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3)
- 2023(8112)
- 2022(6981)
- 2021(6388)
- 2020(5673)
- 2019(13083)
- 2018(12750)
- 2017(24463)
- 2016(13622)
- 2015(15570)
- 2014(15552)
- 2013(15628)
- 2012(14741)
- 2011(13473)
- 2010(13881)
- 2009(13460)
- 2008(12657)
- 2007(11666)
- 2006(10003)
- 2005(9078)
- 学科
- 济(53981)
- 经济(53933)
- 业(35081)
- 管理(32596)
- 企(27973)
- 企业(27973)
- 融(26239)
- 金融(26234)
- 方法(25978)
- 银(23616)
- 银行(23568)
- 数学(23418)
- 数学方法(23243)
- 行(22835)
- 中国(20400)
- 财(16167)
- 农(15101)
- 学(14192)
- 制(13190)
- 地方(12727)
- 中国金融(11078)
- 业经(11058)
- 贸(11025)
- 贸易(11017)
- 务(10979)
- 财务(10956)
- 财务管理(10929)
- 易(10736)
- 企业财务(10408)
- 农业(10407)
- 机构
- 大学(198392)
- 学院(197655)
- 济(78760)
- 经济(76978)
- 研究(71939)
- 管理(66862)
- 中国(58881)
- 理学(57277)
- 理学院(56562)
- 管理学(55388)
- 管理学院(55058)
- 科学(48534)
- 农(48234)
- 京(41521)
- 所(39835)
- 农业(38968)
- 财(36923)
- 研究所(36729)
- 业大(36626)
- 中心(34969)
- 江(30428)
- 财经(29516)
- 经(26677)
- 北京(25809)
- 经济学(25687)
- 农业大学(25018)
- 州(24659)
- 院(24613)
- 范(24047)
- 师范(23613)
- 基金
- 项目(131576)
- 科学(99482)
- 基金(93356)
- 研究(88615)
- 家(84200)
- 国家(83533)
- 科学基金(68174)
- 省(53644)
- 社会(53406)
- 社会科(50605)
- 社会科学(50584)
- 基金项目(49465)
- 自然(46073)
- 划(45179)
- 自然科(44996)
- 自然科学(44968)
- 自然科学基金(44167)
- 教育(40433)
- 资助(39076)
- 编号(35275)
- 重点(30804)
- 成果(29329)
- 发(29310)
- 部(28223)
- 计划(27788)
- 创(27602)
- 科研(26426)
- 创新(26039)
- 科技(25774)
- 课题(25100)
共检索到294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舒灿伟 曹琦琦 赵美 江绍锋 周而勋
为了揭示立枯丝核菌不同融合群菌株G蛋白β亚基基因的差异,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立枯丝核菌8个融合群共13个菌株的G蛋白β亚基基因,并进行分子进化分析。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不同融合群的立枯丝核菌的G蛋白β亚基基因的内含子和开放阅读框数目一致,编码氨基酸均为347个。但氨基酸序列存在14个位点的突变。同源性分析表明,立枯丝核菌各个融合群G蛋白β亚基基因之间的同源性较高,同一亚群的菌株同源性达到100%,不同融合群之间存在差异。分子进化分析表明,不同物种的G蛋白β亚基基因在进化上仍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不同融合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巧云 安学丽 肖英华 张倩 张艳贞 夏先春 何中虎 晏月明
目的旨在从野生二粒小麦中克隆新的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方法首先通过SDS-PAGE方法对野生二粒小麦Y5和Y13的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进行鉴定,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方法确定其精确分子量。然后采用AS-PCR方法,运用1对LMW-GS特异的引物,分别从Y5和Y13中扩增并克隆了2个亚基的编码基因(命名为LMW-Y5和LMW-Y13)。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所得基因均为完整的基因序列,包括上游区域、开放阅读框和下游区域,无内含子存在。由核酸序列所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表明,这两个基因的编码蛋白(命名为LMW-Y5和LMW-Y13)均属于LMW-...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司贺龙 佟亚萌 郝志敏 李志勇 王楠 董志平 董金皋
旨在获得粟弯孢霉叶斑病菌G蛋白β亚基基因,明确其表达模式,为阐明该基因对粟弯孢霉叶斑病菌致病性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运用SMART RACE RT-PCR技术,克隆粟弯孢霉叶斑病菌G蛋白β亚基基因ClGβ全长cDNA序列,以qRT-PCR技术,对该基因在粟弯孢霉叶斑病菌不同生长时间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lGβ基因cDNA编码区为1 056 bp,DNA包含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编码351个氨基酸。该基因的cDNA序列在GenBank中注册的登录号为JQ768316。qRT-PCR结果表明,Gβ基因在菌株生长过程中表现出前期表达量较低而后期表达量明显升高的趋势。构建了pET28(a)-...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栾慎顺 魏玉荣 张敏 金苗苗 沈国顺
根据GeneBank中报道的NDV融合蛋白基因(F)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用该引物对NDVLN-SN株进行了RT-PCR扩增;将扩增得到的PCR片段纯化后与pGEM-T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GEM-F,用于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该基因ORF长1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将LN-SN毒株与GeneBank中已报道的NDV毒株进行比较,F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3.4%~99.9%之间,推导的F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8.4%~99.8%之间。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融合蛋白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睿 安建平 由春香 王小非 郝玉金
【目的】异三聚体G蛋白(Heterotrimeric G protein)作为植物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在感受外界环境刺激、参与植物抗逆反应和跨膜信号转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克隆异三聚体G蛋白α亚基基因MdGPA1,并在烟草中过量表达MdGPA1,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鉴定和生理指标分析,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响应环境因子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嘎拉’苹果(Malus×domestica‘Royal Gala’)为研究试材,利用同源序列比对和PCR技术,克隆获得MdGPA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兰秋霞 冯波 冬梅 徐智斌 赵国君 王涛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是小麦贮藏蛋白的主要成分,对面团延展性和食品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从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中分离了4个LMW-GS基因(LMW-T1、LMW-T2、LMW-T3和LMW-T4)。LMW-T1、LMW-T2、LMW-T3和LMW-T4都具有LMW-GS基因的典型结构特征,编码区全长分别是930、930、897和915 bp,分别编码308、308、297和303个氨基酸,其推断氨基酸的分子量分别为32938.40、32978.42、31624.88和32122.20 Da。根据推断氨基酸中8个半胱氨酸残基的位置,LMW-T1和LMW-T2属于TypeⅢ类;LMW...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纪年 李玉凤 王永宏 张兴
为了准确克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YL001菌毛蛋白亚基基因,根据已报道的菌毛蛋白亚基序列设计引物,以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YL001的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1条大约500 bp的特异性片断,将此片断克隆到T-easy载体上,获得了重组子pGEM-PSYL001,序列测定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PSYL001阅读框全长537bp,编码17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8.9 ku和6.94,GenBank登录号为DQ537944。与GenBank(AY140909)上公布的Xenorhabdus nematophilus菌毛蛋白亚基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蕊 孟宪萍 胡英考 蔡民华 李雅轩
电子克隆(In silicocloning)是随着基因组计划和EST计划实施而发展起来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基因克隆的新方法。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相对保守的特点,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吡哆醇生物合成蛋白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对大豆(Glycine max)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和序列拼接,获得了1 280 bp长的大豆吡哆醇生物合成蛋白的基因序列(GenBank登陆号为DQ139265)。经过RT-PCR扩增、基因组PCR扩增、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与电子克隆序列完全一致。该基因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ORF,20~955 bp),编码311个氨基酸...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金利华 骆晶晶 林圣彩 叶志云
根据G蛋白Gβ1亚基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简并PCR和RACE技术,克隆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Gβ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Blast、DNAstar和Genedoc软件分析,发现该Gβ1编码的蛋白序列与其他物种已知的Gβ1序列具有相当高的保守性,将它命名为pvGβ1。免疫共沉淀分析发现pvGβ1能在体外适当条件下与对虾Gαs或Gαq相互结合。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pvGβ1在对虾身体各部位都有广泛分布,尤其在脑神经、眼和眼柄有大量表达。说明了Gβ1在对虾的神经系统和光信号传导等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G蛋白 凡纳滨对虾 克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俊祥 冀志蕊 王娜 徐成楠 迟福梅 周宗山
【目的】明确衔接蛋白(adaptor protein)GcAP1复合体β亚基在苹果炭疽叶枯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检测GcAP1β在该菌中的时空表达模式,并揭示其是否调控多聚半乳糖醛酸内切酶(endopolygalacturonase)基因CgPG1和CgPG2、果胶裂解酶(pectin lyase)基因pnl-1和pnl-2以及果胶酸酯裂解酶(pectate lyase)基因pelA和pelB的表达,为深入开展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衔接蛋白在致病信号传导途径
关键词:
衔接蛋白 果胶酶 苹果 炭疽菌 致病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宏华 王桂荣 吴孔明 郭予元
目的了解棉铃虫体内Gqα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情况。方法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Gqα全长基因,利用半定量RT-PCR研究了该基因的时空表达情况。结果从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触角中克隆了一条全长1101bp的GqαcDNA序列,命名为GqαHarm;阅读框全长1062bp,编码353个氨基酸残基。GqαHarm与已报道的昆虫Gq蛋白α亚基同源性在90%以上,与近缘种甘蓝夜蛾MamestrabrassicaeGqα的同源性高达96.88%,与家蚕BombyxmoriGqα的同源性高达97.73%。半定量RT-PCR研究表明,GqαHarm在棉铃虫雌雄成虫触角中表达,在头、胸、腹、足...
关键词:
棉铃虫 Gq蛋白α亚基 基因克隆 表达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月 梁华 刘明春 王建民 于立辉 范宏发 赵玉军
根据GenBank登陆的鹅细小病毒B株全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方法对GPV LN-1/06株的主要结构蛋白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克隆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的GPV LN-1/06株的基因长度为1605bp,包括VP3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534个氨基酸。与登录的20株国内和国外的GPV的VP3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表明,GPV LN-1/06株与其他20株VP3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较高,从93%至99%,说明GPV的VP3基因较为保守。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GPV-LN01/06病毒株与HG5/82为一组,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本试验首...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结构蛋白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伟娟 鹿秀云 李宝庆 郭庆港 李社增 马平
从河北省22个主要产棉县市分离纯化得到67个棉花立枯病菌菌株,经鉴定均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菌丝融合试验表明,其中的62个菌株属于2个菌丝融合群,即AG-4和AG-2,分别占测定菌株的91.04%和1.50%;另有5个菌株与标准菌株不融合,占7.46%,表明河北省棉田立枯丝核菌的优势菌系是AG-4融合群。通过选用麦芽蛋白胨(MPDA)培养基(Ⅱ)进行对峙培养,将AG-4融合群菌株划分为6个不同的营养亲和群,即AG-4-A、AG-4-B、AG-4-C、AG-4-D、AG-4-E和AG-4-F,分别占测定菌株的59.02%,6.56%,9.84%,1.6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素清 吴斌 秦蓁 刘光珍 邓丽 邓先明
从四川棉区采集棉花立枯病标样,分离得到699个分离物,从中鉴定出414个丝核菌(Rhizotoniaspp)菌株,经Giemsa核相染色,鉴定出409个菌株属多核丝核菌(MultinucleateRhizoctoniaspp),占丝核菌总数的98.8%。另5个菌株属双核丝核菌,占总数的1.2%。用载片定位融合法,以生越明(1992)提供的国际标准菌测定,409个多核丝核菌分属三个菌丝融合群,即AG-1、AG-2和AG-4,其中AG-4出现比率占多核丝核菌总数的79%,是四川棉苗立枯丝核菌的代表菌。室内、外致病力测定结果,以AG-4融合群对棉花的致病力最强,AG-1融合群居中,AG-2融合群最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立 龚梦婕 李锁平 张大乐
为了解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对小麦品质产生的影响,利用SDS-PAGE技术对黄淮麦区221份小麦新品系的HMW-GS组成进行鉴定,对其系谱来源进行分析,并比较近10年来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HMW-GS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的杂交亲本来源较为单一,具有周8425B和豫麦2号血统的材料高达155个,占到全部供试材料的70.1%,以郑麦9023等小偃系列和济麦20等鲁麦系列为亲本的材料分别有34,40个,占全部供试材料的15.4%和18.1%。221份供试材料中共出现13种亚基及亚基组合,其中在Glu-A1位点,亚基1出现频率最高,占供试材料的58.8%,自2008年以来,亚基1的出现频率高于Null类型;在Glu-B1位点上,共出现7种亚基变异类型,出现频率较高的亚基组合是7+9和7+8,分别占供试材料的57.5%和30.3%,自2007年以来,7+9亚基组合类型的出现频率最高,优质强筋的17+18和13+16亚基组合的出现频率相对较低;在Glu-D1位点上,强筋亚基组合5+10占供试材料的15.4%,自2007年以来,5+10和2+12亚基组合的出现频率整体呈平行的趋势。本试验还检测出普通小麦品种中很少出现的5+12亚基组合,占供试材料的9.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