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
2023(11)
2022(4)
2021(4)
2019(5)
2018(11)
2017(15)
2016(9)
2015(10)
2014(10)
2013(5)
2012(8)
2011(6)
2010(8)
2009(6)
2007(3)
2006(8)
2005(7)
2003(3)
2002(2)
作者
(20)
(18)
(17)
(16)
(14)
(12)
(11)
(11)
(11)
(10)
(9)
(9)
(9)
(9)
(8)
(8)
(7)
(6)
(6)
(6)
(6)
(6)
(6)
(5)
(5)
(5)
(5)
(5)
(5)
(5)
学科
(42)
经济(42)
数学(20)
数学方法(20)
方法(20)
土地(19)
管理(15)
(13)
(11)
中国(10)
城市(10)
(8)
(8)
经济学(7)
问题(7)
(6)
企业(6)
城市经济(6)
教育(6)
经济管理(6)
(6)
资源(6)
(5)
体制(5)
农业(5)
制度(5)
(5)
(5)
服务(5)
理论(5)
机构
大学(104)
学院(86)
管理(43)
研究(41)
(39)
经济(36)
(34)
中国(30)
中心(30)
理学(28)
理学院(28)
管理学(28)
管理学院(28)
土地(26)
(25)
北京(23)
(23)
资源(21)
(20)
(20)
(19)
(19)
研究中心(17)
科学(17)
经济学(17)
规划(17)
(16)
经济学院(16)
上海(15)
(14)
基金
项目(58)
科学(49)
基金(47)
研究(47)
国家(39)
(39)
科学基金(29)
社会(25)
(24)
社会科(24)
社会科学(24)
基金项目(21)
教育(20)
自然(20)
(19)
自然科(19)
自然科学(19)
中国(18)
自然科学基金(18)
(17)
教育部(15)
(14)
创新(14)
(14)
课题(14)
(12)
成果(12)
科学研究(12)
规划(12)
计划(12)
期刊
中国(59)
研究(46)
(43)
经济(43)
国土(42)
土地(41)
城市(17)
学报(15)
教育(14)
(14)
(14)
金融(14)
管理(12)
资源(12)
(11)
(11)
大学(11)
学学(10)
现代(10)
发展(9)
(9)
技术(9)
经济研究(9)
农业(8)
科学(8)
业经(7)
财经(7)
(6)
问题(6)
上海(5)
共检索到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袁法治  潘琦  高谊  
立足存量内涵挖潜青岛市集约利用土地的途径和方法袁法治潘琦高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建设用地提出巨大需求,但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的城市化建设必须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特别是对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较快,而耕地资源却十分有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立足存量内涵挖潜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实现耕地动态平衡,保证现有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并且增加”,这是党中央关于土地问题作出的新部署,作为特大城市的土地主管部门深感责任重大,需要我们从事关全局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保护耕地重要性的认识,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冯连伟  沈庆国  姜加富  
临沂市兰山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面积590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38亩。近年来,面对资源硬约束和发展硬道理的双重压力,该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始终坚持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开宇  
近年来,为拓展用地空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杭州市萧山区把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作为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实施了一系列存量地再开发的举措,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盘活存量土地的实践实施"城中村"改造。从2006年开始,萧山区先后启动了两轮城中村改造3年行动计划,共整体改造29个村(社区),改造区域14.6平方公里,资金投入达600亿元。在改造过程中,该区全面摸清了主城区城中村的基本情况,统筹考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村民改造意愿等因素,科学确定改造规划,编制整村改造实施方案。在改造模式上,主要采取了3种方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梅生  李锦鑫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对于优化城镇结构提出了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以中小城市为主攻方向、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的战略思维。我国现有镇3.3万个,建制镇2.01万个。从实际来看,把"镇"的建设放在城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是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而深挖现有建设用地的潜力,提高用地质量,是"镇"的建设落脚点所在。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在挖潜小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戈连海  
立足青岛面向世界青岛市装饰工程公司总经理:戈连海青岛市装饰工程公司是青岛市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装备最强、资历最深的唯一甲级大型专业装饰公司,自1984年成立以来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设计、施工、材料供应三位一体成龙配套的规模装饰实力。自去年以来,本公司...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明芳  陈华  
工业园区存量土地集约利用是国家和地方关注的重点,但目前缺乏全方位引导园区存量土地集约利用的方法研究。本文以综合园区为对象,在分析其空间特征的基础上,从分析挖掘、类型总结和利用途径三方面探索存量土地集约利用的方法,并以无锡新区为例进行分析。文章认为综合园区存量土地可从建设情况、供应程序、集约程度和规划引导四个角度展开分析,并总结为已供未建用地、低效利用土地和结构改造用地三类,进而结合每类用地的特征、成因提出集约利用的具体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信桂新  杨朝现  魏朝富  
重庆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土地管理改革和利用机制创新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逐步迈向改革发展的深水区。但是,农村传统的土地经营格局和经营模式依然牢固,土地及其附属资源的合理流动、重新配置与整合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探索适合重庆市情的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新机制势在必行。依托"五大功能区"配置资源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统筹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城乡地理空间隔绝的区位环境和田块耕作细碎的资源条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曹飞  
存量工业用地的低效利用,影响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当前我国存量工业用地低效利用的困局呈现出四个特点:宏观上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微观上致市场发育缓慢,使资源配置效率低;工业用地存在低效和闲置利用问题;工业用地二次利用困难,且尚无完善的退出机制。从制度实施绩效的角度来看,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四个环节均存在较严重的制度失灵问题: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失灵,最低价格管制制度的失灵,集约利用“硬”指标被“软”化,退出再利用机制低效。提升存量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在于:促进指标管控与分区管控融合;进一步改革集体土地入市制度与征地制度;政府由土地一级开发者向工业地产运营商转变;建立弹性规划制度、多元融资制度及利益补偿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曹飞  
存量工业用地的低效利用,影响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当前我国存量工业用地低效利用的困局呈现出四个特点:宏观上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微观上致市场发育缓慢,使资源配置效率低;工业用地存在低效和闲置利用问题;工业用地二次利用困难,且尚无完善的退出机制。从制度实施绩效的角度来看,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四个环节均存在较严重的制度失灵问题: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失灵,最低价格管制制度的失灵,集约利用"硬"指标被"软"化,退出再利用机制低效。提升存量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在于:促进指标管控与分区管控融合;进一步改革集体土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长春  程龙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导致的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在增加;另一方面,耕地保护、生态安全影响下的城市建设用地供给量在减少,两者的矛盾意味了以往"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而对存量土地的深度挖掘将是重要发展途径之一。在这种背景下,老城区的存量土地集约利用显得尤为必要,其集约利用潜力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但目前还缺少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本文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入手,分别对评价单元和评价因子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建立模型计算求得潜力值;最后,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成功地应用了该评价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沈永胜  
近两年来,我们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是我市城市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猛增,一方面是党中央提出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如何解决这种土地供求矛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思路我市现有各类存量建设用地33万亩,地价值2495...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书成  
关于盘活资金存量的做法和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江西上饶分行行长张书成盘活资金、用活增量、增加有效投入是摆在企业、银行、政府面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就上饶市情况特别谈谈盘活资金存量的具体做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一)1.“兼并企业”法。即通过效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汤怀志  
我国大规模推进存量建设用地整理始于2006年。当年,国土资源部部署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又陆续开展了城镇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存量建设用地整理的技术、方法和管理体系。随着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近年来地方用地需求有所减弱,存量建设用地整理工作也进入了调整适应期。整理的总量指标由不足到盈余,整理的类型结构由以村庄整理为主转向村庄、工矿、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