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8)
- 2023(14918)
- 2022(12476)
- 2021(11658)
- 2020(9475)
- 2019(21366)
- 2018(20860)
- 2017(38990)
- 2016(21377)
- 2015(24310)
- 2014(24346)
- 2013(23326)
- 2012(21384)
- 2011(19310)
- 2010(20131)
- 2009(18353)
- 2008(17282)
- 2007(15453)
- 2006(13813)
- 2005(12946)
- 学科
- 济(85930)
- 经济(85851)
- 管理(55812)
- 业(52124)
- 企(41916)
- 企业(41916)
- 中国(33530)
- 方法(31143)
- 融(27584)
- 金融(27582)
- 地方(27344)
- 数学(27111)
- 数学方法(26468)
- 银(26126)
- 银行(26104)
- 财(25789)
- 行(25348)
- 农(24376)
- 业经(20656)
- 制(19322)
- 理论(17691)
- 农业(16457)
- 学(16028)
- 贸(14632)
- 贸易(14614)
- 易(14078)
- 地方经济(13921)
- 技术(13659)
- 发(13299)
- 环境(13180)
- 机构
- 学院(291955)
- 大学(280633)
- 济(112420)
- 经济(109621)
- 管理(102666)
- 研究(98298)
- 理学(86187)
- 理学院(85146)
- 管理学(83203)
- 管理学院(82684)
- 中国(80912)
- 京(60933)
- 科学(60061)
- 财(57974)
- 所(50271)
- 江(47486)
- 中心(46675)
- 研究所(44763)
- 农(43501)
- 财经(42583)
- 范(41865)
- 师范(41467)
- 州(39578)
- 北京(39167)
- 业大(38411)
- 技术(38399)
- 经(38285)
- 院(36023)
- 经济学(34605)
- 职业(33295)
- 基金
- 项目(184006)
- 科学(143704)
- 研究(142145)
- 基金(126563)
- 家(108779)
- 国家(107794)
- 科学基金(92290)
- 社会(86100)
- 社会科(81581)
- 社会科学(81565)
- 省(77208)
- 教育(68623)
- 基金项目(65148)
- 划(63152)
- 编号(62098)
- 自然(56933)
- 自然科(55621)
- 自然科学(55609)
- 自然科学基金(54526)
- 资助(52910)
- 成果(50851)
- 课题(45411)
- 发(44828)
- 重点(42744)
- 创(39010)
- 部(38553)
- 年(38398)
- 项目编号(36940)
- 创新(36262)
- 发展(36072)
- 期刊
- 济(134603)
- 经济(134603)
- 研究(91601)
- 中国(70436)
- 教育(49663)
- 财(46220)
- 融(41279)
- 金融(41279)
- 农(41048)
- 管理(40388)
- 学报(40329)
- 科学(37864)
- 技术(31747)
- 大学(31363)
- 学学(28935)
- 农业(27406)
- 业经(23826)
- 经济研究(21983)
- 财经(20884)
- 职业(18529)
- 经(18017)
- 问题(16296)
- 图书(15993)
- 坛(15288)
- 论坛(15288)
- 业(14466)
- 统计(14371)
- 商业(13781)
- 技术经济(13439)
- 策(13433)
共检索到466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荟洁 黄海菲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打破高职院校思政课"单兵作战"的窘境,推进"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模式。在"大思政""强思政"的思维下构建"课程思政",聚焦育人队伍教育素养提升、教育方法与载体创新融合、全方位育人实践协同推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芳 王敏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坚守职业教育时代使命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并从思想、管理、师资和课程等方面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保障。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春梅 罗志文 吴薇 申健 杨金铭
在高校教学中强调"立德树人"理念,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内在的需求,可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影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首先要挖掘资源素材,其次制度建设为根本保障,关键是教师群体,基础是教学中使用的教材。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教育改革实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复爱
书名:《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作者:陈华栋等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ISBN:978-7-3132-2989-2出版时间:2020年6月定价:58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加强品德修养的育人目标与其一致。由陈华栋等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一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归纳了课程思政的相关内涵、育人功能和构建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课程思政的综合实施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
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旷章红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英语网课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可以深刻践行我国当前教育事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加之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需要在英语网课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伟大教育目标。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如何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在高职英语网课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并对有效提升育人效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职 英语 “课程思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旷章红
近年来伴随我国科技水平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此背景下,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文化也更加多元,其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为帮助学生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课堂思政建设,从立德树人视域出发对高职英语网课教学进行研究,真正实现教育育人。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职英语网课 课程思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德慧
高职院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教师的主体责任,积极推进"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凝练好"课程思政"的德育目标、思政元素和教学技巧,系统设计"课程思政"递进教学路径,突出价值引领、工匠精神培育、企业文化融入等职业教育特色,构建理论课和专业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健 巴莹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目标,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立脚点。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将价值塑造、理论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形成高校育人方案中不可分割的系统性策略。同济大学是国内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排头兵,近年来,该校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精神,紧密依托学校现有资源优势,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的落实。学校将课程思政改革纳入学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考核框架中,构建了课程思政制度、组织、经费、师资质量五大保障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骏宇 杨传明 仲生圆
以理论教学为依托,以政治认同、哲学思想、人文道德和专业素养“四个渗透”为切入点,系统设计形成“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方案,以教学方法选择和控制教学进程为关键环节,并以政治理论学习、多元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等为行动准则保障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供应链管理 课程思政 教学方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邵勤 陈娜 李晓鹏 吴琦 丁永电
为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文章结合宜春学院园艺专业“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构建体现思政专业性和劳动时代性的“模块化+多样化”立体式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培养的特色特点,形成体现思政特性、课程特点和劳育特色的“德行一体+知行合一”融合式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在传统课程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建立体现多指标、多模块和多内涵的“道德品质+专业技能+劳动素养”综合性考评模式,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专业课教学实践中推行劳动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劳动教育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惠朝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工作育人格局为导向,将培育一批课程思政"金课",培养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与团队,形成一套"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考评标准,凝练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典型经验与成果作为"大思政"课程育人行动目标;丰富高等职业教育"大思政"课程育人的建设内容,通过建设两大平台、实施三大工程、打造三大品牌、实现四大融通,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大思政"课程育人模式,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耦合育人效应,切实实现全课程、全体教师、全教学过程的协同育人;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任务,协同推进大思政专项督导检查,健全典范宣传机制,形成"大思政"课程育人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大思政 课程思政 育人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薇
立德树人作为当前教育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着直接影响。现今,我国对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学生开展立德树人养成工作也在不断深化,并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应当从其产生背景出发,明确教育内涵与要点,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解决措施,提高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 课程思政 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胜利 张勃
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内容应兼具训练高超技艺与传递高层文化。文章在总结分析高职美育课程教学现状与环境的基础上,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对高职美育课程的理念革新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挖掘自然美的德育内涵、以人之美与职业美为核心培养精神品质和职业素养、以培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为重点开展艺术美教学、围绕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开展审美实践活动等,实现美育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
关键词:
高职美育课程 立德树人 理念革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秀彦
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在于落实的实效性。北京工业大学积极探索,以"立德"为基础,助推教师职业发展,以"立业"为着眼点,提升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以"立人"为落脚点,搭建全员育人的平台,以"立德—立业—立人"为模式,形成三位一体协调发展育人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立业"建立"立德"与"立业"之间有效连接的桥梁,加强教师"立德"工作,助推教师职业发展,帮助教师实现"立业"的目标,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的"立人"。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德育 立德树人 师德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卫泽
文章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强调了增强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并对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来探讨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机制建设的有效措施,以明确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立德树人机制,转变传统的课程思政工作模式。跟随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地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效融入立德树人思想,从而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水平,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关键词:
高校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机制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