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4)
2023(10457)
2022(8997)
2021(8112)
2020(6888)
2019(15207)
2018(15140)
2017(29505)
2016(15794)
2015(17756)
2014(17078)
2013(16629)
2012(15149)
2011(13675)
2010(13616)
2009(13165)
2008(12765)
2007(11581)
2006(10100)
2005(8799)
作者
(42372)
(35833)
(35449)
(33826)
(22847)
(17011)
(16214)
(13639)
(13571)
(12683)
(12043)
(11959)
(11318)
(11144)
(11089)
(10938)
(10628)
(10365)
(10350)
(10258)
(8803)
(8763)
(8355)
(8136)
(8023)
(7923)
(7917)
(7816)
(7147)
(6860)
学科
(64418)
经济(64232)
管理(52334)
(47048)
(41069)
企业(41069)
方法(31977)
数学(27033)
数学方法(26809)
(21687)
(17217)
中国(17010)
(17000)
业经(15591)
(13650)
财务(13622)
财务管理(13588)
企业财务(12988)
(11509)
(11433)
贸易(11427)
(11381)
(11113)
农业(10892)
理论(10808)
(10743)
银行(10730)
(10659)
金融(10655)
地方(10489)
机构
大学(220666)
学院(220532)
(92160)
经济(90396)
管理(85585)
理学(74246)
理学院(73490)
管理学(72345)
管理学院(71926)
研究(68597)
中国(53138)
(48130)
(44078)
科学(38855)
财经(37664)
(34138)
(33309)
(32793)
(32392)
中心(32304)
业大(29813)
经济学(29545)
研究所(29037)
财经大学(28052)
(27079)
北京(26948)
师范(26794)
经济学院(26637)
(25885)
农业(25034)
基金
项目(147327)
科学(118418)
基金(110091)
研究(110077)
(94145)
国家(93369)
科学基金(81888)
社会(74390)
社会科(69679)
社会科学(69659)
基金项目(57764)
(57104)
教育(51950)
自然(51179)
自然科(50019)
自然科学(50010)
自然科学基金(49167)
(47839)
资助(44313)
编号(44103)
成果(36676)
(33879)
(33423)
重点(32971)
(31234)
国家社会(30945)
课题(30599)
(30543)
教育部(30234)
人文(29489)
期刊
(102471)
经济(102471)
研究(65836)
中国(44153)
(40020)
学报(32423)
管理(32309)
(30546)
科学(30016)
大学(25708)
学学(24370)
教育(23474)
(22314)
金融(22314)
财经(20103)
农业(19940)
技术(17681)
业经(17186)
(17108)
经济研究(16908)
问题(13304)
(11032)
(10719)
商业(10175)
技术经济(10115)
财会(10041)
统计(9831)
理论(9822)
(9790)
会计(9594)
共检索到327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信瑜  
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即体现在社会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和谐,也就是各种利益之间经由相互协调、辩论和妥协,进而达成参与民主的共识。利益和谐有赖于社会利益主体间的各种利益诉求,皆能有一个合法通畅的制度化表达渠道。立法听证作为一个民主化、科学化与正当化的公众利益表达渠道,能将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纳入其中予以有效解决,从而为我国和谐社会之构建,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刚  彭伟  
和谐社会是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相协调的社会。完善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是保证社会各阶层平等行使利益表达权利,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平合理性,协调各阶层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举。我国现阶段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所导致的各阶层利益表达机会的不均等,已影响到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加剧了利益格局的失衡和部分群体对政治系统的抗拒,诱发了诸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晓霞  高志婕  
本文认为,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民表达利益诉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农民利益表达不畅的首要原因是利益表达起点的滞后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提出了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新理念:"事前表达"与"事后表达"的有机融合,表达主体和表达客体的双向培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琳  张杰  
深入研究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利益关系是研究公共政策的钥匙。文章立足于利益协调是和谐社会背景下政策终结的新取向,具体分析政策终结与利益的关联性,提出通过建立健全利益引导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机制、利益整合机制以及利益补偿机制等途径来构建政策终结的利益协调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完善分配制度,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势必会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必须以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为着力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障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立法  唐海燕  
制度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鉴于市场经济制度及其构成要素的缺陷,整体性市场制度安排不能实现经济学视野下和谐社会所要求的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和严格公正。而通过市场经济制度与其互补制度的变迁,是实现经济学视野下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在理论上,逼近和实现经济学视野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社会所要求的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和严格公正,有赖于制度变迁的实现,而推进改革开放则是实现制度变迁的有效路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樊明  
根据所构造的一个和谐社会模型,在一个强势资本和弱势劳动的社会,如果实行民主制度,仍可产生平衡政府,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但如果政府和资本缺少约束,政府将趋于和资本联盟而远离劳动,成为失衡政府,进而导致诸多社会不和谐,如劳资关系失衡,生产和消费失衡,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难以理顺等等。在一个资本雇佣劳动但实行民主制度的社会,劳动在经济上相对弱势但在选票上相对强势,而资本则相反,由此劳资的综合力量取得一种平衡,政府将选择在劳资之间相对居中的位置,成为平衡政府。在中国,地方政府和资本缺少约束,地方政府和资本趋于结盟,是导致社会诸多不和谐的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汉武  张磊  王征兵  
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的合理化和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就是通过改革建立确保社会和谐的一整套合理的制度。这种制度特征可以称为制度理性,其要求是:立足现实,突破陈规,面向未来;个人、集体、组织与社会互惠互利,充分兼顾;注重形式和谐,更注重实质和谐;秩序稳定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允许差别、控制分化又利用差别和分化;倡导合作与鼓励竞争相结合,实现不同经济和社会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红燕  宋惠敏  
"和谐社会"的提出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为新时期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取向和制度背景,并成为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的基本依据。在"和谐社会"视角下,重新解读户籍制度——主要围绕户籍制度与权利、利益分配,户籍制度与社会流动,户籍制度与城市融入三个方面,透视户籍制度与"和谐社会"内在要求的差距,明确以"和谐社会"价值观为制度伦理原则,提出户籍改革的目标。这对改革中制度选择和创新具有普遍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祖宪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需要现代大学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和智力支持.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呼唤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创新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永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本刊组织四川学术界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峰  王超  
一、正确处理利益竞争与利益共享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使经济得到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就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雪松  刘青杨  
"利益"因素历来是社会成员关注的热点,社会成员尽其所能追逐利益的时候,需要有强制性规范来约束,法律的介入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法治社会为背景,重新审视利益的本质属性、利益矛盾的表现形态、利益的调整机制,提出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要逐步实现让权利入主而让权力退场,通过法治抑制公权的膨胀,赋予社会成员以权力即通常所说的自主权,将利益纳入法治化的博弈渠道;通过社会成员相互间自由竞争、博弈,促使社会成员和谐共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喻国良  
如果说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那么利益协调就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的不断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