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9)
2023(12402)
2022(9919)
2021(9495)
2020(7798)
2019(17821)
2018(18157)
2017(33028)
2016(18982)
2015(21993)
2014(22131)
2013(21008)
2012(18954)
2011(16965)
2010(17731)
2009(15825)
2008(15703)
2007(14255)
2006(12733)
2005(11681)
作者
(52797)
(43999)
(43756)
(41851)
(28049)
(21156)
(20107)
(16978)
(16909)
(16354)
(15025)
(15000)
(14492)
(14038)
(13685)
(13464)
(13428)
(13013)
(12969)
(12709)
(11247)
(10820)
(10740)
(10268)
(10055)
(9997)
(9871)
(9736)
(9230)
(8842)
学科
(65282)
经济(65200)
管理(47368)
(45322)
(33955)
企业(33955)
方法(26667)
中国(23611)
数学(22868)
数学方法(22196)
(21303)
业经(16968)
理论(16425)
地方(15278)
(15092)
教育(15006)
(14764)
(14330)
农业(14040)
教学(13280)
(11581)
贸易(11568)
(11325)
银行(11290)
(11109)
(10750)
(10149)
金融(10145)
(10121)
工作(9894)
机构
大学(251728)
学院(250531)
管理(88941)
(88567)
经济(85979)
研究(85516)
理学(74469)
理学院(73536)
管理学(71458)
管理学院(70994)
中国(63727)
(55033)
科学(54103)
(43848)
(43195)
(42894)
(42713)
中心(39561)
研究所(39415)
(38601)
师范(38206)
业大(37485)
北京(35146)
(34698)
农业(33453)
技术(33338)
财经(32431)
(31589)
师范大学(30061)
(29486)
基金
项目(162947)
科学(125005)
研究(123938)
基金(110276)
(96358)
国家(95468)
科学基金(80251)
社会(73191)
社会科(68962)
社会科学(68940)
(67679)
教育(61740)
基金项目(56623)
(56438)
编号(54747)
自然(50310)
自然科(49126)
自然科学(49111)
自然科学基金(48148)
成果(47448)
资助(45733)
课题(40129)
重点(38005)
(35495)
(34340)
(33921)
(33610)
项目编号(33243)
大学(32162)
创新(31386)
期刊
(105819)
经济(105819)
研究(78065)
中国(66497)
教育(53232)
学报(42297)
(40935)
科学(35553)
管理(35380)
(35059)
大学(32824)
学学(28769)
农业(27370)
技术(27204)
(22850)
金融(22850)
图书(21505)
业经(18123)
经济研究(16140)
(15917)
书馆(15916)
图书馆(15916)
职业(15656)
财经(15614)
(13697)
(13373)
问题(13367)
(12976)
论坛(12976)
统计(12337)
共检索到404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宋敏  张焰  京生  闫建敏  王军杰  
中央民族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近年来学校直面新挑战和新任务,通过实施"招生-培养-就业三维联动"机制,将探索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与人才培养具体改革实践有机结合,将学校传统特色长线学科与社会急需应用型学科有机结合,立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形成了"民族语零起点人才培养模式""民族语+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带一路’建设需求+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四类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新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勇  王军政  肖文英  王超  袁粼  
基于当前理工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北京理工大学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探索理工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基础研究型、技术创新型、复合领军型、应用创新型四类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本研一体"3+X"机制为导向,从思政课群、数理基础、专业知识、外语能力、计算机技术、科研实践、综合素养七个维度进行系统全面又各有侧重培养的"四类型七维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焰  
中央民族大学在5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高等教育规律与民族工作规律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积极探索与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琳  杨金雪  
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生源地区差异明显、多民族学生共校同班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民族中学需要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将校地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诸多差异等看似"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涵育包容和欣赏差异、增强多元文化适应性品质的有利因素,从而培养出适应开放和多元社会的人才。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混和式"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适应这一时代要求的有益探索。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蓝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段威  张文香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藏语基地班"是在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兼顾通识教育与专(职)业教育、理论素养与实务技能,而又有所侧重的功能定位下,民族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量身定制的法学专业课、藏族历史文化课、藏汉语言课三大课程群,将有效解决"学分爆炸"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精通民族语言、掌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民族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晓娟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是社会、高职院校、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实践路径必须在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课程体系模式、实践教学模式上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覃筱燕  周宜君  
中央民族大学采用现代医学与传统藏医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对藏医学本科生进行培养是成功的,培养了既了解现代医学又掌握了传统藏医学的高级人才。同时为民族院校培养少数民族医学高级人才、弘扬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剑平  
本文介绍了我院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基础,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对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改进措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琳  周利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前提。促进教育公平首先应当走出将共同善原理与公平性原理对立起来的认识误区。民族中学的创设是中国政府努力缩小教育的民族和地区间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政策措施。承认和包容差异,同时努力促进共性增长的"混和式"人才培养模式,不失为民族中学体现和践行教育公平理念的有益尝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玉清  
本文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内外环境的变化,阐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外延,分析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介绍本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同时提出今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帆  毛智勇  王玮  
应用型人才需要有其相对独立的培养路径和完整的培养体系。但是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尚无统一定式。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创新地提出了"企业全程介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全程介入"通过与签约企业合作,以联合培养为导向,找准互利共赢切入点,吸引企业与学校联合,并"全程介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教育教学和就业的全过程,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吉顶  范国辉  
"4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经过近10年实践探索而形成的具有行业和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4业"指的是"专业+企业、就业+创业","4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企业、就业、创业"的深度融合与互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潘溪  
培养的应用型法学人才要"上得了法庭,出得了现场"。对于证据调查和物证技术教学可以多种模式的教育方法,如证据调查和物证技术兴趣小组模式、物证技术实验室产学研模式以及与实践部门合作培养模式等。通过利用共建单位物证技术资源开展实验教学、教学参观活动等活动带领学生"走出去",以及通过邀请物证专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国际化物证技术前沿交流和讲座"请进来"的教学实践案例,为开展该类实践课程的探索和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晓峰  刘世军  
本文主要介绍学校几年来在工学结合方面,经过努力探索出的具有自己特色的“2+1”办学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