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48)
- 2023(5700)
- 2022(4397)
- 2021(4247)
- 2020(3399)
- 2019(7524)
- 2018(7230)
- 2017(12995)
- 2016(7382)
- 2015(8532)
- 2014(8505)
- 2013(7802)
- 2012(7013)
- 2011(5971)
- 2010(6072)
- 2009(5200)
- 2008(5091)
- 2007(4715)
- 2006(3954)
- 2005(3073)
- 学科
- 管理(19048)
- 济(18539)
- 经济(18517)
- 财(13285)
- 业(12554)
- 企(10334)
- 企业(10334)
- 财政(9892)
- 中国(9796)
- 政(8235)
- 农(7324)
- 教育(7130)
- 地方(6600)
- 理论(6307)
- 教学(5923)
- 方法(5625)
- 业经(5564)
- 制(5368)
- 工作(4607)
- 策(4528)
- 农业(4400)
- 数学(4353)
- 数学方法(4250)
- 体(4226)
- 和(4115)
- 学(4088)
- 学校(3799)
- 及其(3769)
- 政治(3756)
- 学法(3676)
- 机构
- 大学(88816)
- 学院(87389)
- 济(29565)
- 管理(28745)
- 经济(28740)
- 研究(27697)
- 理学(24203)
- 理学院(23912)
- 管理学(23378)
- 管理学院(23212)
- 财(20671)
- 中国(19907)
- 京(18597)
- 科学(16439)
- 范(15441)
- 师范(15346)
- 江(14443)
- 财经(13304)
- 中心(13153)
- 所(12794)
- 经(12168)
- 州(11906)
- 教育(11864)
- 师范大学(11827)
- 北京(11758)
- 业大(11488)
- 技术(11475)
- 研究所(11270)
- 职业(10869)
- 农(10825)
- 基金
- 项目(58710)
- 研究(50151)
- 科学(44997)
- 基金(38136)
- 家(31954)
- 国家(31601)
- 社会(29470)
- 社会科(27633)
- 社会科学(27628)
- 科学基金(27030)
- 教育(26050)
- 省(24716)
- 编号(22362)
- 成果(20520)
- 基金项目(20090)
- 划(20038)
- 课题(17162)
- 年(15387)
- 自然(15081)
- 自然科(14701)
- 自然科学(14696)
- 自然科学基金(14408)
- 资助(14142)
- 项目编号(13826)
- 重点(13623)
- 性(13260)
- 部(12806)
- 创(12736)
- 规划(12722)
- 发(12571)
共检索到142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薇
立德树人作为当前教育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着直接影响。现今,我国对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学生开展立德树人养成工作也在不断深化,并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应当从其产生背景出发,明确教育内涵与要点,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解决措施,提高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 课程思政 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春梅 罗志文 吴薇 申健 杨金铭
在高校教学中强调"立德树人"理念,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内在的需求,可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影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首先要挖掘资源素材,其次制度建设为根本保障,关键是教师群体,基础是教学中使用的教材。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教育改革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健 巴莹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目标,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立脚点。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将价值塑造、理论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形成高校育人方案中不可分割的系统性策略。同济大学是国内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排头兵,近年来,该校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精神,紧密依托学校现有资源优势,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的落实。学校将课程思政改革纳入学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考核框架中,构建了课程思政制度、组织、经费、师资质量五大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金明 陈梦庭
高校思政课教学在高校立德树人事业中承担着重要职责。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广泛吸收中外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成果,突出顶层设计、协同攻关、统一指导,着力学理支撑、集体备课、教学辅助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探索和队伍建设,以化解难题,务求实效。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思政课教学 难题 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复爱
书名:《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作者:陈华栋等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ISBN:978-7-3132-2989-2出版时间:2020年6月定价:58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加强品德修养的育人目标与其一致。由陈华栋等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一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归纳了课程思政的相关内涵、育人功能和构建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课程思政的综合实施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
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卫泽
文章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强调了增强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并对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来探讨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机制建设的有效措施,以明确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立德树人机制,转变传统的课程思政工作模式。跟随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地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效融入立德树人思想,从而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水平,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关键词:
高校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机制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朝鲜
立德树人之"立德",既包括学生德育,又包括师德建设。文章在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视角下,深入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现状,提出应加强辅导员师德建设,不仅使师德建设与大学生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还要将师德建设融入辅导员学习、培训、考核、评价等整个过程,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和文化建设体系中。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辅导员 师德建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立 黄显中
新文科建设是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学情基础,需要立体把握其使命目标、前瞻规避其主要风险、深刻领会其根本任务。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教师应主动担负起引领文科教育的职责,突出政治铸魂、价值引领、文化滋养、实践导向,增强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自主性”构建、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人文性”关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牢固性”树立、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示范性”建设的引领。高校思政课必须根据新文科建设使命目标和性质特点,有的放矢开展教学改革,从内容、队伍、技术、渠道等方面实现全融合创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立 黄显中
新文科建设是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学情基础,需要立体把握其使命目标、前瞻规避其主要风险、深刻领会其根本任务。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教师应主动担负起引领文科教育的职责,突出政治铸魂、价值引领、文化滋养、实践导向,增强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自主性”构建、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人文性”关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牢固性”树立、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示范性”建设的引领。高校思政课必须根据新文科建设使命目标和性质特点,有的放矢开展教学改革,从内容、队伍、技术、渠道等方面实现全融合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旷章红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英语网课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可以深刻践行我国当前教育事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加之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需要在英语网课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伟大教育目标。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如何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在高职英语网课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并对有效提升育人效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职 英语 “课程思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旷章红
近年来伴随我国科技水平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此背景下,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文化也更加多元,其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为帮助学生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课堂思政建设,从立德树人视域出发对高职英语网课教学进行研究,真正实现教育育人。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职英语网课 课程思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晶
高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作为必修课程的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文章主要以立德树人理念内涵作为切入点,对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与之对应的有效路径,旨在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思政课 实践教学 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翠明 王炳程
从德育到立德树人,高校思政工作的发展体现出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从德育到立德树人,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从"灌输"走向"互动"、从"经验"走向"科学"、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加突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荟洁 黄海菲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打破高职院校思政课"单兵作战"的窘境,推进"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模式。在"大思政""强思政"的思维下构建"课程思政",聚焦育人队伍教育素养提升、教育方法与载体创新融合、全方位育人实践协同推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广国 李旭龙 徐坤
针对网络技术发展对大学生德育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体育运动的育人价值基础上,探讨如何在课程大纲完善、教学模式创新、教师素质提高等方面深化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更好地提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提供实践与理论参考。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 公共体育课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