为,金融业应与其他行业保持增值税税率的一致性,但增值税的标准税率需要略为降低;(2)在税基确定方面,借鉴国际上对金融业增值税税基及相关制度的设计经验,应将金融服务全面纳入增值税课征范围,再分项目确定是否给予免征或零税率的特殊政策,在征免税项目名单确定时需要谨慎、灵活并听取金融界意见;(3)在财政体制方面,从税源性质与征管条件出发,建议作为中央税或共享税,征管主体由两个系统集中到一个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慧  谢莉花  
双元制高校教育被认为是结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成功模式,引起了德国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是由企业主动发起的创新性教育供给,并成功实现了从创始机构(职业学院)向应用科学大学的同质扩散以及创始机构的高校身份转型(双元制大学)。但在具体组织性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双元”原则模糊不清、职业教育影响式微、法律约束覆盖不全和系统统计部分缺失等现实问题,限制了这一教育形式的价值发挥,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亟需发挥教育治理功能,提升品牌影响力、修订专业体系、完善统计系统、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助推双元制高校教育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需以批判性视角重新审视双元制高校教育,考量其借鉴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宗仁  
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然对世界城市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田园城市"理论进行深度解读,分析"田园城市"在中国新型城镇化中的角色定位,并进一步提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在城市规模与人口密度的设定,城市结构与布局,城市化模式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等方面,对中国的城市发展都有着现实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滨  杨涵  
近年来,在鼓励金融科技创新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之间寻求平衡,成为金融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2015年英国创造性地提出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机制,其目的是强化英国作为欧洲金融科技中心的地位,并提升英国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话语权。英国"监管沙盒"形成了由流程设计、测试工具、准入标准、评估机制、风控措施等组成的一套完整的运作模式和制度体系。在"监管沙盒"机制中,英国监管机构起到设定政策目标、出台配套政策、发挥监管职能等重要作用。基于对英国"监管沙盒"制度设计的研究,结合中国现实情况,中国如推行"监管沙盒"机制,需在目标定位、制度设计、监管框架、准入条件、监管弹性等方面强化监管引导功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新华  熊小雅  
2008~2011年,美联储推出的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实施效果与预期有较大落差。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由于货币供给来源于经济体的内生需求,因而中央银行无法外生控制货币供应量,也无法简单地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刺激银行体系扩大信贷投放,以达到对内提升需求、扩大就业的政策目标,而对外的货币贬值也不必然能有效改善贸易逆差。中国调控经济、应对危机应该弱化汇率制度对国内政策的限制,完善信贷的内生创造机制,有效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互动机制确保就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金文成  靳少泽  
本文揭示了农业强国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剖析了中国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现实基础和主要障碍,梳理了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共性特征和规律性启示,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现: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大而不强,在农业产出效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组织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而农业发达国家普遍在农业科技现代化、服务现代化、产业链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等方面具备优势,并且注重本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支持保护和工农城乡关系调整。中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有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现实国情农情的中国特色;既要伴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也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各方面。因此,必须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农情,有效发挥政治制度、土地制度、农耕文明、改革发展、技术后发等特殊优势,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加强耕地保护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升农业产业链韧性、加强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推进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