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0)
- 2023(15908)
- 2022(13403)
- 2021(12889)
- 2020(10605)
- 2019(24241)
- 2018(24141)
- 2017(44807)
- 2016(24966)
- 2015(28141)
- 2014(27934)
- 2013(26660)
- 2012(24434)
- 2011(21959)
- 2010(22462)
- 2009(20503)
- 2008(18970)
- 2007(16818)
- 2006(14826)
- 2005(12967)
- 学科
- 济(83299)
- 经济(83199)
- 管理(70264)
- 业(67206)
- 企(58036)
- 企业(58036)
- 方法(36514)
- 中国(34331)
- 数学(30917)
- 数学方法(30518)
- 融(27419)
- 金融(27411)
- 银(25935)
- 银行(25879)
- 行(24997)
- 财(24383)
- 教育(23827)
- 农(22913)
- 学(21849)
- 技术(20950)
- 业经(20797)
- 制(20258)
- 理论(20184)
- 地方(19536)
- 务(15828)
- 财务(15754)
- 财务管理(15730)
- 农业(15395)
- 企业财务(14989)
- 贸(14299)
- 机构
- 大学(334269)
- 学院(330060)
- 管理(127211)
- 济(121951)
- 经济(118888)
- 研究(113035)
- 理学(109641)
- 理学院(108330)
- 管理学(106417)
- 管理学院(105780)
- 中国(85130)
- 京(72867)
- 科学(69849)
- 财(58127)
- 所(56256)
- 中心(52154)
- 研究所(51412)
- 范(51277)
- 农(51013)
- 师范(50834)
- 江(49945)
- 业大(48303)
- 北京(46828)
- 财经(46059)
- 经(41877)
- 院(41682)
- 师范大学(41371)
- 州(40820)
- 教育(40097)
- 农业(39618)
- 基金
- 项目(226363)
- 科学(178573)
- 研究(171817)
- 基金(160194)
- 家(139049)
- 国家(137709)
- 科学基金(117844)
- 社会(104961)
- 社会科(99180)
- 社会科学(99156)
- 省(91099)
- 基金项目(84748)
- 教育(84105)
- 划(77515)
- 自然(75433)
- 自然科(73687)
- 自然科学(73666)
- 自然科学基金(72336)
- 编号(71919)
- 资助(64744)
- 成果(60718)
- 课题(52421)
- 重点(51481)
- 创(50699)
- 部(50043)
- 发(49130)
- 创新(46561)
- 项目编号(44946)
- 教育部(43452)
- 大学(42665)
- 期刊
- 济(131743)
- 经济(131743)
- 研究(105911)
- 中国(75061)
- 教育(66741)
- 学报(52364)
- 科学(47537)
- 管理(47527)
- 农(45782)
- 财(43910)
- 大学(40507)
- 融(39439)
- 金融(39439)
- 学学(36696)
- 技术(32160)
- 农业(31088)
- 财经(21948)
- 业经(21854)
- 经济研究(20669)
- 经(18733)
- 图书(18365)
- 科技(17721)
- 职业(16973)
- 业(16291)
- 理论(16111)
- 问题(16110)
- 坛(15481)
- 论坛(15481)
- 技术经济(14945)
- 实践(14891)
共检索到500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满意 唐登蕓
推动立德树人融入教育体系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需要在深刻把握这一系统工作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应对来自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挑战,以及处理好方法与目标之间错位等具体问题,进而通过更新理念、加快推进教育方法创新、构建高校思政大格局等创新路径,做好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
关键词:
新时代 立德树人 教育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莉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目标。在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为迎接时代挑战,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是时不我待的工作任务。本文首先论述了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创新的价值,而后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基于立德树人理念提出了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创新的策略,以期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 思政工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的人们,不知是否也听说过另两位西方学者的忠告:“有知识而不正直是可怕的”;“知识使好人更好,使坏人更坏”。相信善于理性思考者是能由此悟出一些成才之道的:一个人知识贫乏不可能成大器:但光有知识累积,而无德行、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立莹 刘晓君
基于目标导向、协同育人、问责改进的思路,为研究生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三点建议:(1)分层落实立德树人目标,通过公民素质教育、学术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2)利益相关者全程协同参与,通过导师示范、课堂德育、文化引领等多元路径推进实施;(3)建立问责机制,保障育人效果,基于多维标准,建立信任激励机制,形成具有监督约束作用的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立德树人 学术道德 理想信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新时代,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服务于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二者要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构建立德树人幸福教育新体系也就成了新时代的新课题。然而,如何构建?首先,要夯实根基——深挖和打牢立德树人幸福教育新体系的思想根基;其次,要五育并举——确立和强化立德树人幸福教育新体系的四梁八柱;第三,要系统优化——创新和健全立德树人幸福教育新体系的结构功能。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幸福教育 新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志勇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历来是党和国家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理论创新。一、用立德树人统率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长青
通过调查高校体育开展"立德树人"教学现状,了解"立德树人"对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分析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立德树人"育人存在的问题,创建"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实现育体育德双作用,为全面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优秀建设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体育 教学体系 创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弘安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报告还指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习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幼华 王璐怡
从"立德树人"框架对于高校新生教育融合创新的要求,及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新生教育的现实困境出发,分析高校新生教育模式的创新背景;介绍了国外盛行的综合性新生教育计划的特点,提出适应国内需求的高校新生教育融合设计思想;以上海交通大学"交圕·安泰书道计划"的设计与实践为例,探讨了新形势下实施新型新生教育模式的必要性与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科海 付胜利
目前,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大都囿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范畴,教育效果差强人意,没有真正发挥其"以美育人"的作用,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美育育人机制建设与创新不足。本文基于充分发挥美育的育德作用,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任务,就高职美育育人理念的确立、美育育人推进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创新等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美育 立德树人 育人机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冲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立德树人。那么,如何破解立德树人难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中国教科院孟万金教授在深入系统总结古今中外德育经验教训,尤其吸收新兴的具身认知观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具身德育"(EmbodiEd moral Education)新理念。"具身德育"是指基于具身认知的德育。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是植根于人的身体(包括大脑在内)及其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认知。身体的解剖学结构、身体的活动方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静
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不再是简单的经济帮扶,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之一。但从实际工作看,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并不显著,存在重资助、轻管理、轻教育、轻培养等问题。应从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工作队伍三个方面提升资助工作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新时代 高校资助工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指引教育教学改革。201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时说:"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许南
立德树人视角下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是推动高校受资助学生改善生活条件以及顺利完成学业的有效方式,对学生成长发展和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部分高校资助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育人工作理念和工作平台建设存在不足,育人工作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升,这也影响了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成长发展。所以,高校需要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提升资助信息化水平,更新育人理念,完善育人评价机制,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资助工作 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旭光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创新与实践的核心目标。以此为背景,从高校学生管理现状出发,针对高校学生创新管理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研究认为,高校学生管理创新需要注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同时需要加强师生互动、社会参与和评估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如此才能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