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4)
2023(11873)
2022(10513)
2021(10120)
2020(8542)
2019(20174)
2018(20308)
2017(39183)
2016(21654)
2015(24609)
2014(24710)
2013(24253)
2012(22128)
2011(19907)
2010(20111)
2009(18198)
2008(17790)
2007(15460)
2006(13500)
2005(11634)
作者
(64444)
(53532)
(53401)
(50596)
(34283)
(25838)
(24201)
(21252)
(20522)
(19218)
(18553)
(18119)
(17085)
(16976)
(16554)
(16512)
(16188)
(15952)
(15376)
(15360)
(13464)
(13280)
(13169)
(12325)
(11999)
(11986)
(11929)
(11776)
(10914)
(10671)
学科
(83238)
经济(83145)
管理(60426)
(56714)
(48187)
企业(48187)
方法(43083)
数学(37558)
数学方法(36823)
(21300)
(21093)
中国(19897)
(19050)
业经(17952)
理论(16386)
地方(15788)
(14075)
农业(14070)
贸易(14068)
(13958)
(13630)
(13539)
技术(13195)
环境(12751)
(12523)
财务(12443)
财务管理(12419)
(11721)
企业财务(11677)
(11347)
机构
大学(307934)
学院(306707)
管理(121681)
(111423)
经济(108753)
理学(106237)
理学院(105014)
管理学(102543)
管理学院(102021)
研究(101123)
中国(72647)
科学(68530)
(66470)
(53961)
(52402)
业大(50589)
(49820)
研究所(48469)
中心(45259)
(44249)
农业(42752)
北京(41829)
(41292)
师范(40822)
财经(40641)
(36825)
(36696)
(36390)
技术(35219)
师范大学(32920)
基金
项目(215979)
科学(167847)
基金(154658)
研究(152972)
(136855)
国家(135762)
科学基金(115365)
社会(91813)
社会科(86854)
社会科学(86826)
(86018)
基金项目(82324)
自然(78984)
自然科(77158)
自然科学(77137)
自然科学基金(75690)
(73057)
教育(71628)
资助(65484)
编号(62742)
成果(50641)
重点(48707)
(46434)
(45072)
(44702)
课题(43831)
科研(42001)
创新(41643)
计划(41348)
大学(39768)
期刊
(117935)
经济(117935)
研究(83956)
中国(55340)
学报(54865)
科学(48989)
(48291)
管理(43966)
大学(40236)
学学(37938)
教育(36828)
(36567)
农业(34072)
技术(28588)
(21170)
金融(21170)
业经(19485)
财经(18583)
经济研究(18204)
(17907)
图书(17475)
科技(16005)
(15672)
(15425)
问题(15078)
技术经济(15066)
业大(14989)
理论(14798)
统计(14476)
资源(14086)
共检索到431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骆期邦  曾伟生  贺东北  包拓华  林文端  
根据杉木、马尾松、阔叶树3个树种(组)的样本资料,研究提出了一套建立立木生物量模型及其在区域性森林生物量资源清查中应用的有效方法,解决了总量与各维量间相兼容和生物量估计与森林蓄积量清查的立木材积估计相兼容的问题,而且使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相对于传统的二元立木生物量模型有明显提高。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顺兴  丁欢欢  刘慧东  朱景乐  殷世雨  张学献  杨书涛  孙志强  
以基径和茎长的组合为自变量拟合了杜仲短周期矮林模式中单株叶、皮、杆生物量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单株叶干重和皮干重均以二次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而杆干重以二次项和幂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其中叶、皮、茎干最优模型拟合的方程式分别为Y=2.618+1.097(DL)+0.003(DL)2、Y=0.068+0.387(DL)+0.001(DL)2、Y=25.545+3.042(DL)+0.010(DL)2/Y=0.690(DL)1.377.残差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数据可靠.模型精度分析表明误差在要求范围内.进一步采用常规的判定系数、估计值标准误和残差分析3个指标来综合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各模型的优劣.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明  贾德涛  陈温福  
以典型的北方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606为试材,秋光和辽粳294作为对照,采用盆栽方法,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各个品种的根冠比、单位地上部分所具有的根长、根系总吸收面积、叶面积指数、干物质运转与分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育前期对照品种秋光和辽粳294叶片伸展速度较快,后期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减少,出现早衰的现象;超级粳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606生育前期根冠比大,生育后期有较高叶面积指数,根系发达,没有出现根系冗长,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换率中等,可以充分利用生育后期的光能资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更多的干物质,为高产奠定了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大平  杨曾奖  何其轩  
5年生和6年生马占相思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是65.0和77.3t/hm2。5~6年生马占相思地上部分净生产力为19.9t/hm2。5年生和6年生时,树木地上部分、林下植物和地表凋落物的N总积累量分别为525.45kg/hm2和590.24kg/hm2。P和K的积累量在5年生时为24.50和263.10kg/hm2;在6年生时为23.87和309.66kg/hm2。在2年3个月的观测期内,年平均凋落物量为4.87t/hm2。在5~6年生时,N、P、K、Ca和Mg的循环速率分别是60.5%,233.0%,44.6%,60.7%和47.5%。研究结果表明P缺乏是马占相思中龄林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大平  曾育田  李伟雄  
论述了2~3年生尾叶桉幼林地上部分生长、生物量积累和生物量在树木各器官及各径阶中的分配,林分净生产量,树木各器官及凋落物的养分含量和林分的养分循环。2年生时林分的生物量为22.9t/hm2,其中干材占60.2%,皮占8.9%,枝占14.7%,叶占16.2%。3年生时林分生物量为40t/hm2,其中干材占63.6%,皮占7.7%,枝占14.1%,叶占14.6%。年净生产量为20.5t/hm2,约50%为树干生物量的增长,凋落物仅占16.7%。2年生时林分N、P、K、Ca、Mg,Si、Mn、Zn、Cu和B的积累量(kg/hm2)为157.6、5.42、59.3、23.97、9.27、14.16、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贺东北  骆期邦  曾伟生  
根据当今区域性森林生物量资源清查和监测的需要,针对以往生物量模型存在总量与各维量互不兼容和与森林蓄积量清查不兼容等实际问题,并以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和适用性为目标,通过引进材积变量、线性联立方程组的建模原理和二段加权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建立了马尾松超总体立木生物量线性联立方程模型,解决了2个不兼容的实际问题,并使模型的预估精度和适用性相对于以往生物量模型有明显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本智  吴良如  邹跃国  
对闽南地区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及现存生物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模型m=a·(D2H)b对麻竹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和秆生物量进行估计较为可靠,而对枝、叶生物量的估计需引进枝下高因子h及模型m=a·Db·(H-h)C或m=a·Db·[(H-h)/h]C。闽南地区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平均现存生物量为39.518t·hm-2,按年龄分配为:3年生生物量最高,占59.17%,其次为2年生、4年生、5年生;按器官分配为:秆生物量最高,占62.81%,其次为枝、叶。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与秆生物量随竹秆高度增加而递减,枝、叶生物量自6~8m区分段分别向秆基及秆梢递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国飞  张磊  袁海燕  吕巡均  李如意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条件下小麦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规律,分析春小麦地上生物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全生育期灌水量为3000m3.hm-2(对照灌溉量为4500m3.hm-2,减少1500m3.hm-2)对小麦株高、叶片、叶鞘及穗粒的干物质积累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春小麦在整个生长期内出现明显的水分亏缺;灌水量3600m3.hm-2(比常规灌溉减少900m3.hm-2)小麦营养生殖期各器官的生物量积累较高,但在生殖生长期地上生物量积累出现下降趋势;灌水量为4200m3.hm-2(比常规灌溉减少300m3.hm-2)小麦全生育期内各主要发育器官生物量积累最高;全生育期内4种灌水处理下春小麦生物量分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贺鹏  贺东北  陈振雄  肖前辉  
【目的】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能够准确地测定单木、林分乃至大尺度森林结构参数(树高和树冠因子)。为应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准确估测森林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提供计量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150株实测马尾松生物量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回归估计方法和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分析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与树高、树冠因子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基于树高和树冠因子的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相容模型。【结果】单株材积和地上生物量与树高因子的相关性最为紧密,其次才是树冠因子;基于树高和冠幅因子的二元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模型预估精度较高,达到92%以上,再考虑冠长因子的三元模型预估精度改进不大;基于树高和冠幅因子的二元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相容模型估计效果更好,相对于一元相容模型系统而言,二元相容模型拟合效果有较大幅度提高,预估精度达到92%以上。【结论】采用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基于树高和树冠因子的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相容问题,并且预估精度达到92%以上,所建二元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相容模型可为应用激光雷达技术反演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提供计量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振国  黄大勇  郭起荣  李忠国  
选择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横州村麻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线形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其地上器官生物量分配及模型优化。结果表明:立竹年龄对麻竹竹秆、竹枝的含水率有较大的影响,竹秆与竹叶、竹枝与竹叶的含水率差异显著,不同年龄年麻竹的竹秆与竹叶的含水率差异显著;胸径与竹秆、竹枝生物量的回归分析优化模型分别为:H=2.47+0.86D-0.029D2,R~2=0.94;H=1.48+3.41D-0.11D2,R~2=0.91。本研究建立的竹秆生物量与胸径的数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实践工作,并为麻竹林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世利  刘健  余坤勇  
林分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研究许多林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建立林分生物量模型是进行林分生物量估测的主要手段.以往所构建模型存在一个严重的缺陷,即各分量模型与总量模型之间不相容.本研究根据闽江流域杉木林分的生物量实测数据,从模型相容性的定义出发,分析各分量的代数关系,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林分各分量的相容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能够快速地构建各种林分非线性模型;本研究所构建的相容性林分生物量非线性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中,且所采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砚秋  苏志尧  李佩瑗  李文斌  
摘 要:选取 3 个天然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 3 种包含不同计量参数的生物量碳计量模型,即生物量因子法、异速生长方程法及材积源生物量法,分别计算林分碳储量并比较分析各模型计量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 : 生物量因子法与材积源生物量法计算所得林分平均碳密度相近,分别为 155.56 和 152.82 Mg·hm-2,异速生长方程法的结果偏低,为 118.44 Mg·hm-2,生物量因子法计算的不同群落的林分碳储量比异速生长方程法的高 22.11% ~43.02%;各群落的立木结构及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均方根误差分析显示生物量因子法对群落碳密度的差异反应最为敏感,计量精度最高;各方法计量结果均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伟生  唐守正  
本文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地上生物量数据为例,通过利用度量误差模型方法,研究建立了地上生物量与干、皮、枝、叶4个分量的相容性方程系统。首先,从各个分量所占比例变化特点分析入手,采用比值函数分级联合控制和比例函数总量直接控制2种方案构建了以地上总生物量为基础的相容性方程系统,其中对地上总生物量模型的估计,又采取了独立估计和联合估计2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分级联合控制方案和总量直接控制方案效果基本相当,而独立估计方法和联合估计方法也几乎没有差异。然后,还对一元、二元和三元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解释变量的增加,估计值的标准误差和平均预估误差会有所下降,但对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琼阁  彭道黎  黄国胜  曾伟生  王雪军  
以东北云杉为研究对象,利用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通过利用总量直接控制和度量误差模型方法,研建相容的立木材积方程、地上生物量方程、生物量转换函数及各分项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模型在引入树高因子后,改善了模型的精度和平均预估误差;所建立的东北云杉一元相容性方程,其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模型的确定系数分别为0.94和0.97,平均预估误差分别为5.36%和3.55%;而二元相容性方程,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模型的确定系数均在0.98以上,平均预估误差控制在3.06%以下。所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我国东北云杉林地上生物量的估计。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吕常笑  邓华锋  王少杰  陈振雄  王雪军  
已有很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相容性的问题,但是建模过程中考虑区域因子对模型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此问题,以重庆市、四川省和湖北省151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样本数据为例,采用哑变量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建立了不同区域马尾松通用的相容性地上生物量模型、立木材积模型和它们的转换因子模型。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区域的模型之间存在差异性;哑变量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不同区域模型的差异性和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模型的相容性;马尾松地上生物量和立木材积的二元模型均优于其对应的一元模型;在独立拟合的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中引入立木材积因子,可以有效地改善模型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