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5)
2023(8113)
2022(6888)
2021(6476)
2020(5309)
2019(11378)
2018(11600)
2017(19958)
2016(11810)
2015(13315)
2014(13175)
2013(11979)
2012(10622)
2011(9437)
2010(9641)
2009(8750)
2008(8335)
2007(7789)
2006(6812)
2005(5951)
作者
(30954)
(25617)
(25448)
(24548)
(16253)
(12354)
(11695)
(9859)
(9742)
(9464)
(8739)
(8709)
(8380)
(8243)
(7832)
(7824)
(7801)
(7690)
(7550)
(7319)
(6641)
(6419)
(6178)
(6131)
(5914)
(5783)
(5733)
(5620)
(5362)
(5226)
学科
(34205)
经济(34173)
管理(28700)
(23018)
(18829)
企业(18829)
中国(12338)
地方(12046)
(10969)
教育(10587)
方法(10268)
理论(10165)
教学(9584)
(8951)
业经(8473)
(8429)
数学(8227)
数学方法(8036)
地方经济(7329)
农业(7286)
(6939)
(6437)
贸易(6432)
(6336)
学法(6253)
教学法(6253)
环境(6250)
(6185)
工作(5853)
(5769)
机构
学院(147115)
大学(143476)
研究(47955)
管理(47338)
(46540)
经济(44982)
理学(39442)
理学院(38867)
管理学(37787)
管理学院(37513)
中国(35405)
科学(32063)
(30897)
(25840)
(24695)
(24591)
师范(24333)
(23528)
(23456)
中心(22382)
研究所(22213)
技术(21823)
业大(21603)
(21309)
北京(19412)
职业(18874)
(18680)
师范大学(18437)
农业(18124)
财经(17645)
基金
项目(95742)
研究(75907)
科学(72924)
基金(61891)
(53813)
国家(53271)
科学基金(44603)
社会(42705)
(42373)
社会科(40119)
社会科学(40111)
教育(38498)
编号(35048)
(34516)
基金项目(32396)
成果(29785)
自然(27695)
自然科(27002)
自然科学(26988)
自然科学基金(26419)
课题(26363)
资助(24710)
(23204)
重点(22829)
(22101)
项目编号(20991)
(20637)
规划(19358)
(19249)
(19124)
期刊
(58255)
经济(58255)
研究(44367)
中国(39457)
教育(36757)
学报(24068)
(21706)
科学(20344)
(19731)
大学(18431)
管理(18161)
学学(16127)
技术(15641)
农业(14907)
图书(12820)
职业(11866)
业经(11686)
(11486)
金融(11486)
书馆(9455)
图书馆(9455)
经济研究(8901)
(8496)
论坛(8496)
(8133)
财经(7950)
(7913)
科技(7522)
(7368)
(7040)
共检索到233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文蓉  
工匠精神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一种崇高追求,它体现了一种不断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对事业和成就的执着追求。在培育德行高尚的大学生的过程中,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文章旨在讨论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并分析其重要性。此外,文章还将讨论高校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文章建议高校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工匠精神培养的环境,并拓展工匠精神教育的形式,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工匠精神。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阳丹  
高职院校承担着社会优秀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使命,需要与时俱进地结合时代需求,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的一套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服务院校都应该积极更新教学思想,确定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确切对人才培养进行定位,制定科学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以此为社会发展不断输送优秀人才。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价值及路径展开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杰  
培养大量科技领军人才、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是全面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工匠精神关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成功培养。高职院校要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前提下,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从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产业行业共同进步的角度挖掘工匠精神培育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摸清当前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原因,并从教育教学、师资队伍、校企合作、校园文化等方面寻求促进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案与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芳  王敏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坚守职业教育时代使命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并从思想、管理、师资和课程等方面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培松  杜文娜  
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职业素养,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素质培养有着内在的契合。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作为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智力支持,高校必须因时而动、因势而变,整合资源,把工匠精神的要素贯穿于创新创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切实提高人才素质培养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芬芳  刘晶璟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基于对近四年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梳理,运用政策分析、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工匠型人才、现代工匠精神、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系统分析后提出,现代工匠精神核心内涵包括七个方面:精益求精的严谨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高职院校将主要通过以下四个路径培养工匠型人才:以目标为导向,将现代工匠精神的目标置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中;以实践为导向,将现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实到不同层次的产教融合中;以价值为导向,将现代工匠精神的价值观贯穿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以文化人,全面推进现代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专业文化中融合融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宝民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在培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中承担重任,培养这两种精神,首先,要转变职业教育重技轻人的工具性价值取向。其次,要完善系统培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三,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是培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第四,要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燕  赵彤  
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新时期社会需求的人才,首先界定了基于"工匠精神"的"双创"人才培养的内涵,探讨了我国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双创"人才的意义,分析了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给出了树立新理念、建立新体系、优化新环境的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河  王靖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育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是孵化制造业急需的大国工匠的重要渠道。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工匠人才培养,主要可依凭三条路径:内发型实践进路、外发型实践进路及综合型实践进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海洲  唐衍军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注册会计师行业也同样需要弘扬诚实守信、敬业乐业的职业风尚,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对于会计人才的成长来说,大学教育是起步的阶段又是十分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陈毓圭,2015)。重视未来审计人才"工匠精神"培育,为社会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海洲  唐衍军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注册会计师行业也同样需要弘扬诚实守信、敬业乐业的职业风尚,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对于会计人才的成长来说,大学教育是起步的阶段又是十分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陈毓圭,2015)。重视未来审计人才“工匠精神”培育,为社会
关键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轲威  
以百度指数搜索为工具,挖掘"工匠精神"的主题大数据进行全域性调查分析,把握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体对工匠精神的真实动态。调查结果显示,本应作为工匠精神传承者的青年学生群体对"工匠精神"关注度并不高,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应然上的耦合关系和实然上的现存问题出发,重新审视新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和核心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高职院校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主要阵地,应通过文化滋养浸润工匠精神的性格与气质、队伍支撑覆盖工匠精神培育的全过程、实践育人内化工匠精神的主阵地等多方面,系统性构建立德树人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波  肖霞  
文章阐述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分析了产教融合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利条件,进而提出了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具体策略:高职院校要发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主导作用;企业要承担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阵地功能;高职学生要把握自身工匠精神培养的主体地位;社会其他力量要给予全方位支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乃新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内涵发展时期,如何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应用型工匠人才培养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在应用型工匠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使应用型工匠人才培养更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六个下功夫"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设计、专业基础知识体系设计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设计三大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做好工匠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显辉  
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工匠之师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开展培养工匠之师的主阵地,迫切需要得到"工匠精神"的助力。文章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工匠之师内涵的分析,论述了培养工匠之师需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建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过调整培养目标指标、推行"校企校合作"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加强"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和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培养"工匠之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