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5)
- 2023(10511)
- 2022(9207)
- 2021(8711)
- 2020(7343)
- 2019(17079)
- 2018(17118)
- 2017(32705)
- 2016(17916)
- 2015(20176)
- 2014(20096)
- 2013(19966)
- 2012(18114)
- 2011(15978)
- 2010(15749)
- 2009(14223)
- 2008(13724)
- 2007(11722)
- 2006(10114)
- 2005(8607)
- 学科
- 济(69102)
- 经济(69029)
- 管理(54910)
- 业(53355)
- 企(45624)
- 企业(45624)
- 方法(35203)
- 数学(30488)
- 数学方法(30131)
- 财(17915)
- 农(17546)
- 技术(16876)
- 中国(16709)
- 学(15657)
- 业经(15431)
- 地方(13073)
- 务(12468)
- 财务(12396)
- 财务管理(12375)
- 理论(12326)
- 农业(12177)
- 贸(11872)
- 贸易(11865)
- 企业财务(11814)
- 易(11529)
- 和(11460)
- 环境(11121)
- 制(10861)
- 划(10191)
- 技术管理(9554)
- 机构
- 大学(251033)
- 学院(248473)
- 管理(103309)
- 济(94532)
- 经济(92386)
- 理学(90495)
- 理学院(89546)
- 管理学(87927)
- 管理学院(87490)
- 研究(79588)
- 中国(57122)
- 京(53586)
- 科学(51478)
- 财(41393)
- 所(39520)
- 业大(39352)
- 农(39158)
- 中心(36359)
- 研究所(36317)
- 江(34508)
- 财经(34212)
- 北京(33552)
- 范(32565)
- 师范(32268)
- 经(31177)
- 农业(30833)
- 院(29270)
- 州(28629)
- 技术(28092)
- 经济学(27325)
- 基金
- 项目(178340)
- 科学(139857)
- 研究(129652)
- 基金(129065)
- 家(112477)
- 国家(111569)
- 科学基金(96258)
- 社会(80076)
- 社会科(75943)
- 社会科学(75921)
- 省(70161)
- 基金项目(69477)
- 自然(63944)
- 自然科(62454)
- 自然科学(62441)
- 自然科学基金(61311)
- 教育(59642)
- 划(58765)
- 资助(53137)
- 编号(53082)
- 成果(42121)
- 重点(39496)
- 部(39013)
- 创(37681)
- 发(36973)
- 课题(35968)
- 创新(35103)
- 科研(34311)
- 教育部(33351)
- 项目编号(33265)
共检索到348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慧敏 王立海
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波断层扫描、应力波断层扫描、电阻成像检测、地探雷达、红外成像和射线等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也有新的发展。本文着重论述国内外立木腐朽二维成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以及常用的无损检测仪,为无损检测技术在我国立木腐朽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立木 腐朽 无损检测 成像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善庆 王喜平 蔡智勇 Robert J.Ross R.Bruce Allison 傅峰
介绍弹性波层析成像技术应用于活立木内部缺陷检测的研究现状,阐述弹性波的产生、传播途径和成像原理,总结该技术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使用弹性波层析成像技术对美国林务局纳西比特营地脂松活立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弹性波层析成像技术能够模拟出不规则树干形状并以二维图像方式直观地显示立木腐朽部位、程度、大小及形状等情况。基于此方法发展的设备,具有检测方便、有效、实用性强等特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学春 王立海
应用Arbotom应力波检测系统,对东北林区3个针叶树种(云杉、冷杉、落叶松)和9个阔叶树种(白桦、色木、椴木、杨木、水曲柳、核桃楸、榆木、铁木和柞木)的原木内部腐朽进行检测,并对原木内部腐朽面积的实际估算值和检测估算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rbotom应力波无损检测系统可以获取原木内部腐朽的二维图像,但检测准确率较低,建议采用多点测量和改进应力波测试仪器,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关键词:
原木 内部腐朽 应力波 二维图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岳小泉 王立海 王兴龙 荣宾宾 葛晓雯 刘泽旭 陈清耀
【目的】应用电阻断层成像法、应力波断层成像法和阻抗仪法对活立木树干腐朽程度进行检测和定量表征,判断3种方法的可靠性,为野外立木健康情况检测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试验林场内,选取水曲柳和北京杨各25株(15株腐朽,10株健康)共50株100个截面,采用PICUS Tree Tronic型树木电阻断层成像仪、Arbotom应力波断层成像系统和Resistograph针式阻抗仪检测及木芯质量损失率估测4种方法对断面腐朽程度进行检测和定量表征。以木芯质量损失率计算的样木腐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时小龙 王立海 徐华东 徐庆波 曹时凯 许明贤
为了定量表征红松活立木内部腐朽情况,在黑龙江省五营国家森林公园选取了15棵有不同腐朽程度的红松,应用Resistograph树木微钻阻抗仪和Pi CUS Treetronic树木电阻断层成像仪得到南北向与东西向的微钻阻力变化和同样高度上的截面电阻率分布图,对比分析阻抗仪测量方向上的电阻率变化和微钻阻力变化。用树木生长锥在样木的测量位置附近各取南北向与东西向的木芯,将其带回实验室测量质量损失率。将微钻阻力的下降幅度定义为阻力损失,对阻力损失和木芯质量损失率进行回归分析。还用腐朽和健康部分的电阻率均值定义了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柳苏洋 辛振波 张厚江 王辉 张典
【目的】望板是木结构古建筑屋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屋顶漏雨、渗水等原因,望板与苫背接触的隐藏区域易发生腐朽损坏。本研究基于红外热成像原理开展腐朽望板检测理论和实验研究,以期为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古建筑望板腐朽状况无损检测和评估技术的形成奠定前期基础。【方法】首先,分析古建筑望板的传热过程,推导腐朽区和非腐朽区望板内表面平均温差的计算公式;然后,选取4种腐朽等级的望板试件,制作实验装置,通过参考法用红外热像仪测定了试件发射率,并进行4种腐朽等级望板试件内表面温度变化的检测实验。【结果】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得知望板的木材密度、比热容的基础上,可计算出红外检测望板腐朽状况的最佳检测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时刻,望板腐朽等级越高,其内表面温度越高,红外图像颜色越深;腐朽望板与正常望板内表面间的温差随着加热的开始会逐渐变大,但达到一定程度后,温差会随加热时间进一步增长而变小。试验测得的腐朽望板红外最佳检测时间与理论计算得到的最佳检测时间有良好的一致性。望板腐朽最佳检测时间不受望板两侧温差、环境温度等影响,一般为20~30 min。望板两侧温差越大,腐朽望板与正常望板内表面间的温差越大,红外检测效果越好。【结论】理论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基于红外热成像对古建筑望板腐朽状况进行无损检测是可行的。
关键词:
古建筑 望板 腐朽 红外热成像 无损检测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小泉 王立海 刘泽旭 王兴龙 荣宾宾
通过对不同含水率的山杨原木试件进行检测,分析了含水率对腐朽和健康木材电阻与应力波传播速度的影响,及其对2种检测技术误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含水率的提高,原木试件健康和腐朽区域的电阻均先减小后趋于平稳,但相同含水率下,腐朽区域木材电阻低于健康木材;(2)采用电阻断层成像仪检测腐朽缺陷面积的误差率随含水率的提高有差异(最大误差率为37.83%,最小误差率为2.48%),含水率在36.13%~81.79%时误差较小,腐朽缺陷检测较接近真实值;(3)应力波传播速度随着木材含水率的提高先降低后趋于平稳.应力波二维图像检测腐朽缺陷面积的准确率随着含水率的变化也有差异,最大误差率为52.61%,最...
关键词:
含水率 电阻 应力波 无损检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荣凤 王晓欢 李华 刘秀英
为了探讨应用阻力仪检测方法定量评估古建筑木材材质状况的方法和途径,该文以故宫武英殿维修时替换下来的局部腐朽的5根落叶松旧木构件加工的319个试件为材料,用目测法将试件划分为未腐朽及4个腐朽等级,共5个等级,测定了试件的气干密度、抗弯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并对抗弯强度试件进行了阻力仪检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阻力仪检测值与气干密度、抗弯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用其中的284组数据建立了阻力仪检测值与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并用剩余的35个样本的检测值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随着腐朽程度的加深,木材密度、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及阻力仪检测值均显著降低,5个腐朽等级间差异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毛雪飞 刘霁欣 钱永忠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无节制的矿藏开采、"三废"排放、汽车尾气以及农业化学投入品的滥用,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我国当前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因此土壤重金属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标准方法仍以实验室确证性分析为主,无法用于土壤重金属的现场、快速分析,从而难以从源头上及时、有效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监测和预防,开发重金属快速检测设备和技术势在必行。从土壤样品的基质特点来看,固体进样分析是最可行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电热蒸发(ETV)原子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XRF)、激光烧蚀(LA)、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X射线吸收光谱(XAS)、中子活化(INAA)等。上述固体进样分析技术均无需样品消解处理,高效、快捷,但是部分技术的检出能力和稳定性尚难以满足土壤质量标准的全部要求,如XRF、LA、LIBS,还有部分技术难以实现现场化,如LA、XAS、INAA等。因此,基于电热蒸发(ETV)固体进样的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在分析灵敏度、稳定性和小型化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ETV是利用电加热将样品中的待测元素以气溶胶的形式导入原子化器或激发源的技术,可实现土壤中常见重金属元素的快速、高效导入,技术简单、通用性强,适用于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原子发射、无机质谱等多种检测系统。ETV常采用碳、金属、石英等材料,如石墨管、多孔碳管、钨丝、铼丝、石英管,其中利用高熔点金属的电磁感应电热蒸发技术具有无冷点、升/降温速度快、易于小型化的优势。但是,土壤样品基质复杂,基体干扰一直是困扰ETV技术应用的核心瓶颈问题。新型的气相富集(GPE)、介质阻挡放电(DBD)、基体改进及背景校正等技术,有望实现土壤基体干扰的有效消除。特别是GPE技术,在特异性捕获消除基体干扰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预富集提高仪器的分析灵敏度。通过上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可以有效解决固体进样的分析灵敏度和基体干扰问题,这将为土壤重金属速测技术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从而为土壤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清 彭于发 吴红 陈旭 蒋小英 雷开荣 赵正武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加大了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管理力度。转基因检测是转基因安全管理的技术保障,本文就国内外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PCR、ELISA等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了今后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谭志军 吴海燕 郭萌萌 杨帆 王联珠 李兆新 翟毓秀
2004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政府间海洋委员会共同组建的双壳软体生物毒素工作组根据贝类毒素的基本结构将其分为8类(组)。其中,大田软海绵酸类毒素(okadaic acid,OA)、原多甲酸毒素(azaspiracid,AZA)、环亚胺类毒素(cyclic imine,CI)、短裸甲藻毒素(brevetoxin,BTX)、蛤毒素(pectenotoxin,PTX)、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均属于脂溶性贝类毒素(lipophilic phycotoxins,LPs),这6大类毒素均为聚醚类物质,在贝类中富集的时间较长,目前已成为欧盟调整检测方法、最高残留限量等法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戴玉成 秦国夫 徐梅卿
简要论述了中国东北地区的立木腐朽菌,共报道危害活立木的木腐菌49种,对每个种的寄主、腐朽类型及分布进行了报道。它们中多数造成白色腐朽,少数导致褐色腐朽,其中在我国首次报道为森林病原菌的种类有:白黄小薄孔菌Antrodiellaalbocinnamomea,奥氏蜜环菌Armillariaostoyae,亚黑管孔菌Bjerkanderafumosa,硬毛栓孔菌Funaliatrogii,小孔异担子菌Heterobasidionparviporum,斜管纤孔菌Inonotusobliquus,白膜纤孔菌Inonotuspruinosus,齿白木层孔菌Leucophellinusirpicoides,...
关键词:
森林病原菌 立木腐朽菌 中国东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荣凤 伍艳梅 李华 刘秀英
以故宫武英殿维修时替换下来的局部腐朽的落叶松、软木松旧木构件为材料,用目测法将试材划分为未腐朽及4级腐朽,共5个等级,对不同腐朽等级木材进行皮罗钉径向、弦向检测后,测定木材密度。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密度与皮罗钉径向、弦向打入深度间的关系,建立木材密度与皮罗钉打入深度的回归模型,以探讨应用皮罗钉检测方法定量评估古建筑木材材质状况的方法和途径。结果表明:随着木材腐朽程度的加深,木材密度降低,径向、弦向打入深度显著加大,各腐朽等级间差异极显著。2个树种因腐朽引起的密度及径向和弦向打入深度变化趋势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达到"4"级腐朽时,与未腐朽材相比,密度降低20%左右,径向和弦向打入深度增加11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巧华 马逸霄 付丹丹
禽蛋品质检测是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措施,传统禽蛋品质检测主要依赖人工进行,存在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且准确率波动大等弊端。光谱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安全、无损等优点,近些年来在禽蛋内部品质检测领域发展迅速。本文基于禽蛋的新鲜度、蛋白含量、脂肪含量、血斑肉斑、受精信息、种蛋性别、胚蛋活性等内部品质指标检测的有关研究,概述了近红外光谱、可见-近红外光谱、高光谱成像及拉曼光谱等光谱检测技术在禽蛋内部品质无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光谱检测技术在禽蛋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特点与难点,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蛋品无损检测研究及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